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驗血認親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 作者:我愛桂圓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就是一滴血,昔日華凰能為朕獻上心頭血解毒,上古奇毒非至親心頭血不能解,這麽快,你們就忘了此事?”太上皇接過備好的幹淨小刀,劃破自己的手指,滴下一滴血到幹淨的清水碗裏。
李小晴又滴了一滴血,兩血相融。
李小晴明顯地鬆了一口氣,還是蘇皇後神機妙算,一早就備好了。
太上皇微微一笑,“劉彼,將你的血與她的再試一次。”
劉內監微怔。
蘇皇後的臉微微一變。
太上皇勾唇,“皇後,據古籍記載前朝有融血湯,服下此藥,四個時辰內,此人的鮮血可融任何人的血液。若是劉彼的血能與她相融……”
李小晴聽到此,麵容刷的煞白。
太上皇似笑非笑,“若劉彼之血與她相融,便能證實一件事,前朝禁書《巫醫藥方》重現我朝,而早前朕所中之毒,源自此書。”
劉彼的血在清水碗裏,有太醫再取了李小晴的血。
“融了,果然又融了。”
太上皇道:“不如再試幾人。”
蘇皇後為了今日,一早謀劃,神色未變,還好早有防備,就怕有人出現攪局。
榮王滴了一枚血,這一次兩血未融,之後便是禦醫滴血,也未相融。
肅王觀察了後麵未相融的血。
太醫再次檢查,依舊未發現血裏的異樣。
她給李小晴服的是融血湯,但隻要服上兩次,融血湯隻能取出五滴,後麵的血液便是正常的,這個秘密蘇皇後誰也沒告訴。
若是服一次,能有四個時辰,但若服兩次,半個月內,每月五滴血都能與任何人相融,她防的便是今日。
太上皇麵露狐疑,不是王嚴來稟的此事,怎會出了意外,血又不能與人相融。
劉內監道:“皇後娘娘,你與李小晴再滴血認一次吧。”
蘇皇後當即冷笑,“劉公公,早前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取了本宮的鳳血,本宮與小晴的血能相融,她是本宮的親生女兒。若要再驗,不如將假公主帶出宮獄,令她與本宮驗一次如何?”
太上皇道:“若是要驗,將燕郡王府的蘇夫人一並喚來,再細細地驗上一迴。”
誰是她的女兒,蘇皇後心裏有數。
太上皇提議後,蘇皇後眼裏掠過一絲驚慌,她的事,太上皇到底知曉多少?
“李小晴是本宮之女,本宮絕不會認錯,她有一樣的胎記,還有與本宮一般無二的容貌,她……才是本宮之女。”
“論長得像,蘇迦生得像皇後,華凰亦生得像皇後,天下間再尋一個找得像皇後的,想來不難。”太上皇不信,他看到了蘇皇後眼裏的異樣,她害怕了。
蘇皇後福身一拜,“父皇,江山社稷為重,華凰身份有待確認。”她頓了片刻,“李小晴的養父李大誌招認,小晴才是真正的宇文晴、本宮的女兒。”
太上皇道:“這件案子已經移交刑部處理,李大誌一家是半年前突然出現在京城城外的莊子上,而綿州蘇晴卻是在仁和縣長大的,李仕甲一家、王丁兩莊的人俱可作證。你要朕如何相信,李小晴不是真正的細作?”
蘇皇後擔心太上皇將蘇迦扯進來,到時候毀掉的不僅是她,還有蘇迦的小命,甚至於蘇家都會栽進來。
她在賭,賭皇帝顧惜名聲,不願將此事越鬧越大。
“皇上駕到!”
一聲高亢的唿聲傳來,皇帝乘著龍輦而近。
崇熙帝與太上皇行罷了禮,他問左右道:“結果如何?”
“啟稟皇上,李小晴的血能與皇後相融,也能與太上皇的血相融。”
早在崇熙帝的預料之中,李小晴與蘇皇後長得太像了,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偏那下頜又像極了崇熙帝的下頜。
蘇皇後眼波一轉,肅王、寧王領會,當即抱拳一揖,“啟稟皇上,李小晴確實是皇家公主,還皇上賞賜封號。”
榮王不想在這事上開罪蘇皇後,“啟稟皇兄,華凰這個封號……”
崇熙帝冷聲道:“就憑她,不配!”
不配……
他這是明確表示自己對李小晴的不喜。
凡是與蘇皇後太近、太聽話的,他都不放心。
“華凰公主對江山社稷有功,獻出黃金穀,更獻出大鹽田之策,而她寸功未立,就想得厚賞?”
後來的女子,憑什麽得到“華凰”這封號。
蘇皇後撩袍一拜,“臣妾叩請皇上,為小晴賞賜封號。小晴流落在外,吃了那麽多的苦頭,這本是她應得的……”
崇熙帝道:“無論是華凰還是她,都是你當年自己弄丟的,你為了一己私心,想要打壓司馬貴妃,故意弄丟晴兒,不是朕虧欠她,是你欠了她。朕賜封號,不是補償,而是因為她是皇家血脈,與是不是你生的沒有關係。”
最後一句是什麽意思?
“皇上還是不信小晴才是真正的大公主?”
“蘇惠,你敢對著宇文氏的列祖列宗發毒誓,就以你、以蘇氏一族、燕郡王府的蘇夫人發誓,保證小晴是真正的皇家大公主,若是有假,你們不得善終?”
敢嗎?
蘇皇後不敢,且是拿蘇氏全族與蘇迦立誓,她更不願意。
“小晴的血與本宮相融了,她的容貌更像本宮,如何就不是本宮之女了?”
“是也不是,你心裏比誰都清楚。既然你要替她討封號,朕封她為‘東順’,永遠溫順莫汙皇族名聲。”他對著宇文皇族的祖宗靈牌,抱拳一揖,“列祖列宗保佑,若蘇氏混淆皇家血脈,便讓蘇氏、蘇家不得善終。”
蘇皇後心肝顫了又顫,這一招,崇熙帝不可謂不狠。
他不信她,甚至質疑她。
太上皇不信,現在崇熙帝更是不信。
這一日,崇熙帝下旨,封蘇皇後流落民間的女兒李小晴為“東順公主”,未提華凰的封號。
華凰的案子懸而不決。
但案子同樣懸在蘇皇後的頭上,一旦再查下去,必有破綻,到時候她就是混淆皇家血脈的大罪。
*
臘月十六,蘇晴進入宮獄數日後,有人送來了宮中常服、被褥、書案與書藉、筆墨,與之一起的,還有一張琴。
待遇似乎改變了,但依舊沒有放她出去的意思。
蘇晴近來雖無書,腦海裏卻異常的清明,亦一直在修煉《梅林氣訣》。
宇文顯攜著侍衛、內侍邁入宮牢,“這些是我令小李子和喜兒為你預備的,你可還喜歡?你在太學、國子監的時間不久,你一出事,便有無數學子、先生為你請命,說你不會是前朝餘孽。”
蘇晴道:“大皇子殿下,能托你一件事麽?”
“你說。”
李小晴又滴了一滴血,兩血相融。
李小晴明顯地鬆了一口氣,還是蘇皇後神機妙算,一早就備好了。
太上皇微微一笑,“劉彼,將你的血與她的再試一次。”
劉內監微怔。
蘇皇後的臉微微一變。
太上皇勾唇,“皇後,據古籍記載前朝有融血湯,服下此藥,四個時辰內,此人的鮮血可融任何人的血液。若是劉彼的血能與她相融……”
李小晴聽到此,麵容刷的煞白。
太上皇似笑非笑,“若劉彼之血與她相融,便能證實一件事,前朝禁書《巫醫藥方》重現我朝,而早前朕所中之毒,源自此書。”
劉彼的血在清水碗裏,有太醫再取了李小晴的血。
“融了,果然又融了。”
太上皇道:“不如再試幾人。”
蘇皇後為了今日,一早謀劃,神色未變,還好早有防備,就怕有人出現攪局。
榮王滴了一枚血,這一次兩血未融,之後便是禦醫滴血,也未相融。
肅王觀察了後麵未相融的血。
太醫再次檢查,依舊未發現血裏的異樣。
她給李小晴服的是融血湯,但隻要服上兩次,融血湯隻能取出五滴,後麵的血液便是正常的,這個秘密蘇皇後誰也沒告訴。
若是服一次,能有四個時辰,但若服兩次,半個月內,每月五滴血都能與任何人相融,她防的便是今日。
太上皇麵露狐疑,不是王嚴來稟的此事,怎會出了意外,血又不能與人相融。
劉內監道:“皇後娘娘,你與李小晴再滴血認一次吧。”
蘇皇後當即冷笑,“劉公公,早前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取了本宮的鳳血,本宮與小晴的血能相融,她是本宮的親生女兒。若要再驗,不如將假公主帶出宮獄,令她與本宮驗一次如何?”
太上皇道:“若是要驗,將燕郡王府的蘇夫人一並喚來,再細細地驗上一迴。”
誰是她的女兒,蘇皇後心裏有數。
太上皇提議後,蘇皇後眼裏掠過一絲驚慌,她的事,太上皇到底知曉多少?
“李小晴是本宮之女,本宮絕不會認錯,她有一樣的胎記,還有與本宮一般無二的容貌,她……才是本宮之女。”
“論長得像,蘇迦生得像皇後,華凰亦生得像皇後,天下間再尋一個找得像皇後的,想來不難。”太上皇不信,他看到了蘇皇後眼裏的異樣,她害怕了。
蘇皇後福身一拜,“父皇,江山社稷為重,華凰身份有待確認。”她頓了片刻,“李小晴的養父李大誌招認,小晴才是真正的宇文晴、本宮的女兒。”
太上皇道:“這件案子已經移交刑部處理,李大誌一家是半年前突然出現在京城城外的莊子上,而綿州蘇晴卻是在仁和縣長大的,李仕甲一家、王丁兩莊的人俱可作證。你要朕如何相信,李小晴不是真正的細作?”
蘇皇後擔心太上皇將蘇迦扯進來,到時候毀掉的不僅是她,還有蘇迦的小命,甚至於蘇家都會栽進來。
她在賭,賭皇帝顧惜名聲,不願將此事越鬧越大。
“皇上駕到!”
一聲高亢的唿聲傳來,皇帝乘著龍輦而近。
崇熙帝與太上皇行罷了禮,他問左右道:“結果如何?”
“啟稟皇上,李小晴的血能與皇後相融,也能與太上皇的血相融。”
早在崇熙帝的預料之中,李小晴與蘇皇後長得太像了,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偏那下頜又像極了崇熙帝的下頜。
蘇皇後眼波一轉,肅王、寧王領會,當即抱拳一揖,“啟稟皇上,李小晴確實是皇家公主,還皇上賞賜封號。”
榮王不想在這事上開罪蘇皇後,“啟稟皇兄,華凰這個封號……”
崇熙帝冷聲道:“就憑她,不配!”
不配……
他這是明確表示自己對李小晴的不喜。
凡是與蘇皇後太近、太聽話的,他都不放心。
“華凰公主對江山社稷有功,獻出黃金穀,更獻出大鹽田之策,而她寸功未立,就想得厚賞?”
後來的女子,憑什麽得到“華凰”這封號。
蘇皇後撩袍一拜,“臣妾叩請皇上,為小晴賞賜封號。小晴流落在外,吃了那麽多的苦頭,這本是她應得的……”
崇熙帝道:“無論是華凰還是她,都是你當年自己弄丟的,你為了一己私心,想要打壓司馬貴妃,故意弄丟晴兒,不是朕虧欠她,是你欠了她。朕賜封號,不是補償,而是因為她是皇家血脈,與是不是你生的沒有關係。”
最後一句是什麽意思?
“皇上還是不信小晴才是真正的大公主?”
“蘇惠,你敢對著宇文氏的列祖列宗發毒誓,就以你、以蘇氏一族、燕郡王府的蘇夫人發誓,保證小晴是真正的皇家大公主,若是有假,你們不得善終?”
敢嗎?
蘇皇後不敢,且是拿蘇氏全族與蘇迦立誓,她更不願意。
“小晴的血與本宮相融了,她的容貌更像本宮,如何就不是本宮之女了?”
“是也不是,你心裏比誰都清楚。既然你要替她討封號,朕封她為‘東順’,永遠溫順莫汙皇族名聲。”他對著宇文皇族的祖宗靈牌,抱拳一揖,“列祖列宗保佑,若蘇氏混淆皇家血脈,便讓蘇氏、蘇家不得善終。”
蘇皇後心肝顫了又顫,這一招,崇熙帝不可謂不狠。
他不信她,甚至質疑她。
太上皇不信,現在崇熙帝更是不信。
這一日,崇熙帝下旨,封蘇皇後流落民間的女兒李小晴為“東順公主”,未提華凰的封號。
華凰的案子懸而不決。
但案子同樣懸在蘇皇後的頭上,一旦再查下去,必有破綻,到時候她就是混淆皇家血脈的大罪。
*
臘月十六,蘇晴進入宮獄數日後,有人送來了宮中常服、被褥、書案與書藉、筆墨,與之一起的,還有一張琴。
待遇似乎改變了,但依舊沒有放她出去的意思。
蘇晴近來雖無書,腦海裏卻異常的清明,亦一直在修煉《梅林氣訣》。
宇文顯攜著侍衛、內侍邁入宮牢,“這些是我令小李子和喜兒為你預備的,你可還喜歡?你在太學、國子監的時間不久,你一出事,便有無數學子、先生為你請命,說你不會是前朝餘孽。”
蘇晴道:“大皇子殿下,能托你一件事麽?”
“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