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意外的發現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娘聽到李由答應了此事,連忙歡天喜地的請李由進門。
等到了院子裏,大娘便去屋裏取了筆墨紙硯出來,然後對李由說道:“我家孫子最喜歡的就是太子殿下為帝國大學立下的校訓,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他的夢想就是要考上帝國大學,成為太子殿下的學生呢。”
大娘說著說著話就感覺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剛才她還說自家孫子最喜歡李由,結果一扭頭說出來的話全都跟太子殿下有關,這豈不是讓李由很尷尬。
想到這些,大娘連忙又找補道:“大人,我剛才可能說的不夠清楚,其實我家孫子也是很喜歡大人的。”
李由嗬嗬一笑,說道:“大娘不必解釋這些,天下人又有誰不崇拜太子殿下呢?即便是我,對太子殿下也是極為崇拜的。”
天底下的百姓,就沒有一個不喜歡和崇拜嬴子鋒的,這一點李由心中清楚得很,所以他從來不會拿自己去和嬴子鋒作比較,一方麵是沒有意義,更多的還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資格。
畢竟以他的能力連將小小的三川郡治理妥善都有些欠缺,而嬴子鋒治理的可不僅僅是一郡一城之地,而是整個天下。
站在一旁的大娘看到李由滿臉笑容並不介意此事,這才算是放下心來,連忙為李由研墨。
李由將宣紙鋪好,正準備提筆寫字,忽然之間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不禁又用手輕輕摸了一下鋪在桌麵上的紙。
大娘看到李由的動作,疑惑的問道:“大人,怎麽了?可是這紙有問題?”
李由又摸了摸紙,然後轉頭對大娘問道:“這紙是哪裏來的?”
大娘迴答道:“這是我兒媳從廠裏帶迴來的,是工人福利,可有什麽不妥?”
李由低下頭去,再次伸手摸了摸紙,然後說道:“這紙的質量很好。”
說話間李由又提筆在紙上寫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九個大字。
他看著紙上這九個大字,低聲說道:“這宣紙的品質極好,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很好。”
說著李由轉頭對大娘問道:“這宣紙是哪個廠生產的?”
洛陽城一共有兩座造紙廠,分別叫做洛陽第一造紙廠和洛陽第二造紙廠,他用的一向是洛陽第一造紙廠生產的紙,其中絕沒有這樣的宣紙。
大娘聞言迴答道:“我兒媳在洛陽第二造紙廠做工,這應該是第二造紙廠生產的紙。”
李由接著問道:“你家中可還有這樣的宣紙?”
大娘連連點頭,說道:“有的有的。”
說著大娘就轉身進屋去取紙,不多時便帶著一遝宣紙出來,遞給李由。
李由接過宣紙細細的看了一下,果真和桌子上那張宣紙一樣,品質都是極好。
他看著手中的宣紙,似乎是想到了什麽,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欣喜之色,然後從中抽出一張小心疊好收起,對大娘說道:“多謝大娘了。”
大娘聞言連忙擺手,說道:“應該是我謝謝大人才對。”
李由沒有繼續和大娘多說什麽,轉身便出門朝著郡守府走去。
路上百姓們看到李由的身影,都下意識地想要和李由打招唿,但是李由走得極快,仿佛腳下生風一般一刻不停,這讓百姓們都是感到十分的好奇。
大人莫非是吃壞了肚子?
不然走這麽著急幹什麽?
李由不管別人怎麽想,他有些興奮的飛奔迴到郡守府,快步來到書房,然後將先前收起的那封嬴子鋒的來信找出來,又將之前從大大娘家中拿來的宣紙放在一起,細細對比。
在經過一番細致的對比之後,李由驚喜的發現,這張從大娘家中拿來的宣紙的品質和嬴子鋒寫信用的宣紙的品質幾乎是一模一樣!
要知道,這能夠被嬴子鋒拿來用的宣紙的品質是絕對差不了的,也就是說,他們洛陽第二造紙廠生產的宣紙的品質已經可以達到宮廷專供的程度!
這樣的紙,在其他地方可能有錢也買不到,但是在他們洛陽第二造紙廠卻是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
如果他可以將這一點利用起來,將這種品質的紙當做他們洛陽的特產,也許可以搞出一些聲勢來也說不定!
想到這些,李由又拿來自己常用的洛陽第一造紙廠生產的紙進行了一番對比,品質方麵果然比宮廷專供以及洛陽第二造紙廠生產的紙差了一些。
這樣的普通的宣紙,正常人使用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那些經常寫字,對紙有要求的人,可就未必看得上眼了。
麵對這種情況,李由仿佛已經看到一條坦途鋪就在他的麵前!
“去造紙廠看看!”
李由沒有猶豫,轉身就再次出門,騎上馬直奔城外的洛陽第二造紙廠而去。
當李由來到洛陽第二造紙廠的時候,廠長王明正在車間視察,聽說李由到來的消息連忙出門去迎接。
“微臣拜見大人。”
王明連忙向李由行禮,正要再說些什麽,李由卻是已經徑直走向庫房。
“帶我去庫房看看。”
李由的話從耳後飄來,王明不明所以,不敢怠慢,連忙轉身到前麵去帶路,朝著庫房走去。
等來到庫房之後,李由看著那滿滿一倉庫的宣紙,開始認真的檢查。
在隨意抽查了一些樣本之後,李由發現,洛陽第二造紙廠生產的紙其中大部分都達到了宮廷專供的品質,還有一部分則是正常水準。
這讓李由不禁感到有些疑惑,為何一個造紙廠生產出來的紙品質卻不同?
如此想著,李由轉頭對王明問道:“我記得廠裏一共有兩個生產車間。”
王明點頭迴答道:“大人記得沒錯,廠裏的確有兩個生產車間,一個車間全是男工,一個車間全是女工。”
李由聽到王明的這個迴答,臉上不禁露出一抹恍然大悟之色,這一廠裏生產出來的宣紙品質不同,最大的可能就是因為這兩個車間的工人的生產手法不同,不過因為所有宣紙最後都要匯總到一個倉庫,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品質混雜的情況。
等到了院子裏,大娘便去屋裏取了筆墨紙硯出來,然後對李由說道:“我家孫子最喜歡的就是太子殿下為帝國大學立下的校訓,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他的夢想就是要考上帝國大學,成為太子殿下的學生呢。”
大娘說著說著話就感覺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剛才她還說自家孫子最喜歡李由,結果一扭頭說出來的話全都跟太子殿下有關,這豈不是讓李由很尷尬。
想到這些,大娘連忙又找補道:“大人,我剛才可能說的不夠清楚,其實我家孫子也是很喜歡大人的。”
李由嗬嗬一笑,說道:“大娘不必解釋這些,天下人又有誰不崇拜太子殿下呢?即便是我,對太子殿下也是極為崇拜的。”
天底下的百姓,就沒有一個不喜歡和崇拜嬴子鋒的,這一點李由心中清楚得很,所以他從來不會拿自己去和嬴子鋒作比較,一方麵是沒有意義,更多的還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資格。
畢竟以他的能力連將小小的三川郡治理妥善都有些欠缺,而嬴子鋒治理的可不僅僅是一郡一城之地,而是整個天下。
站在一旁的大娘看到李由滿臉笑容並不介意此事,這才算是放下心來,連忙為李由研墨。
李由將宣紙鋪好,正準備提筆寫字,忽然之間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不禁又用手輕輕摸了一下鋪在桌麵上的紙。
大娘看到李由的動作,疑惑的問道:“大人,怎麽了?可是這紙有問題?”
李由又摸了摸紙,然後轉頭對大娘問道:“這紙是哪裏來的?”
大娘迴答道:“這是我兒媳從廠裏帶迴來的,是工人福利,可有什麽不妥?”
李由低下頭去,再次伸手摸了摸紙,然後說道:“這紙的質量很好。”
說話間李由又提筆在紙上寫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九個大字。
他看著紙上這九個大字,低聲說道:“這宣紙的品質極好,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很好。”
說著李由轉頭對大娘問道:“這宣紙是哪個廠生產的?”
洛陽城一共有兩座造紙廠,分別叫做洛陽第一造紙廠和洛陽第二造紙廠,他用的一向是洛陽第一造紙廠生產的紙,其中絕沒有這樣的宣紙。
大娘聞言迴答道:“我兒媳在洛陽第二造紙廠做工,這應該是第二造紙廠生產的紙。”
李由接著問道:“你家中可還有這樣的宣紙?”
大娘連連點頭,說道:“有的有的。”
說著大娘就轉身進屋去取紙,不多時便帶著一遝宣紙出來,遞給李由。
李由接過宣紙細細的看了一下,果真和桌子上那張宣紙一樣,品質都是極好。
他看著手中的宣紙,似乎是想到了什麽,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欣喜之色,然後從中抽出一張小心疊好收起,對大娘說道:“多謝大娘了。”
大娘聞言連忙擺手,說道:“應該是我謝謝大人才對。”
李由沒有繼續和大娘多說什麽,轉身便出門朝著郡守府走去。
路上百姓們看到李由的身影,都下意識地想要和李由打招唿,但是李由走得極快,仿佛腳下生風一般一刻不停,這讓百姓們都是感到十分的好奇。
大人莫非是吃壞了肚子?
不然走這麽著急幹什麽?
李由不管別人怎麽想,他有些興奮的飛奔迴到郡守府,快步來到書房,然後將先前收起的那封嬴子鋒的來信找出來,又將之前從大大娘家中拿來的宣紙放在一起,細細對比。
在經過一番細致的對比之後,李由驚喜的發現,這張從大娘家中拿來的宣紙的品質和嬴子鋒寫信用的宣紙的品質幾乎是一模一樣!
要知道,這能夠被嬴子鋒拿來用的宣紙的品質是絕對差不了的,也就是說,他們洛陽第二造紙廠生產的宣紙的品質已經可以達到宮廷專供的程度!
這樣的紙,在其他地方可能有錢也買不到,但是在他們洛陽第二造紙廠卻是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
如果他可以將這一點利用起來,將這種品質的紙當做他們洛陽的特產,也許可以搞出一些聲勢來也說不定!
想到這些,李由又拿來自己常用的洛陽第一造紙廠生產的紙進行了一番對比,品質方麵果然比宮廷專供以及洛陽第二造紙廠生產的紙差了一些。
這樣的普通的宣紙,正常人使用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那些經常寫字,對紙有要求的人,可就未必看得上眼了。
麵對這種情況,李由仿佛已經看到一條坦途鋪就在他的麵前!
“去造紙廠看看!”
李由沒有猶豫,轉身就再次出門,騎上馬直奔城外的洛陽第二造紙廠而去。
當李由來到洛陽第二造紙廠的時候,廠長王明正在車間視察,聽說李由到來的消息連忙出門去迎接。
“微臣拜見大人。”
王明連忙向李由行禮,正要再說些什麽,李由卻是已經徑直走向庫房。
“帶我去庫房看看。”
李由的話從耳後飄來,王明不明所以,不敢怠慢,連忙轉身到前麵去帶路,朝著庫房走去。
等來到庫房之後,李由看著那滿滿一倉庫的宣紙,開始認真的檢查。
在隨意抽查了一些樣本之後,李由發現,洛陽第二造紙廠生產的紙其中大部分都達到了宮廷專供的品質,還有一部分則是正常水準。
這讓李由不禁感到有些疑惑,為何一個造紙廠生產出來的紙品質卻不同?
如此想著,李由轉頭對王明問道:“我記得廠裏一共有兩個生產車間。”
王明點頭迴答道:“大人記得沒錯,廠裏的確有兩個生產車間,一個車間全是男工,一個車間全是女工。”
李由聽到王明的這個迴答,臉上不禁露出一抹恍然大悟之色,這一廠裏生產出來的宣紙品質不同,最大的可能就是因為這兩個車間的工人的生產手法不同,不過因為所有宣紙最後都要匯總到一個倉庫,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品質混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