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寧背著手朝前麵走去,道:“行了,都別多禮了。”
四人站了起來,跟上薛寧的腳步。侯世達首先呈上一本公文,道:“啟稟遼王,這是最近這一個月的政務報告。”
薛寧接到手中,翻開來,看到內容不少,便合上了公文,道:“你說吧。”
“是。啟稟遼王,最近這一個月來,又有十七家在大晉有名的商賈世家進駐遼州,另外還有中共十一家北戎以及西洋的大商賈進駐遼州,整體對外貿易增加了六成!在手工業方麵,發展十分迅猛,其中織布及印染行業的發展尤為迅猛,增量是上個月的兩倍,另外瓷器作坊、釀酒行業也都發展十分喜人,遼州內需旺盛,各行各業發展勢頭都非常好。”
“采礦方麵,得益於大量戰俘的使用,采礦量比之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冶礦方麵的發展同樣迅猛,鋼鐵產量、煤炭產量以及銅產量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在教育方麵,官學已經招生完畢,總共招收了超過十萬學生,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一般人家,不過由於想要入學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這一次的競爭十分激烈,基本上是三個人中才能選拔出一個人來,都是經過了初試考核的,結果不敢說完全公平,但應該可以令絕大多數人信服。以上便是遼州這一個月的大致情況了!”
薛寧微笑著點了點頭,看了侯世達一眼,讚道:“很好!比我預期的還要好上那麽一點點。”
侯世達心中歡喜,連忙抱拳道:“屬下不敢居功,這全都是遼王運籌帷幄的緣故,屬下等人不過是遵照遼王的命令行事罷了。”
薛寧嗬嗬一笑,覺得對方這番馬屁拍得自己還蠻爽的。
侯世達突然想到了什麽,神色凝重地道:“有件事情還需要請遼王定奪。是關於金州太守的。金州太守貪贓枉法強搶民女,此事被人告發,屬下派人暗中調查,基本上已經查清,此事基本屬實,因此屬下請示遼王,該當如何處置金州太守?”
薛寧皺了皺眉頭,心裏有些不爽,禁不住喃喃道:“沒想到我的手下也終於出現這種老鼠屎了!”
看了一眼侯世達,心裏明白侯世達為何沒有事先處理這件事情而是來向自己請示,因為大晉多年來形成的人情傳統,對於這一類的事情,其實基本上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侯世達自然不敢在這種問題上太過較真。一直以來大晉帝國都習慣以人情為紐帶維持上下之間的關係,所以一直以來朝廷大臣犯事,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不會折騰出多大的水花來,除非皇帝不喜歡那個大臣了。
薛寧掃視了眾人一眼,道:“我這個人絕不是那種吃飽了沒事幹偏要大公無私的神經病,不過我希望你們都能明白,一個公正的大環境才是符合我們所有人利益的。我們能夠有如今這個地位,基礎是什麽?……”
眾人互望了一眼,蕭元貴情不自禁地道:“應該,應該是道德吧!……”
薛寧嗬嗬一笑,冷笑道:“如果道德能讓絕大多數人成為受益的一方,那麽就是道德,可是顯然不是這麽迴事。我現在我就告訴你們,這個基礎是什麽。……”
眾人看著薛寧,都顯得有點緊張的樣子。
薛寧笑道:“這個基礎說來很簡單,就是絕大多數的百姓,他們是統治的基石。隻有絕大多數的百姓支持我們,我們才能維持如今這樣地位,才能維持統治。百姓為什麽支持我們,他們隻有在我們的統治之下能夠獲得好處獲得安定的生活,他們才會從心中支持我們。而公平的大環境就是為了保證絕大多數百姓能夠獲得好處獲得安定生活的根本。如果老百姓過不好了,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道理就是這麽簡單。”
“我不會說為國為民那種虛偽的廢話!其實說那種話的基本上也都不是什麽好東西!我隻告訴你們,我要的是維持並且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所以我必須維護大環境的公平!誰要是想破壞這一點,那就是跟我做對想要我死,既然他想要我死,那麽我也就不會對他手下留情!”
眾人心頭一凜,心裏對於薛寧,沒來由地更加敬畏了。
侯世達抱拳道:“屬下明白了,屬下立刻調派人員抓捕荊州太守,並且調查金州太守的罪證!”
薛寧點了點頭。目光看向蕭元貴。
蕭元貴會意,立刻將早就準備的公文呈上,道:“這是屬下這段時間的幽州治理報告。”蕭元貴是薛寧任命的幽州刺史,在聽說薛寧迴到遼陽之後,知道薛寧想要詢問幽州的情況,因此立刻趕來遼陽述職。
薛寧接過報告,隨便翻看了一下,便叫蕭元貴大致說一下。
蕭元貴便將幽州的情況大致向薛寧報告了。情況有些出乎薛寧的預料,幽州的手工業以及農業情況竟然比之遼州還要好,采礦冶礦業也非常發達,而且這段時間的發展形勢也都十分向好。
薛寧思忖著嘀咕道:“看來幽州那邊的底子比遼州這邊要厚實得多啊!”
蕭元貴立刻抱拳道:“遼王英明,正是如此!屬下不得不說,蕭乘風雖然人品不怎麽樣,可是治理地方還是有一套的!”
薛寧笑著點了點頭。目光看向葛七和鄧九公,笑問道:“你們兩個,有沒有什麽好消息給我啊?”
葛七立刻抱拳道:“迴稟遼王,屬下已經按照遼王的吩咐在幽州開設了新的軍械廠,目前已經投產。遼王離開的這段時間,由於所有軍械廠都陸續投產的緣故,因此雖隻有一個月過幾天時間,但卻共計生產了兩萬五千支步槍,三十門火炮。”
薛寧流露出驚喜的神情,隨即思忖道:“如此一來,第一、第二、第三,三個步兵師可以全部裝備上步槍。嗯,三娘在組建的水軍有三千人,他們的步槍也可以全部配齊,至於新生產出來的三十門火炮,就全都配給三娘他們吧。剩下的一些就放在武庫裏備用。”
葛七連忙抱拳應諾。
鄧九公見葛七報告完了,連忙抱拳道:“遼王,我們按照遼王提供的意見終於製作出了地雷!”
四人站了起來,跟上薛寧的腳步。侯世達首先呈上一本公文,道:“啟稟遼王,這是最近這一個月的政務報告。”
薛寧接到手中,翻開來,看到內容不少,便合上了公文,道:“你說吧。”
“是。啟稟遼王,最近這一個月來,又有十七家在大晉有名的商賈世家進駐遼州,另外還有中共十一家北戎以及西洋的大商賈進駐遼州,整體對外貿易增加了六成!在手工業方麵,發展十分迅猛,其中織布及印染行業的發展尤為迅猛,增量是上個月的兩倍,另外瓷器作坊、釀酒行業也都發展十分喜人,遼州內需旺盛,各行各業發展勢頭都非常好。”
“采礦方麵,得益於大量戰俘的使用,采礦量比之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冶礦方麵的發展同樣迅猛,鋼鐵產量、煤炭產量以及銅產量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在教育方麵,官學已經招生完畢,總共招收了超過十萬學生,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一般人家,不過由於想要入學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這一次的競爭十分激烈,基本上是三個人中才能選拔出一個人來,都是經過了初試考核的,結果不敢說完全公平,但應該可以令絕大多數人信服。以上便是遼州這一個月的大致情況了!”
薛寧微笑著點了點頭,看了侯世達一眼,讚道:“很好!比我預期的還要好上那麽一點點。”
侯世達心中歡喜,連忙抱拳道:“屬下不敢居功,這全都是遼王運籌帷幄的緣故,屬下等人不過是遵照遼王的命令行事罷了。”
薛寧嗬嗬一笑,覺得對方這番馬屁拍得自己還蠻爽的。
侯世達突然想到了什麽,神色凝重地道:“有件事情還需要請遼王定奪。是關於金州太守的。金州太守貪贓枉法強搶民女,此事被人告發,屬下派人暗中調查,基本上已經查清,此事基本屬實,因此屬下請示遼王,該當如何處置金州太守?”
薛寧皺了皺眉頭,心裏有些不爽,禁不住喃喃道:“沒想到我的手下也終於出現這種老鼠屎了!”
看了一眼侯世達,心裏明白侯世達為何沒有事先處理這件事情而是來向自己請示,因為大晉多年來形成的人情傳統,對於這一類的事情,其實基本上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侯世達自然不敢在這種問題上太過較真。一直以來大晉帝國都習慣以人情為紐帶維持上下之間的關係,所以一直以來朝廷大臣犯事,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不會折騰出多大的水花來,除非皇帝不喜歡那個大臣了。
薛寧掃視了眾人一眼,道:“我這個人絕不是那種吃飽了沒事幹偏要大公無私的神經病,不過我希望你們都能明白,一個公正的大環境才是符合我們所有人利益的。我們能夠有如今這個地位,基礎是什麽?……”
眾人互望了一眼,蕭元貴情不自禁地道:“應該,應該是道德吧!……”
薛寧嗬嗬一笑,冷笑道:“如果道德能讓絕大多數人成為受益的一方,那麽就是道德,可是顯然不是這麽迴事。我現在我就告訴你們,這個基礎是什麽。……”
眾人看著薛寧,都顯得有點緊張的樣子。
薛寧笑道:“這個基礎說來很簡單,就是絕大多數的百姓,他們是統治的基石。隻有絕大多數的百姓支持我們,我們才能維持如今這樣地位,才能維持統治。百姓為什麽支持我們,他們隻有在我們的統治之下能夠獲得好處獲得安定的生活,他們才會從心中支持我們。而公平的大環境就是為了保證絕大多數百姓能夠獲得好處獲得安定生活的根本。如果老百姓過不好了,我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道理就是這麽簡單。”
“我不會說為國為民那種虛偽的廢話!其實說那種話的基本上也都不是什麽好東西!我隻告訴你們,我要的是維持並且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所以我必須維護大環境的公平!誰要是想破壞這一點,那就是跟我做對想要我死,既然他想要我死,那麽我也就不會對他手下留情!”
眾人心頭一凜,心裏對於薛寧,沒來由地更加敬畏了。
侯世達抱拳道:“屬下明白了,屬下立刻調派人員抓捕荊州太守,並且調查金州太守的罪證!”
薛寧點了點頭。目光看向蕭元貴。
蕭元貴會意,立刻將早就準備的公文呈上,道:“這是屬下這段時間的幽州治理報告。”蕭元貴是薛寧任命的幽州刺史,在聽說薛寧迴到遼陽之後,知道薛寧想要詢問幽州的情況,因此立刻趕來遼陽述職。
薛寧接過報告,隨便翻看了一下,便叫蕭元貴大致說一下。
蕭元貴便將幽州的情況大致向薛寧報告了。情況有些出乎薛寧的預料,幽州的手工業以及農業情況竟然比之遼州還要好,采礦冶礦業也非常發達,而且這段時間的發展形勢也都十分向好。
薛寧思忖著嘀咕道:“看來幽州那邊的底子比遼州這邊要厚實得多啊!”
蕭元貴立刻抱拳道:“遼王英明,正是如此!屬下不得不說,蕭乘風雖然人品不怎麽樣,可是治理地方還是有一套的!”
薛寧笑著點了點頭。目光看向葛七和鄧九公,笑問道:“你們兩個,有沒有什麽好消息給我啊?”
葛七立刻抱拳道:“迴稟遼王,屬下已經按照遼王的吩咐在幽州開設了新的軍械廠,目前已經投產。遼王離開的這段時間,由於所有軍械廠都陸續投產的緣故,因此雖隻有一個月過幾天時間,但卻共計生產了兩萬五千支步槍,三十門火炮。”
薛寧流露出驚喜的神情,隨即思忖道:“如此一來,第一、第二、第三,三個步兵師可以全部裝備上步槍。嗯,三娘在組建的水軍有三千人,他們的步槍也可以全部配齊,至於新生產出來的三十門火炮,就全都配給三娘他們吧。剩下的一些就放在武庫裏備用。”
葛七連忙抱拳應諾。
鄧九公見葛七報告完了,連忙抱拳道:“遼王,我們按照遼王提供的意見終於製作出了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