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江一身風塵來到黎下麵前,看著蕭知說:「看起來不錯。」
黎下說:「一個月三千六,我好像賺大了。」見到人就已經有這種感覺,這兩天這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會兒達到頂峰。
懷江點頭:「你運氣好。」
大祭嶺現在隻有三戶人家還養著牛,其中一戶就是齊正陽大爺家,今天一下看到這麽多大牲口,齊正陽特別高興:「我爺爺說,以前,咱們村家家戶戶都有兩三頭牲口,可熱鬧了,自從機械化耕作,大牲口就少了,村裏頭也冷清了許多。」
黎下問:「以後,我如果用它們拉人,大家不會感覺吵吧?」
齊則達說:「再吵,能有汽車吵嗎?
牲口的叫聲跟人說話差不多,再響也不難聽,汽車喇叭你試試。」
黎下放下了心。
大牲口之後,是二十輛四輪大馬車,十輛兩輪大馬車,十輛兩輪小馬車。
馬車的樣式很普通,就是在華廈國百十年前最常見的馬車基礎上稍作改變,能多坐幾個人,整車都是木頭,做工非常精細,車底板都打磨得十分光滑,榫卯連接處幾乎看不出痕跡,車篷做成了可拆卸的,平時不用,雨雪天才裝上。
齊修賢也跑過來看熱鬧,他仔細把一輛兩輪小馬車看了又看,才評價:「不錯,現在外麵很多復古的東西都是粗製濫造,這些馬車跟咱們村保留下來的差不多,材料好,做工講究。」
舅舅和舅媽也跑出來看熱鬧,看到那麽多馬車,舅舅心疼得不行:「大祭嶺好多家的馬車都能用呢,你花這個冤枉錢幹什麽?」
舅舅買的那個院子,就有一輛大馬車,太姥姥家和齊修賢家的馬車也都保存得很好,但黎下覺得,那是大祭嶺很多人家的一個迴憶,一個念想,他不管是買還是借,用來商用掙錢都不合適。
黎忱堅定地站黎下:「爸,我哥是做生意,需要的多,怎麽能挨家去借人家的呀。」
舅舅此時也想到了這一點,可他還是不樂意,覺得黎下的錢花得冤枉。
黎下問懷江:「那些馬和驢馴服嗎?我想套上兩輛馬車,拉著村裏的孩子們跑幾圈。」
懷江說:「沒問題,它們在落鳳村經常拉人。」
蕭知說:「這些動物一看就很溫馴,有一個人跟著就行。」
於是,有兩匹馬和兩頭驢剛到新主人的地盤,家都沒進,就開始工作了。
四輪大馬車坐六歲以上的孩子,兩輪大馬車坐六歲以下的孩子,兩輛車就懷江一個車夫。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在大祭嶺正街跑了起來,一群十幾歲的半大孩子跟在馬車後麵哇哇大叫,村子裏比往年過年那天還熱鬧。
跑了一個來迴,孩子們意猶未盡,車上的孩子不想下車,下麵的孩子要求上去,黎下就又套了兩輛車,懷江謝絕了黎下讓他迴去休息的建議,興致勃勃地率領四輛馬車出了東寨門,沿著九迴路向東奔去。
村裏人紛紛過來幫忙,把剩下的馬車都給套上牲口,傅安十分仗義,還送了懷江二百麻袋草料,大家也幫忙裝上車,黎下和蕭知趕著迴了靈犀院。
把牲口全部送進四麵通透的大房子裏吃草喝水,黎下對蕭知說:「你在這裏暫時照看它們,我上山有點事。」
蕭知說:「好,以後你隨時有事隨時去辦,不用想其他,我們不會因為你不在就偷懶摸魚。」他今天一見麵就看出黎下有點心事。
黎下笑著說:「不是怕你們偷懶,是懷江出去好幾天了,我想見見他,也想早點看到這些傢夥。」他拍拍跟前一頭全身黑灰、四蹄雪白的小驢的腦袋。
蕭知點頭:「知道,這裏交給我,你快去吧。」
黎下一聲輕靈的唿哨,正在馬群中間巡視的杉下和楸下跑了過來,父子三隻一起出門。
飛飛和康康正好奇地蹲在水槽上看著一群大傢夥喝水,聽見唿哨也想跟著走,被蕭知一根手指製止了:「老闆有事,你們去會打攪他。」
飛飛和康康不敢跟蕭知討價還價,怏怏地看了會兒門口,轉迴身繼續看小驢子「嗞嗞」地喝水。
大牲口和馬車讓大祭嶺充滿了孩子的笑聲,但大祭嶺村民對那二十斤水果的關注卻一點沒減少,一家裏隻要有一個人吃過其中任何品種的一口,那這個家肯定一人不落全都得吃一個。
一百一十八家,家家戶戶都在討論:「黎下從哪兒買的這些蘋果(梨)啊?」
「這麽好吃的蘋果(梨),得多少錢一斤啊?」
「同樣是蘋果,黎下的這些怎麽就這麽好吃?我買的怎麽就一股泔水味兒?」
「黎下不知道還剩多少?去找他問問,八十(一百、二百)一斤,不知道他賣不賣?」
「爺爺(奶奶、爸爸、媽)你不是說黎下說了,他農莊的果樹明年就能結果嗎?會是這樣的果嗎?」
「如果農莊的水果都這樣,咱們能不能跟黎下打個商量,先緊著咱們自己人賣?」
「啊啊啊,這可怎麽辦吶?我還指著假期在家裏吃水果減肥呢,吃了這個蘋果,我買的那些還怎麽吃得下去啊?」
「好,咱們一人吃了一個,夠了,奶奶年紀大了,餘下這些,放著讓奶奶慢慢吃,咱們以後就吃爸爸買的那些。」
「哥,一會兒咱倆去黎下的農莊轉一圈唄,看看他種了多少果樹,明年要是結了果,咱能不能多買點。」
</br>
黎下說:「一個月三千六,我好像賺大了。」見到人就已經有這種感覺,這兩天這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會兒達到頂峰。
懷江點頭:「你運氣好。」
大祭嶺現在隻有三戶人家還養著牛,其中一戶就是齊正陽大爺家,今天一下看到這麽多大牲口,齊正陽特別高興:「我爺爺說,以前,咱們村家家戶戶都有兩三頭牲口,可熱鬧了,自從機械化耕作,大牲口就少了,村裏頭也冷清了許多。」
黎下問:「以後,我如果用它們拉人,大家不會感覺吵吧?」
齊則達說:「再吵,能有汽車吵嗎?
牲口的叫聲跟人說話差不多,再響也不難聽,汽車喇叭你試試。」
黎下放下了心。
大牲口之後,是二十輛四輪大馬車,十輛兩輪大馬車,十輛兩輪小馬車。
馬車的樣式很普通,就是在華廈國百十年前最常見的馬車基礎上稍作改變,能多坐幾個人,整車都是木頭,做工非常精細,車底板都打磨得十分光滑,榫卯連接處幾乎看不出痕跡,車篷做成了可拆卸的,平時不用,雨雪天才裝上。
齊修賢也跑過來看熱鬧,他仔細把一輛兩輪小馬車看了又看,才評價:「不錯,現在外麵很多復古的東西都是粗製濫造,這些馬車跟咱們村保留下來的差不多,材料好,做工講究。」
舅舅和舅媽也跑出來看熱鬧,看到那麽多馬車,舅舅心疼得不行:「大祭嶺好多家的馬車都能用呢,你花這個冤枉錢幹什麽?」
舅舅買的那個院子,就有一輛大馬車,太姥姥家和齊修賢家的馬車也都保存得很好,但黎下覺得,那是大祭嶺很多人家的一個迴憶,一個念想,他不管是買還是借,用來商用掙錢都不合適。
黎忱堅定地站黎下:「爸,我哥是做生意,需要的多,怎麽能挨家去借人家的呀。」
舅舅此時也想到了這一點,可他還是不樂意,覺得黎下的錢花得冤枉。
黎下問懷江:「那些馬和驢馴服嗎?我想套上兩輛馬車,拉著村裏的孩子們跑幾圈。」
懷江說:「沒問題,它們在落鳳村經常拉人。」
蕭知說:「這些動物一看就很溫馴,有一個人跟著就行。」
於是,有兩匹馬和兩頭驢剛到新主人的地盤,家都沒進,就開始工作了。
四輪大馬車坐六歲以上的孩子,兩輪大馬車坐六歲以下的孩子,兩輛車就懷江一個車夫。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在大祭嶺正街跑了起來,一群十幾歲的半大孩子跟在馬車後麵哇哇大叫,村子裏比往年過年那天還熱鬧。
跑了一個來迴,孩子們意猶未盡,車上的孩子不想下車,下麵的孩子要求上去,黎下就又套了兩輛車,懷江謝絕了黎下讓他迴去休息的建議,興致勃勃地率領四輛馬車出了東寨門,沿著九迴路向東奔去。
村裏人紛紛過來幫忙,把剩下的馬車都給套上牲口,傅安十分仗義,還送了懷江二百麻袋草料,大家也幫忙裝上車,黎下和蕭知趕著迴了靈犀院。
把牲口全部送進四麵通透的大房子裏吃草喝水,黎下對蕭知說:「你在這裏暫時照看它們,我上山有點事。」
蕭知說:「好,以後你隨時有事隨時去辦,不用想其他,我們不會因為你不在就偷懶摸魚。」他今天一見麵就看出黎下有點心事。
黎下笑著說:「不是怕你們偷懶,是懷江出去好幾天了,我想見見他,也想早點看到這些傢夥。」他拍拍跟前一頭全身黑灰、四蹄雪白的小驢的腦袋。
蕭知點頭:「知道,這裏交給我,你快去吧。」
黎下一聲輕靈的唿哨,正在馬群中間巡視的杉下和楸下跑了過來,父子三隻一起出門。
飛飛和康康正好奇地蹲在水槽上看著一群大傢夥喝水,聽見唿哨也想跟著走,被蕭知一根手指製止了:「老闆有事,你們去會打攪他。」
飛飛和康康不敢跟蕭知討價還價,怏怏地看了會兒門口,轉迴身繼續看小驢子「嗞嗞」地喝水。
大牲口和馬車讓大祭嶺充滿了孩子的笑聲,但大祭嶺村民對那二十斤水果的關注卻一點沒減少,一家裏隻要有一個人吃過其中任何品種的一口,那這個家肯定一人不落全都得吃一個。
一百一十八家,家家戶戶都在討論:「黎下從哪兒買的這些蘋果(梨)啊?」
「這麽好吃的蘋果(梨),得多少錢一斤啊?」
「同樣是蘋果,黎下的這些怎麽就這麽好吃?我買的怎麽就一股泔水味兒?」
「黎下不知道還剩多少?去找他問問,八十(一百、二百)一斤,不知道他賣不賣?」
「爺爺(奶奶、爸爸、媽)你不是說黎下說了,他農莊的果樹明年就能結果嗎?會是這樣的果嗎?」
「如果農莊的水果都這樣,咱們能不能跟黎下打個商量,先緊著咱們自己人賣?」
「啊啊啊,這可怎麽辦吶?我還指著假期在家裏吃水果減肥呢,吃了這個蘋果,我買的那些還怎麽吃得下去啊?」
「好,咱們一人吃了一個,夠了,奶奶年紀大了,餘下這些,放著讓奶奶慢慢吃,咱們以後就吃爸爸買的那些。」
「哥,一會兒咱倆去黎下的農莊轉一圈唄,看看他種了多少果樹,明年要是結了果,咱能不能多買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