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早前以為三哥有問鼎至尊之位的將軍、重臣,一個個為什麽明裏向三哥,實則投了我,便是因為三哥沒有為帝之心,三哥沒有,魏王世子卻野心勃勃。


    那一晚,不僅秦王府動手,趙王府、太子府、燕王府、韓王府也動手了。魏王府是被太子府、趙王府聯手所滅。


    太子許諾了五哥趙王,事成之後,他若為帝,封五哥為攝政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大哥與五哥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滅了魏王府,卻有燕王府、韓王府滅了他們的家小。


    當年收殮皇族屍體時,太子與鹹陽王父子、五哥趙王及其嫡子的屍體出現在皇宮,他們是被燕王、韓王帶人射殺在宮中。


    我當時是帶了兵馬,可我想救的人是三哥一家。三哥無為帝之心,也知道我收買他身邊的人,從來都是睜隻眼,閉隻眼,我知道他有成全我的意思,所以我不想他死,我想他好好地活著。


    可我帶兵進入魏王府時,卻晚了一步,六哥與燕王府二公子、四公子帶兵趕到,他們便說,魏王府是我滅的。


    不是我滅的!我沒有殺魏王府一人,我當時帶的人隻有刀劍,並無弓箭,三哥父子死於亂箭之下。


    我不殺他們,他們就會殺我。那一日,我帶著兵馬與六哥、燕王府的兩位公子打了起來,我的人多,在外頭還有一支,內外夾雜,斬殺他們。


    待我衝出魏王府後,我很憤怒,三哥那麽希望皇家平安,可是第一個被滅的居然是魏王府,我早就知道燕王、韓王聯手。


    燕王為帝,韓王為輔,我如何能放過他們?我以為是他們使的詭計,賊喊捉賊,所以我傳令雍兒滅了兩王府。


    那一日,我已殺紅了眼,腦海裏全是三哥父子慘死的畫麵,我要為他們報仇,我要報仇……


    我原隻想殺燕王、韓王,可是沒想到,其他兄弟跳出來辱罵指責,一不做,二不休,我們父子帶兵滅了他們的府邸。


    待我平息戰事迴到養心殿時,父皇已得了消息,指著我破口大罵,氣得將傳位遺詔丟給了我,那上頭寫的是我的名諱。


    那一刻,我才知道,父皇為了三哥立我為儲,因為三哥心係蒼生,最盼皇家平安,隻有我登基為帝,才能放心啟用三哥,開疆擴土,創造一代盛世。


    可是我們兄弟的宏願還未實現,三哥就被太子與趙王給殺了。”


    他仰起頭來,望著天空,“三哥文才武功,俱是兄弟裏最好的。偉哉,北擁聖雪山,南戲滔滔水;壯哉,東依巍峨山,西躺黃金沙……這是三哥十二歲時寫的文章,那時候,他最大的夢想,便是目所及處盡為我大周天下。


    若三哥有為帝之心,早在天華二十年時,宇文永就被廢了,是三哥勸阻了父皇。可宇文永從來不信三哥無為帝之心,視他為最大的勁敵,而我是信的。


    父皇一生,曾動了五次廢儲之心,其中三次已經拿定了主意要改立三哥,而最終勸住他的人都是三哥。三哥說,廢太子有損國之根本,大哥年紀輕,做錯事難免,糾正了就好……”


    蘇晴的心一陣揪痛,皇家的爭鬥從來不歇不停。


    “既然你一早就知道,為什麽不告訴我真相?”


    “你自知身世後,絕然而去,我給你傳信,你從來不迴,我無算計你之心,可皇帝有,你防我也是應該。”


    “我在宮獄之時,你們擔心我是前朝餘孽,你曾言‘若華凰無法查證清白,寧可錯殺’。後來,你們聽說我為北寧江湖中人所劫,又道‘若華凰為北寧所用,殺無赦’。”


    太上皇沉聲道:“朕是太上皇,曾是一代帝王,絕不能留下任何有損天下江山的威脅。皇權路上,死了太多的人,死一人而換更多人的安寧,就算你再優秀,也得殺!”


    蘇晴的心裏一陣悲愴。


    太上皇道:“你很像三哥,不愧是他的孫女。三哥記憶力驚人,我也一樣,但是我不及他,他的領悟力、學習力同樣驚人。”他自懷裏掏出一份遺詔,“當年,朕持高祖皇帝遺詔登基,你們說朕得位不正,朕的帝位來得正。朕殺諸兄弟,從來不後悔。朕為三哥報仇,他們每一個都有野心,都該死,而最不該死的三哥卻是第一個慘死。既然他們錯殺了三哥,我就殺盡他們,讓他們給三哥陪葬。”


    宇文淮大聲道:“他們都死了,現在還是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宇文淮,你以為朕不知道,為什麽崔太傅兩麵三刀地幫你,因為你娶了崔太傅的嫡長孫女為妻,你一旦登基,就會封她為後,崔氏是最大的外戚,會封國公。


    藏書閣裏那一卷寫著《六王兵變》真相的卷宗,是他放進去的,借著華凰查黃金穀資料,故意讓她看到。


    早前華凰未留心,在她身世曝露之後,她卻在意了。


    利用華凰離間我們父子與蘇家的關係,秦王府掌權,蘇皇後、蘇家都有參與,亦在滅家之中,得到了幾份親王、郡王的血書、遺書。


    那一日的事,除了魏王府,沒有一個是清白的。即便是郡王早前支持其他人,也想做皇帝。


    你們說詔書是假的,各派重臣可以上來驗證,這一份詔書可有破壞之相。”


    崔太傅大搖大擺地出城,站在二十萬雄兵之中。


    蘇晴未動,隻是定定地看著詔書,沒有修改的痕跡,確實寫的是“第九子秦王宇文泰”於朕靈前登基,除了這個還留下遺詔要封魏王宇文澤為“攝政王”,著其襄助宇文泰共建盛世。


    高祖皇帝最喜歡的兒子是魏王,可魏王卻無為帝之心,隻願襄助明君開疆擴土。


    不多時,宇文晏、崔太傅、趙崇真、徐謹、蘇老國公、謝丞相、李學士、楊學士等人陸續登上城樓,除了他們還有兩個史學家,是一對師徒。


    太上皇道:“看看這遺詔是否是高祖皇帝的寶印、筆跡,早在高祖皇帝病重時,就已經擬定好了,原本他要傳位於給魏王,是魏王不肯,力請傳位其他兄弟。高祖皇帝知太子心胸狹隘,不堪托付,這才傳位於朕。”


    崔太傅苦笑了一聲,“太上皇也非心胸大度之人,若是大度,就不會誅殺其他皇子親王、郡王,最後隻餘了一個肅王。”


    肅王與太上皇的感情最好,兩個人年紀相仿,自小就能玩到一處。


    蘇晴用手摸了摸,確定沒有作假,“我在藏書閣見過高祖皇帝的筆跡,字體、風格確實一般無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桂圓寶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桂圓寶寶並收藏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