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太也知這事怨不得女兒,過門五年,夫妻隻在一處半月,如何能有後,就算有了,還不得被人指點。偏生文家規矩嚴,容不得被休的女兒,她亦是沒了法子,才尋了門道,要將女兒送來,好歹尋個清白地兒修行。


    虛雲師太對身後的弟子道:“將文娘子領下去安頓,她是暫住庵中,得謹守庵中規矩,衣物、飾物可一切照舊。”


    弟子應了一聲“是,師父。”


    小弟子走近文娘子,“文娘子,請隨小尼來。”


    文氏背著包袱。


    文太太對同來的仆婦道:“去把大姑奶奶的換洗衣衫多取幾套,素淨的首飾也一並取來。”


    米太太帶著米小姐行禮。


    虛雲道:“不錯,確有幾分佛緣,但還不能出家。”


    米太太一聽這話,“師太,小女有良緣?”


    “有,在庵裏潛心靜修,身上的戾氣沒了,良緣自來。”


    米太太激動不已,“多謝師太吉言,若是師太算中小女良緣,妾身為庵裏塑菩薩金身。”


    縣丞夫人當即扯了一下,止住米太太後麵的話,這裏可不同旁處,這裏的三位師太個個都很厲害,上迴還有人想買佛香,出了天價,結果被趕出去的。


    虛雲師太道:“王六,替米小姐安頓,住在庵裏,遵守庵規,衣物首飾一概與家中一般。”


    米太太使了仆婦去取東西。


    送米、文二人來的太太、仆婦,在山上用了齋飯,發現齋飯雖清淡,那如意豆腐做得很是清淡美味,再有蒸雞蛋也很是好吃。這裏的庵堂,還真與旁處不一樣,越發放心。


    庵裏有四個武尼,力氣很大,聽說一個能打十個壯漢男人,就是為了保護庵中而存在的,她們聽了後,越發覺得這裏好。


    米小姐、文娘子二人留在山上,兩個人合住一屋。


    未午時分,兩家太太下了山。


    庵裏多了兩位官家小姐,日子照舊如常。


    杜氏女、馮氏女的婚事有著落了,保媒人是縣丞夫人,幫忙相看人家的是王六,她拿了備選的了五個男子生辰八字,請虛雲師太給合了八字,虛雲師太挑了兩個能合上的。


    杜氏女的婆家是開棺材鋪子的,祖輩都做這生意,都是木匠,生意很不錯。


    馮氏女相看的婆家更好,是某鎮的私塾先生,未婚夫是秀才,前頭說過一門親事,剛訂下吉日,在成親一月前,未婚妻染疫而亡。秀才與未婚妻原是表兄妹,姑母原說要將次女說給她,這次女生得比長姐更好,可秀才考了兩次舉人未中,偏有中舉的耕讀人家提前,姑母親便將次女許了過去。


    秀才苦等數年,因此誤了親事,如今二十有三,還未娶親。


    這次是官媒那邊要說親,早前都說他有婚約,隻等小表妹及笄娶人,舉人未中,小表妹嫁了旁人,他白白等了五年。


    杜氏女出嫁不迴杜家莊,隻說後娘心狠,必會搶了她的嫁妝銀子。


    馮氏女倒是拿了十兩銀子,收拾了包袱,跟來接她的老娘、嫂嫂迴王家莊待嫁。


    杜三太太聽說後,與杜家族長提了這事,哪有杜家女在尼姑庵出嫁的,人家養了二三年,還貼了五兩銀子,很是仁善。


    杜族長喚了杜氏女的父親、後娘敲打了一番,再三說了,不許搶她的嫁妝銀子,否則丟了杜家莊的臉麵,杜氏女有杜三太太來傳話、保證,到底拾掇了包袱,帶著十兩銀子迴家待嫁。


    馮肖氏看兩個姑娘各覓良緣,比她們以前的還要嫁得好,難掩羨色。


    在巴巴的期盼中,縣丞夫人那邊總算有了迴話,給馮肖氏相中的是一個屠夫,此人是家中長子,今年三十有一,下麵有四個弟弟妹妹,現在連最小的妹妹都出嫁了,方想到自己。


    最小的妹妹出嫁後,他與兩個弟弟分了家,房產、田地全平分給了弟弟,自己未留一塊磚瓦,自己住在縣城破廟裏,擺攤賣豬肉。


    人很勤快,就是現下沒半分家業。


    馮肖氏因是節婦,又被婆家不容,才趕出來的,她若改嫁,馮家那邊不會阻攔,她不算馮家人。


    再有便是縣城差捕,前頭娶過一房妻子,難產沒了,留下一個兒子,今年三歲,在縣城有小院,上頭還有一個寡母。


    另有縣城酒樓的賬房先生,同樣娶過一房妻子,留下三個兒女,大的八歲,小的三歲。


    馮肖氏瞧著不錯,自己尋了虛雲師太,很是恭敬地道:“還請虛雲師伯指點。”


    “三人的八字呢?”


    馮肖氏小心地遞過三張紅帖,她現在亦會認字、寫字,雖然寫得歪歪扭扭,但不算是睜眼瞎。


    虛雲看了一遍,“縣丞夫人用心了,這三人都甚不錯,而能與你合上的有兩個,差捕、屠夫,你自己有何主意?”


    馮肖氏默了片刻,“後娘難為,不瞞師伯,我便是後娘,亦聽杜妹妹說過她的後娘,我實在不想給人當後娘。李屠夫雖是年紀大些,但過門不用做後娘。”


    李屠夫是重情重義之人,現在將兩個弟弟分家出去,就有往後讓他們自己過日子的意思。該放手時就放手,以前不分家,是因著他給弟弟、妹妹們掙聘禮、嫁妝。如今小妹妹都嫁人了,他這才將所有家業分給兩個弟弟,自己什麽也沒得,隻帶了幾身衣裳出來,住在破廟時在,又繼續做自己的屠夫。


    虛雲道:“就照你的意思,你命硬,他命惡,你二人成親之後,若育下兒女,不能喚你們爹、娘,隻能喚伯父、伯娘。且得拜他人為爹、娘,否則,孩子難以養活。待孩子出生滿月,我再替他們占卜算命,看拜什麽樣的人為幹爹、幹娘。”


    馮肖氏雖心裏一沉,但虛雲會相命,這是她自己的命,“多謝師伯,我記住了。”


    馮肖氏很快就訂親了,挑了李屠夫。


    因她是二婚,李屠夫借了牛車來山下接人,馮肖氏穿著一身自己縫的紅嫁衣,頂著蓋頭,在王六、文娘子攙扶下,帶著自己一口箱子、十兩銀子嫁人了。


    嫁人之後,馮肖氏卻是第一個迴庵裏探望的。


    “我們在縣城一塊宅地,但能建一座小院子,已經請了人看期,過幾日就要蓋新房,匠人是李莊的,多是他族裏的兄弟、叔伯,又從族裏借了六兩銀子,好歹把房子建起來。


    現在他賣豬肉,我做豆腐,逢集市時,一天也有賺上一些錢,先苦上一二年,日子也就過起來了。”


    馮肖氏,不,現在是李肖氏了,她迴庵裏,買了菜、送了自家做的豆腐。在庵裏待過二年,最大的收獲除了學會讀書識字,便是她會做豆腐,還學了幾種不錯的菜肴。


    王六道:“你們把日子過好,我們就放心了。你們與我們是不同的,我們命裏沒良緣。”


    李肖氏覺得現在的日子不錯,李屠夫待她亦好,沒嫌棄她以前嫁過人,她已經告訴李屠夫,說她命硬,李屠夫命惡,生了兒女不能叫爹娘,要改口喚伯父、伯娘,還得給孩子拜幹爹、幹娘,這樣才好養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桂圓寶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桂圓寶寶並收藏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