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淮山熱銷羊城
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 作者:車嘵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淮山正式開賣。
邱紅、榮正,以及薛曉蘭都特意起了個大早,準備去伍家市場蹲點銷售情況。
有多早呢?
他們是四點從酒店出發,抵達不過是四點八分,外頭天幕仍然黑著,市場內卻已是燈火爍爍,內裏各種嘈雜的鼎沸人聲將四麵八方都鋪滿,賣貨和買貨的都精神著,這是主攻批發的菜市場最熱鬧的時間,所有人都爭分奪秒地談著價格,菜販手上不停的挑選著最新鮮最漂亮的各式蔬果,準備入手後擺在自己的零售點。
伍雄文給了靜江淮山一個最好的位置,市場大門入口右方,人們習慣性第一眼瞄住的位置,淮山一框框整齊碼放在下方,台麵上的展示架同樣滿滿當當,擺放著新鮮而根根碩大粗壯的淮山,還特意拿出幾根樣品,旁邊放著小刀,示意可以現場切開切麵觀察質地、新鮮度和水分。
邱紅緊張地看著來來往往的每一個人。
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掃過了淮山的攤位,對著明顯優於本地淮山的靜江淮山露出了感興趣的眼神。
有人上手拿捏硬實多須的淮山,有人開口問價格,有人觀察著淮山展示的那道切麵暗暗點頭……
邱紅心裏微微生出了失望,大家都感興趣,問的人是真不少,但目前成交數仍是零。
負責這個攤位的,是伍雄文親自安排的熟手,見狀用粵語跟邱紅喊了幾句,讓她別著急,淮山這種東西是大件,一根就死重死重的,肯定不會在一進菜市場就買啦,但這個位置絕對正的哦,大家見了這裏的淮山,裏頭的本地淮山估計都賣不脫了。
邱紅聽得半懂,暫且定了定心,不再著急。
轉變在一刻鍾之後。
最初問過淮山的菜販拖著放滿各類蔬菜的推車重新拐迴到了入口,毫不猶豫地一下買了5大筐200多斤的淮山,讓幫忙拉到他的貨車旁。
第一筆成交了。
大家情不自禁都露出了笑臉。
有一就有二,很快淮山就成了熱銷品,負責這個攤位的小夥子開始了永動機的模式,不斷地卸貨、拉貨,負責收銀的也展露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將手上的現金數得嘩嘩的,又快又準……不大一會,已將身上的腰包塞得飽滿起來。
邱紅徹底放下了心,跟榮正商量著,等會跟著買了好幾筐淮山的菜販,去小一些的菜市場,看看靜江的大淮山在本地羊城人眼裏到底有沒有吸引力。
薛曉蘭跟在後頭,也無比新奇地觀察著這個對她而言,無比嶄新的世界。
靜江淮山在羊城徹底火了。
開售的第一天,從早4點開攤截止到當天12點,不僅將一趟運迴來的180噸淮山全部售罄,還拿到了64噸的新訂單!
因為太過火爆也在第二天就直接衝上了羊城晚報的新聞。
記者隨機采訪了不少購買過靜江淮山的市民,得到了接近99%的滿意度,本地市民紛紛表示這個外地的淮山口感強過本地淮山,而且又粗又大,皮也不厚,買迴家就覺得很值得,出肉率高嘛!
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比本地淮山每公斤貴了四五毛啊!搶錢啊!
但它煲出來的湯真的好靚哦,值得買!
……
邱紅在實地觀察過眾多菜市場,親手拿到了第一手的售賣數據後,也徹底放心了,籠口村那頭已經開始再度挖起淮山了,去過一次靜江的伍家車隊也早已出發,準備運迴第二波淮山,形勢一片大好。
邱紅開始考慮起了新戰場。
靜江的淮山征服了羊城人民,可南粵並不隻,一個羊城啊!
鵬城、鮀城、禪城、港城……
這些同樣是極具潛力的大市場。
榮正有些驚訝,更有些驕傲,邱紅如今真是野心勃勃了,才剛剛打開羊城的局麵,已經想著要征服整個南粵了,不過:“按照羊城目前的銷量來看,我們即使收購了周圍幾個村加起來的產量,大約也隻能保證供應到秋季結束吧?”
以籠口村為例,畝產綜合下來能達到1500公斤左右,那麽一戶種植10畝,也就是公斤,但村裏少有人像邱紅和薛曉蘭那樣拚,又因為沒種過,大多也就種了4-5畝嚐試一番,半個村大約120戶左右,也就是總產量大約在公斤,換算一下,900噸左右。
按照他們一次運輸180噸的量,5次就能全部搞定。
而180噸,卻隻是伍家市場消耗淮山大約半個月的量。
雖然靜江淮山並不隻有籠口村種植,但還記得羅婷婷曾說過,政府的特色種植補貼沒有申請下來的關鍵原因是淮山種植麵積並不大。
“不對啊,我們的180噸淮山不是一天就賣完了嗎?”薛曉蘭發問。
而且還額外加了幾十噸的訂單!
榮正言簡意賅:“賣出去不等於消耗完。”
“啊?”薛曉蘭有些迷茫。
邱紅給舉了例子:“曉蘭姐,你想想我們平時趕一次圩,買迴來的肉是不是能吃好幾天?”
“……嗯?”薛曉蘭仍有些轉不過彎來。
邱紅很耐心,細細講解道,伍家市場主營批發,而批發淮山的這些商家都是幾百斤、幾千斤地下訂單的,這是因為他們在備貨,是看在淮山品質很好才做的短期儲備投資,他們拿迴去的貨並不一定會在當天內就售罄,就算售罄,買了淮山迴家的市民也不可能每一天都食用淮山……總而言之,大家都是囤貨人。
既然是囤貨就肯定存在消耗期,榮正這裏的半個月就是他們一起調研市場時,跟買家聊天,粗略估摸出來的消耗期。
假設半個月才能消耗完180噸,那麽光是籠口村,大約能供應伍家市場2.5月,加上周邊幾個村收購來的淮山,在保守估計下,大約到冬季就會陷入無貨可供的局麵。
可要真論起來,冬季才是最大的煲湯季節啊。
“伍老板肯定早算到這一出了,我猜他也會囤貨,控製日銷,等冬季來臨,漲價售出。”邱紅篤定地說道。
榮正點點頭,這也算是生意人的常規操作了,提前布局謀劃,爭取賣出最好的價格,賺最多的錢。
“我們要不要也囤點呢?”邱紅眼裏露出狡黠的光。
不過,囤貨當然也是有風險的,更需要成本。儲存得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損耗,所以儲存的倉庫、溫度、人員都挺講究,並不是有塊地就能做到的。
這些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全新的領域,榮正謹慎表示,需要先了解一下儲存技術再說。
“嗯嗯。”邱紅同意點頭。
薛曉蘭慢了好半拍,這才對消耗期的概念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小紅說的征服其他城市,是明年的計劃嗎?”
“嗯……可以說是今年的,也可以說是明年的。”邱紅笑了笑,對著薛曉蘭並不藏私,把她的野心全盤托出。
她之所以考慮到其他城市,是因為在這樣的形勢下,她已經開始計劃合作農戶做定向種植的了。
定向種植:訂單式的種植,由收購商向農戶提出種植需求,農戶種植完成後,收購商收購完成付費。是最新的農業合作商業的模式,試點範圍並不廣,說起來邱紅能知道這,還是跟著榮正與秦時堯等人聊天時漲的見識。
這樣的模式,中間少了菜農需要自己尋求收購商的環節,更穩妥,更安心。
對收購商而言,則意味著高風險高收益,不論屆時市場價格高低,需求多少,收購商都必須收購,如果價低需求少,收購商血虧,反之價高需求大,收購商會直接獲得高額市場占有率,賺得盆滿缽滿。
邱紅想要用定向種植的模式,確保自己手裏能掌握足夠的靜江淮山產量,以此完成對伍雄文的承諾,也完成自己的野心。她說過,她要讓未來隻有出現在伍家市場的靜江淮山才是最正宗、最優質、最值得信賴的靜江淮山。
榮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邱紅看,內心升騰起巨大的驕傲,這樣的瑰寶,最終被他擁有了。
“小紅,你真厲害!”薛曉蘭同樣被震撼住了,這就是語文書上說的那句,走一步看百步的運籌帷幄吧?
邱紅微微一笑,緊接著又蹙眉,雖然她的整個計劃聽起來確實有點厲害,但是也燒錢啊,定向種植,可是要付定金的!
邱紅、榮正,以及薛曉蘭都特意起了個大早,準備去伍家市場蹲點銷售情況。
有多早呢?
他們是四點從酒店出發,抵達不過是四點八分,外頭天幕仍然黑著,市場內卻已是燈火爍爍,內裏各種嘈雜的鼎沸人聲將四麵八方都鋪滿,賣貨和買貨的都精神著,這是主攻批發的菜市場最熱鬧的時間,所有人都爭分奪秒地談著價格,菜販手上不停的挑選著最新鮮最漂亮的各式蔬果,準備入手後擺在自己的零售點。
伍雄文給了靜江淮山一個最好的位置,市場大門入口右方,人們習慣性第一眼瞄住的位置,淮山一框框整齊碼放在下方,台麵上的展示架同樣滿滿當當,擺放著新鮮而根根碩大粗壯的淮山,還特意拿出幾根樣品,旁邊放著小刀,示意可以現場切開切麵觀察質地、新鮮度和水分。
邱紅緊張地看著來來往往的每一個人。
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掃過了淮山的攤位,對著明顯優於本地淮山的靜江淮山露出了感興趣的眼神。
有人上手拿捏硬實多須的淮山,有人開口問價格,有人觀察著淮山展示的那道切麵暗暗點頭……
邱紅心裏微微生出了失望,大家都感興趣,問的人是真不少,但目前成交數仍是零。
負責這個攤位的,是伍雄文親自安排的熟手,見狀用粵語跟邱紅喊了幾句,讓她別著急,淮山這種東西是大件,一根就死重死重的,肯定不會在一進菜市場就買啦,但這個位置絕對正的哦,大家見了這裏的淮山,裏頭的本地淮山估計都賣不脫了。
邱紅聽得半懂,暫且定了定心,不再著急。
轉變在一刻鍾之後。
最初問過淮山的菜販拖著放滿各類蔬菜的推車重新拐迴到了入口,毫不猶豫地一下買了5大筐200多斤的淮山,讓幫忙拉到他的貨車旁。
第一筆成交了。
大家情不自禁都露出了笑臉。
有一就有二,很快淮山就成了熱銷品,負責這個攤位的小夥子開始了永動機的模式,不斷地卸貨、拉貨,負責收銀的也展露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將手上的現金數得嘩嘩的,又快又準……不大一會,已將身上的腰包塞得飽滿起來。
邱紅徹底放下了心,跟榮正商量著,等會跟著買了好幾筐淮山的菜販,去小一些的菜市場,看看靜江的大淮山在本地羊城人眼裏到底有沒有吸引力。
薛曉蘭跟在後頭,也無比新奇地觀察著這個對她而言,無比嶄新的世界。
靜江淮山在羊城徹底火了。
開售的第一天,從早4點開攤截止到當天12點,不僅將一趟運迴來的180噸淮山全部售罄,還拿到了64噸的新訂單!
因為太過火爆也在第二天就直接衝上了羊城晚報的新聞。
記者隨機采訪了不少購買過靜江淮山的市民,得到了接近99%的滿意度,本地市民紛紛表示這個外地的淮山口感強過本地淮山,而且又粗又大,皮也不厚,買迴家就覺得很值得,出肉率高嘛!
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比本地淮山每公斤貴了四五毛啊!搶錢啊!
但它煲出來的湯真的好靚哦,值得買!
……
邱紅在實地觀察過眾多菜市場,親手拿到了第一手的售賣數據後,也徹底放心了,籠口村那頭已經開始再度挖起淮山了,去過一次靜江的伍家車隊也早已出發,準備運迴第二波淮山,形勢一片大好。
邱紅開始考慮起了新戰場。
靜江的淮山征服了羊城人民,可南粵並不隻,一個羊城啊!
鵬城、鮀城、禪城、港城……
這些同樣是極具潛力的大市場。
榮正有些驚訝,更有些驕傲,邱紅如今真是野心勃勃了,才剛剛打開羊城的局麵,已經想著要征服整個南粵了,不過:“按照羊城目前的銷量來看,我們即使收購了周圍幾個村加起來的產量,大約也隻能保證供應到秋季結束吧?”
以籠口村為例,畝產綜合下來能達到1500公斤左右,那麽一戶種植10畝,也就是公斤,但村裏少有人像邱紅和薛曉蘭那樣拚,又因為沒種過,大多也就種了4-5畝嚐試一番,半個村大約120戶左右,也就是總產量大約在公斤,換算一下,900噸左右。
按照他們一次運輸180噸的量,5次就能全部搞定。
而180噸,卻隻是伍家市場消耗淮山大約半個月的量。
雖然靜江淮山並不隻有籠口村種植,但還記得羅婷婷曾說過,政府的特色種植補貼沒有申請下來的關鍵原因是淮山種植麵積並不大。
“不對啊,我們的180噸淮山不是一天就賣完了嗎?”薛曉蘭發問。
而且還額外加了幾十噸的訂單!
榮正言簡意賅:“賣出去不等於消耗完。”
“啊?”薛曉蘭有些迷茫。
邱紅給舉了例子:“曉蘭姐,你想想我們平時趕一次圩,買迴來的肉是不是能吃好幾天?”
“……嗯?”薛曉蘭仍有些轉不過彎來。
邱紅很耐心,細細講解道,伍家市場主營批發,而批發淮山的這些商家都是幾百斤、幾千斤地下訂單的,這是因為他們在備貨,是看在淮山品質很好才做的短期儲備投資,他們拿迴去的貨並不一定會在當天內就售罄,就算售罄,買了淮山迴家的市民也不可能每一天都食用淮山……總而言之,大家都是囤貨人。
既然是囤貨就肯定存在消耗期,榮正這裏的半個月就是他們一起調研市場時,跟買家聊天,粗略估摸出來的消耗期。
假設半個月才能消耗完180噸,那麽光是籠口村,大約能供應伍家市場2.5月,加上周邊幾個村收購來的淮山,在保守估計下,大約到冬季就會陷入無貨可供的局麵。
可要真論起來,冬季才是最大的煲湯季節啊。
“伍老板肯定早算到這一出了,我猜他也會囤貨,控製日銷,等冬季來臨,漲價售出。”邱紅篤定地說道。
榮正點點頭,這也算是生意人的常規操作了,提前布局謀劃,爭取賣出最好的價格,賺最多的錢。
“我們要不要也囤點呢?”邱紅眼裏露出狡黠的光。
不過,囤貨當然也是有風險的,更需要成本。儲存得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損耗,所以儲存的倉庫、溫度、人員都挺講究,並不是有塊地就能做到的。
這些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全新的領域,榮正謹慎表示,需要先了解一下儲存技術再說。
“嗯嗯。”邱紅同意點頭。
薛曉蘭慢了好半拍,這才對消耗期的概念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小紅說的征服其他城市,是明年的計劃嗎?”
“嗯……可以說是今年的,也可以說是明年的。”邱紅笑了笑,對著薛曉蘭並不藏私,把她的野心全盤托出。
她之所以考慮到其他城市,是因為在這樣的形勢下,她已經開始計劃合作農戶做定向種植的了。
定向種植:訂單式的種植,由收購商向農戶提出種植需求,農戶種植完成後,收購商收購完成付費。是最新的農業合作商業的模式,試點範圍並不廣,說起來邱紅能知道這,還是跟著榮正與秦時堯等人聊天時漲的見識。
這樣的模式,中間少了菜農需要自己尋求收購商的環節,更穩妥,更安心。
對收購商而言,則意味著高風險高收益,不論屆時市場價格高低,需求多少,收購商都必須收購,如果價低需求少,收購商血虧,反之價高需求大,收購商會直接獲得高額市場占有率,賺得盆滿缽滿。
邱紅想要用定向種植的模式,確保自己手裏能掌握足夠的靜江淮山產量,以此完成對伍雄文的承諾,也完成自己的野心。她說過,她要讓未來隻有出現在伍家市場的靜江淮山才是最正宗、最優質、最值得信賴的靜江淮山。
榮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邱紅看,內心升騰起巨大的驕傲,這樣的瑰寶,最終被他擁有了。
“小紅,你真厲害!”薛曉蘭同樣被震撼住了,這就是語文書上說的那句,走一步看百步的運籌帷幄吧?
邱紅微微一笑,緊接著又蹙眉,雖然她的整個計劃聽起來確實有點厲害,但是也燒錢啊,定向種植,可是要付定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