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迴程
東漢末年:黃巾軍他不長這樣啊! 作者:紅燒茄子黃燜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74章 迴程
畢竟他們還活著。
而遠處的那些,早已變成了白骨。
“好的大人。”和玉如今,也隻能按齊寧說的去做。
眾長老見和玉臉色不好,頓時覺得,這代價肯定是很高。
為奴為婢,怕是應該的。
旋即互相看了幾眼,再看看這周圍的銀甲兵,心頓時沉了大半。
“怕什麽,這裏的環境,可比草原好一些,起碼不用再死人了!”站在遠點的長老,故作樂觀地朝其他人說去。
齊寧見他們嘰嘰歪歪,也沒去管,反正聽不懂。
“對了,還有紡織或是耕田、修路、修河。”
“屆時官府便會在市麵上告知你們,每種工錢不同。”
“有多有少。”
齊寧話音剛落,和玉眼神詫異地看了過來,向齊寧問道:“大人,這有工錢?”
工錢,和玉自然知道是什麽。
不過轉頭一想,可能漢人的奴隸,也是有工錢的。
不像他們草原人,管吃就行。
一時間興奮的神色又黯淡下來。
眾長老還以為有什麽好事,雖然聽不太懂,但也跟著和玉一起高興。
但看著和玉又沒有剛剛那股開心勁,長老們也就又焉了。
“隻要一戶籌夠十萬錢,便可獲得普通漢人一樣的待遇。”
和玉機械式地點了點頭。
旋即像是意識到什麽,猛地一擊,緊緊地看著齊寧問道:“一樣的待遇?”
“十萬錢?”
和玉不知道這十萬錢是什麽概念。
但這“一樣的待遇”,便讓她知道,他們是有重獲自由的方式。
長老們見到和玉開心的樣子,便立馬就開心起來。
“肯定是有好事!”
“對,看公主笑得這麽開心,肯定是好事!”
“就是不知道是什麽好事!”
長老們紛紛討論起來。
不過和玉忽然又覺得,這十萬錢,定然是一種很難達到的目標。
如若不然,怎麽可能會是贖迴他們自由的代價。
一想到這裏,和玉神情又暗了下去。
長老們瞧見,當即大驚。
“怎麽迴事?”
“你看公主的臉色,好像不對勁!”
“是不是大人剛剛說了什麽?”
眾長老的心,像是被揪著一般,感覺很難透氣。
一番折騰之後,鮮卑長老們選擇低下頭去,免得再被公主戲耍了。
這他們要是再談久一點,怕是他們這把老骨頭要被弄散架了。
“隻是,隻是這十萬錢,大概需要多久達到。”和玉小心翼翼地問道。
同時心裏也在不斷地祈禱著,希望這十萬錢,能夠在十年之內滿足。
不過齊寧似乎不太清楚此刻各個工種的工錢了。
畢竟這種小事,都是底下人去調控的。
不過一個大概數,還是有的,“若是挖煤礦,一石煤礦,應該是有十錢。”
“應該是隻多不少。”
“一天大概能挖個五六石不止吧。”
眼下這個科技水平,挖煤礦也隻是人力去挖,挖完之後,再得運迴來。
這一天下來,十石可能也是有的,隻是在來迴路上費點時間。
若是單純挖礦,可能會少一點。
不過有個大概數就行了。
“一人一天能賺五六十錢?”
和玉有些驚訝,旋即便迅速掰了掰手指,開始計算起來。
若是一戶有兩人,一共除去開銷之後,還有百錢,那一年之後,便有三百百錢,也就是三萬錢。
那隻要努力三年,便有接近十萬錢。
如此一來,便能真正的和普通漢人一般,在這裏生活了?
以往他們也是沒有想過遷入漢人境內生活。
隻是在幾次劫掠的時候,便發現,這些漢人官兵,對城外的百姓是不管不顧。
似乎覺得,隻要他們搶夠了,捉夠了,這城內的達官貴人,便能逃過一劫。
那就是他們鮮卑還是匈奴遷來,最後的下場,也免不了和那些被劫掠的漢人百姓一般。
所以他們才決定不往漢人境內遷徙,而是在塞外草原上繼續放牧。
雖然寒冷,但也好過受人淩辱。
如今看來,卻是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若真如此,那他們住在並州之內,便好過塞外千萬了。
特別是在冬天,哪怕帳篷再厚,寒風吹來,完全不能抵擋這深入骨髓的寒冷。
一下子,齊寧的身影,便在和玉眼中更加高大不少。
雖然自己答應嫁給他,但終究也隻是萍水相逢。
和玉知道自己相貌如何,族內多少男子想娶自己,都求不得。
但齊寧在知道自己要嫁給他之後,也並沒有馬上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這倒是讓和玉無比意外。
但在抵達並州的一路上,又能善待她的族人。
讓和玉覺得此人像漢人口中所說的君子,但在見到這頭骨堆積而成的小山。
心中關於齊寧的形象便一掃而空。
取而代之的,便是更加濃鬱的好奇。
“公主,公主,大人說了什麽?”長老們見和玉一直在傻笑,便按捺不住好奇,向她問去。
和玉這時才迴過神來,將剛剛齊寧說的話,翻譯成鮮卑語給他們。
鮮卑長老聞言,瞬間眉開眼笑。
若真如此,他們也是因禍得福。
一戶那可不止兩口人,小孩也能一起去幹活。
這樣一來,怕是不用三年,便能重獲自由了。
長老們忍住笑意,不敢在齊寧麵前失了分寸。
不過接下來的話,直接擊碎了他們的計劃。
“所有小孩,不得參加工作。”
“必須加入學堂,學習漢人文化。”
雖然齊寧不怕他們複仇,也不怕他們鬧出什麽動靜。
不過若是要從根本上同化這群鮮卑人,就必須從娃娃抓起。
最重要的是。
齊寧不想學鮮卑語,便隻能讓他們學學漢語。
以後西方那群人,齊寧也要讓他們試試漢語的滋味如何。
此仇必須得報。
隻有這樣,才能一雪往日仇恨。
長老們聞言,也隻能如此,將齊寧的話告訴身後族人。
而學堂的老師,則是齊寧從冀州那些投靠齊寧的世家豪強的旁支選來。
畢竟有一定的基礎,學習簡體字,便是更加方便快捷。
大致安排好這些鮮卑人的去處之後,齊寧便準備動身前往無極縣。
畢竟他們還活著。
而遠處的那些,早已變成了白骨。
“好的大人。”和玉如今,也隻能按齊寧說的去做。
眾長老見和玉臉色不好,頓時覺得,這代價肯定是很高。
為奴為婢,怕是應該的。
旋即互相看了幾眼,再看看這周圍的銀甲兵,心頓時沉了大半。
“怕什麽,這裏的環境,可比草原好一些,起碼不用再死人了!”站在遠點的長老,故作樂觀地朝其他人說去。
齊寧見他們嘰嘰歪歪,也沒去管,反正聽不懂。
“對了,還有紡織或是耕田、修路、修河。”
“屆時官府便會在市麵上告知你們,每種工錢不同。”
“有多有少。”
齊寧話音剛落,和玉眼神詫異地看了過來,向齊寧問道:“大人,這有工錢?”
工錢,和玉自然知道是什麽。
不過轉頭一想,可能漢人的奴隸,也是有工錢的。
不像他們草原人,管吃就行。
一時間興奮的神色又黯淡下來。
眾長老還以為有什麽好事,雖然聽不太懂,但也跟著和玉一起高興。
但看著和玉又沒有剛剛那股開心勁,長老們也就又焉了。
“隻要一戶籌夠十萬錢,便可獲得普通漢人一樣的待遇。”
和玉機械式地點了點頭。
旋即像是意識到什麽,猛地一擊,緊緊地看著齊寧問道:“一樣的待遇?”
“十萬錢?”
和玉不知道這十萬錢是什麽概念。
但這“一樣的待遇”,便讓她知道,他們是有重獲自由的方式。
長老們見到和玉開心的樣子,便立馬就開心起來。
“肯定是有好事!”
“對,看公主笑得這麽開心,肯定是好事!”
“就是不知道是什麽好事!”
長老們紛紛討論起來。
不過和玉忽然又覺得,這十萬錢,定然是一種很難達到的目標。
如若不然,怎麽可能會是贖迴他們自由的代價。
一想到這裏,和玉神情又暗了下去。
長老們瞧見,當即大驚。
“怎麽迴事?”
“你看公主的臉色,好像不對勁!”
“是不是大人剛剛說了什麽?”
眾長老的心,像是被揪著一般,感覺很難透氣。
一番折騰之後,鮮卑長老們選擇低下頭去,免得再被公主戲耍了。
這他們要是再談久一點,怕是他們這把老骨頭要被弄散架了。
“隻是,隻是這十萬錢,大概需要多久達到。”和玉小心翼翼地問道。
同時心裏也在不斷地祈禱著,希望這十萬錢,能夠在十年之內滿足。
不過齊寧似乎不太清楚此刻各個工種的工錢了。
畢竟這種小事,都是底下人去調控的。
不過一個大概數,還是有的,“若是挖煤礦,一石煤礦,應該是有十錢。”
“應該是隻多不少。”
“一天大概能挖個五六石不止吧。”
眼下這個科技水平,挖煤礦也隻是人力去挖,挖完之後,再得運迴來。
這一天下來,十石可能也是有的,隻是在來迴路上費點時間。
若是單純挖礦,可能會少一點。
不過有個大概數就行了。
“一人一天能賺五六十錢?”
和玉有些驚訝,旋即便迅速掰了掰手指,開始計算起來。
若是一戶有兩人,一共除去開銷之後,還有百錢,那一年之後,便有三百百錢,也就是三萬錢。
那隻要努力三年,便有接近十萬錢。
如此一來,便能真正的和普通漢人一般,在這裏生活了?
以往他們也是沒有想過遷入漢人境內生活。
隻是在幾次劫掠的時候,便發現,這些漢人官兵,對城外的百姓是不管不顧。
似乎覺得,隻要他們搶夠了,捉夠了,這城內的達官貴人,便能逃過一劫。
那就是他們鮮卑還是匈奴遷來,最後的下場,也免不了和那些被劫掠的漢人百姓一般。
所以他們才決定不往漢人境內遷徙,而是在塞外草原上繼續放牧。
雖然寒冷,但也好過受人淩辱。
如今看來,卻是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若真如此,那他們住在並州之內,便好過塞外千萬了。
特別是在冬天,哪怕帳篷再厚,寒風吹來,完全不能抵擋這深入骨髓的寒冷。
一下子,齊寧的身影,便在和玉眼中更加高大不少。
雖然自己答應嫁給他,但終究也隻是萍水相逢。
和玉知道自己相貌如何,族內多少男子想娶自己,都求不得。
但齊寧在知道自己要嫁給他之後,也並沒有馬上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這倒是讓和玉無比意外。
但在抵達並州的一路上,又能善待她的族人。
讓和玉覺得此人像漢人口中所說的君子,但在見到這頭骨堆積而成的小山。
心中關於齊寧的形象便一掃而空。
取而代之的,便是更加濃鬱的好奇。
“公主,公主,大人說了什麽?”長老們見和玉一直在傻笑,便按捺不住好奇,向她問去。
和玉這時才迴過神來,將剛剛齊寧說的話,翻譯成鮮卑語給他們。
鮮卑長老聞言,瞬間眉開眼笑。
若真如此,他們也是因禍得福。
一戶那可不止兩口人,小孩也能一起去幹活。
這樣一來,怕是不用三年,便能重獲自由了。
長老們忍住笑意,不敢在齊寧麵前失了分寸。
不過接下來的話,直接擊碎了他們的計劃。
“所有小孩,不得參加工作。”
“必須加入學堂,學習漢人文化。”
雖然齊寧不怕他們複仇,也不怕他們鬧出什麽動靜。
不過若是要從根本上同化這群鮮卑人,就必須從娃娃抓起。
最重要的是。
齊寧不想學鮮卑語,便隻能讓他們學學漢語。
以後西方那群人,齊寧也要讓他們試試漢語的滋味如何。
此仇必須得報。
隻有這樣,才能一雪往日仇恨。
長老們聞言,也隻能如此,將齊寧的話告訴身後族人。
而學堂的老師,則是齊寧從冀州那些投靠齊寧的世家豪強的旁支選來。
畢竟有一定的基礎,學習簡體字,便是更加方便快捷。
大致安排好這些鮮卑人的去處之後,齊寧便準備動身前往無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