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迴到二樓,常小白迫不及待的問道:「媽,宋伯母怎麽說?」
周薇雖然對宋揚這個兒婿萬分滿意,可是看著兒子猴急的模樣,卻是又好笑又心酸,這一刻,周薇總算有點了解常老爺子的心情了。自己明明生了兩個兒子,卻要體會嫁閨女的酸楚,咳咳。
「你宋伯母自然是一萬個願意了,不過小白,你是不是認定了宋揚?」
「當然了!」常小白想都沒想的迴道。
不過,常小白是個細心的孩子,他這時已經發現周薇似乎有話要說,不由問道:「怎麽了,媽?你放心,就算我結婚了,我也會經常迴來看你的。」
周薇嘆了口氣:「小白啊,咱們常家,包括你外祖家,都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兩家的祖訓都有這麽一條,後代子孫切不可沾染權利鬥爭,尤其是皇室內鬥,那可是殺人不見血的。」
「媽你是擔心揚哥會捲入皇位之爭?」常小白終於明白周薇在擔心什麽了。
襄陽公祖上其實姓鄭,舊朝時候,襄陽公救駕有功,被賜了國姓,這才改姓宋。宋在炎夏國是最尊貴的姓氏,因為皇帝就姓宋。
當今坤帝也算是個出色的守成之君,論起輩份,卻是宋揚正兒八經的舅姥爺。
坤帝勤政愛民,炎夏國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很受國民愛戴,唯一的缺憾大約就是子嗣單薄這點了吧。
說起來,宋家皇帝多出情種,當年的輝帝,就是宋揚的嫡親外祖父,因為和皇後鶼鰈情深,一生沒有納妃,和皇後相伴到老,隻惜隻得一女,就是宋揚的母親炎夏國大長公主宋無憂了。
輝帝沒有兒子,皇位最後傳給了同母弟弟,就是坤帝了。這麽說吧,坤帝幾乎是白撿了一個皇位。
民間傳說,輝帝傳位前,曾經和坤帝說好,若是宋無憂生下男孩,就立宋無憂的兒子為太子。
坤帝當親王的時候,是個孺雅溫和的性子,否則輝帝也不會放心把國家和愛女託付給他了。事實證明,人真的會變的,尤其坐到了那個至尊的位置,體會到了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感覺,若幹年後,卻要把皇位還給兄長的後人,坤帝估計是越想越不得勁,否則登基後也不會廣納後宮,開枝散葉了。
坤帝是大行皇帝老來子,朝後生坤帝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了,所以坤帝從小身體就比較弱,好在後天注意保養,倒也沒什麽大問題。不過,這個沒問題的前提是坤帝不自己作死,房事過頻,傷腎哪!
總之吧,坤帝在位二十五年,妃子貴人納了五十多個,日夜耕耘,如今也隻得二個皇子四個公主。這公主自然是不能繼承皇位的,而二個皇子嘛,皇後所出的居次,今天才九歲,身子倒是壯的像頭牛,就是這腦袋不太靈光,說白了就是弱智。
當然了,皇家是要臉麵的,當然不允許不利於二皇子的消息流傳出去,對外隻說二皇子胎裏不足,需要靜養,所以這位二皇子甚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至於大皇子嘛,今年二十三歲,是已故蘇貴妃的兒子,從小聰明伶俐,原本是儲君的最佳人選,可惜,去年代表坤帝出國訪問,出了車禍,昏迷了大半個月才醒過來。這人是醒了,同時也廢掉了,炎夏國自然不需要一個話都說不清楚的儲君了。
坤帝登基後,還是很注重經營名聲的,雖然他和輝帝的私下約定沒幾個人知道,但是為了顯示自己沒有薄待兄長的後人,宋揚五歲那年,正式入了皇冊,也就是說,按照繼承順序來說,宋揚是炎夏國皇位的第三順位繼承人。
☆、第005章
常小白知道,宋揚本身對皇位沒興趣,他隻想安安穩穩的做他的襄陽公世子,無奈老一輩的恩怨情仇不是他一個小輩能夠化解的,他也是身不由己的捲入皇位之爭。
如今的情況,第一順位繼承人廢了,第二順位繼承人是個傻子,正常情況下,宋揚上位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可壞就壞在宋揚不是坤帝親生的,坤帝如何捨得把皇位拱手讓人呢?所以,這些年,坤帝可是使出吃奶的勁努力造小人呢!
「媽,今上不過耳順之年,這些年又保養有術,未必不能生個合格的繼承人出來。」
常小白不是真小白,雖然不怎麽關注國家大事,但是和宋揚相關的事他還是有注意的。並且,平時常小白和宋揚約會的時候,也不是天天風花雪月的,偶爾也會說說正事,比如說坤帝的心思,宋揚就沒少給常小白分析。
周薇嘆了口氣:「你宋伯母和揚揚都很清楚目前的情況,他們母子也從來沒有肖想過那個位置,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早年輝帝的舊臣可都指望著從龍之功翻身呢!」
「還有,我們知道揚揚根本無心帝位,可今上不信啊!而且今上的身體,並不如表現出來那麽樂觀。」
即使屋內隻有母子二人,周薇說話還是很小心的,常小白自然聰明的聽出了周薇的言下之意:坤帝怕是孵不出蛋來了。
周家是做醫藥生意的,周家的祖傳醫術在炎夏國也是出了名的。雖然說常小白外家的那個周家,如今已經把重心轉移到了藥材生意上,不過周家賴以為生的本事並沒有丟,隻不過不再公開懸壺濟世罷了。
周薇是周家掌上明珠,一身醫術一點不比父兄差,就連常小白,年幼的時候,也是被大舅抓著正經學過醫術的,隻是缺少實踐經驗,平時看個小毛小病還行,像周薇那般光看臉色就能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是做不到的。
</br>
周薇雖然對宋揚這個兒婿萬分滿意,可是看著兒子猴急的模樣,卻是又好笑又心酸,這一刻,周薇總算有點了解常老爺子的心情了。自己明明生了兩個兒子,卻要體會嫁閨女的酸楚,咳咳。
「你宋伯母自然是一萬個願意了,不過小白,你是不是認定了宋揚?」
「當然了!」常小白想都沒想的迴道。
不過,常小白是個細心的孩子,他這時已經發現周薇似乎有話要說,不由問道:「怎麽了,媽?你放心,就算我結婚了,我也會經常迴來看你的。」
周薇嘆了口氣:「小白啊,咱們常家,包括你外祖家,都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兩家的祖訓都有這麽一條,後代子孫切不可沾染權利鬥爭,尤其是皇室內鬥,那可是殺人不見血的。」
「媽你是擔心揚哥會捲入皇位之爭?」常小白終於明白周薇在擔心什麽了。
襄陽公祖上其實姓鄭,舊朝時候,襄陽公救駕有功,被賜了國姓,這才改姓宋。宋在炎夏國是最尊貴的姓氏,因為皇帝就姓宋。
當今坤帝也算是個出色的守成之君,論起輩份,卻是宋揚正兒八經的舅姥爺。
坤帝勤政愛民,炎夏國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很受國民愛戴,唯一的缺憾大約就是子嗣單薄這點了吧。
說起來,宋家皇帝多出情種,當年的輝帝,就是宋揚的嫡親外祖父,因為和皇後鶼鰈情深,一生沒有納妃,和皇後相伴到老,隻惜隻得一女,就是宋揚的母親炎夏國大長公主宋無憂了。
輝帝沒有兒子,皇位最後傳給了同母弟弟,就是坤帝了。這麽說吧,坤帝幾乎是白撿了一個皇位。
民間傳說,輝帝傳位前,曾經和坤帝說好,若是宋無憂生下男孩,就立宋無憂的兒子為太子。
坤帝當親王的時候,是個孺雅溫和的性子,否則輝帝也不會放心把國家和愛女託付給他了。事實證明,人真的會變的,尤其坐到了那個至尊的位置,體會到了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感覺,若幹年後,卻要把皇位還給兄長的後人,坤帝估計是越想越不得勁,否則登基後也不會廣納後宮,開枝散葉了。
坤帝是大行皇帝老來子,朝後生坤帝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了,所以坤帝從小身體就比較弱,好在後天注意保養,倒也沒什麽大問題。不過,這個沒問題的前提是坤帝不自己作死,房事過頻,傷腎哪!
總之吧,坤帝在位二十五年,妃子貴人納了五十多個,日夜耕耘,如今也隻得二個皇子四個公主。這公主自然是不能繼承皇位的,而二個皇子嘛,皇後所出的居次,今天才九歲,身子倒是壯的像頭牛,就是這腦袋不太靈光,說白了就是弱智。
當然了,皇家是要臉麵的,當然不允許不利於二皇子的消息流傳出去,對外隻說二皇子胎裏不足,需要靜養,所以這位二皇子甚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至於大皇子嘛,今年二十三歲,是已故蘇貴妃的兒子,從小聰明伶俐,原本是儲君的最佳人選,可惜,去年代表坤帝出國訪問,出了車禍,昏迷了大半個月才醒過來。這人是醒了,同時也廢掉了,炎夏國自然不需要一個話都說不清楚的儲君了。
坤帝登基後,還是很注重經營名聲的,雖然他和輝帝的私下約定沒幾個人知道,但是為了顯示自己沒有薄待兄長的後人,宋揚五歲那年,正式入了皇冊,也就是說,按照繼承順序來說,宋揚是炎夏國皇位的第三順位繼承人。
☆、第005章
常小白知道,宋揚本身對皇位沒興趣,他隻想安安穩穩的做他的襄陽公世子,無奈老一輩的恩怨情仇不是他一個小輩能夠化解的,他也是身不由己的捲入皇位之爭。
如今的情況,第一順位繼承人廢了,第二順位繼承人是個傻子,正常情況下,宋揚上位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可壞就壞在宋揚不是坤帝親生的,坤帝如何捨得把皇位拱手讓人呢?所以,這些年,坤帝可是使出吃奶的勁努力造小人呢!
「媽,今上不過耳順之年,這些年又保養有術,未必不能生個合格的繼承人出來。」
常小白不是真小白,雖然不怎麽關注國家大事,但是和宋揚相關的事他還是有注意的。並且,平時常小白和宋揚約會的時候,也不是天天風花雪月的,偶爾也會說說正事,比如說坤帝的心思,宋揚就沒少給常小白分析。
周薇嘆了口氣:「你宋伯母和揚揚都很清楚目前的情況,他們母子也從來沒有肖想過那個位置,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早年輝帝的舊臣可都指望著從龍之功翻身呢!」
「還有,我們知道揚揚根本無心帝位,可今上不信啊!而且今上的身體,並不如表現出來那麽樂觀。」
即使屋內隻有母子二人,周薇說話還是很小心的,常小白自然聰明的聽出了周薇的言下之意:坤帝怕是孵不出蛋來了。
周家是做醫藥生意的,周家的祖傳醫術在炎夏國也是出了名的。雖然說常小白外家的那個周家,如今已經把重心轉移到了藥材生意上,不過周家賴以為生的本事並沒有丟,隻不過不再公開懸壺濟世罷了。
周薇是周家掌上明珠,一身醫術一點不比父兄差,就連常小白,年幼的時候,也是被大舅抓著正經學過醫術的,隻是缺少實踐經驗,平時看個小毛小病還行,像周薇那般光看臉色就能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是做不到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