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嫡郡主
皇家閨史:棄女不認命 作者:我愛桂圓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倩兒以前見過蘇晴做丫頭時的模樣,周家舉辦宴會,或是李家為李翠芳辦生辰宴,俱是請了官宦小姐、仁和縣的鄉紳富戶小姐參加。
周倩兒迴想過往,有蘇晴做丫頭時的記憶,好在她從來沒有欺負過蘇晴,最多就是使喚蘇晴給她端茶遞水。她記得尤鄉紳家的大小姐、二小姐借著李翠芳生辰宴,刁難過蘇晴。害得李翠芳覺得蘇晴怠慢客人,罰蘇晴在盛夏頂了一盆水,在日頭下跪得中暑昏迷。
周倩兒想到往事,她身邊的大丫頭,早就像倒豆子似地,講給蘭姑姑聽。
太太可是叮囑了,若是蘭姑姑問起來,她們隻需照實說,不隱瞞、不欺騙。
蘭姑姑滿是心疼,從周家丫頭的描述中,李縣丞夫婦來自寒門,對下人俱是不錯的,可李翠芳三歲時,李縣丞就得中進士做了官,家境好轉,自是與以前不同,跟著身邊的官宦小姐有樣學樣,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李翠芳處罰丫頭的手段花樣百出,什麽洗李家上下所有人的衣服,洗不完不許停下、不許吃飯;替她抄書,還指定必須要模仿她的筆跡,不能讓李太太瞧出異樣;替她做女紅,還得學成她的針腳,哄騙李縣丞夫婦,說是李翠芳孝敬父母做的鞋襪等。
各家官宦公子、小姐的心腹下人必是家生子,更是從小一起長大。蘇晴原是活契入府,到了年紀就會離開,李縣丞夫婦雖然知道李翠芳愛折騰蘇晴,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隻要李翠芳不是鬧得太厲害,他們不會過問。
蘇晴一雙手年年冬天都會生凍瘡,留下的疤痕年複一年地長著。
蘭姑姑聽周倩兒的大丫頭說蘇晴在李家當丫頭受苦的事,周倩兒離開了花園,李翠芳卻未離開。
李翠芳有些明白,為何李縣丞讓她扮成丫頭進知縣府服侍蘇晴,這有賠禮之意。
“郡主……是不是恨我?”
蘇晴看著神情中既有傲色又有不甘、猶疑的李翠芳。在李翠芳眼裏,直到現在,還是覺得她蘇晴就是山野村姑,是被李家買入府的丫頭。
李翠芳粲然苦笑,“怎麽想不到,你是太子妃的嫡女,若你迴京,是不是真的會去太學讀書?小晴,你讓我做你的陪讀怎麽樣?”
小晴,她不再是李家丫頭小晴。
李翠芳這是真的賠禮,怎的周倩兒不在時,眼裏有倨傲之色。
她以前畏懼李翠芳,並不是真的怕她,而是怕被罰洗一大堆的衣服,被罰兩天、三天不許吃飯。不能吃飯時,她隻能喝白水,真的是一個饅頭、半個包子都沒有,更是連剩飯、殘羹也吃不上一口。
李家上下,李太太不管,其他下人也不會違背李翠芳的意思來幫她。
她是活契下人,早晚會離開,旁人不會因為一個她開罪李家大小姐。
在李府,她孤立無援,即便努力做得最好,可李翠芳身邊的丫頭桃兒、杏兒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她們借著自己是大丫頭,還時不時將她們的活給蘇晴做。
“小晴……”李翠芳又喚了一聲。
蘇晴冷聲道:“不行!”她微斂著眸光。
前世用了多少年的時間,才讓自己不再沉陷李家的往事。曾經念過舊情,可李翠芳是如何對她的,哄騙她的寄名鎖。在李翠芳拿走那日,李翠芳就知道,她是東宮尋找的人。
“為什麽?”李翠芳脫口而出。
蘇晴冷冷一笑,“李家八年,待我不好不壞的是李縣丞夫婦,罰我、罵我、訓我的人是你,你將我視作了出氣桶,李太太罰你,你就尋我的錯處。
將心比心,我不追究李家對我欺辱,是我的仁慈。但不表示我願意留著一個有我太多痛楚、心酸的人在身邊。”
不可以,她拒絕。
她不再是李家的丫頭小晴,現在的她是東宮嫡郡主,她被東宮心腹尋迴去了,往後便是金枝玉葉,因著她流落民間,因著她受過的苦,她的父母必會因愧疚而彌補。
李翠芳提高了嗓門:“你能接納周倩兒,為什麽不能接受我?我以前是做了許多錯事,可那時,我是主子,你是丫頭,主子訓斥、處罰丫頭,哪家的小姐沒做過?”
不遠處,司馬綱等人已經出來,身後跟著劉知州、周知縣。
劉知州微鎖眉頭,“這是哪家的姑娘,對嫡郡主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周知縣答道:“李縣丞之女,許是忘了蘇姑娘是嫡郡主……”
“我從沒想過掩飾過往。你、尤家小姐、章家小姐,仁和縣這麽多的鄉紳、舉人、官家小姐裏,唯有周倩兒沒有欺負我。”
不僅周倩兒沒欺負,有一次,尤二小姐明明是自己弄髒了綢緞春掌,卻誣是她弄髒了,是周倩兒道:“尤二,是你自己不小心吃糖包,將糖汁弄在衣襟,與小晴何幹?你也是小姐,與一個丫頭為難,沒的失了風度。”
這件事發生在半年前,若是尤二誣上她,那一身綢緞得三兩銀子,她填上一年的積蓄也陪不起。
也許,周倩兒早就不記得此事,但蘇晴是記得的。
周倩兒也會奉迎捧高,甚至討好人時像個活脫脫的小人,但她沒有欺負過她,甚至幫過她。
李翠芳吃吃笑了起來,“我們都欺負你,隻有她沒欺負,所以你讓她做你的陪讀,給她攀高枝的機會。”
蘇晴道了聲“不”,她看得出李翠芳的激動,為了讓對方安靜下來,她抬手打了李翠芳兩個耳光。
耳光不重,但亦不輕,立時臉上出現了一片微紅。
這是她為自己打的。
“你現在能聽我好好說話了?”蘇晴眸光淩厲,“李小姐,你欺負我,以我的地位,本可以報複迴來,但我不會。
當年,我雖隻得七歲,做出賣身入李府為婢的決定,不是丁家逼我,而是我知道,自己要能平安長大,這是最好的法子。
進入李府,好壞摻半,李縣丞夫婦的袖手旁觀,你的責罰、訓罵,甚至不高興時拿我出氣發泄,杏兒、桃兒兩個的挑唆刁難,我全都能忍、能承受。入府為婢是我自己的選擇,既然選了,再苦再難,我都能承受。”
李翠芳撫著臉頰,她怎麽忘了,自己從小到大,無數次拿蘇晴發泄、責罰、訓罵,還有好幾次,壓不住怒火、控不了脾氣,抓住她又打又踹也是有的。
杏兒、桃兒都是李家的家生子,父母是李家的下人,她們有父母護著,可蘇晴是沒親人維護。
有時候她們倆做錯了事,怕被責罰,就推到蘇晴的頭上,蘇晴默默承受。
周倩兒迴想過往,有蘇晴做丫頭時的記憶,好在她從來沒有欺負過蘇晴,最多就是使喚蘇晴給她端茶遞水。她記得尤鄉紳家的大小姐、二小姐借著李翠芳生辰宴,刁難過蘇晴。害得李翠芳覺得蘇晴怠慢客人,罰蘇晴在盛夏頂了一盆水,在日頭下跪得中暑昏迷。
周倩兒想到往事,她身邊的大丫頭,早就像倒豆子似地,講給蘭姑姑聽。
太太可是叮囑了,若是蘭姑姑問起來,她們隻需照實說,不隱瞞、不欺騙。
蘭姑姑滿是心疼,從周家丫頭的描述中,李縣丞夫婦來自寒門,對下人俱是不錯的,可李翠芳三歲時,李縣丞就得中進士做了官,家境好轉,自是與以前不同,跟著身邊的官宦小姐有樣學樣,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李翠芳處罰丫頭的手段花樣百出,什麽洗李家上下所有人的衣服,洗不完不許停下、不許吃飯;替她抄書,還指定必須要模仿她的筆跡,不能讓李太太瞧出異樣;替她做女紅,還得學成她的針腳,哄騙李縣丞夫婦,說是李翠芳孝敬父母做的鞋襪等。
各家官宦公子、小姐的心腹下人必是家生子,更是從小一起長大。蘇晴原是活契入府,到了年紀就會離開,李縣丞夫婦雖然知道李翠芳愛折騰蘇晴,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隻要李翠芳不是鬧得太厲害,他們不會過問。
蘇晴一雙手年年冬天都會生凍瘡,留下的疤痕年複一年地長著。
蘭姑姑聽周倩兒的大丫頭說蘇晴在李家當丫頭受苦的事,周倩兒離開了花園,李翠芳卻未離開。
李翠芳有些明白,為何李縣丞讓她扮成丫頭進知縣府服侍蘇晴,這有賠禮之意。
“郡主……是不是恨我?”
蘇晴看著神情中既有傲色又有不甘、猶疑的李翠芳。在李翠芳眼裏,直到現在,還是覺得她蘇晴就是山野村姑,是被李家買入府的丫頭。
李翠芳粲然苦笑,“怎麽想不到,你是太子妃的嫡女,若你迴京,是不是真的會去太學讀書?小晴,你讓我做你的陪讀怎麽樣?”
小晴,她不再是李家丫頭小晴。
李翠芳這是真的賠禮,怎的周倩兒不在時,眼裏有倨傲之色。
她以前畏懼李翠芳,並不是真的怕她,而是怕被罰洗一大堆的衣服,被罰兩天、三天不許吃飯。不能吃飯時,她隻能喝白水,真的是一個饅頭、半個包子都沒有,更是連剩飯、殘羹也吃不上一口。
李家上下,李太太不管,其他下人也不會違背李翠芳的意思來幫她。
她是活契下人,早晚會離開,旁人不會因為一個她開罪李家大小姐。
在李府,她孤立無援,即便努力做得最好,可李翠芳身邊的丫頭桃兒、杏兒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她們借著自己是大丫頭,還時不時將她們的活給蘇晴做。
“小晴……”李翠芳又喚了一聲。
蘇晴冷聲道:“不行!”她微斂著眸光。
前世用了多少年的時間,才讓自己不再沉陷李家的往事。曾經念過舊情,可李翠芳是如何對她的,哄騙她的寄名鎖。在李翠芳拿走那日,李翠芳就知道,她是東宮尋找的人。
“為什麽?”李翠芳脫口而出。
蘇晴冷冷一笑,“李家八年,待我不好不壞的是李縣丞夫婦,罰我、罵我、訓我的人是你,你將我視作了出氣桶,李太太罰你,你就尋我的錯處。
將心比心,我不追究李家對我欺辱,是我的仁慈。但不表示我願意留著一個有我太多痛楚、心酸的人在身邊。”
不可以,她拒絕。
她不再是李家的丫頭小晴,現在的她是東宮嫡郡主,她被東宮心腹尋迴去了,往後便是金枝玉葉,因著她流落民間,因著她受過的苦,她的父母必會因愧疚而彌補。
李翠芳提高了嗓門:“你能接納周倩兒,為什麽不能接受我?我以前是做了許多錯事,可那時,我是主子,你是丫頭,主子訓斥、處罰丫頭,哪家的小姐沒做過?”
不遠處,司馬綱等人已經出來,身後跟著劉知州、周知縣。
劉知州微鎖眉頭,“這是哪家的姑娘,對嫡郡主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周知縣答道:“李縣丞之女,許是忘了蘇姑娘是嫡郡主……”
“我從沒想過掩飾過往。你、尤家小姐、章家小姐,仁和縣這麽多的鄉紳、舉人、官家小姐裏,唯有周倩兒沒有欺負我。”
不僅周倩兒沒欺負,有一次,尤二小姐明明是自己弄髒了綢緞春掌,卻誣是她弄髒了,是周倩兒道:“尤二,是你自己不小心吃糖包,將糖汁弄在衣襟,與小晴何幹?你也是小姐,與一個丫頭為難,沒的失了風度。”
這件事發生在半年前,若是尤二誣上她,那一身綢緞得三兩銀子,她填上一年的積蓄也陪不起。
也許,周倩兒早就不記得此事,但蘇晴是記得的。
周倩兒也會奉迎捧高,甚至討好人時像個活脫脫的小人,但她沒有欺負過她,甚至幫過她。
李翠芳吃吃笑了起來,“我們都欺負你,隻有她沒欺負,所以你讓她做你的陪讀,給她攀高枝的機會。”
蘇晴道了聲“不”,她看得出李翠芳的激動,為了讓對方安靜下來,她抬手打了李翠芳兩個耳光。
耳光不重,但亦不輕,立時臉上出現了一片微紅。
這是她為自己打的。
“你現在能聽我好好說話了?”蘇晴眸光淩厲,“李小姐,你欺負我,以我的地位,本可以報複迴來,但我不會。
當年,我雖隻得七歲,做出賣身入李府為婢的決定,不是丁家逼我,而是我知道,自己要能平安長大,這是最好的法子。
進入李府,好壞摻半,李縣丞夫婦的袖手旁觀,你的責罰、訓罵,甚至不高興時拿我出氣發泄,杏兒、桃兒兩個的挑唆刁難,我全都能忍、能承受。入府為婢是我自己的選擇,既然選了,再苦再難,我都能承受。”
李翠芳撫著臉頰,她怎麽忘了,自己從小到大,無數次拿蘇晴發泄、責罰、訓罵,還有好幾次,壓不住怒火、控不了脾氣,抓住她又打又踹也是有的。
杏兒、桃兒都是李家的家生子,父母是李家的下人,她們有父母護著,可蘇晴是沒親人維護。
有時候她們倆做錯了事,怕被責罰,就推到蘇晴的頭上,蘇晴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