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這次碰到的是銅牆鐵壁。


    劉玄吃了【禁桃】,一整晚都在聽風吹草動。


    淩晨3點的時候,有人靠過來了。


    他們的秩序比較混亂,偶爾能聽見低語,夾雜著叮當的聲響。


    是他們的武器鎧甲互相碰撞,產生的聲音。


    流軍民混亂,偷襲也沒有什麽規範可言。


    所以劉玄聽到響動後,第一時間叫醒眾人,銜枚後撤,扔下帳篷退開了。


    慢慢的放他們進埋伏圈。


    本來是要動手的,十個【萬箭齊發】錦囊都準備好了。


    但看到百姓樸素的臉,劉玄頓時心軟了。


    大喊一聲:


    “皇帝在此,投降免死。”


    也不叫鐵甲軍上去衝殺,隻是等待結果出現。


    不用劉玄動手,流民軍知道自己被包圍,本能的想逃,自相踐踏,死傷者有一萬多人。


    沒跑的了的,原地哀嚎。


    劉玄叫人收繳了他們的武器鎧甲,釋放【桃園結義】給他們,短暫恢複了百姓對皇帝的信任。


    但也沒給飯吃。


    而是等天亮,把死人都埋了,才押送這6千人,到城牆下,搞一個聚餐。


    糧食給他們,讓自己做飯。


    也不用說什麽勸降的話了,請他們吃上飽飯,有意願的,可以喚城內的同鄉出來。


    一起吃皇糧。


    不想動彈的,領三日口糧,自己去居庸城報到。


    如果再南下,定斬不饒。


    劉玄嘴上說的強硬,可是心裏真的不願朝百姓動刀子。


    殺了匪首,能給機會,就給機會。


    隻要這些人收心,本本分分過日子,那就是好百姓。


    年關將至,他知道城裏的人吃不飽飯,就故意用米飯引誘他們,看裏麵的人猶豫,再度祭出大招:


    “交出匪首,餘者免罪。”


    “申時不降,以謀反罪論處。”


    劉玄嚐試激化矛盾,讓城內的守軍,內部產生分歧。


    但眼看太陽西斜,申時到了,城門也沒開。


    劉玄不再客氣,但攻城之前,還是先禮後兵。


    宣判了城內人的謀反罪,一律殺無赦。


    話畢,詢問城裏的人,有沒有什麽想說的?


    一片死靜。


    劉玄剛要下令攻城,就聽見城頭上有人喊:


    “再等一等,等一等。”


    “已經在捕殺昭虎將軍了,半個時辰後開門投降。”


    ……


    城上嘈雜,對突然有人出來喊投降的行為不明所以。


    但如果投降的話,就不用打仗了。


    這讓士兵心中一喜,而劉玄也高興,以為他們識大體了。


    可是等了一個時辰,都沒有開門。


    他疑心又起,以為被騙了。


    但隨即城頭掛起一顆首級,有認得的說是昭虎將軍,城外那些被俘虜的流民,竟然磕頭流淚,嗚嗚咽咽起來。


    這個雜牌將軍這般得民心,劉玄也不敢入城了,讓他們依次出城,上交兵器、鎧甲。


    至於銀兩,是要被鐵甲軍搜身的。


    城裏人多,20多萬人,就忙活到了三更天。


    發放糧食給他們,算是路費,可以堅持到居庸城。


    但這裏還冒出來5萬沙丘縣的原住民,有男有女,但沒小孩。


    讓他們去北境,是死也不要去的。


    流民南下時,擄走了女人,脅迫了男人,小孩子沒飯吃,幾乎絕跡。


    這樣的仇恨,怎麽能去賊窩裏呢!


    聽他們眾誌成城,劉玄隻好變通,讓本地的百姓去樂安城下,找琅琊王照顧他們。


    可是這次兵災破壞太嚴重,人口十不存一,琅琊王的信用也成為了負數。


    沙丘縣百姓不信琅琊王能保護他們。


    隻想跟隨皇帝的兵馬一起走。


    而劉玄分身乏術,他還要去打仗呢!


    勉強留了10天口糧,讓他們自己決定。


    是去樂安城找琅琊王,還是北上去居庸城,和北境流民一起生存。


    之所以不敢多給,是怕發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悲劇。


    這座城池無軍防守,萬一被偷襲,劉玄未必救援的上。


    他現在不是閑人了,經常要在安定城、薊城、樂安城、居庸城之間跑。


    每隔一星期,還要去涼州看看,防止劉曜摸魚。


    這種工作強度,至少要持續1年。


    不過隨著皇屬軍人數越來越多,【軍屯】產出的糧食多出來了,能給一些地方留3天餘糧,不用天天去。


    臨走的時候,劉玄把司馬熙送來的豬和雞鴨殺了許多,送予琅琊百姓,吃頓好的。


    祝福明年,琅琊郡風調雨順。


    他也會盡快戡亂,讓他們不再受兵災、戰亂之苦。


    這些話一說,百姓都哭了。


    尤其是長者,仿佛像劉玄的爺爺奶奶一樣,讓他小心流寇,早日凱旋。


    27日一早,劉玄去了樂安城。


    司馬熙他們正熱鬧著呢!唯有白大虎還在操勞城防的事。


    自從離開樂安城,雖然每兩三天能見到白大虎,可畢竟少了肌膚之親,劉玄微有歉意。


    她現在是站劉玄這邊的,讓她父王提供了棉花,來幫助皇屬軍過冬。


    也沒時間給她些獎勵,隻能給一個不太確切的承諾。


    劉玄總說再打一場,把淄水城收複,就陪她過年。


    淄水城是座堅城,城裏有數百萬人。


    守城的是5萬完整的鐵甲軍和30萬人流民軍精銳手裏。


    死在他們手上的琅琊人,已經數不清了。


    淄水城的統軍將軍不是雜牌的,而是東邊5鎮的鐵甲軍統帥——李溫。


    此人威望極高,在韃靼草原都有名氣,心思深沉。


    看在他是完顏明亮舊部的麵子上,劉玄想給他機會,和平招降淄水城百姓,不動刀槍,好好過個年呢!


    鐵甲軍怕被投降了首領被殺,就拚命加固城牆,拿淄水城的20萬百姓當人肉盾牌,打算抵擋住攻擊。


    並且為了拖住皇帝親征,他們聯絡韃靼的騎兵,希望他們別急著迴草原,大商皇帝在這兒呢!


    希望他們能打上一打,隻要控製住皇帝,鐵甲重騎也不敢覬覦草原了,還能收到大批糧食鹽茶。


    韃靼騎兵動心了。


    他們本來要撤,但聽說隻有5萬鐵甲軍,沒有騎兵,東韃靼可汗摩拳擦掌,要抓了劉玄迴草原。


    如果得手,那是不世的功勳啊!


    他或許能趁機統一韃靼諸部,成為真正的大可汗,草原會一直記得他的名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贅婿皇帝,開局超度十萬反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漸離擊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漸離擊築並收藏贅婿皇帝,開局超度十萬反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