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狗中神經哈士奇
重生成貓:我為這個家操碎了心 作者:貓貓和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陽台的麵積不小,張曉剛剛挑中的幾個遠遠不夠,她心裏的數字大概是二十個左右,不算多也不算少,自己也能打理的過來。
一人一貓陸陸續續又逛了幾家店鋪,湊夠了20株盆栽,都是些養著不費力的,除此之外,張曉順便買了點貓草種子,還有兩個空盆,準備迴去種出來給自家兩隻貓吃吃。
甘橘是不會吃草的,他不舔毛,並不需要進食貓草促進腸胃消化,不過君蘭和小白倒是可以吃。
尤其是小白,如果甘橘能說話,他一定建議王梅在每頓貓糧裏,給這貨加一頓貓草,鬼知道這貨在外麵每天要舔多少隻同類。
購置完盆栽張曉也沒著急迴去,而是繼續走在街道上,花鳥市場不僅有花草魚蟲,鳥兒也是少不了的。
這些店鋪門前都擺著幾個貨架,貨架上籠子排的滿滿當當,甘橘一眼望過去,然後震驚了,這些自己竟然全部都認識。
五顏六色的那些都是鸚鵡,下麵一排則是鴿子,灰鴿白鴿都有。
一開始他還有些好奇,看了會甘橘就忍不住後退了,鳥屎味兒太衝,鳥叫聲太鬧。
四十多歲的張曉跟個好奇寶寶似的,追著老板問東問西,那中年老板做了十幾年生意,上門的客人買不買鳥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像張曉這種的,都是閑著無聊瞎問的,老板就隨意敷衍了幾句。
“老板,這是什麽鳥?是鸚鵡嗎?”
“對,是鸚鵡。”
“那這個綠色的呢?”
“這是綠鸚鵡。”
“藍的呢?叫藍鸚鵡?”
麵對這種帶著刺的問題,老板神情鎮定:
“不對,這叫虎皮鸚鵡...”
張曉半信半疑,甘橘在旁邊差點嘴巴都咧歪了,這老板也是個妙人啊!
一人一貓繼續往前走,跟剛剛的鳥叫聲不同,這段路的傳來的犬吠聲那叫一個聲嘶力竭。
張曉看著各種各樣的狗,頓時來了興趣,梅蘭竹橘寵物店暫時隻有貓,還沒有引進狗。
具體原因就是貓照顧起來比較輕鬆,貓不需要遛,狗需要,貓不用為上廁所發愁,一個貓砂盆都能解決,狗相對來說比較麻煩。
而且貓的價格更高,受眾群體和市場占比遠遠超過狗。
在店裏有二十多隻幼貓的情況下,再引進狗,目前寵物店的人手肯定會不足。
張曉進店觀察的時候,甘橘也在打量著這些“天敵”,大部分狗他都認得出來,這不是吹的,而是隨著老甘一張紙一張紙看出來的。
薩摩,博美,鬥牛,拉布拉多這裏都有,不過都是成年狗,幼犬隻有中間籠子裏的金毛,外邊兒還有一隻半大的柯基,不過看起來不是太純。
見張曉還在觀察,甘橘衝她叫了一聲,自己往前走,張曉有些擔心,出來看了看,往前沒多少步就是圍牆,也不怕自家貓會走遠,於是對他叮囑了一聲“注意安全別跑遠了”就沒再管了。
甘橘走的很慢,目光時不時往兩邊的店鋪看幾眼,發現裏麵不止有狗,還有一些貓。
田園貓和寵物貓都有,不過看上去都沒什麽精神,居住環境也一般,想來從它們過來就一直被關在籠子裏。
雖然失去自由,但也勉強能吃飽喝足,比在外麵流浪的可能要稍微好一些吧...
當然如果是自己做選擇,寧願選擇自由。
搖頭歎了聲,繼續往前走,也沒發現什麽特別的,走到盡頭最後一家,門口擺著一個無蓋的不鏽鋼籠子,裏麵趴著一隻黑白兩色的狗,看上去無精打采的。
甘橘來了點興趣,那狗子額間形似“火”字的眉毛很有辨識度,正是狗中神經病:哈士奇。
說起最聰明的狗人們肯定最先想起邊境牧羊犬,最溫順聽話的要屬金毛,總之能擔得起這個“最”字,肯定是有相對應的依據。
二哈同樣如此,作為狗中“最二”的代表,哈士奇雖然和阿拉斯加,薩摩耶並稱雪橇三傻,但哈士奇在網上的熱度和話題度絕對能碾壓其他兩傻,甚至遠遠超過其他同類。
就連前世甘橘那種對貓狗無感的人,都知道有種撒手沒的狗叫做哈士奇,手機也有一組哈士奇的表情包,可想而知哈士奇的火爆程度。
不過火歸火,真正養著哈士奇的家庭卻是不多,原因懂得都懂,這種狗還是看別人養最歡樂。
眼前這隻二哈約摸兩個月左右,身體勻稱,毛發有點幹枯,估計飲食並不怎麽好。
似乎終於察覺到了旁邊有東西注視自己,籠子裏的二哈轉過頭看過來,嚴肅的表情怎麽看怎麽滑稽。
甘橘還注意到,這隻哈士奇的眼睛左邊藍色右邊是白色,還是個異色瞳。
照理來說這種有些特別的寵物應該挺受歡迎的,不知為何還就在這裏沒有賣出去。
甘橘朝店裏看了看,布滿灰塵的玻璃門裏還堆積著大大小小的鐵籠子,靠左邊的地方還有個水池,可能是之前用來養觀賞魚的,現在確實空空蕩蕩。
看清店裏的布置後,甘橘忍不住皺眉,之前那幾家的衛生環境還能稱得上一般,這家...根本沒有衛生可言。
店裏鐵籠周圍包裹著一層泥垢,籠子裏擺放的食盆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貓糧也是最粗糙的那種,水更是渾濁不堪,也不知道多少天沒換過了。
籠子裏連個墊子或者破衣服都沒有,隻能睡在鐵絲上,那些貓狗整天待在這樣的環境裏,就算沒病也能整出病來。
大部分貓都是閉眼睡覺,偶爾有人經過或者進店時也沒什麽反應,就連叫愛叫喚的狗也同樣如此。
不把貓狗當條命啊...
甘橘搖搖頭,轉過頭用爪子拍了拍籠子,二哈的注意力頓時被吸引過來,伸出一隻前爪碰了碰剛剛甘橘觸碰的地方,然後不知為何忽然歪著頭,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二哈緩緩站起身,盯著甘橘看了會,趴伏身體,兩隻前爪作刨坑的姿勢,不停扒拉籠子,嘴裏還時不時嚷嚷著叫喚幾聲。
一人一貓陸陸續續又逛了幾家店鋪,湊夠了20株盆栽,都是些養著不費力的,除此之外,張曉順便買了點貓草種子,還有兩個空盆,準備迴去種出來給自家兩隻貓吃吃。
甘橘是不會吃草的,他不舔毛,並不需要進食貓草促進腸胃消化,不過君蘭和小白倒是可以吃。
尤其是小白,如果甘橘能說話,他一定建議王梅在每頓貓糧裏,給這貨加一頓貓草,鬼知道這貨在外麵每天要舔多少隻同類。
購置完盆栽張曉也沒著急迴去,而是繼續走在街道上,花鳥市場不僅有花草魚蟲,鳥兒也是少不了的。
這些店鋪門前都擺著幾個貨架,貨架上籠子排的滿滿當當,甘橘一眼望過去,然後震驚了,這些自己竟然全部都認識。
五顏六色的那些都是鸚鵡,下麵一排則是鴿子,灰鴿白鴿都有。
一開始他還有些好奇,看了會甘橘就忍不住後退了,鳥屎味兒太衝,鳥叫聲太鬧。
四十多歲的張曉跟個好奇寶寶似的,追著老板問東問西,那中年老板做了十幾年生意,上門的客人買不買鳥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像張曉這種的,都是閑著無聊瞎問的,老板就隨意敷衍了幾句。
“老板,這是什麽鳥?是鸚鵡嗎?”
“對,是鸚鵡。”
“那這個綠色的呢?”
“這是綠鸚鵡。”
“藍的呢?叫藍鸚鵡?”
麵對這種帶著刺的問題,老板神情鎮定:
“不對,這叫虎皮鸚鵡...”
張曉半信半疑,甘橘在旁邊差點嘴巴都咧歪了,這老板也是個妙人啊!
一人一貓繼續往前走,跟剛剛的鳥叫聲不同,這段路的傳來的犬吠聲那叫一個聲嘶力竭。
張曉看著各種各樣的狗,頓時來了興趣,梅蘭竹橘寵物店暫時隻有貓,還沒有引進狗。
具體原因就是貓照顧起來比較輕鬆,貓不需要遛,狗需要,貓不用為上廁所發愁,一個貓砂盆都能解決,狗相對來說比較麻煩。
而且貓的價格更高,受眾群體和市場占比遠遠超過狗。
在店裏有二十多隻幼貓的情況下,再引進狗,目前寵物店的人手肯定會不足。
張曉進店觀察的時候,甘橘也在打量著這些“天敵”,大部分狗他都認得出來,這不是吹的,而是隨著老甘一張紙一張紙看出來的。
薩摩,博美,鬥牛,拉布拉多這裏都有,不過都是成年狗,幼犬隻有中間籠子裏的金毛,外邊兒還有一隻半大的柯基,不過看起來不是太純。
見張曉還在觀察,甘橘衝她叫了一聲,自己往前走,張曉有些擔心,出來看了看,往前沒多少步就是圍牆,也不怕自家貓會走遠,於是對他叮囑了一聲“注意安全別跑遠了”就沒再管了。
甘橘走的很慢,目光時不時往兩邊的店鋪看幾眼,發現裏麵不止有狗,還有一些貓。
田園貓和寵物貓都有,不過看上去都沒什麽精神,居住環境也一般,想來從它們過來就一直被關在籠子裏。
雖然失去自由,但也勉強能吃飽喝足,比在外麵流浪的可能要稍微好一些吧...
當然如果是自己做選擇,寧願選擇自由。
搖頭歎了聲,繼續往前走,也沒發現什麽特別的,走到盡頭最後一家,門口擺著一個無蓋的不鏽鋼籠子,裏麵趴著一隻黑白兩色的狗,看上去無精打采的。
甘橘來了點興趣,那狗子額間形似“火”字的眉毛很有辨識度,正是狗中神經病:哈士奇。
說起最聰明的狗人們肯定最先想起邊境牧羊犬,最溫順聽話的要屬金毛,總之能擔得起這個“最”字,肯定是有相對應的依據。
二哈同樣如此,作為狗中“最二”的代表,哈士奇雖然和阿拉斯加,薩摩耶並稱雪橇三傻,但哈士奇在網上的熱度和話題度絕對能碾壓其他兩傻,甚至遠遠超過其他同類。
就連前世甘橘那種對貓狗無感的人,都知道有種撒手沒的狗叫做哈士奇,手機也有一組哈士奇的表情包,可想而知哈士奇的火爆程度。
不過火歸火,真正養著哈士奇的家庭卻是不多,原因懂得都懂,這種狗還是看別人養最歡樂。
眼前這隻二哈約摸兩個月左右,身體勻稱,毛發有點幹枯,估計飲食並不怎麽好。
似乎終於察覺到了旁邊有東西注視自己,籠子裏的二哈轉過頭看過來,嚴肅的表情怎麽看怎麽滑稽。
甘橘還注意到,這隻哈士奇的眼睛左邊藍色右邊是白色,還是個異色瞳。
照理來說這種有些特別的寵物應該挺受歡迎的,不知為何還就在這裏沒有賣出去。
甘橘朝店裏看了看,布滿灰塵的玻璃門裏還堆積著大大小小的鐵籠子,靠左邊的地方還有個水池,可能是之前用來養觀賞魚的,現在確實空空蕩蕩。
看清店裏的布置後,甘橘忍不住皺眉,之前那幾家的衛生環境還能稱得上一般,這家...根本沒有衛生可言。
店裏鐵籠周圍包裹著一層泥垢,籠子裏擺放的食盆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貓糧也是最粗糙的那種,水更是渾濁不堪,也不知道多少天沒換過了。
籠子裏連個墊子或者破衣服都沒有,隻能睡在鐵絲上,那些貓狗整天待在這樣的環境裏,就算沒病也能整出病來。
大部分貓都是閉眼睡覺,偶爾有人經過或者進店時也沒什麽反應,就連叫愛叫喚的狗也同樣如此。
不把貓狗當條命啊...
甘橘搖搖頭,轉過頭用爪子拍了拍籠子,二哈的注意力頓時被吸引過來,伸出一隻前爪碰了碰剛剛甘橘觸碰的地方,然後不知為何忽然歪著頭,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二哈緩緩站起身,盯著甘橘看了會,趴伏身體,兩隻前爪作刨坑的姿勢,不停扒拉籠子,嘴裏還時不時嚷嚷著叫喚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