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誒,是你?
東漢末年:黃巾軍他不長這樣啊! 作者:紅燒茄子黃燜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92章 誒,是你?
“掌櫃不用害怕,這馬車隻會在這鐵棍上跑。”
賈詡這時才仔細看去,確實隻在這上麵跑動。
隻是為何要這樣多此一舉?
賈詡還沒想明白的時候,忽然馬車上走下來一個人,與之隨行的,還有一名女子。
老者試探性地朝著賈詡喊道:“文和?”
賈詡聞言,冷汗瞬間從後背冒出,這胸膛處的心跳,猛地敲打起來。
賈詡當即低下頭去,朝另一邊轉身。
“該死!”
“這無極縣怎麽會有人認識我?”
賈詡想不通。
自己大部分是在涼州和長安混跡。
冀州基本上就沒有踏足過。
理應沒有人認識自己。
就算有,也大多數豪強之類。
這些人,應該逃跑的逃跑,流亡的流亡。
怎麽還要在這黃巾軍的中心地帶活動著?
賈詡快步離去。
後邊的老者更是確定,連聲喊道:“文和,文和,別走啊。”
“我是伯喈,蔡伯喈啊!”
賈詡聞言,腳步一頓。
伯喈?
蔡伯喈?
蔡邕?
賈詡有些恍惚。
這蔡邕怎麽在這裏?
還如此明目張膽?
“掌櫃的,那老者是不是在叫你啊?”幾名民夫跟著上來。
賈詡卻是擺了擺手,讓他們自行活動,旋即便扭頭向後看了一下。
果真是蔡邕!
賈詡向左右看了看,發現街麵上,似乎無人注意到他們一般。
便索性朝蔡邕他們走了過去。
“伯喈,當真是你!”賈詡靠近一看,才徹底相信,就是蔡邕。
“這裏人多,找個地方說話!”賈詡後退半步,朝左右看去,然後小聲說道。
蔡邕卻是哈哈大笑起來,“文和!”
“不必如此謹慎!”
“到我府上來吧!”
蔡邕邀請賈詡。
賈詡聞言,卻是一愣。
府邸?
居然在這裏還有府邸?
難不成,這蔡邕是投靠了黃巾軍?
這天下文人的代表,怎麽可能如此?
賈詡自己也曾考慮過,若是投靠黃巾軍,恐怕會被天下士族嘲笑。
但這黃巾軍卻是如此強大。
賈詡甚至覺得,不投靠他們,反而會被自己笑話。
如果這蔡邕真的投靠了黃巾軍,那倒稱得上是一條路子,可以為賈詡介紹一下黃巾軍的統領。
一番思索之後,賈詡這才點頭答應。
“走吧。”賈詡看蔡邕似乎沒有離開的意思,有些奇怪,還以為他沒聽清。
“文和,別急,等著馬車來。”蔡邕笑著向賈詡說道。
一旁的蔡昭姬掩著嘴輕聲笑著。
賈詡當即明白,剛剛那馬車停下之後,就又走了。
難不成是在等那輛車再來一次?
這恐怕需要許久吧。
隻是一盞茶的時間,遠遠的馬車便又來了。
“文和,來了,咱們坐這輛車,到城南之後,再換乘另一輛車去往內城。”
“不過這內城森嚴許多,文和不要做出什麽舉動來。”
蔡邕吩咐道。
賈詡當場就想拒絕了。
這內城?
怕是黃巾軍中的高官才在其中居住吧。
自己如今沒有什麽身份,且敵情不明。
怎可貿然進入?
見賈詡猶豫不決,蔡邕自然知道這賈詡在想些什麽,說道:“文和不必擔心。”
“老夫在此,還能保你性命無慮。”
賈詡聞言,心中震驚。
這蔡邕,究竟是做到什麽官位,才敢說出如此大話?
但這蔡邕又不可能會說謊哄騙他,賈詡帶著疑心點了點頭。
旋即便坐上馬車,一路來到城南。
隨後又下車,換了另一條路去到內城。
抵達內城之後,又因蔡邕,賈詡便直接被放行了。
而這內城。
乃原先無極縣的主體。
外城自然是後麵擴建開來。
這外城當中,居住的百姓,絕大部分都是將士的家屬。
還有城外的村莊,則是南邊和北邊,以及並州那邊遷徙而來的流民所組成的。
這個時代,宗族破碎,大多數流民組成的村莊,倒是容易管理許多。
入內城之後,同樣也有四通八達的鐵軌。
自從大量推行現代度量衡之後,鐵軌的生產速度大大加快。
各地也出現了零件化生產的模式。
不多時,三人終於下車。
“文和,前邊便是我的府邸了!”蔡邕指著前邊的府邸說道。
但是賈詡卻沒有把蔡邕的話放在心思上。
此時他看著這城內牆上,道路中間。
不是稀奇的東西,就是硬質化的道路。
賈詡忽然想起,進城的時候,便是如此。
隻是琳琅滿目,和高度警戒的心思,倒是讓他沒有注意到。
“太奢靡了!”賈詡忍不住感歎道。
哪怕昔日洛陽,都不曾有此輝煌的景色。
蔡邕聞言,還以為是在說自己的府邸奢侈,連連說道:“文和,老夫這府邸,也不大,哪裏奢侈了?”
賈詡愣了下,旋即苦笑道:“是這城內,太過奢侈了。”
賈詡指了指地麵,蔡邕才反應過來。
“哈哈,文和現下就如此驚奇,那到晚上,豈不是更加吃驚?”
蔡邕此話,倒是勾起了賈詡的興趣,“晚上會怎麽樣?”
“哈哈哈,晚上你便知了。”
一邊說著,蔡邕一邊將賈詡迎進府去。
幾名家丁立即準備食物,而蔡邕則和賈詡坐在正廳當中。
“伯喈,你這為何,是無極縣中?”
“當初太師不是召你迴長安嗎?”
“又為何不來?”
賈詡將心中疑問盡數說出。
蔡邕便隻能慢慢解釋。
“沒想到,伯喈有此遭遇。”
“隻是這黃巾軍,當真如此厲害,殺得匈奴人頭滾滾?”
蔡邕連連點頭,“這並州那邊的頭骨,如今還在。”
“若是有空,文和可以去看上一看。”
賈詡搖了搖頭,蔡邕如此說,必然是真的。
“不過文和,為何來此地?”蔡邕問道。
賈詡也不好直接迴答,便隻能解釋道:“隻是聽聞這黃巾軍物產豐富,便來看看。”
“文和,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要不,你也來這邊吧。”
“掌櫃不用害怕,這馬車隻會在這鐵棍上跑。”
賈詡這時才仔細看去,確實隻在這上麵跑動。
隻是為何要這樣多此一舉?
賈詡還沒想明白的時候,忽然馬車上走下來一個人,與之隨行的,還有一名女子。
老者試探性地朝著賈詡喊道:“文和?”
賈詡聞言,冷汗瞬間從後背冒出,這胸膛處的心跳,猛地敲打起來。
賈詡當即低下頭去,朝另一邊轉身。
“該死!”
“這無極縣怎麽會有人認識我?”
賈詡想不通。
自己大部分是在涼州和長安混跡。
冀州基本上就沒有踏足過。
理應沒有人認識自己。
就算有,也大多數豪強之類。
這些人,應該逃跑的逃跑,流亡的流亡。
怎麽還要在這黃巾軍的中心地帶活動著?
賈詡快步離去。
後邊的老者更是確定,連聲喊道:“文和,文和,別走啊。”
“我是伯喈,蔡伯喈啊!”
賈詡聞言,腳步一頓。
伯喈?
蔡伯喈?
蔡邕?
賈詡有些恍惚。
這蔡邕怎麽在這裏?
還如此明目張膽?
“掌櫃的,那老者是不是在叫你啊?”幾名民夫跟著上來。
賈詡卻是擺了擺手,讓他們自行活動,旋即便扭頭向後看了一下。
果真是蔡邕!
賈詡向左右看了看,發現街麵上,似乎無人注意到他們一般。
便索性朝蔡邕他們走了過去。
“伯喈,當真是你!”賈詡靠近一看,才徹底相信,就是蔡邕。
“這裏人多,找個地方說話!”賈詡後退半步,朝左右看去,然後小聲說道。
蔡邕卻是哈哈大笑起來,“文和!”
“不必如此謹慎!”
“到我府上來吧!”
蔡邕邀請賈詡。
賈詡聞言,卻是一愣。
府邸?
居然在這裏還有府邸?
難不成,這蔡邕是投靠了黃巾軍?
這天下文人的代表,怎麽可能如此?
賈詡自己也曾考慮過,若是投靠黃巾軍,恐怕會被天下士族嘲笑。
但這黃巾軍卻是如此強大。
賈詡甚至覺得,不投靠他們,反而會被自己笑話。
如果這蔡邕真的投靠了黃巾軍,那倒稱得上是一條路子,可以為賈詡介紹一下黃巾軍的統領。
一番思索之後,賈詡這才點頭答應。
“走吧。”賈詡看蔡邕似乎沒有離開的意思,有些奇怪,還以為他沒聽清。
“文和,別急,等著馬車來。”蔡邕笑著向賈詡說道。
一旁的蔡昭姬掩著嘴輕聲笑著。
賈詡當即明白,剛剛那馬車停下之後,就又走了。
難不成是在等那輛車再來一次?
這恐怕需要許久吧。
隻是一盞茶的時間,遠遠的馬車便又來了。
“文和,來了,咱們坐這輛車,到城南之後,再換乘另一輛車去往內城。”
“不過這內城森嚴許多,文和不要做出什麽舉動來。”
蔡邕吩咐道。
賈詡當場就想拒絕了。
這內城?
怕是黃巾軍中的高官才在其中居住吧。
自己如今沒有什麽身份,且敵情不明。
怎可貿然進入?
見賈詡猶豫不決,蔡邕自然知道這賈詡在想些什麽,說道:“文和不必擔心。”
“老夫在此,還能保你性命無慮。”
賈詡聞言,心中震驚。
這蔡邕,究竟是做到什麽官位,才敢說出如此大話?
但這蔡邕又不可能會說謊哄騙他,賈詡帶著疑心點了點頭。
旋即便坐上馬車,一路來到城南。
隨後又下車,換了另一條路去到內城。
抵達內城之後,又因蔡邕,賈詡便直接被放行了。
而這內城。
乃原先無極縣的主體。
外城自然是後麵擴建開來。
這外城當中,居住的百姓,絕大部分都是將士的家屬。
還有城外的村莊,則是南邊和北邊,以及並州那邊遷徙而來的流民所組成的。
這個時代,宗族破碎,大多數流民組成的村莊,倒是容易管理許多。
入內城之後,同樣也有四通八達的鐵軌。
自從大量推行現代度量衡之後,鐵軌的生產速度大大加快。
各地也出現了零件化生產的模式。
不多時,三人終於下車。
“文和,前邊便是我的府邸了!”蔡邕指著前邊的府邸說道。
但是賈詡卻沒有把蔡邕的話放在心思上。
此時他看著這城內牆上,道路中間。
不是稀奇的東西,就是硬質化的道路。
賈詡忽然想起,進城的時候,便是如此。
隻是琳琅滿目,和高度警戒的心思,倒是讓他沒有注意到。
“太奢靡了!”賈詡忍不住感歎道。
哪怕昔日洛陽,都不曾有此輝煌的景色。
蔡邕聞言,還以為是在說自己的府邸奢侈,連連說道:“文和,老夫這府邸,也不大,哪裏奢侈了?”
賈詡愣了下,旋即苦笑道:“是這城內,太過奢侈了。”
賈詡指了指地麵,蔡邕才反應過來。
“哈哈,文和現下就如此驚奇,那到晚上,豈不是更加吃驚?”
蔡邕此話,倒是勾起了賈詡的興趣,“晚上會怎麽樣?”
“哈哈哈,晚上你便知了。”
一邊說著,蔡邕一邊將賈詡迎進府去。
幾名家丁立即準備食物,而蔡邕則和賈詡坐在正廳當中。
“伯喈,你這為何,是無極縣中?”
“當初太師不是召你迴長安嗎?”
“又為何不來?”
賈詡將心中疑問盡數說出。
蔡邕便隻能慢慢解釋。
“沒想到,伯喈有此遭遇。”
“隻是這黃巾軍,當真如此厲害,殺得匈奴人頭滾滾?”
蔡邕連連點頭,“這並州那邊的頭骨,如今還在。”
“若是有空,文和可以去看上一看。”
賈詡搖了搖頭,蔡邕如此說,必然是真的。
“不過文和,為何來此地?”蔡邕問道。
賈詡也不好直接迴答,便隻能解釋道:“隻是聽聞這黃巾軍物產豐富,便來看看。”
“文和,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要不,你也來這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