王恆聞聽此言有些摸不著頭腦,他認識的姑娘一個巴掌數得過來,實在想不起哪個楊姑娘。
小才更是茫然不明就裏。
趙瞻雲略想了想,恍然道:“楊愛姑娘是尚書第張五老爺的紅顏知己,她說同你在興社虎丘大會上碰過頭。”
“哦,是她。”記憶中那是個俊秀少年,當時王恆就看破她女扮男裝,是張先生紅顏知己那就對了,所以,大家心知肚明,無人說破。
趙瞻雲健談得很,又是客路相遇鄉親,便邀同路去鬆陵,把他去年別後在盛澤歸家院的光景大致說了說。
楊愛原本是歸家院的姑娘,前幾年脫籍入了周相國府,因在相國老夫人麵前很受寵,不容於後宅婦人,現在已經放出來單過,她在鬆陵賃著一個好大的園子叫秋漪園,園子裏有一班小戲。
趙瞻雲正色道:“你們莫要輕看了楊姑娘,她實在是不讓須眉的奇女子。”
王恆笑道:“張先生和趙先生都愛重的人,必定是個難得的佳人。”
趙瞻雲忽覺造次,忙笑著岔開話題,問了些鄉裏故舊的近況,聽說辰玉大兄的獨子小讚虞上個月做百日,連唿失禮,要讓他內人去王衙前補一份賀禮。
一路說笑,不覺已到了鬆陵北城門。
去秋漪園跟程宅在巷子口分路,趙瞻雲邀王恆與小才進去和楊姑娘會一會,王恆推脫有事,門洞前早就有秋漪園的小廝候著,認出趙瞻雲的馬車進來,上前打個千道:“趙爺一路辛苦,咱們楊姑娘,還有楊柳岸的邢姑娘,飛雲班的袁姑娘都等候多時了。”
“飛雲班。”王恆與小才眼睛一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趙瞻雲拉住王恆道:“楊姑娘若是知道你過門不入,肯定不悅,她早就脫籍,她的園子不是那等秦樓楚館,汙不了你的名聲。”
王恆便順勢下了青驢,讓楊家小廝牽了去照料。
楊家丫鬟候在垂花門,道:“姑娘在白香圃設著茶席,等趙先生呢。”
秋漪園規模頗不小,走了好一段路才到白香圃,那是個涼棚,爬著一本多年的白木香,現在不是木香花開放的季節,碧綠濃陰沉浸著茶香氤氳。
木香架下麵放著幾個小圓幾,三名妙齡的女郎圍靠在一起,銀紅衫子的麗人歪著頭看蜻蜓,藕合色比甲的女郎打著拍子,月白袍子的是楊愛立在花架下言笑晏晏。
藕合色比甲的女郎,依稀是茉花莊上演《獅子記》的旦角。
她們見花徑來人,紛紛站了起來。
楊愛殷勤招唿道:“趙先生來了,這廂坐。”
趙瞻雲介紹道:“這兩位王兄弟是王七公子和小才,都是張五老爺的世交子弟。”
楊愛目光掃到王恆與小才,微露笑容,起身福了福。
其餘兩位麗人便也跟著對來者福一福。
上一次虎丘大會,彼此還是兄弟相稱,不管怎樣含糊稱唿都有些尷尬,而小才並沒有參加虎丘大會,因此,倆人都是作了個揖,隻把自己當做是趙瞻雲的隨從一樣。
她們三位與趙瞻雲顯然極熟的,趙瞻雲隨身取出一支竹笛,便點楊愛唱一支《邯鄲記》中何仙姑唱的賞花時,又點邢姑娘唱一支《西廂記》紅娘唱的錦堂月,最後讓袁姑娘唱一支《浣紗記》中西施唱的南川撥棹。
在王恆與小才耳中,她們唱的曲子自然都是婉轉動聽,若論風流別致,那是楊愛占魁,單以相貌來說,卻是邢姑娘最美。
趙瞻雲是行家裏手,沉吟片刻道:“阿袁,你最近很用功,吐字發聲都有長進。”
小才嚷嚷道:“袁姑娘,我是你的戲迷,在雲間縣茉花莊上看過你的《獅吼記》。”
袁姑娘驚喜道:“這可巧了,我們飛雲班一共才在茉花莊演了兩場。”
“這。”小才頓住,覺得不太對,心道飛雲班不是茉花莊公所請來慶賀中秋佳節的戲班,他記得八月十三十四看了兩日戲,難道她們隻演了這兩場:“你們班子八月十五中秋節沒有演?”
袁姑娘道:“本來說是要演三天的,中秋節一大清早班主說薛四當家跟我們結清包銀,叫我們收工迴蘇州府。”
小才驚訝道:“這薛四當家是甚麽人?怎麽不講信用。”
袁姑娘略有些不好意思,道:“咱們班子本就是朝北幫薛四當家的叫去茉花莊的,當然得聽他的,況且包銀都已經結清了。”
王恆忽然插嘴問道:“袁姑娘,這位薛四當家身邊有沒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官宦小姐?”
袁姑娘欲語還休,眼中帶著疑慮審視著王恆與小才,趙瞻雲趕忙道:“阿袁,王七公子是正經的官宦公子,你但凡知曉的,不要藏私都說與他們知道。”
“好的,趙先生。”袁姑娘稍稍迴憶了一下:“薛四當家的確實帶著一位年輕姑娘,摸樣長得很周正,使著一個小丫鬟,我聽那丫鬟叫她三小姐,不過,以我的拙見,那姑娘恐怕不是甚麽小姐,除了她渾身的衣裳,舉手投足都不像官宦小姐,單是識字都很有限。”
王恆問道:“倘若我們要去會會這位薛四當家,該去哪裏找?”
袁姑娘笑道:“這恐怕不太容易,你們可以去朝北幫的堂口帶句話,但薛四當家的肯不肯見你就不好說了。”
“多謝袁姑娘。”王恆深深一揖,隨即不再重複這個話題。
坐下靜靜吃了盞茶,聽趙先生說了些樂理,見日影西沉,便起身向楊愛告辭,趙瞻雲不由分說道:“我代楊姑娘送送你們。”
王恆與小才請他留步被拒絕,趙瞻雲一路送到秋漪園門,
見左右無人,趙瞻雲踟躕一番道:“七公子若是見到張五老爺,便是他記不起,也提醒他時不時遣人送把扇子玩器之類的物件到秋漪園來,張五老爺是士林領袖,興社黨魁,他的一舉一動多少人都看著呢,楊姑娘若是失去他這個靠山,一個人支撐不下去這些場麵,畢竟她也是張五老爺得意過的人。”
王恆道:“趙先生,我都曉得的,須知世上苦人多,迴頭見了張先生,便把這裏頭的話透給他。”
小才更是茫然不明就裏。
趙瞻雲略想了想,恍然道:“楊愛姑娘是尚書第張五老爺的紅顏知己,她說同你在興社虎丘大會上碰過頭。”
“哦,是她。”記憶中那是個俊秀少年,當時王恆就看破她女扮男裝,是張先生紅顏知己那就對了,所以,大家心知肚明,無人說破。
趙瞻雲健談得很,又是客路相遇鄉親,便邀同路去鬆陵,把他去年別後在盛澤歸家院的光景大致說了說。
楊愛原本是歸家院的姑娘,前幾年脫籍入了周相國府,因在相國老夫人麵前很受寵,不容於後宅婦人,現在已經放出來單過,她在鬆陵賃著一個好大的園子叫秋漪園,園子裏有一班小戲。
趙瞻雲正色道:“你們莫要輕看了楊姑娘,她實在是不讓須眉的奇女子。”
王恆笑道:“張先生和趙先生都愛重的人,必定是個難得的佳人。”
趙瞻雲忽覺造次,忙笑著岔開話題,問了些鄉裏故舊的近況,聽說辰玉大兄的獨子小讚虞上個月做百日,連唿失禮,要讓他內人去王衙前補一份賀禮。
一路說笑,不覺已到了鬆陵北城門。
去秋漪園跟程宅在巷子口分路,趙瞻雲邀王恆與小才進去和楊姑娘會一會,王恆推脫有事,門洞前早就有秋漪園的小廝候著,認出趙瞻雲的馬車進來,上前打個千道:“趙爺一路辛苦,咱們楊姑娘,還有楊柳岸的邢姑娘,飛雲班的袁姑娘都等候多時了。”
“飛雲班。”王恆與小才眼睛一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趙瞻雲拉住王恆道:“楊姑娘若是知道你過門不入,肯定不悅,她早就脫籍,她的園子不是那等秦樓楚館,汙不了你的名聲。”
王恆便順勢下了青驢,讓楊家小廝牽了去照料。
楊家丫鬟候在垂花門,道:“姑娘在白香圃設著茶席,等趙先生呢。”
秋漪園規模頗不小,走了好一段路才到白香圃,那是個涼棚,爬著一本多年的白木香,現在不是木香花開放的季節,碧綠濃陰沉浸著茶香氤氳。
木香架下麵放著幾個小圓幾,三名妙齡的女郎圍靠在一起,銀紅衫子的麗人歪著頭看蜻蜓,藕合色比甲的女郎打著拍子,月白袍子的是楊愛立在花架下言笑晏晏。
藕合色比甲的女郎,依稀是茉花莊上演《獅子記》的旦角。
她們見花徑來人,紛紛站了起來。
楊愛殷勤招唿道:“趙先生來了,這廂坐。”
趙瞻雲介紹道:“這兩位王兄弟是王七公子和小才,都是張五老爺的世交子弟。”
楊愛目光掃到王恆與小才,微露笑容,起身福了福。
其餘兩位麗人便也跟著對來者福一福。
上一次虎丘大會,彼此還是兄弟相稱,不管怎樣含糊稱唿都有些尷尬,而小才並沒有參加虎丘大會,因此,倆人都是作了個揖,隻把自己當做是趙瞻雲的隨從一樣。
她們三位與趙瞻雲顯然極熟的,趙瞻雲隨身取出一支竹笛,便點楊愛唱一支《邯鄲記》中何仙姑唱的賞花時,又點邢姑娘唱一支《西廂記》紅娘唱的錦堂月,最後讓袁姑娘唱一支《浣紗記》中西施唱的南川撥棹。
在王恆與小才耳中,她們唱的曲子自然都是婉轉動聽,若論風流別致,那是楊愛占魁,單以相貌來說,卻是邢姑娘最美。
趙瞻雲是行家裏手,沉吟片刻道:“阿袁,你最近很用功,吐字發聲都有長進。”
小才嚷嚷道:“袁姑娘,我是你的戲迷,在雲間縣茉花莊上看過你的《獅吼記》。”
袁姑娘驚喜道:“這可巧了,我們飛雲班一共才在茉花莊演了兩場。”
“這。”小才頓住,覺得不太對,心道飛雲班不是茉花莊公所請來慶賀中秋佳節的戲班,他記得八月十三十四看了兩日戲,難道她們隻演了這兩場:“你們班子八月十五中秋節沒有演?”
袁姑娘道:“本來說是要演三天的,中秋節一大清早班主說薛四當家跟我們結清包銀,叫我們收工迴蘇州府。”
小才驚訝道:“這薛四當家是甚麽人?怎麽不講信用。”
袁姑娘略有些不好意思,道:“咱們班子本就是朝北幫薛四當家的叫去茉花莊的,當然得聽他的,況且包銀都已經結清了。”
王恆忽然插嘴問道:“袁姑娘,這位薛四當家身邊有沒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官宦小姐?”
袁姑娘欲語還休,眼中帶著疑慮審視著王恆與小才,趙瞻雲趕忙道:“阿袁,王七公子是正經的官宦公子,你但凡知曉的,不要藏私都說與他們知道。”
“好的,趙先生。”袁姑娘稍稍迴憶了一下:“薛四當家的確實帶著一位年輕姑娘,摸樣長得很周正,使著一個小丫鬟,我聽那丫鬟叫她三小姐,不過,以我的拙見,那姑娘恐怕不是甚麽小姐,除了她渾身的衣裳,舉手投足都不像官宦小姐,單是識字都很有限。”
王恆問道:“倘若我們要去會會這位薛四當家,該去哪裏找?”
袁姑娘笑道:“這恐怕不太容易,你們可以去朝北幫的堂口帶句話,但薛四當家的肯不肯見你就不好說了。”
“多謝袁姑娘。”王恆深深一揖,隨即不再重複這個話題。
坐下靜靜吃了盞茶,聽趙先生說了些樂理,見日影西沉,便起身向楊愛告辭,趙瞻雲不由分說道:“我代楊姑娘送送你們。”
王恆與小才請他留步被拒絕,趙瞻雲一路送到秋漪園門,
見左右無人,趙瞻雲踟躕一番道:“七公子若是見到張五老爺,便是他記不起,也提醒他時不時遣人送把扇子玩器之類的物件到秋漪園來,張五老爺是士林領袖,興社黨魁,他的一舉一動多少人都看著呢,楊姑娘若是失去他這個靠山,一個人支撐不下去這些場麵,畢竟她也是張五老爺得意過的人。”
王恆道:“趙先生,我都曉得的,須知世上苦人多,迴頭見了張先生,便把這裏頭的話透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