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老的小的一鍋端!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如同內史郡有什麽風吹草動身在三川郡的李由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消息一樣,當三川郡的官場發生巨大震蕩之後,內史郡方麵也是在第一時間就聽聞了消息。
章台宮中,始皇帝端坐在龍椅上,剛剛用過早膳,正準備著手處理今日的奏章。
他看著身邊空著的座椅,不由得想到了嬴子鋒,這已經是嬴子鋒離開鹹陽東巡的第四天,感覺上總是少了點什麽。
正當嬴政想到這些的時候,嬴安的身影緩緩從一側走了過來,呈上一封奏章,低聲道:“陛下,這是太子殿下連夜從三川郡送迴來的奏章。”
嬴子鋒在外東巡,情況特殊,所以他的奏章不必經過其他手續,可以直接由黑冰台密衛帶迴呈上。
嬴政伸手接過嬴安呈上來的奏章打開,細細的看了幾眼,在看到奏章當中所寫內容之後,他臉上的神色並無太多變化,似乎並不意外嬴子鋒會做出將三川郡那些勳貴士族連根拔起的舉動。
甚至,如果是他親自前往三川郡發現這種情況下,下手還要比嬴子鋒更狠!
對於這些吸附在帝國身上,沒有任何貢獻,隻知道吸血的家夥,真是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傳令下去,召集所有文武大臣,來章台宮覲見!”
今日,他要借著三川郡的事情好好地將朝堂之上這些勳貴士族敲打一下!
就在嬴政下令召集滿朝文武來章台宮中覲見的時候,中書令府中,李斯也收到了李由快馬加鞭送迴來的家書。
在過去,李由就時常和李斯有家書來往,每每在家書之中傾訴在三川郡所遭遇的困境,其中李由提起最多的就是那些胡作非為的勳貴士族之後。
而這一次,李由同樣提起了那些人,隻不過相比起以前,這一次李由在家書之中所表露的情緒無疑是痛快了許多。
李斯看完家書,將家書輕輕放在桌上,輕歎一聲,說道:“要變天了。”
自從嬴子鋒打造學堂計劃開始,李斯就已經意識到,屬於勳貴士族的時代即將要過去了。
等到第一批學子從帝國大學畢業時,就將是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勳貴士族退出朝堂的時候。
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嬴子鋒手中的屠刀竟是來的比預料之中更快一些,也更精準,更狠辣!
這是讓所有勳貴士族都沒有辦法去對抗的一刀,因為他們的確是犯了錯,嬴子鋒依法處置這些人,讓人找不到任何辯解的借口。
他相信,等到三川郡的事情傳開之後,聰明的勳貴士族就該知道如何去自保。
如果這些勳貴士族還像是以往以往無所顧忌,那等到屠刀再次降臨在他們頭頂的時候,可不要哭的太慘。
就在李斯想到這些的時候,管家傳來消息,始皇帝召集滿朝文武前往章台宮召開大會,凡是沒有特殊原因不到場的,盡數免職。
李斯聽到這個消息,深知始皇帝召集滿朝文武必然是為了三川郡之事。
昨日嬴子鋒將那些小的們一鍋給端了,今天也該輪到始皇帝將這些大的們一鍋給端了!
……
章台宮。
嬴政站在台上,俯瞰台下群臣。
滿朝文武麵對嬴政那平靜之下蘊藏著無盡威勢的目光,皆是低著頭,不敢與之對視。
而在人群之中,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蒼老的臉龐上已經滿是汗水,緊張的幾乎要昏厥過去。
因為他們知道,今日這一場大會其實就是為他們兩個人召開的!
他們今天是死是活,就看嬴政的心情了!
在這恐怖壓抑的沉默之中,眾人感受到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即便是沒有被三川郡之事牽連到的臣子,心中此時也是十分忐忑,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屁股並不幹淨,這一次三川郡的事情他們僥幸躲過一劫,可是下一次,那就未必了!
畢竟,他們那位太子殿下的東巡還在繼續,早晚會巡到他們的頭上!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嬴政終於是緩緩開口,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消息靈通,想必早已經知曉發生在三川郡的事情,朕覺得太子殿下這次的事情處理的並不好。”
眾人聽到嬴政這一番話,心中都是十分驚詫,太子殿下這次的事情處理的並不好?
難道說陛下準備將他們那些不肖子孫給保下來?
砰!
正當眾人如此想的時候,嬴政的大手突然猛地一拍龍案,怒聲道:“要換成朕,就該直接將那些蛀蟲千刀萬剮,根本不必發配邊疆!”
眾人聽到那如同雷鳴一般的拍桌之聲,又聽到嬴政這一番話,都是被嚇了一跳。
敢情始皇帝不是想要保下他們那些不肖子孫,而是覺得太子殿下的懲治手段不夠狠!
仔細想想也是,以始皇帝的性格,又怎麽可能會出麵保下他們那些不肖子孫呢!
嬴政看著被嚇到的眾人,目光陡然落在禮部尚書的身上,問道:“章文,你可知罪?”
禮部尚書章文聽到嬴政的話,當即渾身一個哆嗦,跪伏在地,顫聲道:“微臣知罪,請陛下治罪!”
另一邊,吏部尚書張武不用嬴政開口,直接就跟著跪下,附和道:“微臣知罪,請陛下治罪!”
嬴政看著跪倒在地的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目光又看向其他臣子,沉聲道:“現在跪下認罪,可以從輕處罰,可一旦被朕知道你們犯下的那些罪行,罪同叛國!”
其他人聽到嬴政這一番話,可著實是給嚇得半死,他們犯的錯固然不少,但是頂天了也就是罷官免職而已,這罪同叛國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麵對這死亡的威脅,眾人誰也不敢再繼續抱有僥幸心理,紛紛跪伏在地,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請求嬴政從輕發落!
霎時間,章台宮中,還能站著的文臣武將,便隻剩下了中書令李斯,門下令蕭何,刑部尚書曹參,兵部尚書蒙恬,以及通武侯王賁。
就連堂堂尚書令馮去疾,也因為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這兩個下屬的牽連,不得不跪伏在地,主動認罪!
章台宮中,始皇帝端坐在龍椅上,剛剛用過早膳,正準備著手處理今日的奏章。
他看著身邊空著的座椅,不由得想到了嬴子鋒,這已經是嬴子鋒離開鹹陽東巡的第四天,感覺上總是少了點什麽。
正當嬴政想到這些的時候,嬴安的身影緩緩從一側走了過來,呈上一封奏章,低聲道:“陛下,這是太子殿下連夜從三川郡送迴來的奏章。”
嬴子鋒在外東巡,情況特殊,所以他的奏章不必經過其他手續,可以直接由黑冰台密衛帶迴呈上。
嬴政伸手接過嬴安呈上來的奏章打開,細細的看了幾眼,在看到奏章當中所寫內容之後,他臉上的神色並無太多變化,似乎並不意外嬴子鋒會做出將三川郡那些勳貴士族連根拔起的舉動。
甚至,如果是他親自前往三川郡發現這種情況下,下手還要比嬴子鋒更狠!
對於這些吸附在帝國身上,沒有任何貢獻,隻知道吸血的家夥,真是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傳令下去,召集所有文武大臣,來章台宮覲見!”
今日,他要借著三川郡的事情好好地將朝堂之上這些勳貴士族敲打一下!
就在嬴政下令召集滿朝文武來章台宮中覲見的時候,中書令府中,李斯也收到了李由快馬加鞭送迴來的家書。
在過去,李由就時常和李斯有家書來往,每每在家書之中傾訴在三川郡所遭遇的困境,其中李由提起最多的就是那些胡作非為的勳貴士族之後。
而這一次,李由同樣提起了那些人,隻不過相比起以前,這一次李由在家書之中所表露的情緒無疑是痛快了許多。
李斯看完家書,將家書輕輕放在桌上,輕歎一聲,說道:“要變天了。”
自從嬴子鋒打造學堂計劃開始,李斯就已經意識到,屬於勳貴士族的時代即將要過去了。
等到第一批學子從帝國大學畢業時,就將是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勳貴士族退出朝堂的時候。
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嬴子鋒手中的屠刀竟是來的比預料之中更快一些,也更精準,更狠辣!
這是讓所有勳貴士族都沒有辦法去對抗的一刀,因為他們的確是犯了錯,嬴子鋒依法處置這些人,讓人找不到任何辯解的借口。
他相信,等到三川郡的事情傳開之後,聰明的勳貴士族就該知道如何去自保。
如果這些勳貴士族還像是以往以往無所顧忌,那等到屠刀再次降臨在他們頭頂的時候,可不要哭的太慘。
就在李斯想到這些的時候,管家傳來消息,始皇帝召集滿朝文武前往章台宮召開大會,凡是沒有特殊原因不到場的,盡數免職。
李斯聽到這個消息,深知始皇帝召集滿朝文武必然是為了三川郡之事。
昨日嬴子鋒將那些小的們一鍋給端了,今天也該輪到始皇帝將這些大的們一鍋給端了!
……
章台宮。
嬴政站在台上,俯瞰台下群臣。
滿朝文武麵對嬴政那平靜之下蘊藏著無盡威勢的目光,皆是低著頭,不敢與之對視。
而在人群之中,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蒼老的臉龐上已經滿是汗水,緊張的幾乎要昏厥過去。
因為他們知道,今日這一場大會其實就是為他們兩個人召開的!
他們今天是死是活,就看嬴政的心情了!
在這恐怖壓抑的沉默之中,眾人感受到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即便是沒有被三川郡之事牽連到的臣子,心中此時也是十分忐忑,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屁股並不幹淨,這一次三川郡的事情他們僥幸躲過一劫,可是下一次,那就未必了!
畢竟,他們那位太子殿下的東巡還在繼續,早晚會巡到他們的頭上!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嬴政終於是緩緩開口,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消息靈通,想必早已經知曉發生在三川郡的事情,朕覺得太子殿下這次的事情處理的並不好。”
眾人聽到嬴政這一番話,心中都是十分驚詫,太子殿下這次的事情處理的並不好?
難道說陛下準備將他們那些不肖子孫給保下來?
砰!
正當眾人如此想的時候,嬴政的大手突然猛地一拍龍案,怒聲道:“要換成朕,就該直接將那些蛀蟲千刀萬剮,根本不必發配邊疆!”
眾人聽到那如同雷鳴一般的拍桌之聲,又聽到嬴政這一番話,都是被嚇了一跳。
敢情始皇帝不是想要保下他們那些不肖子孫,而是覺得太子殿下的懲治手段不夠狠!
仔細想想也是,以始皇帝的性格,又怎麽可能會出麵保下他們那些不肖子孫呢!
嬴政看著被嚇到的眾人,目光陡然落在禮部尚書的身上,問道:“章文,你可知罪?”
禮部尚書章文聽到嬴政的話,當即渾身一個哆嗦,跪伏在地,顫聲道:“微臣知罪,請陛下治罪!”
另一邊,吏部尚書張武不用嬴政開口,直接就跟著跪下,附和道:“微臣知罪,請陛下治罪!”
嬴政看著跪倒在地的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目光又看向其他臣子,沉聲道:“現在跪下認罪,可以從輕處罰,可一旦被朕知道你們犯下的那些罪行,罪同叛國!”
其他人聽到嬴政這一番話,可著實是給嚇得半死,他們犯的錯固然不少,但是頂天了也就是罷官免職而已,這罪同叛國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麵對這死亡的威脅,眾人誰也不敢再繼續抱有僥幸心理,紛紛跪伏在地,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請求嬴政從輕發落!
霎時間,章台宮中,還能站著的文臣武將,便隻剩下了中書令李斯,門下令蕭何,刑部尚書曹參,兵部尚書蒙恬,以及通武侯王賁。
就連堂堂尚書令馮去疾,也因為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這兩個下屬的牽連,不得不跪伏在地,主動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