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想建新房子
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 作者:車嘵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榮正沒開口,先給了邱明理一個眼神。
“正哥,我……我保證絕對不會瞎說。”邱明理舉起帶著洗潔精泡沫的四根手指起誓。
榮正滿意地點點頭,也不走,而是斟酌好一會後問道:“如果我想在這村裏買塊宅基地,自己建房子,好操作嗎?”
“!”邱明理眼睛瞪得銅鈴大。
建房子?
是他理解的那個建房子?
“……蓋房子娶媳婦的那種?”邱明理愣愣地問。
在農村,蓋新房子在某種程度是和嫁娶綁定的,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要有自己的小家了,得蓋個新房子,以便更好地迎接家庭新成員。這在說親裏,是一項大優勢,要是都要娶親了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孩子生下來也擠一塊,人家也不願意嫁姑娘。
好比邱明理家裏,邱建國夫妻倆,早在大兒子結婚前,就給資助起了新房子讓小夫妻在新房成的親,二兒子因為在城裏安的家,倒是沒在村裏建新房,兩個老的如今又開始考慮要給小兒子支援一筆錢,讓他蓋個新房好給他說親娶妻。
邱明理自己也正攢著老婆本呢。
榮正沒說話,默認了。
“……”邱明理倒吸一口涼氣。
這算啥?
房子在某種程度上可就是家的指代,有房才好說成家立業的。如果一個男人決定建房,大概率也代表著他想要在此定居成家的決心。
所以名義上叫倒插門,實際上是倒貼專業戶啊!
邱明理小心翼翼問:“正哥,邱紅姐……同意跟你那個……談戀愛了?”
“……”榮正搖搖頭,“我就是……先打聽打聽。”
有備無患。
農村的地好租,價格也不貴,他的養豬廠就是租地蓋的,但宅基地的政策卻不同,他不是籠口村人,更不可能真把戶口遷來這邊,宅基地的操作就不是那麽好弄了。張福子自家宅基地的份額已經用完了,畢竟她好幾個兒子,加上現在住著的那房子蓋得很大,占地麵積也廣,還有個大院子。
榮正也不太想跟張福子說這些事,老太太大約不會讚成。
最後才決定先找邱明理問問。
再者,建一個房子並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農村的路太不方便了,光是運輸各種建築材料就需要不少時間,當初養豬廠的建立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因為各種艱難,才有那條經典標語——要想富,先修路。
“這個我之前聽我爸說過幾句,還真不太好弄。”邱明理仔細想了想,被難住了,“正哥,這事……我能不能問問我爸?”
榮正點點頭:“可以,但你別說太多,就,問問操作上要怎麽做才能合法劃到我的名下。”
“好的,正哥。”邱明理認真答應。
傍晚時候,邱紅帶著兒子收了曬好的五香花生,先給張福子送了一小袋,老人家牙口不好,吃不了多少,接著去養豬廠做飯的時候,提了一大兜子。
楊曉慧等人吃了都覺得好吃,聞著就香不說,也不像剛剛煮出來的時候,弄得一手上都是水,曬幹後怎麽吃都是幹幹淨淨的,格外有滋有味,一顆一顆停不下來。
至於製作方式,還是之前的步驟,用各色香料和鹽加水將生花生煮好,隻是多了一道拿到太陽底下曬幹的程序,這樣曬出來的幹花生可不像過年時候炒出來的香花生那樣香酥脆爽,而是軟糯香甜,又把耐嚼發揮到了極致,還不會上火,更老少皆宜。
榮正吃著吃著就問:“這花生賣嗎?”
“什麽?”邱紅沒懂他的意思。
“我想找你買個20斤帶去城裏給我媽我舅舅,邱叔叔他們都嚐嚐。”榮正解釋道,“味道很不錯。”
當然,這樣接地氣的禮物,又出自他的手,榮正想,大概率會狠狠刷一波存在感,讓收禮物的人多少都有些費解吧。
不過這正是他的目的,他開始考慮要慢慢爭取他媽的支持了。
誰料,林琳忽然也跟著道:“小紅,我也想買點,給家裏的老人,還有我兒子,你不知道,他可喜歡吃花生了。”
楊曉慧一聽也跟著說想買點,過兩天她自己迴家探親的時候帶迴家去。
榮正:“……”
大家都喜歡湊熱鬧啊。
邱紅:“……”
不是……你們以前都沒有吃過這樣的?
這話一問出來,其他人一致點頭,沒有。
這是頭一次!
上癮了!
“邱紅姐,咱們農村人,誰家煮花生不是撒一把鹽就煮啊!沒見跟你一樣還精心配大料的!真香!”邱明理說完,直接去找了個小塑料袋,裝了兩把出來,說要帶迴家哄侄子侄女。
邱紅就這樣精神恍惚地得了好幾筆訂單,迴家把自家種的花生都消耗完了不說,還找薛曉蘭都買了些,花了好幾天才交了貨。仔細算下來花費的材料和功夫還真不少,這門生意也隻適合在鄰裏間做一做了,要真按高價拿去賣,那銷量怕是打不開。
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沒有到能夠奢侈高價買零嘴的地步。何況花生這東西,家家戶戶都愛種一些,就是拿來解饞用的,哪裏舍得買來吃。
等這件事了了,養豬廠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距離發現有豬厭食已經一個多月了,在折騰了各種法子後,按照邱紅建議,喂食了新鮮豬草的那一撥豬陸陸續續地全都恢複了食欲,每天一到飯點就“嗷嗷嗷”地叫翻天,隻要飼養員一走近豬圈,那耳朵裏就是一片的哼唧聲,黃天華等人的心終於全都放了下來。
眾人都一起誠心誠意地跟邱紅道謝,她提供的法子通過了驗證,也幫著養豬廠渡過了難關。
黃天華在邱紅麵前更是感慨,他們先前把養豬想簡單了。
“我也沒那麽大的功勞,不過是提供一個思路。”邱紅也為他們開心,不過功勞是不好領的,畢竟決定是榮正下的,工作都是黃天華安排帶人實行的,他們才是真正逆轉局麵的關鍵。
又觀察了一個禮拜,在確認確實喂食豬草搭配特別調配的營養飼料會讓豬的食欲更好之後,新的難題出現了——
人手不足。
本來養豬廠一是養的豬不多,二也是控製成本,並沒有招多少人幹活,但多了要去淘豬草這個活之後,大家的工作都增加了不少,經常加班。
以及,經常性的還要貼上員工家人的“資助”。好比邱明理的母親和大嫂,就經常送些幹活時順手扯下來的豬草給養豬廠,再有一個外村的,家裏父母知道養豬廠需要豬草後,在家閑著沒事就幫兒子淘豬草送去。
尤其是,黃天華在對比了前後效果之後,摸到了一個關鍵點,這豬之所以會厭食,不長肉,是因為飼料太單一了!就跟人似的,天天就吃一種菜容易膩,還容易營養不良,天天單吃肉呢,要上火不消化!
嘿,就是這麽靈性!
他這麽一想通,向著榮正提出了一個新的嚐試方向,那就是讓整個養豬廠的豬都吃上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提升食欲助消化的豬草。
當然這次也必須設置對照組!
但他已經有預感了,同時吃精飼料和豬草的那一批豬絕對能長得更快更好!
“……”壓力轉移到了榮正身上。
300頭豬的豬草???
難不成他要雇十幾個人每天就在地裏割豬草?
那籠口村的地皮估計都能被鏟光!
“我想想辦法吧。”但黃天華的提議顯然是有道理的,榮正最後隻能這樣答複,同樣腦袋疼了起來,這事情還真是不好辦啊!
張福子聽了都跟著犯難:“專門雇人淘豬草?誒喲,不好不好!那你養頭豬的成本可太高了,肉價也賣不上去啊!”
“……嗯。”榮正也明白這個道理。
豬肉價格是受市場管控的,所以他最初開這個養豬廠就跟黃天華等人說了,必須找辦法縮短出欄時間,不然鐵定虧錢。
張福子又道:“說起來,嘉明小時候還跟小紅他們一幫人都淘過豬草呢,哈哈哈,他幹活愛偷懶,小紅他們淘上一籮筐,他頂多就給籮筐鋪個底!”
“……”榮正忽然福至心靈,這事,或許可以找邱紅討個主意?
老太太聽了竟也讚成,說小紅那腦子多靈啊,說不定真有法子。
榮正捏了一個手電筒就出門上隔壁去了。
“正哥,我……我保證絕對不會瞎說。”邱明理舉起帶著洗潔精泡沫的四根手指起誓。
榮正滿意地點點頭,也不走,而是斟酌好一會後問道:“如果我想在這村裏買塊宅基地,自己建房子,好操作嗎?”
“!”邱明理眼睛瞪得銅鈴大。
建房子?
是他理解的那個建房子?
“……蓋房子娶媳婦的那種?”邱明理愣愣地問。
在農村,蓋新房子在某種程度是和嫁娶綁定的,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要有自己的小家了,得蓋個新房子,以便更好地迎接家庭新成員。這在說親裏,是一項大優勢,要是都要娶親了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孩子生下來也擠一塊,人家也不願意嫁姑娘。
好比邱明理家裏,邱建國夫妻倆,早在大兒子結婚前,就給資助起了新房子讓小夫妻在新房成的親,二兒子因為在城裏安的家,倒是沒在村裏建新房,兩個老的如今又開始考慮要給小兒子支援一筆錢,讓他蓋個新房好給他說親娶妻。
邱明理自己也正攢著老婆本呢。
榮正沒說話,默認了。
“……”邱明理倒吸一口涼氣。
這算啥?
房子在某種程度上可就是家的指代,有房才好說成家立業的。如果一個男人決定建房,大概率也代表著他想要在此定居成家的決心。
所以名義上叫倒插門,實際上是倒貼專業戶啊!
邱明理小心翼翼問:“正哥,邱紅姐……同意跟你那個……談戀愛了?”
“……”榮正搖搖頭,“我就是……先打聽打聽。”
有備無患。
農村的地好租,價格也不貴,他的養豬廠就是租地蓋的,但宅基地的政策卻不同,他不是籠口村人,更不可能真把戶口遷來這邊,宅基地的操作就不是那麽好弄了。張福子自家宅基地的份額已經用完了,畢竟她好幾個兒子,加上現在住著的那房子蓋得很大,占地麵積也廣,還有個大院子。
榮正也不太想跟張福子說這些事,老太太大約不會讚成。
最後才決定先找邱明理問問。
再者,建一個房子並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農村的路太不方便了,光是運輸各種建築材料就需要不少時間,當初養豬廠的建立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因為各種艱難,才有那條經典標語——要想富,先修路。
“這個我之前聽我爸說過幾句,還真不太好弄。”邱明理仔細想了想,被難住了,“正哥,這事……我能不能問問我爸?”
榮正點點頭:“可以,但你別說太多,就,問問操作上要怎麽做才能合法劃到我的名下。”
“好的,正哥。”邱明理認真答應。
傍晚時候,邱紅帶著兒子收了曬好的五香花生,先給張福子送了一小袋,老人家牙口不好,吃不了多少,接著去養豬廠做飯的時候,提了一大兜子。
楊曉慧等人吃了都覺得好吃,聞著就香不說,也不像剛剛煮出來的時候,弄得一手上都是水,曬幹後怎麽吃都是幹幹淨淨的,格外有滋有味,一顆一顆停不下來。
至於製作方式,還是之前的步驟,用各色香料和鹽加水將生花生煮好,隻是多了一道拿到太陽底下曬幹的程序,這樣曬出來的幹花生可不像過年時候炒出來的香花生那樣香酥脆爽,而是軟糯香甜,又把耐嚼發揮到了極致,還不會上火,更老少皆宜。
榮正吃著吃著就問:“這花生賣嗎?”
“什麽?”邱紅沒懂他的意思。
“我想找你買個20斤帶去城裏給我媽我舅舅,邱叔叔他們都嚐嚐。”榮正解釋道,“味道很不錯。”
當然,這樣接地氣的禮物,又出自他的手,榮正想,大概率會狠狠刷一波存在感,讓收禮物的人多少都有些費解吧。
不過這正是他的目的,他開始考慮要慢慢爭取他媽的支持了。
誰料,林琳忽然也跟著道:“小紅,我也想買點,給家裏的老人,還有我兒子,你不知道,他可喜歡吃花生了。”
楊曉慧一聽也跟著說想買點,過兩天她自己迴家探親的時候帶迴家去。
榮正:“……”
大家都喜歡湊熱鬧啊。
邱紅:“……”
不是……你們以前都沒有吃過這樣的?
這話一問出來,其他人一致點頭,沒有。
這是頭一次!
上癮了!
“邱紅姐,咱們農村人,誰家煮花生不是撒一把鹽就煮啊!沒見跟你一樣還精心配大料的!真香!”邱明理說完,直接去找了個小塑料袋,裝了兩把出來,說要帶迴家哄侄子侄女。
邱紅就這樣精神恍惚地得了好幾筆訂單,迴家把自家種的花生都消耗完了不說,還找薛曉蘭都買了些,花了好幾天才交了貨。仔細算下來花費的材料和功夫還真不少,這門生意也隻適合在鄰裏間做一做了,要真按高價拿去賣,那銷量怕是打不開。
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沒有到能夠奢侈高價買零嘴的地步。何況花生這東西,家家戶戶都愛種一些,就是拿來解饞用的,哪裏舍得買來吃。
等這件事了了,養豬廠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距離發現有豬厭食已經一個多月了,在折騰了各種法子後,按照邱紅建議,喂食了新鮮豬草的那一撥豬陸陸續續地全都恢複了食欲,每天一到飯點就“嗷嗷嗷”地叫翻天,隻要飼養員一走近豬圈,那耳朵裏就是一片的哼唧聲,黃天華等人的心終於全都放了下來。
眾人都一起誠心誠意地跟邱紅道謝,她提供的法子通過了驗證,也幫著養豬廠渡過了難關。
黃天華在邱紅麵前更是感慨,他們先前把養豬想簡單了。
“我也沒那麽大的功勞,不過是提供一個思路。”邱紅也為他們開心,不過功勞是不好領的,畢竟決定是榮正下的,工作都是黃天華安排帶人實行的,他們才是真正逆轉局麵的關鍵。
又觀察了一個禮拜,在確認確實喂食豬草搭配特別調配的營養飼料會讓豬的食欲更好之後,新的難題出現了——
人手不足。
本來養豬廠一是養的豬不多,二也是控製成本,並沒有招多少人幹活,但多了要去淘豬草這個活之後,大家的工作都增加了不少,經常加班。
以及,經常性的還要貼上員工家人的“資助”。好比邱明理的母親和大嫂,就經常送些幹活時順手扯下來的豬草給養豬廠,再有一個外村的,家裏父母知道養豬廠需要豬草後,在家閑著沒事就幫兒子淘豬草送去。
尤其是,黃天華在對比了前後效果之後,摸到了一個關鍵點,這豬之所以會厭食,不長肉,是因為飼料太單一了!就跟人似的,天天就吃一種菜容易膩,還容易營養不良,天天單吃肉呢,要上火不消化!
嘿,就是這麽靈性!
他這麽一想通,向著榮正提出了一個新的嚐試方向,那就是讓整個養豬廠的豬都吃上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提升食欲助消化的豬草。
當然這次也必須設置對照組!
但他已經有預感了,同時吃精飼料和豬草的那一批豬絕對能長得更快更好!
“……”壓力轉移到了榮正身上。
300頭豬的豬草???
難不成他要雇十幾個人每天就在地裏割豬草?
那籠口村的地皮估計都能被鏟光!
“我想想辦法吧。”但黃天華的提議顯然是有道理的,榮正最後隻能這樣答複,同樣腦袋疼了起來,這事情還真是不好辦啊!
張福子聽了都跟著犯難:“專門雇人淘豬草?誒喲,不好不好!那你養頭豬的成本可太高了,肉價也賣不上去啊!”
“……嗯。”榮正也明白這個道理。
豬肉價格是受市場管控的,所以他最初開這個養豬廠就跟黃天華等人說了,必須找辦法縮短出欄時間,不然鐵定虧錢。
張福子又道:“說起來,嘉明小時候還跟小紅他們一幫人都淘過豬草呢,哈哈哈,他幹活愛偷懶,小紅他們淘上一籮筐,他頂多就給籮筐鋪個底!”
“……”榮正忽然福至心靈,這事,或許可以找邱紅討個主意?
老太太聽了竟也讚成,說小紅那腦子多靈啊,說不定真有法子。
榮正捏了一個手電筒就出門上隔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