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自己在殿中設下的禁製之中,顧昭便詢問天隨靈君:“你說,怎麽才能讓這些煉氣小修士也能控製紅線引?”
天隨靈君認真地想了想:“這一批紅線引的母株修為應當不高,要控製起來應當不難,但我看至少也要到煉氣五層左右才能開始嚐試。”
何芳華在煉氣期就種下了子株在她體內,她卻也要到了築基之後才能開始反抗,天隨靈君的估計確實也是有道理的。
太早告訴他們這件事,說不定會適得其反,反倒讓紅線引占據了主動,蠶食這些剛入道的小修士的意誌。
顧昭隻好將這個想法暫時先放在一邊。
這段時間顧越經常來看她。
顧越每來一次,樣子總有些不一樣,她看起來一副大病初愈的樣子,神情卻一次比一次更像姐姐。
顧昭心中大駭,等她走了以後琢磨來琢磨去,將以前那個傳話的小燈籠翻了出來。
她在明台宗的時候,這個小燈籠曾經傳出來過聲音,她越想越覺得像是王柳青的聲音。
那聲音當時說小心張師兄,說的便是張連生。
她想著,或許這個燈籠的傳話範圍,比她想得還要大也是有可能的。
天隨靈君看到那小燈籠,不由問道:“你把它翻出來幹什麽?”
“我想看看它能不能隔著空間傳話。”
“這不是……做的嗎,你還能不清楚?”
中間幾個字像是被天隨靈君吃掉了,顧昭沒有聽清楚:“你說什麽?這是誰做的?”
“我是說這東西確實可以隔著不同空間傳話,但需要精血催動,不怎麽合算。你要和誰說話等出去說不就得了。”
“用精血催動,就一定能傳出去?”
得到天隨靈君肯定的迴答後,顧昭躍躍欲試。
她剛剛穩固了修為,達到築基圓融,這時候浪費精血雖然不會像煉氣期時一樣修為倒退,卻也難免會令之前的溫養功虧一簣,天隨靈君有心告訴她真相,阻止她做用精血換一句傳話的傻事,想了想,卻還是咽迴去了。
它要是說出這是她自己做的東西根本不需要用精血催動,顧昭定然能夠迴過味來。
到那時候,功虧一簣,它從前那位主上怕是想盡一切方法都會抹殺了它。
就是顧昭也未必能救得了它。
顧昭心裏一直有個不成熟的猜想,而顧越的樣子,不斷地從側麵印證著她的猜想。
她放不下心,必須要問一問。否則有了萬一,就是後悔也來不及。
擁有這個燈籠的,是當時他們一起領了任務的幾個人,除了她就是王柳青、徐丹青、張連生和那位已經隕落的寧師兄。
這幾個人裏,寧師兄的燈籠隻怕也已經落到了張連生手裏,剩下的兩個人裏,她隻能冒險選擇王柳青。
畢竟當初剛入山門的時候王柳青對她十分照顧,之後也偷偷給她報過信。
顧昭逼出一滴精血,對著那盞徐徐亮起來的燈籠道:“師姐可否替我下山看一看家姐,師姐的恩情,師妹來日定報!”
天隨靈君愁的神識疼。
真是敗家娘們,結丹前就用了兩滴精血了,一滴比一滴不值,真當修士精血不要錢啊。
燈籠中明亮的火光自她說完話以後便漸漸黯淡下去,最後,燭火跳了跳,熄滅了。
顧昭安慰自己一般地長長舒了一口氣。
常寧的下一手來的很快。
國宗沒有平靜幾天,於三帶領的巡邏小隊就捉了一個人上來。
這人是戶部尚書的嫡長子秦晉,於三說他的人看見秦晉被門口的陣法困住,這才把他捉了起來。
顧昭設下的護山陣法,是不會主動攻擊的。
秦晉必然是做了什麽讓大陣判斷為具有攻擊性的手段才會被陣法困住。
於三擼起他的袖子給顧昭看:“掌門,我們還在他手腕上發現了紅線引。”
顧昭皺眉看著一副昏迷樣子的秦晉:“他為什麽這副樣子,你們對他采取什麽措施了?”
於三委屈的不行:“我們哪能啊,我們看到他的時候他就是這樣。”
秦晉一副要死的樣子,不把他弄進來怕他真死在裏麵,弄進來又怕其中有詐。
顧昭搖了搖頭:“他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你們先把他送出去。”
她幾乎已經猜出了常寧的意思。
她看著於三那雙清澈的眼睛,決定還是不告訴他們。
他們才剛剛入道,就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吧,橫豎常寧也是針對的她,躲過這一次,還有下一次。
於三沒想到她會把事情交給自己處理,但他並不笨,他清楚這是常寧那邊的人,於是很快又帶著人把秦晉好好地送了出去,甚至找了家醫館,還通知了秦家的人來接人。
秦家的人感恩戴德地把人接了迴去,晚上就傳來了秦晉暴斃的消息。
秦晉今年方到了弱冠的年紀,已經是個舉人,他的未來在多數人眼裏看來都是光明一片,誰承想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
秦家老家主瞪著眼睛看著榻上長孫的屍體,一口氣沒上來厥了過去。
尚書府裏一團糟,又是要替秦晉準備後事,又是要請太醫吊著秦老家主一口氣。
秦老爺子倒還好,棺材早就打好了,秦晉卻還年紀輕,隻好先將老爺子的棺材給了孫子,總不能讓孩子的屍體就這樣放在堂下。
秦家大多是明白人,倒沒有翻臉來鬧的,但其他人卻不這麽想。
秦大少爺死前是被人從國宗抬迴來的事,不知被誰宣揚開了。百姓們並不清楚國宗是什麽,隻記得先皇的禁令和這麽多年對修士的抵觸,對國宗多少都有些不滿藏在心裏。
借著這麽一個由頭,便有不少人跑來國宗鬧事,說是要替秦家大少爺報仇。
一群人負責扔,往陣法裏扔雞蛋扔菜葉扔什麽的都有,另外一群人則負責將國宗幹的那些子虛烏有的缺德事大聲嚷嚷開,一個個說的涕淚齊下,看起來十分有可信度。
顧昭攏著手站在書閣的屋頂上,看著門外的景象對於三道:“這迴看明白了嗎?”
天隨靈君認真地想了想:“這一批紅線引的母株修為應當不高,要控製起來應當不難,但我看至少也要到煉氣五層左右才能開始嚐試。”
何芳華在煉氣期就種下了子株在她體內,她卻也要到了築基之後才能開始反抗,天隨靈君的估計確實也是有道理的。
太早告訴他們這件事,說不定會適得其反,反倒讓紅線引占據了主動,蠶食這些剛入道的小修士的意誌。
顧昭隻好將這個想法暫時先放在一邊。
這段時間顧越經常來看她。
顧越每來一次,樣子總有些不一樣,她看起來一副大病初愈的樣子,神情卻一次比一次更像姐姐。
顧昭心中大駭,等她走了以後琢磨來琢磨去,將以前那個傳話的小燈籠翻了出來。
她在明台宗的時候,這個小燈籠曾經傳出來過聲音,她越想越覺得像是王柳青的聲音。
那聲音當時說小心張師兄,說的便是張連生。
她想著,或許這個燈籠的傳話範圍,比她想得還要大也是有可能的。
天隨靈君看到那小燈籠,不由問道:“你把它翻出來幹什麽?”
“我想看看它能不能隔著空間傳話。”
“這不是……做的嗎,你還能不清楚?”
中間幾個字像是被天隨靈君吃掉了,顧昭沒有聽清楚:“你說什麽?這是誰做的?”
“我是說這東西確實可以隔著不同空間傳話,但需要精血催動,不怎麽合算。你要和誰說話等出去說不就得了。”
“用精血催動,就一定能傳出去?”
得到天隨靈君肯定的迴答後,顧昭躍躍欲試。
她剛剛穩固了修為,達到築基圓融,這時候浪費精血雖然不會像煉氣期時一樣修為倒退,卻也難免會令之前的溫養功虧一簣,天隨靈君有心告訴她真相,阻止她做用精血換一句傳話的傻事,想了想,卻還是咽迴去了。
它要是說出這是她自己做的東西根本不需要用精血催動,顧昭定然能夠迴過味來。
到那時候,功虧一簣,它從前那位主上怕是想盡一切方法都會抹殺了它。
就是顧昭也未必能救得了它。
顧昭心裏一直有個不成熟的猜想,而顧越的樣子,不斷地從側麵印證著她的猜想。
她放不下心,必須要問一問。否則有了萬一,就是後悔也來不及。
擁有這個燈籠的,是當時他們一起領了任務的幾個人,除了她就是王柳青、徐丹青、張連生和那位已經隕落的寧師兄。
這幾個人裏,寧師兄的燈籠隻怕也已經落到了張連生手裏,剩下的兩個人裏,她隻能冒險選擇王柳青。
畢竟當初剛入山門的時候王柳青對她十分照顧,之後也偷偷給她報過信。
顧昭逼出一滴精血,對著那盞徐徐亮起來的燈籠道:“師姐可否替我下山看一看家姐,師姐的恩情,師妹來日定報!”
天隨靈君愁的神識疼。
真是敗家娘們,結丹前就用了兩滴精血了,一滴比一滴不值,真當修士精血不要錢啊。
燈籠中明亮的火光自她說完話以後便漸漸黯淡下去,最後,燭火跳了跳,熄滅了。
顧昭安慰自己一般地長長舒了一口氣。
常寧的下一手來的很快。
國宗沒有平靜幾天,於三帶領的巡邏小隊就捉了一個人上來。
這人是戶部尚書的嫡長子秦晉,於三說他的人看見秦晉被門口的陣法困住,這才把他捉了起來。
顧昭設下的護山陣法,是不會主動攻擊的。
秦晉必然是做了什麽讓大陣判斷為具有攻擊性的手段才會被陣法困住。
於三擼起他的袖子給顧昭看:“掌門,我們還在他手腕上發現了紅線引。”
顧昭皺眉看著一副昏迷樣子的秦晉:“他為什麽這副樣子,你們對他采取什麽措施了?”
於三委屈的不行:“我們哪能啊,我們看到他的時候他就是這樣。”
秦晉一副要死的樣子,不把他弄進來怕他真死在裏麵,弄進來又怕其中有詐。
顧昭搖了搖頭:“他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你們先把他送出去。”
她幾乎已經猜出了常寧的意思。
她看著於三那雙清澈的眼睛,決定還是不告訴他們。
他們才剛剛入道,就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吧,橫豎常寧也是針對的她,躲過這一次,還有下一次。
於三沒想到她會把事情交給自己處理,但他並不笨,他清楚這是常寧那邊的人,於是很快又帶著人把秦晉好好地送了出去,甚至找了家醫館,還通知了秦家的人來接人。
秦家的人感恩戴德地把人接了迴去,晚上就傳來了秦晉暴斃的消息。
秦晉今年方到了弱冠的年紀,已經是個舉人,他的未來在多數人眼裏看來都是光明一片,誰承想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
秦家老家主瞪著眼睛看著榻上長孫的屍體,一口氣沒上來厥了過去。
尚書府裏一團糟,又是要替秦晉準備後事,又是要請太醫吊著秦老家主一口氣。
秦老爺子倒還好,棺材早就打好了,秦晉卻還年紀輕,隻好先將老爺子的棺材給了孫子,總不能讓孩子的屍體就這樣放在堂下。
秦家大多是明白人,倒沒有翻臉來鬧的,但其他人卻不這麽想。
秦大少爺死前是被人從國宗抬迴來的事,不知被誰宣揚開了。百姓們並不清楚國宗是什麽,隻記得先皇的禁令和這麽多年對修士的抵觸,對國宗多少都有些不滿藏在心裏。
借著這麽一個由頭,便有不少人跑來國宗鬧事,說是要替秦家大少爺報仇。
一群人負責扔,往陣法裏扔雞蛋扔菜葉扔什麽的都有,另外一群人則負責將國宗幹的那些子虛烏有的缺德事大聲嚷嚷開,一個個說的涕淚齊下,看起來十分有可信度。
顧昭攏著手站在書閣的屋頂上,看著門外的景象對於三道:“這迴看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