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有心算計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 作者:我愛桂圓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賺名聲、人心是好,但蘇家不能沾,一沾就會惹來猜疑,故而她不能做。
蘭姑姑道:“若是公主問起來,奴婢尋了借口婉拒。”
“我們需要能賺大錢的門道,比如珍寶閣。”她眯了眯眼,“本宮這些年就愛那些美玉珠寶,蘇家兩位夫人亦是如此,正好迦兒要出閣,能從裏頭弄一批最好的珠寶首飾當陪嫁……”
若是再為長安王夫婦從珍寶閣裏分一份紅利出來,當然就更好了。
她占據了一個極好的名頭:珍玉閣是給華凰公主備的嫁妝之一……
可實則,是給蘇家、自己與長安王夫賺的錢。
蘇氏心裏很歡喜,珍寶閣的原材料是從鳳中縣拉來的,而鳳中縣則是從山裏挖出來,無本卻有萬利的大好買賣。
*
轉眼到了冬月十九日這日,上午第一堂課剛結束,蘇遜近了她跟前。
冬月十八,蘇晴又迴了一趟東宮,與蘇氏說了自己要開鞋鋪子的事。
蘇氏道:“你不能專用心讀書?怎的想到這事了?“
蘇晴尋了一大堆的理由,什麽為平民女人增加收入,什麽還能給出宮後無家可去的宮娥一個營生、出路,總之就是將蘇氏說得心服口服地應了,不僅應了,還承諾讓燕國公夫人也加入,讓她選地段、鋪麵,再備好管事。
蘇晴拿了自己的釋義筆記。
蘇遜道:“我不借你釋義筆記,為著這事,父親、祖父訓罵了我一頓,說我讀書不用心,上課不寫筆記,還借你的。”
蘇晴眨巴著眼睛。
蘇遜道:“昨兒迴家,母親將我喚過去了,給了我一份房契。”
蘇晴望向在一邊默默整理書的柳殊,對身後的謝清雅、馮蓉道:“你們且忙吧。”
“是。”
二女出了甲班學堂。
蘇晴、蘇遜走近柳殊。
柳殊轉著眼珠,他最近沒招惹華凰公主?確定沒有。
蘇晴長身一揖,抱拳行了一禮,“上次的事,是我自以為是了,我與柳公子賠個不是。”
他可當不得公主這麽一拜。
柳殊心裏直打鼓,“我……我已經沒代同窗寫功課了,太學讓我替藏書閣整理、修補和抄寫書籍,一月三兩銀子。”
加起來便是六兩了,足夠他花使,在京城二十兩銀子就能娶一個不錯的媳婦。
蘇晴從懷裏掏出一個布包,“我照古方研製出的全福豆腐、五香豆腐幹、豆腐皮秘方,蘇同窗出店鋪、房屋,我出本錢和方子,你呢就出人手學習這古方的全福豆腐,我們一起開一家全京城最在的豆腐鋪子。現下是冬天,若是照了這方子做豆腐,必能賺錢。”
蘇遜道:“我隻出店鋪、房屋,旁的可不管。”
柳殊接過布包,看著裏頭的幾頁紙,全福豆腐是有六種顏色的豆腐,黃、橙、紅、綠、紫、黑,顏色是選用了果蔬的色彩,提取顏色製作豆腐,綠色則是加入綠豆,黑色為黑豆,紅色則有紅豆,亦可換成花的顏色……
根據古法研製出來的全福豆腐,這種秘方最是賺錢。
柳殊看罷,秘方看了,他覺得家裏能做出來,尤其是乳娘原就會做豆腐,做得還很好吃。“公主出本錢和秘方,哪……我給你五成……”
“不用這麽多。我占二成,隻不過呢,你們賺了錢,得按月還一部分本錢,最終保留二成本錢不還,就當是我的份子錢。”
蘇遜道:“我提供鋪子、房屋,亦要二成。”
“不,你們要二成份子,實在太少了,一人三成如何?”
“二成五,不能再多了,我們隻要二成五,你家占五成。”蘇遜覺得二成是有點少。
學堂裏隻有他們三個人,當場細細地商量起來法子,蘇遜與蘇晴各占二成五,蘇晴出本錢,待賺錢後柳家分三次還本錢的七成。
柳殊、蘇遜都知道那秘方才是最值錢的,直接拿秘方賣錢,有的是商賈出高價買,這可真真兒地是授人以漁了。
蘇遜說了那鋪子的地方,與柳殊約了時間去查看,爭取在年節前就給開起來。
蘇晴給了二千兩銀子的本錢,她要多給錢,柳殊說二千兩都是多的,開豆腐鋪其實隻要有鋪麵、房子,花不了多少錢,這是看在是冬天,又快年節了,才多要了一些。
三人晌午時又立了合作文書,各持一份,這件事就算定下來了。
柳殊覺得這事不能拖,當天下午就找了太傅告假,請了三天假,崔太傅不僅應了,還親手寫了一塊“宮廷全福豆腐”的大字送給柳殊。
他沒想到,蘇晴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竟是將自己辛苦得來的古方豆腐秘法給了柳家人。有了這個,以柳殊的聰明,必能看到商機,柳殊是想早點賺錢,有了本錢,柳家特別的豆腐鋪子就能開起來。
崔太傅將心比心,若是自己有這樣的秘方,是萬萬舍不得給外人的,必是要留給子孫做營生傳下去,以備不時之需,若是子孫讀不了書,還有一項本事要維持生計。
柳家吃過苦,一家上下都很勤勞。
待柳殊再迴來時,還了蘇晴一千二百兩銀票。
學堂裏,其他人或迴學舍,或到外頭說話去了,自從不許代寫功課,不許抄錄同窗經義筆記後,一到下課時,大家都迴學舍。
蘇晴道:“這麽快就還?”
“還差你三百兩本錢,過些日子再還。”
蘇遜道:“鋪子開起來了?”
“昨兒開的,崔太傅正趕上宴客,買了六色全福豆腐去,因有公主的菜肴方子,百味樓從我們那兒亦進了不少豆腐,生意很好。昨兒做了三十斤豆子,所有豆腐都賣光了。我勸了奶娘,家裏買了一頭驢子磨豆腐,這樣更省事。”
蘇遜從二舅母那兒拿到的鋪子是兩間,後頭帶了一個小院子,可以做庫房,也能磨豆腐。院子裏有一口水井,柳家人已經搬進去了,柳殊盯著家裏幫襯著將所有事都打理好,這才迴到太學上課。
他奶爹、兩個奶兄與奶妹都是勤勞人,不僅奶娘學會了,便是奶爹、奶兄也會做全福豆腐,還學會做豆腐幹、豆腐皮,因為賣豆腐還贈送菜肴方子,生意不錯,再加上有一塊崔太傅寫的匾額,附近的人也不敢欺了去。
蘇晴問道:“你家五成份子如何分的?”
“我給了大哥、二哥各一成,原要給妹妹一成,奶娘不許,我便做主給了半成給她,未出閣前算家裏的,待她出閣就算給她的,那時候可允大哥、二哥用錢買了半成份子,錢給妹妹當嫁妝。”
柳家二成半,說是分到人頭,其實是奶爹、奶娘管著,兄妹們最多得幾件新裳,幾枚銅錢花花。在這一塊兒,奶娘精明,定是把持得嚴嚴實實。
蘇晴道:“錢的事兒,我這兒不急,我娘給的錢多,我不怎麽花錢。”
蘇遜、蘇晴與柳殊一起開豆腐鋪子,因著這原因,三個人立時親厚了不少,下課時,蘇晴便與柳殊請教詩詞,說自己就寫不出來。
謝清雅原是神童,在詩詞方麵頗有靈性,有自己的經驗和感悟,柳殊說一會兒,謝清雅便補充。
你一言,我一句,兩個說得越發投契。
蘭姑姑道:“若是公主問起來,奴婢尋了借口婉拒。”
“我們需要能賺大錢的門道,比如珍寶閣。”她眯了眯眼,“本宮這些年就愛那些美玉珠寶,蘇家兩位夫人亦是如此,正好迦兒要出閣,能從裏頭弄一批最好的珠寶首飾當陪嫁……”
若是再為長安王夫婦從珍寶閣裏分一份紅利出來,當然就更好了。
她占據了一個極好的名頭:珍玉閣是給華凰公主備的嫁妝之一……
可實則,是給蘇家、自己與長安王夫賺的錢。
蘇氏心裏很歡喜,珍寶閣的原材料是從鳳中縣拉來的,而鳳中縣則是從山裏挖出來,無本卻有萬利的大好買賣。
*
轉眼到了冬月十九日這日,上午第一堂課剛結束,蘇遜近了她跟前。
冬月十八,蘇晴又迴了一趟東宮,與蘇氏說了自己要開鞋鋪子的事。
蘇氏道:“你不能專用心讀書?怎的想到這事了?“
蘇晴尋了一大堆的理由,什麽為平民女人增加收入,什麽還能給出宮後無家可去的宮娥一個營生、出路,總之就是將蘇氏說得心服口服地應了,不僅應了,還承諾讓燕國公夫人也加入,讓她選地段、鋪麵,再備好管事。
蘇晴拿了自己的釋義筆記。
蘇遜道:“我不借你釋義筆記,為著這事,父親、祖父訓罵了我一頓,說我讀書不用心,上課不寫筆記,還借你的。”
蘇晴眨巴著眼睛。
蘇遜道:“昨兒迴家,母親將我喚過去了,給了我一份房契。”
蘇晴望向在一邊默默整理書的柳殊,對身後的謝清雅、馮蓉道:“你們且忙吧。”
“是。”
二女出了甲班學堂。
蘇晴、蘇遜走近柳殊。
柳殊轉著眼珠,他最近沒招惹華凰公主?確定沒有。
蘇晴長身一揖,抱拳行了一禮,“上次的事,是我自以為是了,我與柳公子賠個不是。”
他可當不得公主這麽一拜。
柳殊心裏直打鼓,“我……我已經沒代同窗寫功課了,太學讓我替藏書閣整理、修補和抄寫書籍,一月三兩銀子。”
加起來便是六兩了,足夠他花使,在京城二十兩銀子就能娶一個不錯的媳婦。
蘇晴從懷裏掏出一個布包,“我照古方研製出的全福豆腐、五香豆腐幹、豆腐皮秘方,蘇同窗出店鋪、房屋,我出本錢和方子,你呢就出人手學習這古方的全福豆腐,我們一起開一家全京城最在的豆腐鋪子。現下是冬天,若是照了這方子做豆腐,必能賺錢。”
蘇遜道:“我隻出店鋪、房屋,旁的可不管。”
柳殊接過布包,看著裏頭的幾頁紙,全福豆腐是有六種顏色的豆腐,黃、橙、紅、綠、紫、黑,顏色是選用了果蔬的色彩,提取顏色製作豆腐,綠色則是加入綠豆,黑色為黑豆,紅色則有紅豆,亦可換成花的顏色……
根據古法研製出來的全福豆腐,這種秘方最是賺錢。
柳殊看罷,秘方看了,他覺得家裏能做出來,尤其是乳娘原就會做豆腐,做得還很好吃。“公主出本錢和秘方,哪……我給你五成……”
“不用這麽多。我占二成,隻不過呢,你們賺了錢,得按月還一部分本錢,最終保留二成本錢不還,就當是我的份子錢。”
蘇遜道:“我提供鋪子、房屋,亦要二成。”
“不,你們要二成份子,實在太少了,一人三成如何?”
“二成五,不能再多了,我們隻要二成五,你家占五成。”蘇遜覺得二成是有點少。
學堂裏隻有他們三個人,當場細細地商量起來法子,蘇遜與蘇晴各占二成五,蘇晴出本錢,待賺錢後柳家分三次還本錢的七成。
柳殊、蘇遜都知道那秘方才是最值錢的,直接拿秘方賣錢,有的是商賈出高價買,這可真真兒地是授人以漁了。
蘇遜說了那鋪子的地方,與柳殊約了時間去查看,爭取在年節前就給開起來。
蘇晴給了二千兩銀子的本錢,她要多給錢,柳殊說二千兩都是多的,開豆腐鋪其實隻要有鋪麵、房子,花不了多少錢,這是看在是冬天,又快年節了,才多要了一些。
三人晌午時又立了合作文書,各持一份,這件事就算定下來了。
柳殊覺得這事不能拖,當天下午就找了太傅告假,請了三天假,崔太傅不僅應了,還親手寫了一塊“宮廷全福豆腐”的大字送給柳殊。
他沒想到,蘇晴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竟是將自己辛苦得來的古方豆腐秘法給了柳家人。有了這個,以柳殊的聰明,必能看到商機,柳殊是想早點賺錢,有了本錢,柳家特別的豆腐鋪子就能開起來。
崔太傅將心比心,若是自己有這樣的秘方,是萬萬舍不得給外人的,必是要留給子孫做營生傳下去,以備不時之需,若是子孫讀不了書,還有一項本事要維持生計。
柳家吃過苦,一家上下都很勤勞。
待柳殊再迴來時,還了蘇晴一千二百兩銀票。
學堂裏,其他人或迴學舍,或到外頭說話去了,自從不許代寫功課,不許抄錄同窗經義筆記後,一到下課時,大家都迴學舍。
蘇晴道:“這麽快就還?”
“還差你三百兩本錢,過些日子再還。”
蘇遜道:“鋪子開起來了?”
“昨兒開的,崔太傅正趕上宴客,買了六色全福豆腐去,因有公主的菜肴方子,百味樓從我們那兒亦進了不少豆腐,生意很好。昨兒做了三十斤豆子,所有豆腐都賣光了。我勸了奶娘,家裏買了一頭驢子磨豆腐,這樣更省事。”
蘇遜從二舅母那兒拿到的鋪子是兩間,後頭帶了一個小院子,可以做庫房,也能磨豆腐。院子裏有一口水井,柳家人已經搬進去了,柳殊盯著家裏幫襯著將所有事都打理好,這才迴到太學上課。
他奶爹、兩個奶兄與奶妹都是勤勞人,不僅奶娘學會了,便是奶爹、奶兄也會做全福豆腐,還學會做豆腐幹、豆腐皮,因為賣豆腐還贈送菜肴方子,生意不錯,再加上有一塊崔太傅寫的匾額,附近的人也不敢欺了去。
蘇晴問道:“你家五成份子如何分的?”
“我給了大哥、二哥各一成,原要給妹妹一成,奶娘不許,我便做主給了半成給她,未出閣前算家裏的,待她出閣就算給她的,那時候可允大哥、二哥用錢買了半成份子,錢給妹妹當嫁妝。”
柳家二成半,說是分到人頭,其實是奶爹、奶娘管著,兄妹們最多得幾件新裳,幾枚銅錢花花。在這一塊兒,奶娘精明,定是把持得嚴嚴實實。
蘇晴道:“錢的事兒,我這兒不急,我娘給的錢多,我不怎麽花錢。”
蘇遜、蘇晴與柳殊一起開豆腐鋪子,因著這原因,三個人立時親厚了不少,下課時,蘇晴便與柳殊請教詩詞,說自己就寫不出來。
謝清雅原是神童,在詩詞方麵頗有靈性,有自己的經驗和感悟,柳殊說一會兒,謝清雅便補充。
你一言,我一句,兩個說得越發投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