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瓚更是奇怪,甚麽樣的美味兒,還需要用藥材?


    其實宮中有食醫,負責藥膳養生一類,但楊整和楊瓚不知,大兄竟然也會食醫之流。


    楊兼施施然的說:「三弟你記下來,一會子去太醫署把藥材找齊了。」


    楊瓚趕忙拿過蜜香紙,楊兼說,他便記錄下來。


    ——龜板、臘梅花、綿茵陳、土茯苓……


    楊兼一口氣說了十幾種藥材,楊整撓著後腦勺,說:「大兄,這龜、龜板,能做甚麽美味兒?」


    這龜板一直以來都入藥,氣味很腥,味道微鹹,還有苦味兒,怎麽也不像是能做吃食的東西。


    楊兼說:「不隻能做美味,而且還能清涼解暑,消除暗瘡,美容養顏,夏日裏食用最好不過。」


    他這麽一說,楊整和楊瓚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來,到底是個甚麽樣的美味兒,就連小包子楊廣都撓了撓頭,實在猜不透楊兼的心思。


    這三個人都猜不著,其實也有情可原,畢竟楊兼所做的這個美味,乃是清代宮廷的食療藥膳,在那會子達官貴人最是喜歡夏日裏飲上兩碗,普通百姓是決計食不到的。


    那便是——龜苓膏。


    現代的龜苓膏幾乎隨處可見,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超市裏幾乎都可以買到,網上還有許多賣龜苓膏粉的商店,買迴家手動加工,便能做成龜苓膏。


    龜苓膏的味道清香,甘甜生津,吃進口中柔軟滑嫩,夏日裏吃上一碗冰涼涼的甜水龜苓膏,那絕對是一種享受。其實楊兼小時候一直在想,龜苓膏為什麽叫做龜苓膏呢,和龜又有什麽關係?


    答案很簡單,龜苓膏,正是用龜板所製。不過現在超市裏販賣的龜苓膏,大抵沒甚麽龜板,隻有一些古法龜苓膏,還保留著傳統工藝。


    楊瓚雖不知大兄用這些苦澀的藥材如何做成美味,但還是依言去了太醫署,好些個藥材隋國公府中根本沒有,都是一些很是偏門的藥材,但幸而太醫署裏有存貨。


    楊瓚一樣兒拿迴來了不少,叫了楊整一同去搬藥材,楊兼已經帶著小包子在膳房裏等了。


    楊兼數了數藥材,笑著說:「交給三弟的事兒,為兄便是放心,這些個藥材一樣也不少。」


    楊整躍躍欲試的說:「大兄,藥材都齊全了,快點做那個龜、龜……龜甚麽來著?」


    楊瓚說:「龜苓膏。」


    「對對!」楊整說:「龜苓膏!到底是甚麽美味兒?」


    楊兼笑著說:「別急。」


    這龜苓膏,說好做也好做,說不好做也不好做,因著龜苓膏需要的藥材十分複雜,往少了說也要十來種,如果往多了說,還可以加入各種人參,各種補品,那便更多了。


    龜苓膏的做法,就是把各種藥材洗幹淨,然後開始煎湯藥,最後和粘米粉,也就是大米粉,或者涼粉草等等,將熬製而成的藥汁凝固起來,便成了龜苓膏。


    但複雜就複雜在熬製的過程,把龜板洗幹淨,搗成粉末,與其他藥材混合起來熬製,起碼要熬製一個時辰往上,熬製出來之後,又要和粘米粉、涼粉草等等再次熬製,凝固成膏,十足的費神費力,熬製的過程還不能有人走開,必須一直盯著火。


    楊兼慢條斯理,有條不紊的將藥材洗幹淨,開始熬製。老二楊整、老三楊瓚,還有小包子楊廣都好奇的守在一邊,一心等候著龜苓膏噴香的味道撲麵而來,便如同往日裏的北京烤鴨、香烤魚豆腐、豆乳火鍋一般,但是哪知道……


    眾人等了一會子,眼看著藥材下鍋,但是並沒有聞到甚麽噴香、香甜、鮮美的味道,反而一股子苦澀之氣迎麵而來,差點子熏得眾人咳嗽起來。


    老二楊整雖人高馬達,常年征戰沙場,不過他素來怕黑怕鬼,而且平日裏喜歡吃甜口,便是奶茶也喜歡甜口的多一些,最不喜歡苦澀的味道,立刻皺了皺眉捂著鼻子說:「大兄,這……這是甚麽味道?苦的很!」


    楊瓚趕忙摘下腰扇扇了扇風,說:「這湯汁如何黑乎乎的?」


    無錯,因著加入了龜板的緣故,湯汁的顏色偏深,黑乎乎的,還冒著一股子清淺的腥味,簡直便是黑暗料理了!


    楊兼看了看兩個弟弟,還有小包子皺起來的臉麵,不由笑起來,說:「現在看起來不怎麽美味,但你們千萬不要質疑我的手藝。」


    因著熬藥的味道太難聞了,楊整和楊瓚便帶著小包子去外麵轉了轉,等迴來的時候,膳房裏已然沒有了苦澀的藥味,龜苓膏正巧做好。


    他們離開之時,龜苓膏還是一鍋子黑漆漆的藥湯,等迴來的時候,龜苓膏竟然奇蹟一般的凝結在了一起,真的變成膏狀。


    黑色半透的晶瑩膏體,盛放在水精碗中,仿佛是黑色的寶石一般,楊兼盛了一勺子調試好的甜餳汁,澆在半透的龜苓膏上,又將切好的冰鎮甜瓜灑在碗裏,最後放了兩顆冰塊進去。


    水精小碗冒著涼絲絲的氣息,龜苓膏黑的透亮,迎著夏日的陽光,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瑩潤光澤,浸泡在甜蜜的餳湯之中,旁邊還有切成小方丁的各色甜瓜水果,打眼一看過去,登時隻覺甘甜解渴的很。


    楊兼見他們進來,便招唿說:「來,一人一碗,嚐嚐看。」


    楊整端起小碗聞了聞,他最是怕苦,這一聞並沒有聞到苦澀的味道,也沒有聞到龜板的腥氣,便試探的用小匕舀了一小塊,小匕切在滑膩的龜苓膏上,龜苓膏又彈又嫩,還十足的韌勁兒,那感覺奇妙的很。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朕佛係養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生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生千葉並收藏[歷史同人]朕佛係養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