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顯麵容煞白,眼神裏掠過一縷慌亂。


    “為什麽?”宇文雍問。


    宇文顯不說話。


    “為什麽?”


    宇文雍起身,一個箭步衝向宇文顯,一掌將他摔倒在地,“大郡主隻是女子,你為什麽要她死?背著我做下此事,不僅被老五查到,還讓太子妃知道。你是不是嫌東宮這些年太平?大業未成,你先自亂陣腳?啊——”


    他的眼裏全是怒火,緊握著拳頭,渾身緊繃。


    宇文顯忙道:“宇文晴長在山野卻膽識不俗,從一開始就想到公布成長經曆,看似坦蕩,可一路過來,天下百姓聽了她的故事,收仕林文人之心,連百姓們也稱她為‘民間郡主’頗是喜愛和敬重。”


    早前小瞧宇文晴,但這幾個月的轉變,令他心驚。宇文晴的膽略才識,絕不是小女子該有的。八歲就懂藏拙扮傻,步步為營,隨著她見識、學識的增加,她隻會變得更可怕。


    在她未長成前,必須得除掉。


    是父親教會他:永遠不要小窺女子,她們有時候做出的事,能讓男子都不及。


    比如獨孤皇後在六王兵變步步為營,與其說是嘉德帝父子成功,不說是他們照著獨孤皇後的計劃獲得成功。嘉德父子是執行者,而領袖則是獨孤皇後。


    當年將高祖皇帝最優秀的皇子們玩於股掌,前太子死、魏王府滅、燕王府歿、趙王府盡亡……也至十二皇子,隻餘秦王府與肅郡王府,肅郡王府當時全力支持著秦王府,若不是與秦王府一條心,他們亦沒有了。


    魏、燕、趙三王哪個不優秀,哪一個不是文武兼備、天之驕子,可就是如此優秀的皇子卻死在獨孤皇後的謀劃之中。


    宇文雍道:“因她得到民心,所以你就要殺她?”


    “她是東宮嫡女,隻要她活著,她就壓我一分……”


    他是庶出,即便占了一個長子名頭,不如宇文晴尊貴。


    宇文雍揚手,一巴掌落下,手上的戒指在宇文顯的臉頰上劃出一道血痕,他看著自己的手,再看著他臉上的指印、血痕,又覺得心疼不已。


    “為什麽先帝、你皇祖父和孤都願意縱容、寵愛公主、郡主,嚴格約束兒子,不就是因為她們是女兒,注定成不了大事。你連她也不放過?現在太子妃聽得榮王府的話,看到證據,以為是孤要殺宇文晴,她寧可長住洛陽也不願迴來……”


    宇文雍沒想事情會變成這樣?


    現在向蘇氏解釋,行刺宇文晴的不是他,蘇氏會不會信?


    “你給孤記住了,我們的敵人是榮王,是外敵,你對自己的親妹妹下殺手,這是狠辣殘忍!再有下次,孤絕不會容你,滾——”


    宇文雍心痛如刺,無助地移迴大殿正中的榻前,坐在上頭,不知道在想什麽?皇帝已經知道了此事,是不是以為是他做的,他連自己的親女兒都容不下?


    *


    宇文雍剛知曉的事,嘉德帝已知曉三天。


    難怪太子妃晉了鄭良娣,她是一早就知道行刺宇文晴的是太子?親父弑女,人倫大忌,宇文晴是太子妃唯一的骨血,太子妃得有多痛苦、辛酸,才會做出最終的抉擇。


    嘉德帝沒懷疑此事是宇文顯做的。原因很簡單,宇文雍在十四年前有過前科,他配合孤獨皇後設局,提著寶劍殺盡了除肅王以外的所有皇伯、皇叔,就連他們的子孫後人無論男女一個未放過,其間還包括剛出生的嬰孩。


    六王兵變,那麽多的親王府被他一夜滅門,何等血腥。


    嘉德帝對結發獨孤氏有忌憚、敬重,對這個兒子的手段也是心有餘悸。殺政敵可以理解,可是女眷何辜、稚子何辜,為什麽就不能放過?


    當時,他是如何說的“斬草得除根”,所以各親王的郡主沒留,新誕生的嬰孩也未留,全死了,死得幹幹淨淨。


    嘉德帝今晨放走了一隻信鴿,孫女乖巧、良善卻又心性堅韌,太子連親生女兒也不放過,是因為這個女兒太聰明,還是因為她得到了民心?又或是覺得一個與狗爭食的女兒太丟人?


    宇文雍當真是瘋了,隻是一個女兒啊,他忘了孤獨皇後對蘇氏的愧疚,忘了蘇氏再不能有兒女,這孩子就是蘇氏唯一的念想?


    他現在很不高興。


    傳來信鴿拍翅聲音,雪球自窗外而入,落到案前。


    劉內監一路飛奔,捉住了雪球,從上頭取出一個紙筒。


    嘉德帝接過紙筒,這次上頭是一封迴信,他的信上寫的是“一個富貴人家,女兒年幼被拐,數年後女兒歸來,其父親想賜死女兒,可祖父想保其性命。祖父與其父親發生了爭執,現下當如何?”


    蘇晴覺得老人很不容易,說的事說不定是自家事,還說了那女兒有如何不易,能重歸家,就是希望家人能保護她,但更能相信她。既是富貴人家,這位小姐也必是知書達理,若真有什麽,不是她的錯。她能歸來,必是沒有發生不幸的事。這時候當然得保住她,不能讓不幸變成更大的不幸。


    蘇晴還在信裏對當年富貴人家,但凡有女兒損了清譽,不是報“暴斃”,就是將其遠嫁,或是送入庵堂,實在太過冷漠無情,比尋常百姓家都不如。


    人活著不是隻為了一個名聲,那些美名的背後,多是名不符實,而活著才是實實在在的,人行天地,昂首無愧天地,俯首對得住良心,問心無愧就好。


    這次,他的信裏,寫的是:有一對父子,兒子年少時幹過狠辣之事,可是父親卻不希望看到最疼愛的兒子變成這樣,一心想要改變他,讓他不再狠戾。而這次,他看到兒子派人殺女,雖未成功,卻有些心驚,他當如何?


    蘇晴的迴信裏答道:“開誠布公地談一次,沒人出生便狠戾,許有誤會。讓兒子知道父親的苦心,父親也當了曉兒子用意。


    天下,父不曉子,子不懂父的太多,很多人間的不幸都可以避免,大多造成的原因是‘我為你好’,卻不知道這真的是對方需要的‘好’。


    父親弑女,不是他出的手,雖早前有此意,但派的下人真是他的人?”


    蘇晴寫這信,就是覺得天下有幾個父親真能弑殺親女,覺得太恐怖,太子視她這個真女恍若未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桂圓寶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桂圓寶寶並收藏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