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才藝賽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 作者:我愛桂圓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家三房的小姐聽到這兒,周倩兒還沒迴京呢,也不知道幾時能迴來,周倩兒那才華,要是五門連兩門都過不了,這不是丟人。
皇帝教的學生,肯定能進得了甲班。
周倩兒過不了試,陪讀的公主在甲班,她卻在乙班讀,這得多丟人啊。
周家大房、二房的小姐亦同樣有了心思,不想攀高枝的貴女不是優秀的貴女。
蘇晴一直淺笑嫣然地大家說話。
蘇迦知道這些貴女,大半都是衝著給華凰公主當陪讀來的,以華凰公主的身份有三名陪讀也可以,一名也行、兩名也過得去,全看她的意思。
宜樂郡主道:“華凰,要不辦個才藝賽,琴棋書畫、詩詞文章都可展示?”
嘉興郡主道:“甲班考核,琴、棋是選考,書畫、詩詞、文章、算學才是必考,既然要辦才學賽,不如比這幾樣好了。”
“對,就比這幾樣。”
明知道人家華凰公主琴棋不佳,以前在民間也沒學過這些,說什麽琴棋,這不是故意鑿人不快。
一陣七嘴八舌後,蘇晴讓喜兒去請示蘇氏。
蘇氏與夫人、太太們正說話,笑道:“成,我們就給貴女們當一個評判先生。”
蘇迦笑得不好意思,“我一個訂親的人,就不與妹妹鬧了,我打個下手,收收參賽卷子,再送到太子妃、夫人們那兒評判。”
“蘇四小姐說得甚是,我也不參加了,我和蘇四小姐監督、跑腿。”
司馬小姐笑道:“你們可不許作憋,我亦當迴監督先生。”
雖說司馬家與嫡郡主鬧了不快,因著這兒,蘇家與司馬家近來也不來往說話,反倒是司馬綱的妻子蘇追頗是尷尬,偏夫家不是,偏娘家也不是。
一時間便有四位訂親的貴女自願組成了監督組,甚是歡喜。
書畫組、詩詞組、文章組、算學組四組便這樣組成了。
立有東宮的宮娥、內侍搬出書案,足有八張,一組十六人,可供同時十六人參加比試。
蘇迦道:“書畫組參賽者站到左邊,不參賽的站右邊,這一批結束,再有第二批,待書畫組比賽結束是詩詞組比賽。”
三郡主笑道:“長姐是今兒的壽星,讓她第一個下場。”
蘇晴道:“今兒我是東主,客隨主便,讓客人們先讓,我第二批下場。”
司馬小姐朗聲道:“十六個人呢,還有誰參加書畫組比賽,書畫組,有書法有繪畫,書與畫並在,亦可隻有書法或隻有畫作,俱由自己。”
小姐們笑著,有人對書法有信心,還有的對繪畫有信心,紛紛走到中央,兩人共用一張書案,書案上有擺好的文房四寶。
有人尋出一麵鑼,“當——”一聲響,朗聲道:“一炷香為限,開始!”
第一組除了幾位貴女,亦有皇家的二郡主、三郡主、四郡主、五郡主參賽,十六個人齊齊站在場,又有人移來了四張書案,連著蘇晴在內,還有七個人未參賽。
蘇晴道:“大家請罷,都一起下場。”
她一人獨自用了一桌書案,另六人各一張。
需得自己硯墨,而硯墨時還能自行構思。
蘇晴倒是常做這些事的,慢慢地硯墨,若是要繪,就繪山河圖《西山秋景圖》卻是近來繪得最多的,梅、蘭、竹、菊也有涉及。崇德帝最擅長的便是山河、花木、人物,因著這兒,蘇晴亦學了這些,頗有自己的心得。
她盡量將墨硯得細膩,色佳,她還在硯墨,已經有人完成了,寫一幅書法,上頭是一首唐詩。
蘇晴不緊不慢,不多時,場上大半的人已經完成了,有的寫的是字,還有的是繪畫,她這才提筆,繪的是山河圖,畫中有山水,有木,還有人物。
山上有上山砍柴的村民,追逐獵物的三名獵戶,更有一條可愛的獵犬,山下河畔有垂釣的老者,不遠處有騎在牛背上的牧童,空中的大雁,山下的村落,組成一幅寧靜致遠的鄉村圖。
一炷香時間就剩最後一寸了,蘇晴換筆沾墨,題寫上《桃源圖》,寫了一句:心中有桃源,人間處處皆桃源。
在落款處,想了片刻,寫入“華凰”二字,用的是古篆體。
待她落筆,時間剛剛好。
蘇迦與司馬小姐走到跟前,二人交換著眼神,其他貴女亦走到案前端詳。
司馬小姐連連道:“不愧是皇上的高徒,這一出手,立見高低。”
二郡主見過蘇晴的字畫,是太子帶迴來的,嘉德帝對蘇晴讚不絕口,帶了字畫給太子看,說“晴兒的功課進益頗多,你快瞧瞧,比你小時候可成器多了,可惜是個女兒家。”若是兒子,嘉德帝會很更歡喜,在他看來,這孫女似他的性子,淡泊名利看重情義;孫女的記憶、聰慧與頗肖他年少時。
現下蘇晴的《桃源圖》比上次二郡主見到的無論是意境還是風格,又上了一層,就這等書畫一出,太學甲班的先生也挑不出毛病,根本不像十幾歲的人作的,就似習練了無數次,可蘇晴拜入嘉德帝門下才多久,不近幾日而已。
人比人氣死人。
二郡主想到蓮良媛一臉恨鐵不成鋼地輕歎,“資質不足,以勤補之,瞧瞧你,又貪玩又不用心,你長姐聰慧,卻是比旁人更刻苦……”
長姐,長姐的,近來蓮良媛提得最多的便是她長姐,恨不得長姐是她生的才好。
二郡主有一種意外之感,更有些氣餒,她拿什麽與長姐比?
長姐長在民間,但見過的東西亦比她多。
從小到大,她出宮的機會亦是寥寥可數。
長姐從蜀地入京,這一路的風景就夠她瞧了。
旁邊的小姐們連連驚歎,“畫繪得真好!”
“字寫得真好,你看到沒,用了好幾種字體,畫名是隸書,那句話用的是梅花小簪。”
“看功底,沒有二三十年很難做到。”
“人家是刻苦,我們練一個時辰,公主就練了兩個時辰、三個時辰,甚至可能是十個時辰。”
原來華凰公主如此厲害,畫繪得好,字寫得更好。
早前比書法、繪畫的,現在都覺得自己與之一比,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蘇迦道:“我將書畫送到大殿,請太子妃與眾位夫人點評,下一組是詩詞,以二寸香為限,大家預備一下。”
宮娥們將十二張書案拾掇了一番,將文房四寶擺放整齊,準備下場一試的貴女立在左側,不參加此組比賽的立於右側。
皇帝教的學生,肯定能進得了甲班。
周倩兒過不了試,陪讀的公主在甲班,她卻在乙班讀,這得多丟人啊。
周家大房、二房的小姐亦同樣有了心思,不想攀高枝的貴女不是優秀的貴女。
蘇晴一直淺笑嫣然地大家說話。
蘇迦知道這些貴女,大半都是衝著給華凰公主當陪讀來的,以華凰公主的身份有三名陪讀也可以,一名也行、兩名也過得去,全看她的意思。
宜樂郡主道:“華凰,要不辦個才藝賽,琴棋書畫、詩詞文章都可展示?”
嘉興郡主道:“甲班考核,琴、棋是選考,書畫、詩詞、文章、算學才是必考,既然要辦才學賽,不如比這幾樣好了。”
“對,就比這幾樣。”
明知道人家華凰公主琴棋不佳,以前在民間也沒學過這些,說什麽琴棋,這不是故意鑿人不快。
一陣七嘴八舌後,蘇晴讓喜兒去請示蘇氏。
蘇氏與夫人、太太們正說話,笑道:“成,我們就給貴女們當一個評判先生。”
蘇迦笑得不好意思,“我一個訂親的人,就不與妹妹鬧了,我打個下手,收收參賽卷子,再送到太子妃、夫人們那兒評判。”
“蘇四小姐說得甚是,我也不參加了,我和蘇四小姐監督、跑腿。”
司馬小姐笑道:“你們可不許作憋,我亦當迴監督先生。”
雖說司馬家與嫡郡主鬧了不快,因著這兒,蘇家與司馬家近來也不來往說話,反倒是司馬綱的妻子蘇追頗是尷尬,偏夫家不是,偏娘家也不是。
一時間便有四位訂親的貴女自願組成了監督組,甚是歡喜。
書畫組、詩詞組、文章組、算學組四組便這樣組成了。
立有東宮的宮娥、內侍搬出書案,足有八張,一組十六人,可供同時十六人參加比試。
蘇迦道:“書畫組參賽者站到左邊,不參賽的站右邊,這一批結束,再有第二批,待書畫組比賽結束是詩詞組比賽。”
三郡主笑道:“長姐是今兒的壽星,讓她第一個下場。”
蘇晴道:“今兒我是東主,客隨主便,讓客人們先讓,我第二批下場。”
司馬小姐朗聲道:“十六個人呢,還有誰參加書畫組比賽,書畫組,有書法有繪畫,書與畫並在,亦可隻有書法或隻有畫作,俱由自己。”
小姐們笑著,有人對書法有信心,還有的對繪畫有信心,紛紛走到中央,兩人共用一張書案,書案上有擺好的文房四寶。
有人尋出一麵鑼,“當——”一聲響,朗聲道:“一炷香為限,開始!”
第一組除了幾位貴女,亦有皇家的二郡主、三郡主、四郡主、五郡主參賽,十六個人齊齊站在場,又有人移來了四張書案,連著蘇晴在內,還有七個人未參賽。
蘇晴道:“大家請罷,都一起下場。”
她一人獨自用了一桌書案,另六人各一張。
需得自己硯墨,而硯墨時還能自行構思。
蘇晴倒是常做這些事的,慢慢地硯墨,若是要繪,就繪山河圖《西山秋景圖》卻是近來繪得最多的,梅、蘭、竹、菊也有涉及。崇德帝最擅長的便是山河、花木、人物,因著這兒,蘇晴亦學了這些,頗有自己的心得。
她盡量將墨硯得細膩,色佳,她還在硯墨,已經有人完成了,寫一幅書法,上頭是一首唐詩。
蘇晴不緊不慢,不多時,場上大半的人已經完成了,有的寫的是字,還有的是繪畫,她這才提筆,繪的是山河圖,畫中有山水,有木,還有人物。
山上有上山砍柴的村民,追逐獵物的三名獵戶,更有一條可愛的獵犬,山下河畔有垂釣的老者,不遠處有騎在牛背上的牧童,空中的大雁,山下的村落,組成一幅寧靜致遠的鄉村圖。
一炷香時間就剩最後一寸了,蘇晴換筆沾墨,題寫上《桃源圖》,寫了一句:心中有桃源,人間處處皆桃源。
在落款處,想了片刻,寫入“華凰”二字,用的是古篆體。
待她落筆,時間剛剛好。
蘇迦與司馬小姐走到跟前,二人交換著眼神,其他貴女亦走到案前端詳。
司馬小姐連連道:“不愧是皇上的高徒,這一出手,立見高低。”
二郡主見過蘇晴的字畫,是太子帶迴來的,嘉德帝對蘇晴讚不絕口,帶了字畫給太子看,說“晴兒的功課進益頗多,你快瞧瞧,比你小時候可成器多了,可惜是個女兒家。”若是兒子,嘉德帝會很更歡喜,在他看來,這孫女似他的性子,淡泊名利看重情義;孫女的記憶、聰慧與頗肖他年少時。
現下蘇晴的《桃源圖》比上次二郡主見到的無論是意境還是風格,又上了一層,就這等書畫一出,太學甲班的先生也挑不出毛病,根本不像十幾歲的人作的,就似習練了無數次,可蘇晴拜入嘉德帝門下才多久,不近幾日而已。
人比人氣死人。
二郡主想到蓮良媛一臉恨鐵不成鋼地輕歎,“資質不足,以勤補之,瞧瞧你,又貪玩又不用心,你長姐聰慧,卻是比旁人更刻苦……”
長姐,長姐的,近來蓮良媛提得最多的便是她長姐,恨不得長姐是她生的才好。
二郡主有一種意外之感,更有些氣餒,她拿什麽與長姐比?
長姐長在民間,但見過的東西亦比她多。
從小到大,她出宮的機會亦是寥寥可數。
長姐從蜀地入京,這一路的風景就夠她瞧了。
旁邊的小姐們連連驚歎,“畫繪得真好!”
“字寫得真好,你看到沒,用了好幾種字體,畫名是隸書,那句話用的是梅花小簪。”
“看功底,沒有二三十年很難做到。”
“人家是刻苦,我們練一個時辰,公主就練了兩個時辰、三個時辰,甚至可能是十個時辰。”
原來華凰公主如此厲害,畫繪得好,字寫得更好。
早前比書法、繪畫的,現在都覺得自己與之一比,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蘇迦道:“我將書畫送到大殿,請太子妃與眾位夫人點評,下一組是詩詞,以二寸香為限,大家預備一下。”
宮娥們將十二張書案拾掇了一番,將文房四寶擺放整齊,準備下場一試的貴女立在左側,不參加此組比賽的立於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