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開鋪子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 作者:我愛桂圓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宇文晏道:“妹妹是自己開鋪子,還是讓母後幫你開鋪子?”
蘇晴苦笑。
宇文顯道:“上迴妹妹答應送我冬靴,我等了許久也沒個迴音。”
蘇晴眨著眼睛,“近來事多,我給忘了。”抱歉地笑道:“迴頭我讓喜兒送到大哥學舍。”
“我住在舉人班男學舍天一號間。”
宇文晏補充道:“我住天二號。”
蘇遜道:“肅王世孫天三號,寧王世子天四號,榮王府二公子天五號。我住玄三號,柳殊住在黃字一號間。”
內院俱為天字號學舍,現下還剩了四間無人住。
蘇晴眨巴著眼睛,“沒有地字號?”
“沒有,隻有天、玄、黃。”
皇族子弟全住在男學舍的內院,貴族與平民子弟住在外院,玄字號、黃字號的大小一般無二,隻是定號時有了分別,平民子弟可帶書僮,亦可不帶,即便是平民,也得有依附的皇族子弟為陪讀,以求共同進步,各學其長。
蘇晴吃完時,看到柳殊把盤子裏的菜湯也倒入湯裏,捧著湯碗一飲,當真是幹幹淨淨,他的碗盤就和下了一場大雪一般幹淨。
全桌之中,食量最好的就數柳殊與宇文晏。
汝寧郡主不可思議地道:“柳殊看上去清瘦,能裝下這麽多的飯菜?”
眾人用罷了飯,蘇遜拉著柳殊,“快分盈利錢,我等著這錢買硯台,上次我在一家古玩鋪子裏,看到一方極好的硯,真是好……”
蘇晴道:“清雅,你可同我一起去。”
“不了,你們是分盈利,我跟著算什麽。”
馮蓉一臉為難,祖母很歡喜她與大公主一起做生意,可是父親覺得不妥,她到底是加入還是不加入,最終她道:“大公主,那鞋鋪子臣女不入份子了,我實在幫不上什麽忙。”
“知道了。”蘇晴應了一聲。
汝寧笑眼彎彎,“大公主,要不我入一份……”
蘇晴搖了搖頭,“這事我請母後尋管事,又讓福嬤嬤盯著。現下如何了,我無法迴複你。”
汝寧默了片刻,“年節後,京城開了一家鳳凰珍寶閣,是專賣翡翠、上等好玉的鋪子,裏頭的首飾式樣精美,外頭難得一見。”
蘇晴道:“母後為我開的,說是將來能做嫁妝,裏頭的翡翠材料是從鳳西縣玉挑出最好的玉石送過來。”
汝寧遲疑道:“珍寶閣可收外人入份子?”
天上掉餡餅的事怎麽可能便宜外人,原材料是從沐食邑封地裏采挖來的,隻需挑鋪子,再選最好的玉師、工匠,有一個能幹的管事就能做下來。
鋪子是蘇皇後的陪嫁,管事亦是她的人,但玉師、工匠俱是蘇家兩位舅母尋的人,兩位舅母各占了一成五的份子,另七成都握在蘇皇後手裏。
蘇晴道:“母後給大舅母、二舅母分了份子,素日亦是二位舅母在幫忙打理。”不會再吸別人入份子,平白隻出錢入份,什麽心不操,幾個月能拿迴本錢,哪裏尋這等好事。
最好的生意自是與最親的人分享。
汝寧道:“大公主再做旁的生意,可一定告訴我一聲,我想入一二成份子。”
“若我開新鋪子,定會告訴你。”
蘇晴與蘇遜、柳殊出了太學飯堂,尋了一處風景好的涼亭,三個坐到涼亭,柳殊取了一張紙出來,上頭是近兩個月的豆腐鋪盈利情況。
“第一個月,除掉成本、房租、人工等,還賺了六百二十八兩又三百七十三紋錢,第二個月賺了一千三百九十一兩又五百七十紋錢。”
蘇遜道:“零頭且記在賬上,以後多了再分,我們分整數。”
兩個月賺了二千兩銀子,很是了不得,要均分成四份,一人能得五百兩。
“還大公主的成本三百兩後,還剩一千七百兩,分成四份,每份是四百二十五兩,我給大公主七百二十五兩銀子,蘇同窗是四百二十五兩,前兩月的房租一月八十兩,便是一百六十兩,當付六百零五兩銀子。”
柳殊取了銀票,給了蘇晴一份,又給了蘇遜一份。
蘇遜沒出本錢,隻出了鋪麵房屋,但屋子裏的水源極好,井水自帶甘甜,最適合做豆腐、沏茶賣,全福豆腐鋪的生意如此好,大半原因便是因為那口井。早前,那是燕國公府的一處茶肆,開茶肆時生意亦是極好的,所以蘇遜以那鋪麵入份子,一點也不為過,便是開茶肆,人家一月也能賺上一二百兩銀子。
蘇大太太將店鋪房契給了蘇遜,便算作他的私產,亦讓他自己學著賺些銀錢貼補使用,沒的一個大小夥子用點錢還當與父母討要。
柳家的日子現下好過了,柳殊能在太學安心讀書,且他獨占了二成五的份子,柳奶娘夫妻自是明白,是因柳殊的身份,崔太傅關照,大公主出了古方與他們做生意,他們隻有蠻力,沒有什麽大能耐,隻能身靠大樹好乘涼。
蘇晴對柳殊道:“你的盈利銀子也得攢起來,待有機會,還能與其他同窗一起做些生意。”
她語調真誠,自己賺到了人生中第一筆錢,是與人一起做小本生意得來的,她提供了秘方,還讓福嬤嬤實驗了一迴,待迴到翠微宮,就分一份給福嬤嬤,亦賞禦膳房的廚子一引起。
不遠處,崔太傅帶著李、楊二位大學士,陪著一個白發、瘦高文士過來,蘇晴背對著幾人。
“那些當視金銀為糞土,說這話的是渾人,做到如此,嗬嗬,那不算人,不是神仙就是妖怪……”
蘇晴的話還未說完,就聽到一個聲音:“宇文晴學子是對老朽有意見?背後公然抵毀太學先生,你讀的書呢?”
蘇晴立時轉過身,這一身寬大袍子的人不是陶康還有誰,“陶大先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我與同窗閑聊,你這般說話可是道理?”
陶康盯著她,她憤憤地瞪迴去,是比眼神還是眼睛大小?她全都不懼。
“你是要與老朽分辯一番了?”
蘇晴道:“我要聲明兩點:一,我非背後說人,是你斷章取義,要往自己身上安。二,我是就事論事,說的是大實話。”
“這還是要與老朽分辯?”
她哪裏說過要與他分辯,她就是表明態度。
陶康道:“老朽從記事起,身上從不帶一紋錢、一點銀。”
“陶大先生不需要錢,隻需報上名號,以名化利。你穿的可以用名換,你吃的也可用名換,說到底,就是名化為利。所謂的利,是好處,也能變成錢……”
蘇晴苦笑。
宇文顯道:“上迴妹妹答應送我冬靴,我等了許久也沒個迴音。”
蘇晴眨著眼睛,“近來事多,我給忘了。”抱歉地笑道:“迴頭我讓喜兒送到大哥學舍。”
“我住在舉人班男學舍天一號間。”
宇文晏補充道:“我住天二號。”
蘇遜道:“肅王世孫天三號,寧王世子天四號,榮王府二公子天五號。我住玄三號,柳殊住在黃字一號間。”
內院俱為天字號學舍,現下還剩了四間無人住。
蘇晴眨巴著眼睛,“沒有地字號?”
“沒有,隻有天、玄、黃。”
皇族子弟全住在男學舍的內院,貴族與平民子弟住在外院,玄字號、黃字號的大小一般無二,隻是定號時有了分別,平民子弟可帶書僮,亦可不帶,即便是平民,也得有依附的皇族子弟為陪讀,以求共同進步,各學其長。
蘇晴吃完時,看到柳殊把盤子裏的菜湯也倒入湯裏,捧著湯碗一飲,當真是幹幹淨淨,他的碗盤就和下了一場大雪一般幹淨。
全桌之中,食量最好的就數柳殊與宇文晏。
汝寧郡主不可思議地道:“柳殊看上去清瘦,能裝下這麽多的飯菜?”
眾人用罷了飯,蘇遜拉著柳殊,“快分盈利錢,我等著這錢買硯台,上次我在一家古玩鋪子裏,看到一方極好的硯,真是好……”
蘇晴道:“清雅,你可同我一起去。”
“不了,你們是分盈利,我跟著算什麽。”
馮蓉一臉為難,祖母很歡喜她與大公主一起做生意,可是父親覺得不妥,她到底是加入還是不加入,最終她道:“大公主,那鞋鋪子臣女不入份子了,我實在幫不上什麽忙。”
“知道了。”蘇晴應了一聲。
汝寧笑眼彎彎,“大公主,要不我入一份……”
蘇晴搖了搖頭,“這事我請母後尋管事,又讓福嬤嬤盯著。現下如何了,我無法迴複你。”
汝寧默了片刻,“年節後,京城開了一家鳳凰珍寶閣,是專賣翡翠、上等好玉的鋪子,裏頭的首飾式樣精美,外頭難得一見。”
蘇晴道:“母後為我開的,說是將來能做嫁妝,裏頭的翡翠材料是從鳳西縣玉挑出最好的玉石送過來。”
汝寧遲疑道:“珍寶閣可收外人入份子?”
天上掉餡餅的事怎麽可能便宜外人,原材料是從沐食邑封地裏采挖來的,隻需挑鋪子,再選最好的玉師、工匠,有一個能幹的管事就能做下來。
鋪子是蘇皇後的陪嫁,管事亦是她的人,但玉師、工匠俱是蘇家兩位舅母尋的人,兩位舅母各占了一成五的份子,另七成都握在蘇皇後手裏。
蘇晴道:“母後給大舅母、二舅母分了份子,素日亦是二位舅母在幫忙打理。”不會再吸別人入份子,平白隻出錢入份,什麽心不操,幾個月能拿迴本錢,哪裏尋這等好事。
最好的生意自是與最親的人分享。
汝寧道:“大公主再做旁的生意,可一定告訴我一聲,我想入一二成份子。”
“若我開新鋪子,定會告訴你。”
蘇晴與蘇遜、柳殊出了太學飯堂,尋了一處風景好的涼亭,三個坐到涼亭,柳殊取了一張紙出來,上頭是近兩個月的豆腐鋪盈利情況。
“第一個月,除掉成本、房租、人工等,還賺了六百二十八兩又三百七十三紋錢,第二個月賺了一千三百九十一兩又五百七十紋錢。”
蘇遜道:“零頭且記在賬上,以後多了再分,我們分整數。”
兩個月賺了二千兩銀子,很是了不得,要均分成四份,一人能得五百兩。
“還大公主的成本三百兩後,還剩一千七百兩,分成四份,每份是四百二十五兩,我給大公主七百二十五兩銀子,蘇同窗是四百二十五兩,前兩月的房租一月八十兩,便是一百六十兩,當付六百零五兩銀子。”
柳殊取了銀票,給了蘇晴一份,又給了蘇遜一份。
蘇遜沒出本錢,隻出了鋪麵房屋,但屋子裏的水源極好,井水自帶甘甜,最適合做豆腐、沏茶賣,全福豆腐鋪的生意如此好,大半原因便是因為那口井。早前,那是燕國公府的一處茶肆,開茶肆時生意亦是極好的,所以蘇遜以那鋪麵入份子,一點也不為過,便是開茶肆,人家一月也能賺上一二百兩銀子。
蘇大太太將店鋪房契給了蘇遜,便算作他的私產,亦讓他自己學著賺些銀錢貼補使用,沒的一個大小夥子用點錢還當與父母討要。
柳家的日子現下好過了,柳殊能在太學安心讀書,且他獨占了二成五的份子,柳奶娘夫妻自是明白,是因柳殊的身份,崔太傅關照,大公主出了古方與他們做生意,他們隻有蠻力,沒有什麽大能耐,隻能身靠大樹好乘涼。
蘇晴對柳殊道:“你的盈利銀子也得攢起來,待有機會,還能與其他同窗一起做些生意。”
她語調真誠,自己賺到了人生中第一筆錢,是與人一起做小本生意得來的,她提供了秘方,還讓福嬤嬤實驗了一迴,待迴到翠微宮,就分一份給福嬤嬤,亦賞禦膳房的廚子一引起。
不遠處,崔太傅帶著李、楊二位大學士,陪著一個白發、瘦高文士過來,蘇晴背對著幾人。
“那些當視金銀為糞土,說這話的是渾人,做到如此,嗬嗬,那不算人,不是神仙就是妖怪……”
蘇晴的話還未說完,就聽到一個聲音:“宇文晴學子是對老朽有意見?背後公然抵毀太學先生,你讀的書呢?”
蘇晴立時轉過身,這一身寬大袍子的人不是陶康還有誰,“陶大先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我與同窗閑聊,你這般說話可是道理?”
陶康盯著她,她憤憤地瞪迴去,是比眼神還是眼睛大小?她全都不懼。
“你是要與老朽分辯一番了?”
蘇晴道:“我要聲明兩點:一,我非背後說人,是你斷章取義,要往自己身上安。二,我是就事論事,說的是大實話。”
“這還是要與老朽分辯?”
她哪裏說過要與他分辯,她就是表明態度。
陶康道:“老朽從記事起,身上從不帶一紋錢、一點銀。”
“陶大先生不需要錢,隻需報上名號,以名化利。你穿的可以用名換,你吃的也可用名換,說到底,就是名化為利。所謂的利,是好處,也能變成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