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明星稅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帝國大學推出冠軍球衣的消息傳開之後,那些聽聞消息的私人工廠的老板們一個個都是滿眼的羨慕。
按照他們的推測,帝國大學這一次隻是賣冠軍球衣少說也能賺個幾百萬錢,甚至是更多。
“唉,以前我們還能照抄喝湯,但是現在這冠軍球衣卻是抄不了一點兒了。”
張錦感歎一聲,天底下冠軍隻有一個,他們如果想要推出錦繡冠軍球衣,那就得明年努力才行了。
不過羨慕歸羨慕,這一次他們錦繡蹴鞠隊取得了季軍的好成績,他們同樣是收獲頗豐,不單單是贏得了季軍獎金十萬貫,更是賣出去將近兩萬套球衣,他們用在建廠方麵的投資已經全部迴本不說還賺到了更多,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也不敢再奢求更多了。
“廠長,這蹴鞠隊得好好練啊,每年獎金就不少呢,再加上售賣球衣的收入,感覺比開廠還賺錢啊!”
一旁,股東向張錦提議加大對蹴鞠隊的投入,更好的去訓練蹴鞠隊,其他股東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都已經通過這一次全民蹴鞠大賽嚐到了甜頭,可真的是太喜歡蹴鞠這項既精彩又賺錢的運動了。
張錦聽到股東的提議,點頭讚同道:“我們的確是要加大對蹴鞠隊的投入,先從提升蹴鞠隊球員的工錢開始!”
因為當初他們都隻是想著借助蹴鞠隊打廣告而已,所以並沒有真的特別在意蹴鞠隊,因此和所有球員都是簽訂的短約,就到這個月結束。
但是之後售賣球衣以及季軍獎金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如果不能給他們的球員提供更好的待遇的話,萬一被別人挖了牆角,那可是哭都沒地方哭去。
畢竟,他們這支蹴鞠隊可是奪得了季軍,也不是沒有希望衝擊冠軍的!
一旦真的贏得冠軍,他真是不敢想究竟能夠給他們帶來多麽驚人的利益!
所以為了穩住所有球員,保持原來陣容再衝一年,他們必須要提升所有球員的待遇!
當張錦和股東們分析利弊之後,股東們都是深以為然的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的季軍班底恐怕已經被不少人給盯上了,就要趁著別人還沒有機會和球員們接觸的時候提前和球員續約才行!
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張錦和眾多股東做出決定,將所有球員的工錢從原本的一月一貫提升到一年一百貫!
同時他們還會在之後一年將三成的獎金以及球衣售賣所得利益分給所有球員。
簡單來說,隻要球員在賽場之上的表現越好,可以拿到的錢也就越多!
他們相信,這份條件一定可以打動這些球員的!
……
翌日,錦繡紡織廠以一百貫的年薪和所有蹴鞠隊球員成功續約一年的消息傳出,轟動了整個鹹陽城。
以前,當百姓們聽說蹴鞠隊的球員每個月都有一貫的工錢的時候還是非常羨慕的,不過這種羨慕倒也沒有特別強烈,畢竟他們在工廠做工一個月最少也有八百錢,差距不是太大。
但是在聽說錦繡蹴鞠隊所有球員都拿到了一百貫的年薪,一個月可以拿到將近十貫的工錢的時候,他們徹底被震驚了。
因為他們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時間也隻不過是能夠拿到差不多十貫的工錢罷了,可是這些球員隻要踢球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拿到他們一年的工錢,這可就太誇張了。
“踢球居然這麽賺錢?一年能賺一百貫?”
“賺錢?滿大街都是踢球的,有幾個賺到錢的?”
“就是說啊,這得有天賦才行,沒有天賦不行啊。”
“錦繡隊今年可是拿了季軍的,光是獎金就有十萬貫呢,一百貫的工錢算什麽。”
“我兒子在蹴鞠方麵天賦還是不錯的,我可得好好培養他了。”
街頭,百姓們議論紛紛,都是對蹴鞠球員可以賺到這個高的工錢表示非常的羨慕,不過羨慕歸羨慕他們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這個錢也不是誰去了都能掙的,畢竟大家雖然都踢球,但是可以在大賽之中殺入前三名的卻是寥寥無幾。
而在這個時候,要說最積極的還是那些媒婆們,眼下這些蹴鞠隊的球員一個個身價暴漲,凡是進入正賽的蹴鞠隊球員,即便是身價最便宜的一個月也有一貫的工錢,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名人,在不少女子眼中可都是最佳的未來夫婿的人選,也是因此在這兩天時間裏許多蹴鞠隊球員家的門檻兒幾乎都要被媒婆給踏破了。
尤其是錦繡蹴鞠隊的球員們,那一個個簡直就是香餑餑,引起無數少女犯花癡,恨不得當場就以身相許。
當消息傳到嬴子鋒的耳朵裏的時候,嬴子鋒對此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之下,那些私人工廠的老板們自然是願意加大對蹴鞠隊的投入的,不過他也不能任由這些人的身價膨脹,得定下一些規矩才行。
而這個規矩就是明星稅!
作為初代的蹴鞠隊球員,他們可以享受比普通人更好的待遇,但是他們同樣也要比普通人對朝廷做出更多的貢獻。
想到這些,嬴子鋒對嬴碩吩咐道:“傳令下去,針對蹴鞠隊球員征收明星稅,稅賦為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如果年收入超過一百貫,超過部分征收百分之三十。另外,所有蹴鞠隊從七月起售賣一切和蹴鞠隊相關產品都要征收明星稅百分之二十。”
“諾!”
嬴碩領命而去。
坐在一側的虞姬望著嬴子鋒,說道:“你是不是早就猜到這些球員的身價會漲,所以才這麽快就想到要征收明星稅?”
嬴子鋒輕輕點頭,說道:“因為蹴鞠這項運動為這些廠家還有球員來帶的利益太大了。”
觀眾喜歡蹴鞠這項運動,心甘情願掏錢買門票、買球衣以及其他的衍生產品,這些商人和球員憑借這些賺到了足夠多的錢,自然也應該繳納更多的稅賦,這是為了平衡,也是為了市場可以更好的發展。
按照他們的推測,帝國大學這一次隻是賣冠軍球衣少說也能賺個幾百萬錢,甚至是更多。
“唉,以前我們還能照抄喝湯,但是現在這冠軍球衣卻是抄不了一點兒了。”
張錦感歎一聲,天底下冠軍隻有一個,他們如果想要推出錦繡冠軍球衣,那就得明年努力才行了。
不過羨慕歸羨慕,這一次他們錦繡蹴鞠隊取得了季軍的好成績,他們同樣是收獲頗豐,不單單是贏得了季軍獎金十萬貫,更是賣出去將近兩萬套球衣,他們用在建廠方麵的投資已經全部迴本不說還賺到了更多,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也不敢再奢求更多了。
“廠長,這蹴鞠隊得好好練啊,每年獎金就不少呢,再加上售賣球衣的收入,感覺比開廠還賺錢啊!”
一旁,股東向張錦提議加大對蹴鞠隊的投入,更好的去訓練蹴鞠隊,其他股東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都已經通過這一次全民蹴鞠大賽嚐到了甜頭,可真的是太喜歡蹴鞠這項既精彩又賺錢的運動了。
張錦聽到股東的提議,點頭讚同道:“我們的確是要加大對蹴鞠隊的投入,先從提升蹴鞠隊球員的工錢開始!”
因為當初他們都隻是想著借助蹴鞠隊打廣告而已,所以並沒有真的特別在意蹴鞠隊,因此和所有球員都是簽訂的短約,就到這個月結束。
但是之後售賣球衣以及季軍獎金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如果不能給他們的球員提供更好的待遇的話,萬一被別人挖了牆角,那可是哭都沒地方哭去。
畢竟,他們這支蹴鞠隊可是奪得了季軍,也不是沒有希望衝擊冠軍的!
一旦真的贏得冠軍,他真是不敢想究竟能夠給他們帶來多麽驚人的利益!
所以為了穩住所有球員,保持原來陣容再衝一年,他們必須要提升所有球員的待遇!
當張錦和股東們分析利弊之後,股東們都是深以為然的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的季軍班底恐怕已經被不少人給盯上了,就要趁著別人還沒有機會和球員們接觸的時候提前和球員續約才行!
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張錦和眾多股東做出決定,將所有球員的工錢從原本的一月一貫提升到一年一百貫!
同時他們還會在之後一年將三成的獎金以及球衣售賣所得利益分給所有球員。
簡單來說,隻要球員在賽場之上的表現越好,可以拿到的錢也就越多!
他們相信,這份條件一定可以打動這些球員的!
……
翌日,錦繡紡織廠以一百貫的年薪和所有蹴鞠隊球員成功續約一年的消息傳出,轟動了整個鹹陽城。
以前,當百姓們聽說蹴鞠隊的球員每個月都有一貫的工錢的時候還是非常羨慕的,不過這種羨慕倒也沒有特別強烈,畢竟他們在工廠做工一個月最少也有八百錢,差距不是太大。
但是在聽說錦繡蹴鞠隊所有球員都拿到了一百貫的年薪,一個月可以拿到將近十貫的工錢的時候,他們徹底被震驚了。
因為他們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時間也隻不過是能夠拿到差不多十貫的工錢罷了,可是這些球員隻要踢球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拿到他們一年的工錢,這可就太誇張了。
“踢球居然這麽賺錢?一年能賺一百貫?”
“賺錢?滿大街都是踢球的,有幾個賺到錢的?”
“就是說啊,這得有天賦才行,沒有天賦不行啊。”
“錦繡隊今年可是拿了季軍的,光是獎金就有十萬貫呢,一百貫的工錢算什麽。”
“我兒子在蹴鞠方麵天賦還是不錯的,我可得好好培養他了。”
街頭,百姓們議論紛紛,都是對蹴鞠球員可以賺到這個高的工錢表示非常的羨慕,不過羨慕歸羨慕他們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這個錢也不是誰去了都能掙的,畢竟大家雖然都踢球,但是可以在大賽之中殺入前三名的卻是寥寥無幾。
而在這個時候,要說最積極的還是那些媒婆們,眼下這些蹴鞠隊的球員一個個身價暴漲,凡是進入正賽的蹴鞠隊球員,即便是身價最便宜的一個月也有一貫的工錢,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名人,在不少女子眼中可都是最佳的未來夫婿的人選,也是因此在這兩天時間裏許多蹴鞠隊球員家的門檻兒幾乎都要被媒婆給踏破了。
尤其是錦繡蹴鞠隊的球員們,那一個個簡直就是香餑餑,引起無數少女犯花癡,恨不得當場就以身相許。
當消息傳到嬴子鋒的耳朵裏的時候,嬴子鋒對此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之下,那些私人工廠的老板們自然是願意加大對蹴鞠隊的投入的,不過他也不能任由這些人的身價膨脹,得定下一些規矩才行。
而這個規矩就是明星稅!
作為初代的蹴鞠隊球員,他們可以享受比普通人更好的待遇,但是他們同樣也要比普通人對朝廷做出更多的貢獻。
想到這些,嬴子鋒對嬴碩吩咐道:“傳令下去,針對蹴鞠隊球員征收明星稅,稅賦為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如果年收入超過一百貫,超過部分征收百分之三十。另外,所有蹴鞠隊從七月起售賣一切和蹴鞠隊相關產品都要征收明星稅百分之二十。”
“諾!”
嬴碩領命而去。
坐在一側的虞姬望著嬴子鋒,說道:“你是不是早就猜到這些球員的身價會漲,所以才這麽快就想到要征收明星稅?”
嬴子鋒輕輕點頭,說道:“因為蹴鞠這項運動為這些廠家還有球員來帶的利益太大了。”
觀眾喜歡蹴鞠這項運動,心甘情願掏錢買門票、買球衣以及其他的衍生產品,這些商人和球員憑借這些賺到了足夠多的錢,自然也應該繳納更多的稅賦,這是為了平衡,也是為了市場可以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