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承玉反應,永佳已經走過去,一把拉住她的手:“那我們現在就是朋友了,你叫什麽啊?”
第一次聽說不知道對方名字也能做朋友的,承玉看著永佳的自來熟,感歎這大清土生土長的小格格就是這般的與眾不同啊!而且恭親王這個封號在大清朝那是絕對的大名鼎鼎。
“承玉。”她的聲音依舊的輕微,幾乎都聽不見。
永佳一下子格外興奮道:“你就是那個被阿瑪丟在宮裏的草原格格?你阿瑪是不是真的不要你了啊?”
小孩子還真的是一點都不會說話呢!
“我阿布才沒有不要我!”承玉鄭重其事地說道。
她分明是被康熙爺強製性的留下來的,若不是因為那個已經夭折的八格格,為了那個纏綿病榻的佟佳皇貴妃,自己也不會是現在的境遇。一旦身份尊貴起來的,誰還會在意這些做奴才的死活,草原郡王又如何,歸降了大清不就是皇帝的奴才,讓他獻出自己的女兒,他敢違逆嗎?
永佳看著承玉的反應,似乎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了,俏麗的臉上顯出了幾分尷尬:“那好吧,我錯了,你別生氣,繼續和我做朋友吧。”
這位格格還真的能屈能伸,認錯的態度也格外的平和。就好像是這動作已經做了無數次了一般,承玉忍不住猜測,這位永佳格格在王府之中應該是那種經常犯錯的主,隻要一犯錯,不等恭親王發難就率先一步認錯,所以認錯才會如此的熟稔。
也用不著承玉給予迴複,永佳就已經坐在她的對麵,然後將筆送到她的手裏:“快些寫吧,我阿瑪教我寫字的時候都可兇了,若是過了時辰沒寫完是要吃手板的,皇伯父肯定比我阿瑪要兇,你寫吧,我不吵你。”
還真的是好貼心呢!
承玉接過筆,開始了機械化的抄寫,不得不說永佳有句話是說對了,康熙爺是很兇的,尤其是自己的功課沒有按時完成時,所有一代聖君的仁慈都會在那一刻消失殆盡,換上一張兇巴巴的臉孔,一個眼神就能將她給秒殺了。
永佳像是個小話癆,話格外的多,承玉隻能是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慢慢地將永佳的存在感降低。也不知道是說了多久,枝蔓在一旁給永佳倒了茶遞了過去,永佳總算是休息了一下,喝了幾口茶,格外給麵子的誇讚:“你這小丫頭還不錯。”
承玉深深地歎了口氣,依舊是不動聲色地嗯了一聲。
這樣的態度永佳才總算是有些察覺了,湊過去問道:“你是在嫌我煩嗎?”
承玉抬頭看了一眼,保持沉默,這話也沒有辦法接吧。
永佳卻覺得沒有什麽關係,毫不在意地擺手:“沒事,我額娘也是嫌我煩,才讓我阿瑪帶我入宮的。皇伯父讓我來偏殿,就是嫌我煩。”
能如此平和的說出別人嫌她煩後所做的一切,這位小格格倒也是個人才啊。她現在才覺得這小格格是個有意思的主,倒是也能帶著玩,雖然是幼稚了些。
承玉從書桌上拿了一個小陶瓷把件遞過去:“送你的。”
“真的?這可是乾清宮的東西,你能隨意送我?”永佳手裏捧著那小陶瓷,格外驚喜地說著。
乾清宮的東西,隨意送?承玉看了看一旁伺候著的宮女太監們,倒也沒有什麽異常。猶記得當初康熙爺金口玉言說過,這偏殿便是為她專門收拾的,裏麵的一切用品,她都可以隨意處置,送給恭親王府的小格格,應該也沒什麽問題啊。
畢竟她真的話好多,有個東西玩一下,應該能夠稍微安靜一些。
過了許久,恭親王邁過門檻走了進來,溫柔的開口:“永佳,我們迴府了。”
永佳聽聞一下子就拽住了承玉的手臂,委屈巴巴地看向恭親王道:“阿瑪,我們能待會兒再迴去嗎?我還沒有和她好好玩一會兒呢?”
恭親王走過來,低頭看了一眼承玉如今正在寫的字,不僅開口讚歎:“玉格格如今的年紀,一筆字寫到如今的樣子已屬翹楚了。”
“恭親王過譽了。”承玉將筆放下,規規矩矩地行了禮。
“本王是實話實說,玉格格不必自謙。到底是皇上會教孩子,格格字跡有六成像皇上。”恭親王隻是擺手,隨後就被自己身邊的小丫頭拽了拽,嬌滴滴地表達著自己的不滿:“阿瑪都沒有誇讚過佳兒的字。”
“你的字阿瑪隻能誇一聲下筆有力!”恭親王寵溺的笑著。
“阿瑪不喜歡佳兒了。”永佳不滿地嘟嘴,隨後看了看承玉,格外誠懇地邀請著:“你若是有機會出宮,記得去恭親王府找我玩。”
承玉點點頭,再看了看恭親王行了禮,全程毫無破綻的顯示著自己宮中禮節學的極好。恭親王隻是讚許地點點頭,伸手將永佳這個小話癆從承玉的身邊拉開,以求解脫承玉的耳朵。
走之前卻忽然之間在門口停住了腳步,笑道:“正如佳兒所言,格格若是有時間出宮,可以到府上坐坐,這丫頭平日一個人在府上,倒也無趣,格格不妨陪陪她。”
“是,若有機會,必然去府上叨擾。”承玉再次開口。
恭親王上上下下地打量著承玉,隻是覺得這孩子的行為舉止實在是與年齡不符,到底是經曆了什麽,讓一個在草原肆意的小格格,變成了一個被宮中規矩框起來的模板?
永佳一走,承玉就鬆了口氣,可算是腦子清淨了,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永佳自個兒都說她阿瑪額娘嫌她煩了,的確是煩啊!
枝蔓將承玉寫完了大半的一張宣紙拿起來,扶著承玉站起身:“格格坐了許久,還是起身四處走走吧?”
“無事,沒有多少了,寫完就迴去。”她看著恭親王對待永佳的態度,忽然之間心裏就有些難過,若是自己能夠待在阿布的身邊,或許也就不必這般忍讓了。
“急著迴去做什麽?你貴妃娘娘總是嫌你在宮裏胡鬧。”康熙爺的聲音從外傳來,接著康熙爺便走了進來。
第一次聽說不知道對方名字也能做朋友的,承玉看著永佳的自來熟,感歎這大清土生土長的小格格就是這般的與眾不同啊!而且恭親王這個封號在大清朝那是絕對的大名鼎鼎。
“承玉。”她的聲音依舊的輕微,幾乎都聽不見。
永佳一下子格外興奮道:“你就是那個被阿瑪丟在宮裏的草原格格?你阿瑪是不是真的不要你了啊?”
小孩子還真的是一點都不會說話呢!
“我阿布才沒有不要我!”承玉鄭重其事地說道。
她分明是被康熙爺強製性的留下來的,若不是因為那個已經夭折的八格格,為了那個纏綿病榻的佟佳皇貴妃,自己也不會是現在的境遇。一旦身份尊貴起來的,誰還會在意這些做奴才的死活,草原郡王又如何,歸降了大清不就是皇帝的奴才,讓他獻出自己的女兒,他敢違逆嗎?
永佳看著承玉的反應,似乎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了,俏麗的臉上顯出了幾分尷尬:“那好吧,我錯了,你別生氣,繼續和我做朋友吧。”
這位格格還真的能屈能伸,認錯的態度也格外的平和。就好像是這動作已經做了無數次了一般,承玉忍不住猜測,這位永佳格格在王府之中應該是那種經常犯錯的主,隻要一犯錯,不等恭親王發難就率先一步認錯,所以認錯才會如此的熟稔。
也用不著承玉給予迴複,永佳就已經坐在她的對麵,然後將筆送到她的手裏:“快些寫吧,我阿瑪教我寫字的時候都可兇了,若是過了時辰沒寫完是要吃手板的,皇伯父肯定比我阿瑪要兇,你寫吧,我不吵你。”
還真的是好貼心呢!
承玉接過筆,開始了機械化的抄寫,不得不說永佳有句話是說對了,康熙爺是很兇的,尤其是自己的功課沒有按時完成時,所有一代聖君的仁慈都會在那一刻消失殆盡,換上一張兇巴巴的臉孔,一個眼神就能將她給秒殺了。
永佳像是個小話癆,話格外的多,承玉隻能是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慢慢地將永佳的存在感降低。也不知道是說了多久,枝蔓在一旁給永佳倒了茶遞了過去,永佳總算是休息了一下,喝了幾口茶,格外給麵子的誇讚:“你這小丫頭還不錯。”
承玉深深地歎了口氣,依舊是不動聲色地嗯了一聲。
這樣的態度永佳才總算是有些察覺了,湊過去問道:“你是在嫌我煩嗎?”
承玉抬頭看了一眼,保持沉默,這話也沒有辦法接吧。
永佳卻覺得沒有什麽關係,毫不在意地擺手:“沒事,我額娘也是嫌我煩,才讓我阿瑪帶我入宮的。皇伯父讓我來偏殿,就是嫌我煩。”
能如此平和的說出別人嫌她煩後所做的一切,這位小格格倒也是個人才啊。她現在才覺得這小格格是個有意思的主,倒是也能帶著玩,雖然是幼稚了些。
承玉從書桌上拿了一個小陶瓷把件遞過去:“送你的。”
“真的?這可是乾清宮的東西,你能隨意送我?”永佳手裏捧著那小陶瓷,格外驚喜地說著。
乾清宮的東西,隨意送?承玉看了看一旁伺候著的宮女太監們,倒也沒有什麽異常。猶記得當初康熙爺金口玉言說過,這偏殿便是為她專門收拾的,裏麵的一切用品,她都可以隨意處置,送給恭親王府的小格格,應該也沒什麽問題啊。
畢竟她真的話好多,有個東西玩一下,應該能夠稍微安靜一些。
過了許久,恭親王邁過門檻走了進來,溫柔的開口:“永佳,我們迴府了。”
永佳聽聞一下子就拽住了承玉的手臂,委屈巴巴地看向恭親王道:“阿瑪,我們能待會兒再迴去嗎?我還沒有和她好好玩一會兒呢?”
恭親王走過來,低頭看了一眼承玉如今正在寫的字,不僅開口讚歎:“玉格格如今的年紀,一筆字寫到如今的樣子已屬翹楚了。”
“恭親王過譽了。”承玉將筆放下,規規矩矩地行了禮。
“本王是實話實說,玉格格不必自謙。到底是皇上會教孩子,格格字跡有六成像皇上。”恭親王隻是擺手,隨後就被自己身邊的小丫頭拽了拽,嬌滴滴地表達著自己的不滿:“阿瑪都沒有誇讚過佳兒的字。”
“你的字阿瑪隻能誇一聲下筆有力!”恭親王寵溺的笑著。
“阿瑪不喜歡佳兒了。”永佳不滿地嘟嘴,隨後看了看承玉,格外誠懇地邀請著:“你若是有機會出宮,記得去恭親王府找我玩。”
承玉點點頭,再看了看恭親王行了禮,全程毫無破綻的顯示著自己宮中禮節學的極好。恭親王隻是讚許地點點頭,伸手將永佳這個小話癆從承玉的身邊拉開,以求解脫承玉的耳朵。
走之前卻忽然之間在門口停住了腳步,笑道:“正如佳兒所言,格格若是有時間出宮,可以到府上坐坐,這丫頭平日一個人在府上,倒也無趣,格格不妨陪陪她。”
“是,若有機會,必然去府上叨擾。”承玉再次開口。
恭親王上上下下地打量著承玉,隻是覺得這孩子的行為舉止實在是與年齡不符,到底是經曆了什麽,讓一個在草原肆意的小格格,變成了一個被宮中規矩框起來的模板?
永佳一走,承玉就鬆了口氣,可算是腦子清淨了,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永佳自個兒都說她阿瑪額娘嫌她煩了,的確是煩啊!
枝蔓將承玉寫完了大半的一張宣紙拿起來,扶著承玉站起身:“格格坐了許久,還是起身四處走走吧?”
“無事,沒有多少了,寫完就迴去。”她看著恭親王對待永佳的態度,忽然之間心裏就有些難過,若是自己能夠待在阿布的身邊,或許也就不必這般忍讓了。
“急著迴去做什麽?你貴妃娘娘總是嫌你在宮裏胡鬧。”康熙爺的聲音從外傳來,接著康熙爺便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