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舊楚遺民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府。
項梁、項伯、張良坐在一起,正在喝茶。
這時,項莊從外麵走了進來,拱手道:“叔父,外麵有一人,自稱舊楚遺民,想要求見叔父。”
項梁聞言臉上露出詫異之色,他將目光看向項伯。
項伯麵對項梁看過來的目光,說道:“既然是舊楚遺民,那不妨見上一麵。”
項梁旋即對項莊說道:“你去請他進來。”
項莊答應道:“諾。”
片刻之後,項莊去而複返,這一次,他的身邊多了一個身著麻衣,白發蒼蒼,年逾古稀的老者。
項莊行禮道:“叔父,人已經帶來了。”
項梁看著那老者,上下打量,覺得老者氣度不凡,應該並非尋常之輩,便說道:“還請先生入座。”
老者也不推辭,徑直坐下,然後自報家門,說道:“老夫範增,是為響應項氏一族複國大計而來。”
項梁和項伯以及張良聽到範增的話,臉上都是露出吃驚之色。
他們今日雖然已經在商議複國大計,但是卻從來沒有對外聲張,這範增是如何知曉這件事情的?
範增看著項梁幾人臉上的吃驚之色,嗬嗬一笑,目光落在張良身上,說道:“老夫在來的路上看到郡內兵馬來往,想必是已經有高人提前老夫一步到來,為諸位指點迷津,察覺到秦國太子嬴子鋒的行蹤吧。”
項梁和項伯以及張良聽到範增這一番話,心中吃驚更甚。
張良更是起身行禮,說道:“在下張良,字子房,拜見先生。”
範增臉上露出了然之色,說道:“原來是刺秦勇士張子房,難怪了。”
項梁有些激動,說道:“先生料事如神,在下佩服。”
張良有些好奇的問道:“先生莫非也是因為聽說了泗水郡之事,所以才推斷出此事?”
範增輕輕點頭,說道:“這些年來老夫一直在潛心等待一個複國的時機,如今嬴子鋒孤身東巡讓老夫看到了一線希望,故而匆匆趕來,希望可以得到大家響應,共商大計,倒是沒有想到你居然比老夫更快一步。”
說到這裏,範增略作停頓,又道:“不過,即便是殺了秦國太子,我們隻怕也不能成功起事。”
剛剛還在激動的項梁聽到範增的話,不解的問道:“這是為何?”
範增歎息一聲,說道:“嬴子鋒發明創造杠杆、曲轅犁和水車,大大緩和秦國和百姓之間的矛盾,如今百姓安居樂業,隻怕是不願跟隨我們起兵造反。”
眾人聽到範增的話,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都是覺得範增說的很有道理。
天下百姓若是因為暴秦統治而苦不堪言,自然是願意跟隨他們奮起反抗,搏一條生路的。
但是如果天下百姓都過得好好的,又有誰願意幹這種掉腦袋的買賣呢。
項梁冥思苦想,不得要領,然後對範增說道:“還請先生教我。”
範增並不說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張良。
張良明白範增的意思,立刻說道:“在下一時之間也未能想到該如何破局。”
範增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此事說來不難,楚地百姓之所以不願意響應號召,一是因為如今生活平穩,二則是因為我們當中並沒有人具有這個號召力。”
項梁下意識問道:“那誰有這個號召力?”
範增迴答道:“懷王!”
項梁聽到範增的迴答,下意識地說道:“可是懷王早已故去……”
範增搖頭說道:“懷王客死秦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如今懷王雖然不在,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卻還在世間,隻要我們可以找到熊氏一族的後人,複立懷王,定可以憑此喚醒楚人之心,使其思念故國舊主,響應號召,如此,大事可成!”
項梁和項伯聽到範增的話,如醍醐灌頂,眼前陡然一亮。
張良略作思索,點頭說道:“先生此計甚妙,唯有擁立熊氏一族的後人,我等才能名正言順複立楚國!”
此時此刻,張良想到的不僅僅是楚國,還有他們韓國,他要效仿範增此計,找到韓王後人,複立韓國!
範增嗬嗬一笑,說道:“到時候即便百姓猶豫,我們也可以用嬴子鋒之死說事,揚言始皇帝震怒,要屠楚地為嬴子鋒陪葬,如此一來百姓為了活命,勢必是要拚死反抗。”
項梁聽到範增的話,忍不住起身,對著範增行禮,激動的說道:“楚國得先生,實乃大幸!”
正當範增得意時,外麵突然傳來項羽那興奮的唿喊聲。
“叔父!季父!你們快來看,我帶誰迴來了!”
眾人聽到這唿喊聲,下意識地將目光看向門口的方向,很快,項羽便拉著嬴子鋒的胳膊走進前廳。
項梁看著興衝衝的項羽,皺眉道:“你怎可隨意帶人迴來?”
他們正在商議複國大事,萬一走漏了風聲,那可不得了!
項羽麵對項梁的訓斥,笑著說道:“叔父,這並非是外人,他是我們楚人,熊金!”
熊金?
項梁、項伯、範增和張良聽到項羽的話,臉上都是露出吃驚之色。
他們先前才談到要尋找熊氏一族的後人,複立懷王,一轉眼居然就見到了熊氏一族的人?
嬴子鋒麵對項梁四人那吃驚的目光注視,坦蕩從容,行禮說道:“熊金拜見諸位先生。”
項梁四人不由得麵麵相覷,又將目光看向氣度不凡的嬴子鋒,心中驚疑不定。
嬴子鋒繼續說道:“今日我在外偶遇項羽,聽項羽之言,見項羽之勇,方知項氏一族心係楚國從未放棄,實在欽佩,故而來此拜訪,感激諸位多年堅持。”
項梁聽到嬴子鋒的話,忍不住問道:“你真的是熊氏一族後人?”
嬴子鋒看到項梁懷疑自己的身份,反問道:“楚國已亡,我冒充亡國之後除了招惹秦國的抓捕,又有什麽益處?如果不是項兄去而複返,我也不會與之相認。”
項羽聞言連連點頭,說道:“不錯,起初熊兄並未主動表明身份,是我去而複返,這才相認!”
眾人聽到嬴子鋒的話,又聽到項羽的解釋,這才放下心中的疑慮。
他們先前雖然在商議複立懷王的事情,但是事情隻有他們幾人知道,絕無泄露的可能。
此時如果有人冒充熊氏一族的後人,非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會有掉腦袋的風險,所以絕不會有人做這樣的傻事。
有此可見,嬴子鋒這個熊氏一族的後人,大概率是真的!
想到這些,項梁當即對嬴子鋒說道:“還請入座。”
項梁、項伯、張良坐在一起,正在喝茶。
這時,項莊從外麵走了進來,拱手道:“叔父,外麵有一人,自稱舊楚遺民,想要求見叔父。”
項梁聞言臉上露出詫異之色,他將目光看向項伯。
項伯麵對項梁看過來的目光,說道:“既然是舊楚遺民,那不妨見上一麵。”
項梁旋即對項莊說道:“你去請他進來。”
項莊答應道:“諾。”
片刻之後,項莊去而複返,這一次,他的身邊多了一個身著麻衣,白發蒼蒼,年逾古稀的老者。
項莊行禮道:“叔父,人已經帶來了。”
項梁看著那老者,上下打量,覺得老者氣度不凡,應該並非尋常之輩,便說道:“還請先生入座。”
老者也不推辭,徑直坐下,然後自報家門,說道:“老夫範增,是為響應項氏一族複國大計而來。”
項梁和項伯以及張良聽到範增的話,臉上都是露出吃驚之色。
他們今日雖然已經在商議複國大計,但是卻從來沒有對外聲張,這範增是如何知曉這件事情的?
範增看著項梁幾人臉上的吃驚之色,嗬嗬一笑,目光落在張良身上,說道:“老夫在來的路上看到郡內兵馬來往,想必是已經有高人提前老夫一步到來,為諸位指點迷津,察覺到秦國太子嬴子鋒的行蹤吧。”
項梁和項伯以及張良聽到範增這一番話,心中吃驚更甚。
張良更是起身行禮,說道:“在下張良,字子房,拜見先生。”
範增臉上露出了然之色,說道:“原來是刺秦勇士張子房,難怪了。”
項梁有些激動,說道:“先生料事如神,在下佩服。”
張良有些好奇的問道:“先生莫非也是因為聽說了泗水郡之事,所以才推斷出此事?”
範增輕輕點頭,說道:“這些年來老夫一直在潛心等待一個複國的時機,如今嬴子鋒孤身東巡讓老夫看到了一線希望,故而匆匆趕來,希望可以得到大家響應,共商大計,倒是沒有想到你居然比老夫更快一步。”
說到這裏,範增略作停頓,又道:“不過,即便是殺了秦國太子,我們隻怕也不能成功起事。”
剛剛還在激動的項梁聽到範增的話,不解的問道:“這是為何?”
範增歎息一聲,說道:“嬴子鋒發明創造杠杆、曲轅犁和水車,大大緩和秦國和百姓之間的矛盾,如今百姓安居樂業,隻怕是不願跟隨我們起兵造反。”
眾人聽到範增的話,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都是覺得範增說的很有道理。
天下百姓若是因為暴秦統治而苦不堪言,自然是願意跟隨他們奮起反抗,搏一條生路的。
但是如果天下百姓都過得好好的,又有誰願意幹這種掉腦袋的買賣呢。
項梁冥思苦想,不得要領,然後對範增說道:“還請先生教我。”
範增並不說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張良。
張良明白範增的意思,立刻說道:“在下一時之間也未能想到該如何破局。”
範增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此事說來不難,楚地百姓之所以不願意響應號召,一是因為如今生活平穩,二則是因為我們當中並沒有人具有這個號召力。”
項梁下意識問道:“那誰有這個號召力?”
範增迴答道:“懷王!”
項梁聽到範增的迴答,下意識地說道:“可是懷王早已故去……”
範增搖頭說道:“懷王客死秦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如今懷王雖然不在,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卻還在世間,隻要我們可以找到熊氏一族的後人,複立懷王,定可以憑此喚醒楚人之心,使其思念故國舊主,響應號召,如此,大事可成!”
項梁和項伯聽到範增的話,如醍醐灌頂,眼前陡然一亮。
張良略作思索,點頭說道:“先生此計甚妙,唯有擁立熊氏一族的後人,我等才能名正言順複立楚國!”
此時此刻,張良想到的不僅僅是楚國,還有他們韓國,他要效仿範增此計,找到韓王後人,複立韓國!
範增嗬嗬一笑,說道:“到時候即便百姓猶豫,我們也可以用嬴子鋒之死說事,揚言始皇帝震怒,要屠楚地為嬴子鋒陪葬,如此一來百姓為了活命,勢必是要拚死反抗。”
項梁聽到範增的話,忍不住起身,對著範增行禮,激動的說道:“楚國得先生,實乃大幸!”
正當範增得意時,外麵突然傳來項羽那興奮的唿喊聲。
“叔父!季父!你們快來看,我帶誰迴來了!”
眾人聽到這唿喊聲,下意識地將目光看向門口的方向,很快,項羽便拉著嬴子鋒的胳膊走進前廳。
項梁看著興衝衝的項羽,皺眉道:“你怎可隨意帶人迴來?”
他們正在商議複國大事,萬一走漏了風聲,那可不得了!
項羽麵對項梁的訓斥,笑著說道:“叔父,這並非是外人,他是我們楚人,熊金!”
熊金?
項梁、項伯、範增和張良聽到項羽的話,臉上都是露出吃驚之色。
他們先前才談到要尋找熊氏一族的後人,複立懷王,一轉眼居然就見到了熊氏一族的人?
嬴子鋒麵對項梁四人那吃驚的目光注視,坦蕩從容,行禮說道:“熊金拜見諸位先生。”
項梁四人不由得麵麵相覷,又將目光看向氣度不凡的嬴子鋒,心中驚疑不定。
嬴子鋒繼續說道:“今日我在外偶遇項羽,聽項羽之言,見項羽之勇,方知項氏一族心係楚國從未放棄,實在欽佩,故而來此拜訪,感激諸位多年堅持。”
項梁聽到嬴子鋒的話,忍不住問道:“你真的是熊氏一族後人?”
嬴子鋒看到項梁懷疑自己的身份,反問道:“楚國已亡,我冒充亡國之後除了招惹秦國的抓捕,又有什麽益處?如果不是項兄去而複返,我也不會與之相認。”
項羽聞言連連點頭,說道:“不錯,起初熊兄並未主動表明身份,是我去而複返,這才相認!”
眾人聽到嬴子鋒的話,又聽到項羽的解釋,這才放下心中的疑慮。
他們先前雖然在商議複立懷王的事情,但是事情隻有他們幾人知道,絕無泄露的可能。
此時如果有人冒充熊氏一族的後人,非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會有掉腦袋的風險,所以絕不會有人做這樣的傻事。
有此可見,嬴子鋒這個熊氏一族的後人,大概率是真的!
想到這些,項梁當即對嬴子鋒說道:“還請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