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陌生的禮物
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 作者:車嘵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警察最終去到了大王村。
隻是和之前一般,壓根沒有任何人幫忙指正看到了邱紅等人過去打砸,都說壓根沒見到。
獨特而少見的車輪胎印子雖然還因為沒下雨而停留在村邊大路上,但李豔說了,邱紅的確來過村裏,不過是來找自家商量事情送東西的,屬於正常聯絡,這總不能犯法吧?
於是入室打砸變成了王家人一麵之詞。
警察例行公事又去了一趟養豬廠,詢問當天晚上大家在幹什麽。
邱紅笑著迴答:“和羅副鎮長喝啤酒,吃燒烤,當然羅副鎮長本人沒喝,酒都是我們喝的。”
說著就一個電話打給了羅副鎮長本人,並且在接通後遞給了執勤的警察。
警察:“……”
羅婷婷盡職盡責地匯報了一下自己下班後的行程,聯絡朋友探討特色種植的未來,商量一些未來的合作,順便吃點燒烤當做晚餐,還強調自己也是帶了隻燒鴨過去的,並沒有占群眾的便宜。
警察一一應答著,掛斷了電話。
好了,事情真相大白了,案子也可以了結了,村子裏的人集體撒謊?不可能吧?羅副鎮長更沒可能包庇,所以隻能是王家人冤枉好人,自己鬧出了禍事卻想訛詐別人,必須值得一頓好好的批評教育。
王家人隻能認了這個啞巴虧。
王老二試圖幾個兄弟一起去籠口村搞把破壞,王老大率先表達怯意,說,那籠口村的村民可不會幫他們幾個說假話騙警察。
這話一出,王老二也偃旗息鼓了。
他們一家人在大王村混得實在是差,就算是擺脫不了血緣關係的本家人,也沒有肯幫他們家說話作證的,往日的因今日的果,從前李七妹仗著兒子多,性子極為潑辣刻薄,村裏頭誰家的便宜沒有不占的,如今他們家落水,眾人也搬起石頭往下砸。
哪怕是他們稍稍靠近一下李豔家那養豬廠,都有人要特別調侃一通,警告他們要是搗亂,後果自負。
王老二恨得不行,當著村裏人的麵發牢騷,說大家都是勢利眼,幫著邱紅仗勢欺人。
人家可不慣著他,當即懟道:“誰勢利眼?你們家老五自己出來說的得了一筆橫財,大幾百塊!說是遠房親戚給的,其實不就是那瞎寫的記者給的封口費唄?當誰不知道你們那點小九九呢?”
“嗬嗬,賺了昧良心的錢可不就得天降橫禍?”
“你們家才是最大的勢利眼,當年把人家孤兒寡母年三十趕出家門,如今風水輪流轉又巴巴地貼上去,瞧著人家不搭理還潑髒水,我呸!”
“就是就是,尋思人家還是你們能欺負的呢使勁欺負人,這迴挨老天教訓了吧!哈哈哈……”
被搶白一頓的王老二恨恨地住了嘴往家走。
……
另一頭,暢快地當了一迴土匪的邱紅和榮正,放下了不少過往的心結,邱紅開始專心致誌地配合廖青韻的安排,上節目,做澄清,順便宣傳自己家的淮山和豬肉。
再就是廖青韻的筆杆子再度發了威,一連寫了好幾篇稿子,充滿溫暖煙火氣的《我和我的兒媳婦邱紅》十分感人,從情理到事實,做了最清晰的解釋,小夫妻的結合是美好的相互吸引,不僅不背德,反而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筆下鋒芒畢露的《壓在婦女頭上的大山何止三座》,由淺及深,細數封建殘留與糟粕思想對女性的荼毒和壓榨,所謂的掃把星,克夫命,顯然通通都是壓在可憐人身上的最後一個稻草,是毫無根據的壓迫;又有《沒有繼承權的女人》,深刻赤裸地撕開遮羞布;再到隨筆《我遇到的那些農村女人》,可愛可敬更可憐的各種命運,讀來讓人酸楚難當,忍不住眼眶濕潤。
這些文章入情入理,先後被各大報紙和媒體轉載,讓邱紅的事情掀起了更大的風浪。
向來為婦女站隊爭取婦女應當權益的婦女機構也出麵,斥責娛樂報紙賺黑心錢,肆意捏造侮辱婦女的事實。
這樣的形式下,娛樂報負責人和當初撰文那篇失實報道的記者最終出來一同道歉,並且賠償了一筆上萬的名譽損失費。
邱紅拿到這筆錢,轉手添了一倍捐贈給了婦女兒童救助機構,得到交口稱讚。
這樣的集中宣傳下,不僅邱紅和榮正的冤枉被洗清了,連帶著廖青韻的聲望也更勝過往,或許在於她敢於書寫最真實最實際的女性壓迫,也或許是她筆下真實地寫出了不同女性的可愛之處,總之一時之間,各種訪談節目的邀約還更多了,忙得不行。
還有邱紅和榮正的愛情也在這其中,被不少人窺見, 即使片段很少也格外令人感動,不少人甚至打電話到廖青韻的辦公室裏,要求多寫點。這事廖青韻記了下來,在周五一家人聚餐的時候拿出來一說,大家都樂得不行,把小夫妻還整害羞了。
不過這些輿論之外,還有一個實打實的好處,買淮山買爭氣豬肉的人都多了不少,本地菜市場淮山銷量迎來大幅上升,榮正的肉攤每天結束得更早了,不少人買不著還很是遺憾,強烈要求加大供應量。
當然,暫時還做不到,畢竟豬還在養著呢,沒到出欄的時候。
不過再過兩個月的話,也不是不能實現,因為屆時籠口村和大王村倆養豬廠都有數量不少的一批成豬可以按時按質地出欄了。
張福子樂嗬了好一會,想起什麽又連忙道:“阿韻啊,往後可不興買那麽些亂七八糟的幹貨水果啦,吃不完,家裏根本吃不完呐!隻能拿養豬廠去分啦!”
廖青韻有些茫然:“我最近沒買啥啊,阿正每年買西瓜都是論車買的,我想著家裏不缺水果啥也沒買。”
如今榮正和邱紅每天都在村裏照料老人小孩,廖青韻和邱友春等人都很是放心,日常給老家買東西的頻率比以往少多了。
老太太瞪眼:“你還沒買呢,你上廚房瞅瞅去,那角落裏堆著的都是呢!”
難得迴家一趟的邱友春給媳婦作證:“媽誒,阿韻真沒買,她最近忙活著呢,我也沒買多少啊,就是從朋友那拿了些靈芝粉。”
老太太糊塗了 ,又問:“阿韻真沒買啊?”
“真沒買!”廖青韻哭笑不得。
榮正放下了筷子:“但是東西都是從客運站拿迴來的。”
好家夥,裝了一整車電三輪,大大小小有個二十幾箱,連客運站跟榮正相熟的司機都說,這幾天貨運是被他家承包了。
廖青韻幹脆先撂下了碗筷起身去看,有一些已經被老太太給拆了,更多的還貼著膠帶紙封著呢,有幹貨,諸如木耳、鹹魚這些,甚至連鮑魚也有,也有水果,一整箱的桃子和芒果、葡萄,瞧著還很是新鮮。
廖青韻:“……我就算真買,也不能買這老多啊。”
這誰吃得完?
老太太:“……啊?”
那誰給托客車郵來的啊,從市裏到村上通過客車可以寄送物品是不少本地人都知道的,邱家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可也不能是陌生人無緣無故給郵的啊?
廖青韻看向兒子:“阿正,你拿錯了?”
隻是和之前一般,壓根沒有任何人幫忙指正看到了邱紅等人過去打砸,都說壓根沒見到。
獨特而少見的車輪胎印子雖然還因為沒下雨而停留在村邊大路上,但李豔說了,邱紅的確來過村裏,不過是來找自家商量事情送東西的,屬於正常聯絡,這總不能犯法吧?
於是入室打砸變成了王家人一麵之詞。
警察例行公事又去了一趟養豬廠,詢問當天晚上大家在幹什麽。
邱紅笑著迴答:“和羅副鎮長喝啤酒,吃燒烤,當然羅副鎮長本人沒喝,酒都是我們喝的。”
說著就一個電話打給了羅副鎮長本人,並且在接通後遞給了執勤的警察。
警察:“……”
羅婷婷盡職盡責地匯報了一下自己下班後的行程,聯絡朋友探討特色種植的未來,商量一些未來的合作,順便吃點燒烤當做晚餐,還強調自己也是帶了隻燒鴨過去的,並沒有占群眾的便宜。
警察一一應答著,掛斷了電話。
好了,事情真相大白了,案子也可以了結了,村子裏的人集體撒謊?不可能吧?羅副鎮長更沒可能包庇,所以隻能是王家人冤枉好人,自己鬧出了禍事卻想訛詐別人,必須值得一頓好好的批評教育。
王家人隻能認了這個啞巴虧。
王老二試圖幾個兄弟一起去籠口村搞把破壞,王老大率先表達怯意,說,那籠口村的村民可不會幫他們幾個說假話騙警察。
這話一出,王老二也偃旗息鼓了。
他們一家人在大王村混得實在是差,就算是擺脫不了血緣關係的本家人,也沒有肯幫他們家說話作證的,往日的因今日的果,從前李七妹仗著兒子多,性子極為潑辣刻薄,村裏頭誰家的便宜沒有不占的,如今他們家落水,眾人也搬起石頭往下砸。
哪怕是他們稍稍靠近一下李豔家那養豬廠,都有人要特別調侃一通,警告他們要是搗亂,後果自負。
王老二恨得不行,當著村裏人的麵發牢騷,說大家都是勢利眼,幫著邱紅仗勢欺人。
人家可不慣著他,當即懟道:“誰勢利眼?你們家老五自己出來說的得了一筆橫財,大幾百塊!說是遠房親戚給的,其實不就是那瞎寫的記者給的封口費唄?當誰不知道你們那點小九九呢?”
“嗬嗬,賺了昧良心的錢可不就得天降橫禍?”
“你們家才是最大的勢利眼,當年把人家孤兒寡母年三十趕出家門,如今風水輪流轉又巴巴地貼上去,瞧著人家不搭理還潑髒水,我呸!”
“就是就是,尋思人家還是你們能欺負的呢使勁欺負人,這迴挨老天教訓了吧!哈哈哈……”
被搶白一頓的王老二恨恨地住了嘴往家走。
……
另一頭,暢快地當了一迴土匪的邱紅和榮正,放下了不少過往的心結,邱紅開始專心致誌地配合廖青韻的安排,上節目,做澄清,順便宣傳自己家的淮山和豬肉。
再就是廖青韻的筆杆子再度發了威,一連寫了好幾篇稿子,充滿溫暖煙火氣的《我和我的兒媳婦邱紅》十分感人,從情理到事實,做了最清晰的解釋,小夫妻的結合是美好的相互吸引,不僅不背德,反而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筆下鋒芒畢露的《壓在婦女頭上的大山何止三座》,由淺及深,細數封建殘留與糟粕思想對女性的荼毒和壓榨,所謂的掃把星,克夫命,顯然通通都是壓在可憐人身上的最後一個稻草,是毫無根據的壓迫;又有《沒有繼承權的女人》,深刻赤裸地撕開遮羞布;再到隨筆《我遇到的那些農村女人》,可愛可敬更可憐的各種命運,讀來讓人酸楚難當,忍不住眼眶濕潤。
這些文章入情入理,先後被各大報紙和媒體轉載,讓邱紅的事情掀起了更大的風浪。
向來為婦女站隊爭取婦女應當權益的婦女機構也出麵,斥責娛樂報紙賺黑心錢,肆意捏造侮辱婦女的事實。
這樣的形式下,娛樂報負責人和當初撰文那篇失實報道的記者最終出來一同道歉,並且賠償了一筆上萬的名譽損失費。
邱紅拿到這筆錢,轉手添了一倍捐贈給了婦女兒童救助機構,得到交口稱讚。
這樣的集中宣傳下,不僅邱紅和榮正的冤枉被洗清了,連帶著廖青韻的聲望也更勝過往,或許在於她敢於書寫最真實最實際的女性壓迫,也或許是她筆下真實地寫出了不同女性的可愛之處,總之一時之間,各種訪談節目的邀約還更多了,忙得不行。
還有邱紅和榮正的愛情也在這其中,被不少人窺見, 即使片段很少也格外令人感動,不少人甚至打電話到廖青韻的辦公室裏,要求多寫點。這事廖青韻記了下來,在周五一家人聚餐的時候拿出來一說,大家都樂得不行,把小夫妻還整害羞了。
不過這些輿論之外,還有一個實打實的好處,買淮山買爭氣豬肉的人都多了不少,本地菜市場淮山銷量迎來大幅上升,榮正的肉攤每天結束得更早了,不少人買不著還很是遺憾,強烈要求加大供應量。
當然,暫時還做不到,畢竟豬還在養著呢,沒到出欄的時候。
不過再過兩個月的話,也不是不能實現,因為屆時籠口村和大王村倆養豬廠都有數量不少的一批成豬可以按時按質地出欄了。
張福子樂嗬了好一會,想起什麽又連忙道:“阿韻啊,往後可不興買那麽些亂七八糟的幹貨水果啦,吃不完,家裏根本吃不完呐!隻能拿養豬廠去分啦!”
廖青韻有些茫然:“我最近沒買啥啊,阿正每年買西瓜都是論車買的,我想著家裏不缺水果啥也沒買。”
如今榮正和邱紅每天都在村裏照料老人小孩,廖青韻和邱友春等人都很是放心,日常給老家買東西的頻率比以往少多了。
老太太瞪眼:“你還沒買呢,你上廚房瞅瞅去,那角落裏堆著的都是呢!”
難得迴家一趟的邱友春給媳婦作證:“媽誒,阿韻真沒買,她最近忙活著呢,我也沒買多少啊,就是從朋友那拿了些靈芝粉。”
老太太糊塗了 ,又問:“阿韻真沒買啊?”
“真沒買!”廖青韻哭笑不得。
榮正放下了筷子:“但是東西都是從客運站拿迴來的。”
好家夥,裝了一整車電三輪,大大小小有個二十幾箱,連客運站跟榮正相熟的司機都說,這幾天貨運是被他家承包了。
廖青韻幹脆先撂下了碗筷起身去看,有一些已經被老太太給拆了,更多的還貼著膠帶紙封著呢,有幹貨,諸如木耳、鹹魚這些,甚至連鮑魚也有,也有水果,一整箱的桃子和芒果、葡萄,瞧著還很是新鮮。
廖青韻:“……我就算真買,也不能買這老多啊。”
這誰吃得完?
老太太:“……啊?”
那誰給托客車郵來的啊,從市裏到村上通過客車可以寄送物品是不少本地人都知道的,邱家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可也不能是陌生人無緣無故給郵的啊?
廖青韻看向兒子:“阿正,你拿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