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仙姑在塘埂旁收拾東西,吳怪梅幫不上忙隻能在旁邊看著。
隻見蘭仙姑先取一張符朝某物上一貼,先將該物品變小再往如意袋方向扔。
吳怪梅覺得對蘭仙姑認識更深入了,覺得這是一個把陽陰縣境內當成過家家地方的女子。
“仙姑,我感覺那兒不對呀!”吳怪梅忽然皺眉道。
“噢,是我的頭上掉樹葉了,還是衣服上黏刺草球了!”蘭仙姑一邊說著,一邊收起最後一張大床。
“我是這個意思!”吳怪梅抬杠說道,“把這些東西變成巴掌大小,照樣比如意袋大呀!為什麽不可以反過來,拿著如意袋去兜這些東西!”
“這個呀,等我翻下《如意寶書》看看!”蘭仙姑答道。
吳怪梅湊近蘭仙姑旁邊看著,發現那本《如意寶書》一頁顯示很多相關答案。那些答案排布十分講究,多條相關答案分開一行。其中每條答案以如下方式顯示,先顯示關鍵標題,再分行顯示核心句,接下再分行顯示詳細內容。
隻見蘭仙姑一扒拉某條答案,那一條全部消失了,緊接不久顯出一條新答案。
“哇,真是高級寶貝!”吳怪梅不由感歎一聲,覺得有這種寶貝可以少問很多事,所以,不由問道:“這種好寶貝在哪兒能買到呀?”
“下界到處沒看見哪兒賣!爹說,他從上界帶迴來的。”蘭仙姑答道,“說是上仙們在上界收下不少門徒,這些門徒未經下界錘煉,不知道下界的水深水淺,所以,在派差徒弟下界時會賜下一本使用。一般的《如意寶書》有四大功能:其一,裏麵有下界的許多知識可供查詢;其二,可以墊做枕頭一陣讓複製完自己的記憶,然後可以借該寶書永久刪除某些贅餘部分了;其三,可以短暫貼額上提出問題,再讓誰帶上去自行記錄答案;其四,可以記錄很多東西。”
不一會後,蘭仙姑找到所需內容了,答道:“找到了!說用如意袋裝東西有個一端原則,意思變小到能拿起一端後才能扔進去。但有的解釋說其實是為了賣符紙,說買頭驢子拉車都要喂飼料呐,而買個如意袋就什麽東西都想免費裝下,天下哪有這麽美好的事情?”
“如果我自己能把大東西先變小呢?”吳怪梅抬杠道。
“那誰還管你呀!”蘭仙姑答了一句,接著看了一陣《如意寶書》才說開道:“但《變經》非常難學又很難出彩,被稱為讓無數天才陷落的巨坑。”
“噢,《變經》巨坑!”吳怪梅咕噥一句,強化記憶一下。
當兩人穿過“我家”從門前出去後,吳怪梅問道:“仙姑,既然鬼官差驛館從不上鎖,為何還掛一把鎖?”
蘭仙姑無奈答道:“爹說,這是方便我和鬼官差住的房子也是他的老鼠夾子,隻要野鬼敢闖進去都是直接掐死。還說老鬼們都學精躲掐了,所以隻有多掐掐新鬼充數了。”
“那不是很多冤枉新鬼?”吳怪梅打抱不平問道。
“我以前也覺得鬼進錯個屋子而已,不明白爹幹嘛那麽兇暴?”蘭仙姑答道,“爹說,如果鬼太多了會導致陰陽不調和,就可能讓境內生人與動物全活不下去。哎,天道有情亦無情,天下欺窮又欺生,得個裏格裏格啷,況且況且且且況!”
吳怪梅差點噴血出來,但還是問了一聲:“又是你爹的打油詩?難道後兩句作不出來了嗎?”
“對呀!不然,我哪記得住什麽詩句呀!”蘭仙姑答道。
“陽陰縣有多少鬼呀?”吳怪梅接著問道。
“這就不知道了!”蘭仙姑先答了一句,又開始翻《如意寶書》配合著迴答道:“在黃泉路附近一到晚上簡直漫山遍野都是鬼,甚至連所有樹上都站滿了。隻是除去黃泉路上和陽陰城內鬼都可以自由隱形,讓普通人看不到而已。”
“快查查有哪些辦法看到!”吳怪梅急忙要求道。
蘭仙姑答道:“對修道人來說就是修行出來法眼來,對弄普通人來說則是弄牛眼淚泡透明紗布隔著看鬼。另外是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天生真視眼與窮眼等。”
吳怪梅忽然想到什麽不對,忙問道:“仙姑,你難道昨晚看見鬼了嗎?然後今天還能記住嗎?”
“肯定在千遍記千遍忘之內呀!所以,要想起千遍後才會全忘掉,然後再重新記憶千遍循環下去!”蘭仙姑答道。
這時明顯還早著,在新馬村的街上空無一人。忽然,從一家門裏走出一個挑貨郎,幹咳兩聲後開始叫賣:“賣鐵疙瘩咯!賣鐵疙瘩咯!”
吳怪梅一聽便眼眶濕潤了,這是以前馬村豆腐佬家的習慣。
因為原馬村的豆腐佬總吹噓磨的豆腐紮實,所以,某次地主馬映紅打趣讓不如叫賣鐵疙瘩算了,然後總被叫成賣鐵疙瘩咯!
當然,這個故事是馬映紅講給他聽的。
吳怪梅趕緊走上去了,遠遠問道:“磨豆腐家的大哥,你家以前是馬村搬來的嗎?”
豆腐老板見來客人了,一邊放下擔子一邊答道:“對呀,聽村裏老人說搬來幾百年了!”接著問道:“買鐵疙瘩嗎?”
“隻要迴答我幾個問題,我全買下了!”吳怪梅激動說道。
“那不行的!”豆腐老板拒絕道,“你問問題可以,我最多晚點收工。但我挑兩板豆腐賣一早上最多剩半板,然後迴家泡成泡豆腐,所以你最多買走半板。畢竟其他鄰居也要吃豆腐的呀!”
吳怪梅隨口說道:“仙姑,付錢裝豆腐。我抓緊時間問問題。”
說完,他才發現那兒不對!
另一邊,蘭仙姑在哎了一聲後,摸出身上散碎銀子就往豆腐老板身上一拋邊說道:“店家,不用找了!豆腐也不要這種,要泡好的那種再擱到鬼官差驛館門口的架子上,之後會有官差拿進去。我住村頭鬼官差驛館的,是家裏畫錢的明白了嗎?所以,別找太碎的銅板給我讓占身上的袋子。”
“明白,明白,蘭大小姐!小的聽命就是!”豆腐老板連連答道。
吳怪梅忽然明白了,感覺與蘭仙姑很像俗間的老夫老妻。
吳怪梅說道:“豆腐老板,我隻想打聽兩家的人。看你知不知道,或者知不知道村裏還有誰知道。其中一家的是很早以前的一個叫馬映紅的老地主,我想問一下他還有沒有留下子孫。另一家的是以前村上打碑的老人,他的名字很好記的叫馬菜花。”
接著說謊道:“我家很早搬進陽陰城內了,僅留下一位親人在舊馬村不願走。後來,聽家裏說打碑的幫那位親人立過一塊碑。”
豆腐老板答道:“陽陰縣的老人經常動輒百五六十歲一代人,所以,這些事我剛巧都知道一點。”
接著話鋒一轉道:“但可惜了,這兩家都可以算沒後了。原因都是走出大山後變眼界了,導致子孫都惦記修仙悟道去了。其中打碑的家裏是女婿撿到手藝了,經常到處去幫人打碑,隻在有活的時候才到新馬村做做生意。而馬郎中家因為家裏條件好點,讓後代不分男女都念過學堂,結果男女都跑去修仙悟道了,聽說隻剩一個道姑在陽陰門內。”
“可知道那位道姑的名字?”吳怪梅趕緊問道。
“那不知道了!”豆腐老板否定答道,“因為修道人總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我僅聽說馬道姑把馬映紅葬迴舊馬村了,然後每年清明路過新馬村迴舊馬村祭祖一下。與聽說她在迴來才悄悄跟村上老人們見見麵,順便再送上一些錢米油糧。”
吳怪梅接著問道:“那打碑的家裏人葬在新馬村嗎?”
豆腐老板這樣答道:“打碑家的墳去年倒看見還在,你可以去上上香、燒燒紙。”
吳怪梅接著問道:“聽老人說過這事嗎,舊馬村什麽時候往外搬的?”
豆腐老板答道:“這個怎麽說得清楚哩!我們隻聽說可以按山外皇帝算時間,卻因為多數念書少不知道該怎麽算呀!”
接著話鋒一轉道:“不過,聽說搬家的時候挺邪乎的,連續十天十夜在舊馬村上方放雷,讓牲畜與高齡老人都劈死不少,包括房屋幾乎劈倒半數以上。馬映紅讓子孫到各家各戶去遊說,讓到自家來躲雷災,並發動大家說該搬走了,暗示南山窟的妖怪要霸占過來了。他家的大橫屋很奇怪,雷劈到上麵都沒有一點事,所以趁雷停後大家都朝他家擠了。當大家走進馬映紅家的堂屋,再出來到新馬村了。”
“豆腐老板,謝謝了。”吳怪梅感謝一聲,說道,“再麻煩指一下墳場位置就行了,然後就不影響你做生意了!”
“得了。”豆腐老板說道,“村尾走1裏多就看到路邊墳場了。在黃泉道邊有規矩,都要在路邊埋一塊兒。”
吳怪梅又抱拳謝了一下,豆腐老板點點頭挑著擔子走了。
接著,新馬村又迴蕩起叫賣聲:“賣鐵疙瘩叻,賣鐵疙瘩叻!”
隻見蘭仙姑先取一張符朝某物上一貼,先將該物品變小再往如意袋方向扔。
吳怪梅覺得對蘭仙姑認識更深入了,覺得這是一個把陽陰縣境內當成過家家地方的女子。
“仙姑,我感覺那兒不對呀!”吳怪梅忽然皺眉道。
“噢,是我的頭上掉樹葉了,還是衣服上黏刺草球了!”蘭仙姑一邊說著,一邊收起最後一張大床。
“我是這個意思!”吳怪梅抬杠說道,“把這些東西變成巴掌大小,照樣比如意袋大呀!為什麽不可以反過來,拿著如意袋去兜這些東西!”
“這個呀,等我翻下《如意寶書》看看!”蘭仙姑答道。
吳怪梅湊近蘭仙姑旁邊看著,發現那本《如意寶書》一頁顯示很多相關答案。那些答案排布十分講究,多條相關答案分開一行。其中每條答案以如下方式顯示,先顯示關鍵標題,再分行顯示核心句,接下再分行顯示詳細內容。
隻見蘭仙姑一扒拉某條答案,那一條全部消失了,緊接不久顯出一條新答案。
“哇,真是高級寶貝!”吳怪梅不由感歎一聲,覺得有這種寶貝可以少問很多事,所以,不由問道:“這種好寶貝在哪兒能買到呀?”
“下界到處沒看見哪兒賣!爹說,他從上界帶迴來的。”蘭仙姑答道,“說是上仙們在上界收下不少門徒,這些門徒未經下界錘煉,不知道下界的水深水淺,所以,在派差徒弟下界時會賜下一本使用。一般的《如意寶書》有四大功能:其一,裏麵有下界的許多知識可供查詢;其二,可以墊做枕頭一陣讓複製完自己的記憶,然後可以借該寶書永久刪除某些贅餘部分了;其三,可以短暫貼額上提出問題,再讓誰帶上去自行記錄答案;其四,可以記錄很多東西。”
不一會後,蘭仙姑找到所需內容了,答道:“找到了!說用如意袋裝東西有個一端原則,意思變小到能拿起一端後才能扔進去。但有的解釋說其實是為了賣符紙,說買頭驢子拉車都要喂飼料呐,而買個如意袋就什麽東西都想免費裝下,天下哪有這麽美好的事情?”
“如果我自己能把大東西先變小呢?”吳怪梅抬杠道。
“那誰還管你呀!”蘭仙姑答了一句,接著看了一陣《如意寶書》才說開道:“但《變經》非常難學又很難出彩,被稱為讓無數天才陷落的巨坑。”
“噢,《變經》巨坑!”吳怪梅咕噥一句,強化記憶一下。
當兩人穿過“我家”從門前出去後,吳怪梅問道:“仙姑,既然鬼官差驛館從不上鎖,為何還掛一把鎖?”
蘭仙姑無奈答道:“爹說,這是方便我和鬼官差住的房子也是他的老鼠夾子,隻要野鬼敢闖進去都是直接掐死。還說老鬼們都學精躲掐了,所以隻有多掐掐新鬼充數了。”
“那不是很多冤枉新鬼?”吳怪梅打抱不平問道。
“我以前也覺得鬼進錯個屋子而已,不明白爹幹嘛那麽兇暴?”蘭仙姑答道,“爹說,如果鬼太多了會導致陰陽不調和,就可能讓境內生人與動物全活不下去。哎,天道有情亦無情,天下欺窮又欺生,得個裏格裏格啷,況且況且且且況!”
吳怪梅差點噴血出來,但還是問了一聲:“又是你爹的打油詩?難道後兩句作不出來了嗎?”
“對呀!不然,我哪記得住什麽詩句呀!”蘭仙姑答道。
“陽陰縣有多少鬼呀?”吳怪梅接著問道。
“這就不知道了!”蘭仙姑先答了一句,又開始翻《如意寶書》配合著迴答道:“在黃泉路附近一到晚上簡直漫山遍野都是鬼,甚至連所有樹上都站滿了。隻是除去黃泉路上和陽陰城內鬼都可以自由隱形,讓普通人看不到而已。”
“快查查有哪些辦法看到!”吳怪梅急忙要求道。
蘭仙姑答道:“對修道人來說就是修行出來法眼來,對弄普通人來說則是弄牛眼淚泡透明紗布隔著看鬼。另外是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天生真視眼與窮眼等。”
吳怪梅忽然想到什麽不對,忙問道:“仙姑,你難道昨晚看見鬼了嗎?然後今天還能記住嗎?”
“肯定在千遍記千遍忘之內呀!所以,要想起千遍後才會全忘掉,然後再重新記憶千遍循環下去!”蘭仙姑答道。
這時明顯還早著,在新馬村的街上空無一人。忽然,從一家門裏走出一個挑貨郎,幹咳兩聲後開始叫賣:“賣鐵疙瘩咯!賣鐵疙瘩咯!”
吳怪梅一聽便眼眶濕潤了,這是以前馬村豆腐佬家的習慣。
因為原馬村的豆腐佬總吹噓磨的豆腐紮實,所以,某次地主馬映紅打趣讓不如叫賣鐵疙瘩算了,然後總被叫成賣鐵疙瘩咯!
當然,這個故事是馬映紅講給他聽的。
吳怪梅趕緊走上去了,遠遠問道:“磨豆腐家的大哥,你家以前是馬村搬來的嗎?”
豆腐老板見來客人了,一邊放下擔子一邊答道:“對呀,聽村裏老人說搬來幾百年了!”接著問道:“買鐵疙瘩嗎?”
“隻要迴答我幾個問題,我全買下了!”吳怪梅激動說道。
“那不行的!”豆腐老板拒絕道,“你問問題可以,我最多晚點收工。但我挑兩板豆腐賣一早上最多剩半板,然後迴家泡成泡豆腐,所以你最多買走半板。畢竟其他鄰居也要吃豆腐的呀!”
吳怪梅隨口說道:“仙姑,付錢裝豆腐。我抓緊時間問問題。”
說完,他才發現那兒不對!
另一邊,蘭仙姑在哎了一聲後,摸出身上散碎銀子就往豆腐老板身上一拋邊說道:“店家,不用找了!豆腐也不要這種,要泡好的那種再擱到鬼官差驛館門口的架子上,之後會有官差拿進去。我住村頭鬼官差驛館的,是家裏畫錢的明白了嗎?所以,別找太碎的銅板給我讓占身上的袋子。”
“明白,明白,蘭大小姐!小的聽命就是!”豆腐老板連連答道。
吳怪梅忽然明白了,感覺與蘭仙姑很像俗間的老夫老妻。
吳怪梅說道:“豆腐老板,我隻想打聽兩家的人。看你知不知道,或者知不知道村裏還有誰知道。其中一家的是很早以前的一個叫馬映紅的老地主,我想問一下他還有沒有留下子孫。另一家的是以前村上打碑的老人,他的名字很好記的叫馬菜花。”
接著說謊道:“我家很早搬進陽陰城內了,僅留下一位親人在舊馬村不願走。後來,聽家裏說打碑的幫那位親人立過一塊碑。”
豆腐老板答道:“陽陰縣的老人經常動輒百五六十歲一代人,所以,這些事我剛巧都知道一點。”
接著話鋒一轉道:“但可惜了,這兩家都可以算沒後了。原因都是走出大山後變眼界了,導致子孫都惦記修仙悟道去了。其中打碑的家裏是女婿撿到手藝了,經常到處去幫人打碑,隻在有活的時候才到新馬村做做生意。而馬郎中家因為家裏條件好點,讓後代不分男女都念過學堂,結果男女都跑去修仙悟道了,聽說隻剩一個道姑在陽陰門內。”
“可知道那位道姑的名字?”吳怪梅趕緊問道。
“那不知道了!”豆腐老板否定答道,“因為修道人總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我僅聽說馬道姑把馬映紅葬迴舊馬村了,然後每年清明路過新馬村迴舊馬村祭祖一下。與聽說她在迴來才悄悄跟村上老人們見見麵,順便再送上一些錢米油糧。”
吳怪梅接著問道:“那打碑的家裏人葬在新馬村嗎?”
豆腐老板這樣答道:“打碑家的墳去年倒看見還在,你可以去上上香、燒燒紙。”
吳怪梅接著問道:“聽老人說過這事嗎,舊馬村什麽時候往外搬的?”
豆腐老板答道:“這個怎麽說得清楚哩!我們隻聽說可以按山外皇帝算時間,卻因為多數念書少不知道該怎麽算呀!”
接著話鋒一轉道:“不過,聽說搬家的時候挺邪乎的,連續十天十夜在舊馬村上方放雷,讓牲畜與高齡老人都劈死不少,包括房屋幾乎劈倒半數以上。馬映紅讓子孫到各家各戶去遊說,讓到自家來躲雷災,並發動大家說該搬走了,暗示南山窟的妖怪要霸占過來了。他家的大橫屋很奇怪,雷劈到上麵都沒有一點事,所以趁雷停後大家都朝他家擠了。當大家走進馬映紅家的堂屋,再出來到新馬村了。”
“豆腐老板,謝謝了。”吳怪梅感謝一聲,說道,“再麻煩指一下墳場位置就行了,然後就不影響你做生意了!”
“得了。”豆腐老板說道,“村尾走1裏多就看到路邊墳場了。在黃泉道邊有規矩,都要在路邊埋一塊兒。”
吳怪梅又抱拳謝了一下,豆腐老板點點頭挑著擔子走了。
接著,新馬村又迴蕩起叫賣聲:“賣鐵疙瘩叻,賣鐵疙瘩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