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也早就給他遞枕頭了,琅琊北邊是北境的“東邊5鎮”,一直在南下搶劫。


    他琅琊軍弱,希望朝廷能支援一下。


    劉玄說幹就幹,把進軍琅琊的計劃放在了第一。


    眨眼又公雞打鳴,馮婉等人給劉玄準備了滿桌珍饈。


    可他沒什麽胃口,洗漱之後想起城外的難民吃的那些東西,他就反胃。


    隨便打發兩口就去找完顏勝男和白大虎,兩人還在練兵,尤其是打仗前就投靠他的600萬皇屬軍,被男女分營,一小部分還參與了安定城的戰鬥。


    如今戰事了結,讓他們迴家和親人團聚,休息以後,一起南下,轉雍州北上去琅琊。


    果然他一下詔,讓新兵們迴家,立刻有人奔走相告,高唿萬歲。


    劉玄聽著受用,感覺融入到人民群眾裏去了。


    但隨便監聽幾個人,就發現事情不盡如人意。


    劉玄獲得了民意民心,但管理皇屬軍的人,已經被馮家、完顏家已拉攏了不少,幾乎全拜入了他嶽父門下。


    他還是孤家寡人啊!


    這也可以理解,在外人看來,他沒有皇室宗親,隻有外戚。


    皇帝和八位嶽父是一家子,投靠實權國丈,這無可厚非啊!


    所謂嶽父牌拐杖,不拄不行。


    皇屬軍剛解散時,完顏勝男、白大虎都非常不爽,但是劉玄要她們遴選親兵,去琅琊郡的時候,兩人就都開心了。


    這些兵以後就是她們的私人部隊,有了他們京城裏麵好說話。


    公布了南下的消息,劉玄就開始催促馮家人賣力點。


    快點把人口登記完成,好讓他放心南下。


    馮家人神通廣大,把城外的一千一百萬人分割成了1000個旗號。


    讓他們按照原來的村、郡、城,依次組織起來,按編號進城領糧食,鐵甲軍監察。


    這種按區域來組織分配的製度,省時省力,很快就能把戶口統計工作鋪排下去。


    劉玄也能領到足夠多的糧食,提供給倉庫。


    他去巡查的時候,馮家人對他畢恭畢敬。


    因為安定城的那一戰,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馮家人也震撼了。


    慶幸鐵甲軍的刀夠快,才沒讓流民剁了他們的腦袋。


    京城裏出來的吏部、戶部的官,也是無比震驚。


    他們沒見過這個場麵,一直把大商掛嘴邊,打過以後才知道大商是實實在在的。


    大商武德充沛,他們也就腳踏實地,管流民的時候,底氣才充足。


    十一月初五,劉玄就帶著身邊的女人和海陵王商量,他得去琅琊。


    北境分兩頭,西邊穩住了,東邊可能會鬧起來。


    鐵甲重騎也可能去東邊5鎮去搶,他必須去琅琊坐鎮。


    況且鐵甲軍也不能一直沒有軍餉,劉玄要去找琅琊王商量商量,把軍費安排一下。


    關於發錢的事,海陵王是來者不拒的。


    但緊接著劉玄就和他要兵要人,要20萬鐵甲軍,要安定城的1700萬百姓。


    1700萬,四分之一的北境人口,海陵王不能接受,劉玄就繞著他理論。


    “嶽父大人,過去30年裏,北境人口翻了好幾倍,可土地沒有變。”


    “反而因為天氣變化,能產糧食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守著不下蛋的雞,朝廷就得年年賑濟,不移民能行嗎?”


    海陵王不講道理,裝作沒聽懂。


    國家怎麽樣,他不想管,但是北境的百姓要離開,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嘴皮子都磨破了,海陵王還是一副,我不聽,我不懂,我不表態的態度。


    好話說服不了他,劉玄隻能以理服人了。


    “你別忘了,他們叫皇屬軍,隻有朕能壓得住他們。”


    “你當然也可以發號施令!不過他們聽不聽,可就不一定了。”


    “琅琊兵弱,朕肯定要去看看的,你到時候就知道這1700萬人是跟你還是跟朕了。”


    他不卑不亢,海陵王也不是嚇大的,直接召皇屬軍北上,迴到家鄉,糧食少不了他們的。


    完顏明亮很快發現,他的命令不管用。


    朝廷命官和馮家的認不聽他的,流民百姓不聽他的,就連鐵甲軍,都要看皇帝的臉色。


    原因很簡單,皇帝在打仗時救的人太多了。


    百姓頌揚他,鐵甲軍喜歡這個皇帝。


    完顏明亮沒辦法,隻能多提點要求,然後放人。


    劉玄答應給北境百姓免費提供糧食三年,完顏明亮才同意10萬鐵甲軍和安定城的千萬災民南下。


    他全權負責賑災事宜,並招安鐵甲重騎,讓北境不要亂。


    更遠一點的承諾也是有的,如果糧食產量增加,朝廷就給北境移民。


    反之,如果持續的欠收,有了災民,朝廷還得賑濟。


    劉玄隻有三個要求:


    穩定,穩定,還是tmd穩定。


    穩定的局麵比什麽都強,他得立刻去給琅琊的嶽父司馬熙減輕壓力,找機會收保護費。


    晚去一個月,東邊5鎮的婦女兒童,也可能南下呀!


    海陵王臨走的時候,不好意思的請求,讓劉玄保證琅琊收到錢,趕緊送北境來,他需要賞銀來安定軍心。


    錢暫時沒有,劉玄給了西邊6鎮和北邊3鎮的便宜行事之權,先斬後奏。


    東邊五鎮的局麵不明朗,劉玄無法保證不幹涉,他道:


    “東邊五鎮如果有事,朕會讓勝男來管,朕不插手,你放心好了。”


    就這樣,劉玄11月初八就啟程,抓緊時間南下。


    完顏明亮私下給了女兒完顏勝男兩千的鐵甲軍,都是軍官,方便她把完顏家的勢力,滲透到皇屬軍裏麵。


    劉玄不知道這件事,他已經在研究怎麽入主琅琊了。


    司馬熙的人天天來催,問官軍什麽時候到?就快要撞死他麵前了,足見琅琊郡情勢危機。


    劉玄在大商地圖上,大筆一揮,把京城和北境之間的區域描出來了。


    大城50多座,有三分之二遭了兵災,被鐵甲軍7月南下時攻破了,馮寶寶那時候被嚇破了膽。


    二次南下,當然要讓10萬鐵甲軍開路。


    有他們提供的威懾力,劉玄才能安置城內城外1700萬流民,讓他們臨時安置在雍州北麵,拱衛京城。


    地方不夠,再安排到南方去。


    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劉玄下旨,調更多的戶部、吏部的人來,就算全都調來了,也要把流民打包帶走。


    這不是小事,需要忙活半年以上。


    東邊鎮,人口基數過大,他讓1000個旗號下的皇屬軍,每旗都選人出來。


    一個村至少5個人,共10萬人組成銀龍軍,為先鋒軍,帶路劉玄和鐵甲軍賑災。


    剩下的人老老實實去登記戶口,然後南下,隻有南下才給糧食吃。


    為了安全,首批次南下的皇屬軍,是劉玄最先賑濟的那600萬人。


    他們對皇帝信任度更高一些,不容易出亂子。


    到了地方,就在都城外新建倉庫,劉玄會負責補滿。


    考慮到百姓人數多,行軍速度慢,就多設了幾個補給點。


    劉玄會每天都來補給。


    而在南下的過程中,馮婉、秦雪、拓跋伽羅就先迴京城了,雍州軍護送。


    她們雖然對劉玄愛不釋手,但為了家族利益,分配這南下的千萬流民,也是迴宮去了。


    跟皇帝北上,不知要多久才能結束。


    她們抓緊機會安插人手,才是正事。


    臨走前,馮婉給劉玄推薦了五個人,是她用慣了的馮家子弟,算是盡了一點夫妻情分。


    劉玄照單全收,因為他實在沒人可用。


    他那八位有背景的嶽父,派來的人都是各懷鬼胎。


    完顏家、馮家一早就在安插人手。


    涼州、琅琊,自顧不暇。


    雲南王的人姍姍來遲,就八百兵,來護衛他們的大小姐。


    更過分的是竇琪瑛、蕭鈴兒她們兩家的,賴在京城沒來。


    一聽說鐵甲重騎南下了,恨不得躲迴娘胎裏去,一個多月過去了,連個人影都沒瞧見。


    馮家的人比較靠譜,劉玄記得馮婉的好。


    他們迴了京城,也能讓兵部調些鎧甲兵器來,簡單武裝下皇屬軍,在抵達琅琊前,擁有一戰之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贅婿皇帝,開局超度十萬反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漸離擊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漸離擊築並收藏贅婿皇帝,開局超度十萬反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