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坤爺,大名邱大坤,在籠口村的地位類似大王村那位王三爺,屬於是既有年紀也有威望的老人,直接稱唿其為族長也沒錯,凡是重大的各類活動,他負責主事管錢,調配各家各戶,分派任務。


    不過這兩年,邱建國已經漸漸接過了這個擔子,是名副其實的村長,也是名副其實的下一任族長了。


    邱明理為此疑惑過,他倒不是不喜歡父親當村長,隻是大坤爺的兒子邱建旗也是個能幹的,輩分也高,感覺完全有能力成為族長啊,不懂怎麽會輪到他爸。


    被他問到這問題的榮正很是無奈地看了邱明理一眼,有人曾說過大凡家中幺子,多數天真純稚,果真如此。


    邱建國和邱建旗能力相當,輩分也差不多,甚至家境相差也不大,前者能夠勝出的最大原因,在於邱大坤和妻子生育了一子三女,邱建旗生了兩子一女,而邱建國光親兄弟就有三個,兒子又有三個,親侄子加一起有七個,站出來烏泱泱的一排。


    農村的宗族很講究兄弟扶持。


    或者換句話,任何一個社會組織裏,其實都講究分幫分派,因為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涉及利益,人又是群居動物,講究團隊作戰,自然會形成各種利益小團體。


    在農村,這樣的小團體往往是由血緣關係的遠近來劃分的。


    家中男人多,在某些不可避免的衝突時刻,能夠贏得更多的勝算,也容易被錘煉出各項平息事端的本事,畢竟兄弟多了,家庭關係裏都會變得更複雜。


    邱明理聽完之後半懵半恍然:“那我大哥要想接我爸的班,是不是也要努力生孩子啊?”


    “……可以嚐試,但不一定能成功。”榮正有些一言難盡,不懂邱明理的理解能力怎麽能這麽……奇特。


    多生少生其實無所謂,重點是優生。


    孩子好比賭注,有人能贏,但沒可能所有人都能贏。


    起碼以邱明理目前的心機段位來看,他就算是生十個兒子,也沒有人會選他當村長或者族長。


    哪怕一家隻來一個當家做主的,整個村的當家的集中起來也把大坤爺的院子擠得滿滿當當的,邱紅是帶著女兒兒子一起來的,今天母子三人是當之不愧的主角。


    不過現場似乎也沒她們什麽事。


    因為邱建國早就各家各戶挨個問過意見,提前溝通過了,此時不過是走個場麵,大家意思意思投投票,同意邱紅帶著兩個孩子歸宗罷了。


    投票結束,邱建旗果然搬出一個提前準備好的桌子,大坤爺翻開有些泛黃的又大又厚的族譜來,拿著毛筆字在後頭將邱紅連同兩個孩子邱悅、邱諾於己卯年正月十三正式歸宗的事宜寫清楚了。


    對,會寫字也是族長的一項基本功了,也算是一道坎,畢竟以前農村裏也不是誰家都能讀得起書的。


    自此,王小月和王家寶就正式更名為邱悅、邱諾了。


    這時,邱建國也遞給了邱紅一本嶄新的戶口本,拿到邱紅給他的倆孩子的新名字後,他趁著昨天鎮上派出所開門,領導和印章都在的時候特意加急弄的,不然按照正常程序還得再等數天。


    邱紅很驚喜,道謝後拿到手一看,王長兵的那一頁已經沒了,變成了她婚姻狀況裏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喪偶”,頓時心情複雜裏夾雜著開心。邱悅攀著媽媽的手臂,特意撫了撫自己的新名字,和邱紅一個模子的漂亮小臉上露出一個稚氣又可愛的笑容,就連啥也看不懂的邱諾小朋友,也跟著傻樂了起來。


    歸宗上族譜之後,就到了劃分田地的時刻。


    真正的重頭戲。


    這當然是不能瞎來的,不僅要符合現下的各種政策,也要符合族裏的規矩才行,半分不能馬虎,不然引發眾人爭端,是要鬧出大事情的。


    邱建國給邱紅分配的稻田,是從這幾年村裏遷出去,從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的那幾戶人家裏出的。


    這些人家一般都是如同邱友春那樣,早早就出去外麵闖蕩了後在城裏安了家的,為了不再交公糧和農業稅,直接遷了戶口。和邱友春還有個老娘在村裏不同,這些人是老家再不迴了,族裏的事務一概不參與,於是田地就都被收迴了族裏。


    好田早被瓜分幹淨了,剩下的那部分,則是沒人願意種,漸漸丟荒了的。


    也因此,沒有人提出異議。


    邱紅農村土生土長,很明白隻有懶人,沒有懶田的道理。地理位置決定了土壤大部分的資質不會相差太大,籠口村又是個人傑地靈的,到時候隻要給夠適合它的肥料,一樣豐收,因此欣然接納。


    何況,邱建國或許是看在這些田都距離村莊較遠,給了她足足8畝7分田!


    老天爺!


    邱紅麵上不露聲色,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大半種糧食,小半拿來種菜,何愁沒錢送孩子讀書!


    田確定了,就輪到了地。這裏的“地”,指的是儲水功能極差,地點在林子、沙地,不能種植水稻的地。這些地可以拿來種植耐旱度高的高粱、玉米、棉花、紅薯、地瓜等作物,但位置更為偏遠,而且水源上十分艱難,產出很低。


    村裏不少人家也會直接拿來種樹。


    邱建國給邱紅爭取了12畝地。


    12畝地聽著是挺多,但其實它的有效利用麵積並不像稻田一般是實打實的12畝,許多地上已經長了大樹,占了不少麵積,加上分給邱紅的自然也是沒人種以致荒廢了的地,荊棘雜草叢生,要打理出來也需要很大一番力氣。


    同樣沒有人反對。


    一來確實地裏能帶來的營收實在是少;二來家家戶戶隻有比這多的,沒有比這還少的。


    最後一項是歸族裏私有的山林地,距離籠口村挺遠,屬於是老祖宗掙下來的產業,這幾年因為邱建國的運作,被一個大老板看中,變成了種植橡膠樹的基地,每年都會給一筆地租錢,族裏是按照人頭平均分的。


    邱建國提出要給邱紅一家三口算進去,參與今年年底的分紅。因為歸宗繼承了邱氏香火,邱紅不再是外嫁女,而是本家女了。


    這涉及到了赤裸裸的錢,就有人不太滿意了,說讓寡婦歸宗已經算是恩德了,怎麽還帶分錢的?這一項邱紅家沒理由占,本來當初山林地租出去的時候他家就都不在啊。


    大坤爺和邱建國都沒有搭理這茬,一時院裏安靜了片刻。


    原本不同意的人被旁邊的人扯了扯袖子,閉上了嘴。


    邱建國吸了口煙,停頓了好一會又問:“所有人都同意吧?”


    這迴沒有人不同意了。


    這能變錢的合作最初是邱建國費力張羅來的,邱友春也在其中助了力,不然那塊山林地就隻能是全村人撿拾柴火的一個去處罷了。如今,張福子老太太在場,又明顯跟邱紅很親厚,許多人都是懂看眼色的,不會主動跟這麽幾家人對上,頂著幹。


    最後,邱紅現在住的房子對應的宅基地,也寫上了她的名字。


    在全村人的見證下,邱紅、邱悅、邱諾一家三口,徹底成為了籠口村人。


    事情全部說清楚,留下了對應的記錄,大坤爺收好了記錄著各種信息的厚重大本子,邱建國宣布散會,村民們立刻魚貫而出,各迴各家去了。


    邱紅向著大坤爺和邱建國鞠躬感謝,又客套了幾句才和張福子、榮正一起往家的方向去。


    這樣的場合,實際上跟榮正是沒啥關係的,他是陪著張福子去的,說是擔心天黑老人摔跤。


    但張福子有點不服氣,她雖然年紀馬上就要八十了,但身子骨比許多老人都硬朗些,加上兒女們個個都挺爭氣,實在無需操心什麽,精神氣更是十足,拐杖、駝背一概沒有,怎麽會跌倒?


    村裏的路她是老熟悉了,就算是閉著眼走也不能摔!


    不過孩子一片好意,她也不會反對就是了。


    別的不提,單說榮正來了鄉下後,家裏各種重活累活,沒有拒絕過半分,張福子在一年多的朝夕相處中,已經把榮正當自己親孫子看待了。


    老人健步如飛,小孩也撒歡地跑,或許是膽子真的大了不少,小小隻的邱諾這次不再緊緊跟住媽媽和姐姐,而是選擇走在最前頭一蹦一跳的,跟隻小奶狗一般追著手電筒的光,試圖去踩中光源,榮正發現之後,人為給小孩增加了不少難度,邱諾一時心急,踩中一塊凸起的石頭,啪嘰跌了一跤。


    榮正:“……”


    邱諾:“……”


    “誒呀,這條爛路早該修修了!”張福子護短,狠狠剁了剁地,又趕忙去抱孩子。


    沒抱到。


    榮正像拎麻袋一樣把邱諾拎了起來,冬天衣服也厚,能拎住,小孩也沒有要哭的跡象,反而呆呆的,就幫他拍了拍身上的土,想了想還是抱在了懷裏,算了,總歸孩子摔跤他也有連帶責任。


    邱諾:“……”


    別問,問就是不敢動。


    邱紅也有些懵,她知道兒子怕榮正,趕緊給兒子解圍:“邱諾,自己下來走,不要累著舅舅。”


    榮正失笑:“他才幾斤?”跟隻貓一樣。


    邱紅:“……”


    她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邱諾依舊不敢動,老太太倒是率先反應了過來:“不對不對,現在孩子不能喊舅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車嘵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車嘵嘵並收藏九零俏媳:最猛糙漢非要倒插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