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是太子妃的陪嫁侍衛;丁滿壇是司馬良娣身邊的小宮娥。


    那晚丟失的宮娥、內侍有好幾個,都被列入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之中,後來亦是逐一尋查,直到蘇林在北疆戰亡幾年後即去年冬天時,大周與北遼大戰在即。


    一個老兵尋到蘇將軍,說有要事稟報,他是擔心自己死了,無法替蘇林照顧妻兒,隻得尋到蘇將軍。“將軍,幾年前戰死的蘇林,曾與我提過一件往事,他說天華三十八年,京城六王奪嫡之變,他從秦王府護著一個抱有周歲女童的宮娥逃離京城。他留下遺言:若他戰死,請我將一封信寄到燕國公府,我當時照做了。”


    燕國公心下一驚,此人說的周歲女童,不會是太子妃之女宇文晴?“他還說了什麽?”


    “他還說,女童是燕國公府與皇家的血脈,他說,若是在我戰死前,你們蘇家都未去接女童,便讓我來尋你們。”


    此人也隻知道,蘇林提到當年京城兵亂,他護著一個抱著女童的宮娥逃出京城,一路上都有人神秘人追殺,後來一直逃到丁姓宮娥的家鄉蜀地綿州。


    老兵沒有說綿州具體地方,隻提到蘇林、丁滿壇的名諱。他聽蘇林說,到了綿州後,二人偽裝成夫妻,女童則成為他們的女兒,後來日久生情,做了真夫妻。待蘇林從軍入伍時,妻子丁氏已替他生下一個兒子。


    這位老兵並沒有戰死,而是得燕國公恩賞,允他迴家與妻兒團聚,他自是千恩萬謝。


    隻是,他與蘇林相交,也是因為蘇林的武功不錯。蘇林不藏私,還教了他武功,蘇林死得太早。


    蘇家也是從這老兵裏知曉了蘇晴的下落,隻知在綿州,這次東宮派出兩位姑姑,蘇家三公子同行尋人,在綿州各縣官衙查名簿,怎麽也沒想到,蘇林與丁滿壇記錄戶籍的名字已經改了,差一點就錯過了機會。


    如果不是蘇晴到官衙告狀,蘭姑姑等人就會無功而返。


    蘇晴聽到此處,一臉狐疑:“我養父已戰亡多年?”


    “是,是那位陳州老兵說的,老兵知開春後,北遼與大周必有一場惡戰,他擔心自己會戰死。故人臨終之托,不能不完成,他來稟報也是想知道,蘇林說的那個女童有沒有被蘇家接走。”


    蘇晴不解地道:“我養父出自燕國公府,他的遺書未寄入府中?”


    蘭姑姑微微搖頭。


    “養父戰亡,為何我從未得到消息,照著規矩朝廷不是要發放撫恤金?”


    蘭姑姑亦覺奇怪,蘇晴根本不知道蘇林戰亡的消息,在這之前,所有人都以為蘇晴是蘇林之女,唯一的解釋是有人瞞下此事,領走了撫恤金。


    綿州有人入軍營,縣尉手裏有檔案,州府衙門也會有登記,若是北疆戰亡,必會由兵部轉發文書報訊,還會撥付撫恤金給其家人。


    蘇晴覺得想不明白,蘇林的信必是未到燕國公府的人手裏。


    蘇林的戰亡文書與撫恤金,也未到她手裏。


    蘇晴倒吸一口寒氣,“周知縣到仁和縣以前的過去六年,仁和縣的事務多是把持在李縣丞的手裏,希望不是他動了手腳。”


    蘭姑姑道:“待到了綿州城,讓蘇三公子去州衙查一遍,戰亡文書自來朝廷與兵部都是很看重的,先由軍營上報,再由兵部轉發、撥送銀錢。”


    蘇晴因為心裏有事,一路上有些心事重重。


    她對蘇林與丁滿壇的記憶太模糊了,丁滿壇好歹與丁足糧有幾分相似,依稀還能記住她的眼神,可對蘇林竟是一點也想不起來。隻知道他是獵戶,會拳腿工夫,他未離開家時,家裏的日子過得不錯,至少養母不會為一日三餐擔憂。


    夜裏,歇在一個鎮子客棧上,天一亮又繼續趕路。


    綿州驛館裏,萱姑姑早早安排好了房間、吃食用香湯,就連蘇晴要換先的衣裙也備得妥帖。


    蘇晴沐浴更衣,用罷了飯食。


    蘇遜立在她的屋裏。


    蘇晴道:“三表哥,勞你走一趟綿州官衙,查一下我養父蘇林戰亡後的文書和撫恤金,我剛知道,他幾年前在北疆戰亡。”


    蘇遜愣了一下,“你不知道?”


    不應該會了這樣的毗漏,旁人便罷了,若是發生在蘇晴身上,這事就有些說不過去,除非是有人刻意隱瞞。


    蘇遜又道:“我這就去一趟官衙。”


    待她去了官衙,尋了蘇二郎、蘇林的名諱,官衙文檔上記錄的是“蘇二郎”名諱,上頭清楚地寫著“嘉德八年秋,九月十二日,綿州仁和縣石廟鎮丁莊蘇二郎戰死北疆蒼狼穀,曾立軍功六次,撫恤金紋銀八十兩。”在檔案上,記錄了不止他一人,而有五個人,俱是綿州人氏。仁和縣除了蘇二郎還有一個叫王鐵牛的,此人的撫恤金是五十兩銀子。


    蘇遜問道:“通常有人戰亡,朝廷發放撫恤金到州府,你們是如何發放的?”


    “由各縣派官員領取撫恤金與文書,再由各縣衙送往各家。”


    蘇遜道:“當初是何人領走戰亡文書與這筆錢的是誰?”


    “大人,這後頭可是有簽字畫押的。”官吏翻到領取頁,果見上頭寫著:西坪縣,勇士戰亡撫恤金,牛二順,六十兩。後麵便是領取官員的簽名、手印。


    蘇遜尋到仁和縣這頁,上頭寫著“仁和縣,勇士戰亡撫恤金,蘇二郎、王鐵牛二人,計一百三十兩。”而後麵簽的是“李仕甲”的名字。


    “李仕甲,仁和縣縣丞?”


    官吏答道:“正是。”


    他是不是知道蘇二郎是蘇晴的養父,領了這銀錢,根本沒有送戰亡文書,也沒有將兵部的銀錢送到勇士家人手裏。


    對於富貴人家,這幾十兩銀子不值一提,可對於莊戶人家,這就是能置家業,能置良田的救命錢。


    李仕甲……


    果然是他,欺上瞞下,這筆錢必是被他給吞了。


    他是寒門學子,這一百多兩對世家來說不算什麽,可對李縣丞來就是一筆不菲的銀錢。


    蘇遜很生氣,查看完畢,當即出了文籍房,直接去尋劉知州。


    劉知州驚道:“你是說,嫡郡主不知道她養父在數年前戰亡,也從未收到戰亡文書與朝廷的撫恤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桂圓寶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桂圓寶寶並收藏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