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狐狸的微笑
贅婿皇帝,開局超度十萬反賊 作者:高漸離擊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貪圖享樂是人的天性,可太過貪圖,身體吃不消啊!
劉玄主要是怕耽誤事,睢陽局勢混亂,隨時可能打起來,他可不想做第二個拓跋淵,大白天被人活捉在床上。
南宮欣月勤勤懇懇伺候了劉玄好幾天,卻沒得到更多疼愛,心裏是有些失落的。
劉玄看出來了,但他也有自己的難處。
他在試過一次施咒後,發現咒術威力過大,就開始學習控製方法,可過程並不順利。
原因無它,咒文念起來像繞口令,根本做不到一口氣念完。
也許是作者的惡作劇吧!劉玄不爽的同時,隻知道咒術有4種級別的威力,優良中差,各自還有上中下三等,一共12層級。
劉玄用神血施咒,威力是最高的優秀上等,所以隻用了一個簡單的糊塗經,就讓南宮欣月服服帖帖,好感度拉滿。
時間很快過去了6天,偌大的睢陽城,沒一個人敢闖趙家的門。
因為黑巾軍南下了,直奔睢陽而來。
傻子都能想明白,這迴是要真刀真槍的幹一仗了。
可是拓拔淵不見了,並州豪強選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領導他們對抗來犯之敵。
整個拓跋家,除了拓跋淵的聲望可以和他老爹掰手腕外,其他人根本不夠格。
所以在推諉扯皮時,也有人嚐試派人來趙家談判。
他們知道裏麵的人會飛,沒辦法活捉拓跋辯,隻能釋放一個善意的信號,好給家族安排個退路。
拓跋辯把信都收了,樂嗬嗬的禮送出門。
他要把並州的將門一網打盡,自然要先示好,然後請他們來赴宴就合情合理了。
果然,老狐狸這一番操作,讓睢陽城完全平靜了下來,仿佛他們要迎接的不是一場戰爭,而是好朋友來探望一般。
仗沒打起來,十九日中午時分,五萬黑巾軍抵達睢陽城西門。
趙彰看見來的不是鐵甲軍,心中不禁起疑,但來人帶來了拓跋淵,所以再三確認後,放了一萬人進來。
不多時,劉玄駕【風駒】趕到,把所有黑巾軍都帶進了城,並接手了城防。
趙家和其他家的兵,各迴各家。
關於並州的事情,至此告一段落,操心了一個星期,屁事沒有。
這5萬黑巾軍交給了拓跋辯,隨後還有5萬軍隊南下,讓他隨時準備接應。
有了軍隊,他說話會硬氣些。
拓跋辯的氣魄其實遠超劉玄所想,他在軍隊入城的當晚就把投降的信都拆封後返迴給人家。
並讓管家依次去請這些老部下。
因為怕刀斧手埋伏,很多家族的人沒去,隻有少數幾個家族派了人,好多還都是晚輩。
如果不是趙家幫襯著,這宴席還真是沒含金量。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這是拓跋辯最後一次給他們機會。
談笑間,他就命人砍了拓跋淵的頭。
父死子繼,這是大商的規矩,非要搶著上位,就是違背國法。
斬了罪魁禍首,拓跋辯還是有些心痛的,但他抹完眼淚就笑道:
“小子野心太大,不成氣候,除了他以外,其餘人免罪,是我拓跋辯愧對並州啊!害死了數萬將士。”
說完老淚縱橫,大醉一場。
之後半個月裏,中山王府重建,好多關係又迴來了,到王府門前送禮送的人絡繹不絕。
他來者不拒,像個財神爺一樣修複關係,一點都不介意他們的背叛,不介意他們蠱惑拓跋淵自立為王,害死了他最中意的繼承人。
不過這是最後的仁慈了。
並州眼見要太平了,黑巾軍也要撤軍了,不少人的神經就放鬆下來。
5月底的時候,拓跋辯發出請柬,確切的告訴所有人,黑巾軍要撤軍了。
而陛下也知道並州出將,他的皇屬軍和黑巾軍正需要一批將領,希望各大家族能引薦自家的人才。
拓跋辯在6月6號舉辦群英會,邀約並州十將的家族聚會,承諾來了就能封將,平地升一級。
所以睢陽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巧了,這一天是司馬熙62歲的壽辰,邀請琅琊的八大家族一起來熱鬧。
本來不是整壽,不會大辦,可司馬熙說自己老了,希望讓世子繼位,屆時需要各大家族輔佐,才熱情相約。
一開始也沒人太放心上,可很快又傳出消息,琅琊王要公開選人,把官家的生意交給某個大家族打點,這下琅琊人都沸騰了,都在猜想交給哪個家族?
他兒子女兒也不少,和幾大家族都有聯係,是給誰家都有可能的。
這麽大的利益,肯定很難抉擇。
司馬熙很快收到了迴應,每家的族長都要來看看,給他祝壽。
看著越來越厚的迴信,他的臉色格外的陰沉。
另一邊的襄陽,蕭鈴兒的父親蕭威格外精神,他倒是沒請人赴宴,但有人不請自來。
嶺南王陳喜駕到,專門賠罪的。
兩家本是親家,為了地盤和人,打了一仗,蕭恪中箭,後來因為瘟疫就退兵了。
如果陳喜不來,蕭家就要讓皇帝出手去收拾他。
可是嶺南王沒那麽傻,他的女兒是蕭恪的老婆,襄陽的事他都知道一些。
皇帝來了,皇帝又走了。
這些對偏遠之地嶺南來說,沒什麽重要的。
可自從陳喜聽說,蕭威進京了,和他一起的還有海陵王、九江王這些人,一下就坐不住了,茶飯不思啊!
他經營嶺南幾十年,靠著襄陽王的支持,立住了腳跟,攢下了不薄的家底,以為能振翅高飛了。
可蕭威進京刺激到了他,人家是皇帝嶽父,身後是整個大商,他沒本事真的撕破臉皮。
後來聽說篡位的拓跋淵死了,拓跋辯又被扶了上去,陳喜就更擔心了。
他怕以前的老大哥用別的手段,真把皇帝招來就完了。
思前想後,沒必要為了幾萬人和幾座山把關係鬧僵,於是就順著女兒的線來到了襄陽王府謝罪。
蕭威自然是心裏樂開了花,臉上卻是一副問罪的神情。
陳喜早有準備,說是:
“大哥你不知道,年後小弟病了,是我那個副將總理政事,他太不是東西,不僅不聽您的話,還射傷了我的好女婿,離間我們兩家關係。”
“此人罪不可赦,小弟已經把他烹了。”
“來,拿上來,這是他的腦袋。”
他三兩句話把責任撇的一幹二淨。
蕭威也不是三歲小兒,尤其是見到完顏明亮那些人後,感覺又迴到了20歲。
他接受了陳喜的說辭,但在一家人的宴會上,喝了一杯酒就要向嶺南的五原移民。
襄陽九江嶺南這些地方,地多人少,從來隻有搶人的,哪有送人的。
陳喜剛開始歡喜,以為大哥又信任他了,可馬上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蕭威說:
“陛下要在南方安置一些人,不多,也就五六百萬,你嶺南五原是個好地方,我已經拍胸脯保證了。”
“說你辦事得力,安置100萬人不成問題。”
.陳喜頭都大了,他嶺南一共才300萬人,一大半還不是大商百姓。
事情雖然難,可管轄的人多了,他的實力也會有質的飛越,他覺得大哥還是向著他的。
可和女兒見麵後才知道,這100萬人是皇屬軍,軍隊編製,隻聽蕭鈴兒的命令。
陳喜差點沒原地爆炸,當夜就耗子成精,連夜返迴了嶺南。
如果真讓100萬軍隊駐紮在嶺南,那他這輩子都做不成土皇帝了。
奮鬥幾十年,完全給人做嫁衣呀!
這一天是六月初五,第二天是六六大順。
真是個上路的好日子啊!
劉玄主要是怕耽誤事,睢陽局勢混亂,隨時可能打起來,他可不想做第二個拓跋淵,大白天被人活捉在床上。
南宮欣月勤勤懇懇伺候了劉玄好幾天,卻沒得到更多疼愛,心裏是有些失落的。
劉玄看出來了,但他也有自己的難處。
他在試過一次施咒後,發現咒術威力過大,就開始學習控製方法,可過程並不順利。
原因無它,咒文念起來像繞口令,根本做不到一口氣念完。
也許是作者的惡作劇吧!劉玄不爽的同時,隻知道咒術有4種級別的威力,優良中差,各自還有上中下三等,一共12層級。
劉玄用神血施咒,威力是最高的優秀上等,所以隻用了一個簡單的糊塗經,就讓南宮欣月服服帖帖,好感度拉滿。
時間很快過去了6天,偌大的睢陽城,沒一個人敢闖趙家的門。
因為黑巾軍南下了,直奔睢陽而來。
傻子都能想明白,這迴是要真刀真槍的幹一仗了。
可是拓拔淵不見了,並州豪強選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領導他們對抗來犯之敵。
整個拓跋家,除了拓跋淵的聲望可以和他老爹掰手腕外,其他人根本不夠格。
所以在推諉扯皮時,也有人嚐試派人來趙家談判。
他們知道裏麵的人會飛,沒辦法活捉拓跋辯,隻能釋放一個善意的信號,好給家族安排個退路。
拓跋辯把信都收了,樂嗬嗬的禮送出門。
他要把並州的將門一網打盡,自然要先示好,然後請他們來赴宴就合情合理了。
果然,老狐狸這一番操作,讓睢陽城完全平靜了下來,仿佛他們要迎接的不是一場戰爭,而是好朋友來探望一般。
仗沒打起來,十九日中午時分,五萬黑巾軍抵達睢陽城西門。
趙彰看見來的不是鐵甲軍,心中不禁起疑,但來人帶來了拓跋淵,所以再三確認後,放了一萬人進來。
不多時,劉玄駕【風駒】趕到,把所有黑巾軍都帶進了城,並接手了城防。
趙家和其他家的兵,各迴各家。
關於並州的事情,至此告一段落,操心了一個星期,屁事沒有。
這5萬黑巾軍交給了拓跋辯,隨後還有5萬軍隊南下,讓他隨時準備接應。
有了軍隊,他說話會硬氣些。
拓跋辯的氣魄其實遠超劉玄所想,他在軍隊入城的當晚就把投降的信都拆封後返迴給人家。
並讓管家依次去請這些老部下。
因為怕刀斧手埋伏,很多家族的人沒去,隻有少數幾個家族派了人,好多還都是晚輩。
如果不是趙家幫襯著,這宴席還真是沒含金量。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這是拓跋辯最後一次給他們機會。
談笑間,他就命人砍了拓跋淵的頭。
父死子繼,這是大商的規矩,非要搶著上位,就是違背國法。
斬了罪魁禍首,拓跋辯還是有些心痛的,但他抹完眼淚就笑道:
“小子野心太大,不成氣候,除了他以外,其餘人免罪,是我拓跋辯愧對並州啊!害死了數萬將士。”
說完老淚縱橫,大醉一場。
之後半個月裏,中山王府重建,好多關係又迴來了,到王府門前送禮送的人絡繹不絕。
他來者不拒,像個財神爺一樣修複關係,一點都不介意他們的背叛,不介意他們蠱惑拓跋淵自立為王,害死了他最中意的繼承人。
不過這是最後的仁慈了。
並州眼見要太平了,黑巾軍也要撤軍了,不少人的神經就放鬆下來。
5月底的時候,拓跋辯發出請柬,確切的告訴所有人,黑巾軍要撤軍了。
而陛下也知道並州出將,他的皇屬軍和黑巾軍正需要一批將領,希望各大家族能引薦自家的人才。
拓跋辯在6月6號舉辦群英會,邀約並州十將的家族聚會,承諾來了就能封將,平地升一級。
所以睢陽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巧了,這一天是司馬熙62歲的壽辰,邀請琅琊的八大家族一起來熱鬧。
本來不是整壽,不會大辦,可司馬熙說自己老了,希望讓世子繼位,屆時需要各大家族輔佐,才熱情相約。
一開始也沒人太放心上,可很快又傳出消息,琅琊王要公開選人,把官家的生意交給某個大家族打點,這下琅琊人都沸騰了,都在猜想交給哪個家族?
他兒子女兒也不少,和幾大家族都有聯係,是給誰家都有可能的。
這麽大的利益,肯定很難抉擇。
司馬熙很快收到了迴應,每家的族長都要來看看,給他祝壽。
看著越來越厚的迴信,他的臉色格外的陰沉。
另一邊的襄陽,蕭鈴兒的父親蕭威格外精神,他倒是沒請人赴宴,但有人不請自來。
嶺南王陳喜駕到,專門賠罪的。
兩家本是親家,為了地盤和人,打了一仗,蕭恪中箭,後來因為瘟疫就退兵了。
如果陳喜不來,蕭家就要讓皇帝出手去收拾他。
可是嶺南王沒那麽傻,他的女兒是蕭恪的老婆,襄陽的事他都知道一些。
皇帝來了,皇帝又走了。
這些對偏遠之地嶺南來說,沒什麽重要的。
可自從陳喜聽說,蕭威進京了,和他一起的還有海陵王、九江王這些人,一下就坐不住了,茶飯不思啊!
他經營嶺南幾十年,靠著襄陽王的支持,立住了腳跟,攢下了不薄的家底,以為能振翅高飛了。
可蕭威進京刺激到了他,人家是皇帝嶽父,身後是整個大商,他沒本事真的撕破臉皮。
後來聽說篡位的拓跋淵死了,拓跋辯又被扶了上去,陳喜就更擔心了。
他怕以前的老大哥用別的手段,真把皇帝招來就完了。
思前想後,沒必要為了幾萬人和幾座山把關係鬧僵,於是就順著女兒的線來到了襄陽王府謝罪。
蕭威自然是心裏樂開了花,臉上卻是一副問罪的神情。
陳喜早有準備,說是:
“大哥你不知道,年後小弟病了,是我那個副將總理政事,他太不是東西,不僅不聽您的話,還射傷了我的好女婿,離間我們兩家關係。”
“此人罪不可赦,小弟已經把他烹了。”
“來,拿上來,這是他的腦袋。”
他三兩句話把責任撇的一幹二淨。
蕭威也不是三歲小兒,尤其是見到完顏明亮那些人後,感覺又迴到了20歲。
他接受了陳喜的說辭,但在一家人的宴會上,喝了一杯酒就要向嶺南的五原移民。
襄陽九江嶺南這些地方,地多人少,從來隻有搶人的,哪有送人的。
陳喜剛開始歡喜,以為大哥又信任他了,可馬上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蕭威說:
“陛下要在南方安置一些人,不多,也就五六百萬,你嶺南五原是個好地方,我已經拍胸脯保證了。”
“說你辦事得力,安置100萬人不成問題。”
.陳喜頭都大了,他嶺南一共才300萬人,一大半還不是大商百姓。
事情雖然難,可管轄的人多了,他的實力也會有質的飛越,他覺得大哥還是向著他的。
可和女兒見麵後才知道,這100萬人是皇屬軍,軍隊編製,隻聽蕭鈴兒的命令。
陳喜差點沒原地爆炸,當夜就耗子成精,連夜返迴了嶺南。
如果真讓100萬軍隊駐紮在嶺南,那他這輩子都做不成土皇帝了。
奮鬥幾十年,完全給人做嫁衣呀!
這一天是六月初五,第二天是六六大順。
真是個上路的好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