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清漪二十歲築基,即便不是在本界也足以被人稱作是精英弟子。
因她有一張算得上是出眾的皮相,又喜穿青衣廣袖,是以在仙盟之中有個“青衣仙子”的雅號。
妙無暗暗地想,叫仙子的,果然大部分都名不副實。
人往往最缺什麽,便最想要顯示出什麽,就好比她二姐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卻沒有如夜鶯般動聽的嗓音,偏偏最喜歡和樂而歌,她五妹倒是有一把不錯的嗓子,卻天生是個喝水都會長肉的小胖子,她最喜歡的,便是搜刮名貴的綢緞布料,用來給自己做輕薄貼身的衣物。
修士同樣如是,修為低的,自詡是真人、真君,得意洋洋,道心不穩的,常常標榜自己一心向道,心無旁騖。
譚清漪快速掐動法訣,長發與衣角臨風共舞,霎時間一道水幕在花台之中猛地湧出來,形成一道滔天的巨浪,又像是一個巨大的手掌,聲勢浩大,裹挾著威壓,向著顧昭狠狠地拍來。
“水幕天華!”看台上不少人驚叫道。
譚清漪是水係天靈根,築基未久便在仙盟的內部試煉之中以一招水幕天華成名。
“不對,這不是水幕天華。”有人疑惑道。
水幕天華需要引動有源之水,但花台有大陣加持,她不可能引動東海之水,既無源頭,這聲勢浩大的水幕又是從何而來?
“是霧氣!青衣仙子以海霧化水,”那看清關節的修士撫掌讚歎道:“有海霧處便有水,不知那明台觀女修如何破解。”
“她不是有一個不錯的法寶嗎,說不定人家按照吸收洞庭宗常安的刀光的架勢,將那水幕也吸收了。”有人譏嘲道。
仙盟看台上,靈寶宗的莫掌門是個大腹便便,長相頗有福緣,此刻他摸著肚子頗為爽朗地笑道:“那女修要破清漪丫頭的水幕天華,著實要費一番力氣了。”
一旁的元真人迎合道:“原以為這明台觀終於出了個能入眼的小弟子,在貴宗弟子麵前,還是不夠看。”
顧昭充耳不聞。
她在水幕之中穿行著,剔透的水珠擦在靈氣護罩上,濺起無數灼燒般的白煙。
譚清漪一上來便是殺招,顯然是想速戰速決。
但她偏偏不想讓她如願。
第一次見到修士鬥法的時候,大師兄便說過,無論何時,不可輕敵。
同樣,不輕敵,也是鬥法雙方尊重對手的表現。
顧昭自詡是個從善如流又不吝幫助他人的人,她覺得應該讓這位大小姐清楚,她比她想得,至少要頑強那麽一點。
譚清漪的水幕天華像是一大片致命的海水,撲到哪裏,哪裏便會生出滋滋作響的白煙,而顧昭像是一尾淡水河的小魚,在巨浪中艱難穿行。她被巨浪包裹的嚴嚴實實,偶爾會有一片衣角露出來。
便是一向自負的譚清漪也不得不承認,她比她想象的堅持的要更久一點。
她冷笑一聲,但若她是打著與她耗靈氣的想法,恐怕她是不能如願以償了。水幕天華引動之時雖然會耗盡她大半的靈氣,但成形之後,便如指臂使,需要的靈氣微乎其微。
洞庭宗看台上,常安看著海浪中若隱若現的衣角,一時叫好,一時皺眉,也不知是為誰叫好,為誰皺眉,常寧卻是依舊安安靜靜,唯有微微蹙起的眉,能窺得他一絲情緒。
一個小弟子仰頭問道:“師叔,若是麵對青衣仙子的水幕天華的是師叔,師叔要怎麽破解?”
常寧展顏笑道:“譚道友既然想要以勢壓人,顧道友自然隻能以巧破千鈞。”
他看向滔天的巨浪,若有所思。
若她也能想到這一點,或許他可以向老祖提一提明台觀。近年來來九仙宗與靈寶宗隱隱有冰釋前嫌的影子,乾元觀又是個扶不上台的。
他畢竟欠她一個人情,這樣一來,明台觀便可以被存留下來,而同樣的,進了秘境,他們也能多一個幫手。
譚清漪在身上拍上兩張符籙,雙目緊閉,雙手掐法訣的動作飛快。
澎湃的海浪撲打地麵,巨大的聲響即使是看台上也聽得十分清楚。
原本在海浪之中的人卻忽然完完整整地露了出來,對她露出一個笑來。
不用譚清漪動手,巨浪朝著她撲去。
轟地一聲,巨浪像是撞到了無形的牆壁,無數的水珠分散開來,失去了原有的氣勢。
一道陣法隱隱地亮了起來,巨浪褪去之後,譚清漪這才看清,對方手裏,竟是拿著一柄陣旗。
“土係陣法!”顯然有人看出了端倪。
趁著躲避巨浪的空隙,這女修布置了一個小型的土係陣法,或許,她根本是一早就算好的,所以才會借著水幕的掩護布下這個土係陣法。
有這個想法的修士下意識地搖了搖頭,怎麽可能有人在如此強勢的水幕天華麵前還有閑心去盤算布置陣法,一步走錯,頃刻便會被水幕吞沒。
與其布置陣法,一般人都會想辦法先行抵擋水幕,這樣畢竟更穩妥。
天下陣法,無論是護山大陣還是等閑五行基礎陣,法陣之中,自成一脈,有其自有的運行規則,便如三千世界,各行天道,互不幹擾。
何況又是一個土係陣法。
譚清漪原本可以強行引動海浪,奈何土水相克,土係陣法便像是一道透明的牆,切斷了她們之間的聯係。
想要重新催動也簡單,隻要破開陣法便行。
但土係陣法易守難攻,雖不難破陣,卻總也要耗費些時間。
她為了一擊得手,引動了大陣中所有可以感應到的有源之水,萬萬沒想到此刻都被困在了土係陣法之中。
譚清漪無可奈何地退後一步,重新掐動法訣。
水靈根不比金、火、木靈根,築基期可以使用的法術大多溫和,長於防守。譚清漪之所以出名,也是因為她的水幕天華有等閑水靈根築基修士沒有的巨大威力。
誰知到頭來,她竟真的隻能與那張無名耗靈氣了。
因她有一張算得上是出眾的皮相,又喜穿青衣廣袖,是以在仙盟之中有個“青衣仙子”的雅號。
妙無暗暗地想,叫仙子的,果然大部分都名不副實。
人往往最缺什麽,便最想要顯示出什麽,就好比她二姐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卻沒有如夜鶯般動聽的嗓音,偏偏最喜歡和樂而歌,她五妹倒是有一把不錯的嗓子,卻天生是個喝水都會長肉的小胖子,她最喜歡的,便是搜刮名貴的綢緞布料,用來給自己做輕薄貼身的衣物。
修士同樣如是,修為低的,自詡是真人、真君,得意洋洋,道心不穩的,常常標榜自己一心向道,心無旁騖。
譚清漪快速掐動法訣,長發與衣角臨風共舞,霎時間一道水幕在花台之中猛地湧出來,形成一道滔天的巨浪,又像是一個巨大的手掌,聲勢浩大,裹挾著威壓,向著顧昭狠狠地拍來。
“水幕天華!”看台上不少人驚叫道。
譚清漪是水係天靈根,築基未久便在仙盟的內部試煉之中以一招水幕天華成名。
“不對,這不是水幕天華。”有人疑惑道。
水幕天華需要引動有源之水,但花台有大陣加持,她不可能引動東海之水,既無源頭,這聲勢浩大的水幕又是從何而來?
“是霧氣!青衣仙子以海霧化水,”那看清關節的修士撫掌讚歎道:“有海霧處便有水,不知那明台觀女修如何破解。”
“她不是有一個不錯的法寶嗎,說不定人家按照吸收洞庭宗常安的刀光的架勢,將那水幕也吸收了。”有人譏嘲道。
仙盟看台上,靈寶宗的莫掌門是個大腹便便,長相頗有福緣,此刻他摸著肚子頗為爽朗地笑道:“那女修要破清漪丫頭的水幕天華,著實要費一番力氣了。”
一旁的元真人迎合道:“原以為這明台觀終於出了個能入眼的小弟子,在貴宗弟子麵前,還是不夠看。”
顧昭充耳不聞。
她在水幕之中穿行著,剔透的水珠擦在靈氣護罩上,濺起無數灼燒般的白煙。
譚清漪一上來便是殺招,顯然是想速戰速決。
但她偏偏不想讓她如願。
第一次見到修士鬥法的時候,大師兄便說過,無論何時,不可輕敵。
同樣,不輕敵,也是鬥法雙方尊重對手的表現。
顧昭自詡是個從善如流又不吝幫助他人的人,她覺得應該讓這位大小姐清楚,她比她想得,至少要頑強那麽一點。
譚清漪的水幕天華像是一大片致命的海水,撲到哪裏,哪裏便會生出滋滋作響的白煙,而顧昭像是一尾淡水河的小魚,在巨浪中艱難穿行。她被巨浪包裹的嚴嚴實實,偶爾會有一片衣角露出來。
便是一向自負的譚清漪也不得不承認,她比她想象的堅持的要更久一點。
她冷笑一聲,但若她是打著與她耗靈氣的想法,恐怕她是不能如願以償了。水幕天華引動之時雖然會耗盡她大半的靈氣,但成形之後,便如指臂使,需要的靈氣微乎其微。
洞庭宗看台上,常安看著海浪中若隱若現的衣角,一時叫好,一時皺眉,也不知是為誰叫好,為誰皺眉,常寧卻是依舊安安靜靜,唯有微微蹙起的眉,能窺得他一絲情緒。
一個小弟子仰頭問道:“師叔,若是麵對青衣仙子的水幕天華的是師叔,師叔要怎麽破解?”
常寧展顏笑道:“譚道友既然想要以勢壓人,顧道友自然隻能以巧破千鈞。”
他看向滔天的巨浪,若有所思。
若她也能想到這一點,或許他可以向老祖提一提明台觀。近年來來九仙宗與靈寶宗隱隱有冰釋前嫌的影子,乾元觀又是個扶不上台的。
他畢竟欠她一個人情,這樣一來,明台觀便可以被存留下來,而同樣的,進了秘境,他們也能多一個幫手。
譚清漪在身上拍上兩張符籙,雙目緊閉,雙手掐法訣的動作飛快。
澎湃的海浪撲打地麵,巨大的聲響即使是看台上也聽得十分清楚。
原本在海浪之中的人卻忽然完完整整地露了出來,對她露出一個笑來。
不用譚清漪動手,巨浪朝著她撲去。
轟地一聲,巨浪像是撞到了無形的牆壁,無數的水珠分散開來,失去了原有的氣勢。
一道陣法隱隱地亮了起來,巨浪褪去之後,譚清漪這才看清,對方手裏,竟是拿著一柄陣旗。
“土係陣法!”顯然有人看出了端倪。
趁著躲避巨浪的空隙,這女修布置了一個小型的土係陣法,或許,她根本是一早就算好的,所以才會借著水幕的掩護布下這個土係陣法。
有這個想法的修士下意識地搖了搖頭,怎麽可能有人在如此強勢的水幕天華麵前還有閑心去盤算布置陣法,一步走錯,頃刻便會被水幕吞沒。
與其布置陣法,一般人都會想辦法先行抵擋水幕,這樣畢竟更穩妥。
天下陣法,無論是護山大陣還是等閑五行基礎陣,法陣之中,自成一脈,有其自有的運行規則,便如三千世界,各行天道,互不幹擾。
何況又是一個土係陣法。
譚清漪原本可以強行引動海浪,奈何土水相克,土係陣法便像是一道透明的牆,切斷了她們之間的聯係。
想要重新催動也簡單,隻要破開陣法便行。
但土係陣法易守難攻,雖不難破陣,卻總也要耗費些時間。
她為了一擊得手,引動了大陣中所有可以感應到的有源之水,萬萬沒想到此刻都被困在了土係陣法之中。
譚清漪無可奈何地退後一步,重新掐動法訣。
水靈根不比金、火、木靈根,築基期可以使用的法術大多溫和,長於防守。譚清漪之所以出名,也是因為她的水幕天華有等閑水靈根築基修士沒有的巨大威力。
誰知到頭來,她竟真的隻能與那張無名耗靈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