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長得美就夠了[種田] 作者:歪脖鐵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小學、初中,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全免,雜費的話,靠山鎮這邊學校條件也就那樣,以前李元上學的時候,雜費一年也就一百來塊……
第128章
等到上高中,學費不免,但是高中獎學金也多。
甚至是從初中開始,獎學金就是李元的囊中之物了。
高中獎學金一學期第一名就有三千六,完全能覆蓋學費和雜費,甚至是還能剩下不少。而這三千六,李元一分錢都得不到,全都拿迴來給李不群。
等到上大學,就第一年學費三千六,加上生活費三百,這三千九百塊錢是李不群拿出來的。
往後大學四年,所有的學費包括住宿費、生活費,全都是李元自己賺的。
「我大概算了算,這些年家裏在我身上支出的錢,不超過五千塊錢。而我高中三年拿給家裏的獎學金,就有一萬零八百。」李元一五一十地說給齊長青聽,「小時候我穿的衣服是大人的衣服改小的,鞋子也是,小學五年,我隻有一個兩塊錢的文具盒是新的,書包是用舊衣服縫的。後來上了初中,我姐拿我的獎學金給我買了新書包,是人家處理的瑕疵品,拉鏈壞了,就那樣我還高興了很久。」
「別想了,那些事過去就過去了。」齊長青拍了拍李元的後背。
李元仰著臉翻白眼,「說是不想就不想了,可我爸那邊總是能時時刻刻的刷存在感。」
「也是,這裏是靠山村,你從小在這裏長大,不是說不想就不想的。」
就算是腦子不想,可眼睛總得睜開看吧,眼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有熟悉的人,也有熟悉的事情,而且像是村裏的這些長輩,也不能不走動,否則迴頭人家說你哪兒哪兒不好,村裏又得有喜歡多管閑事的跑來找李元說教。
反正就是這麽個說好也不太好,說差也不是特別差的環境,生活在其中,就必然會受到影響。
迴到大房子,李元換了家居服攤在沙發上,整個人都覺得累的不行。
小狐狸從沙發上跳下來,一跳一跳的跑去找紅豆。
許錦棉就伸手召喚黑豆,等著黑豆跑過來,就那腳踩著,黑豆順勢倒在地上,趴著不走了。
「小元子,人得學會變通。」許錦棉一副準備開課的樣子。
邊上齊長青在李元看不到的角度,趕緊比劃,想讓老佛爺幫著開導開刀。
許錦棉輕輕點了點頭,笑道:「你爸說讓你借錢,你自己判斷好了,不去借不就行了,根本沒必要生氣。因為你爸就是那種人,他活了大半輩子,哪一天不是這樣過來的?」
「一個人的性格已經根深蒂固了,別人有再大的能耐也改變不了。」
「這個錢呢,你不出,難道你爸還能拿刀架在你脖子上?他要是真的敢那麽做,反倒是容易了,直接bj不就能解決了?」
「這事兒還是心態最重要,管他說什麽做什麽,你該怎樣還是怎樣不就行了。你看看四叔家,你四叔雖然見到你就說那些不好聽的話,可人家家裏是和和睦睦的,這人啊,麵孔多得是。」
麵對不一樣的人,麵孔都是不一樣的。
像李元這樣,從小到大,不管怎樣,都隻有一副麵孔,這樣別人根本不會受影響,到頭來,難過的還是自己。
就像是課本上說的,要尊老愛幼,可這事兒那得分環境分人分地方。
李元的奶奶,李不群的親娘,算是輩分很大的長輩了,可做兒子的要是真聽她的話,百依百順地孝順,那自己絕對得離婚!
小老太太一輩子就是這樣活的,大兒子結婚了,天天想法子跟大兒子單獨說話,說大兒媳怎麽怎麽不好,就是出門邁左腳,喝水不一口氣喝完一碗水,不愛吃肥肉,這些小事都得當成大事來說,讓兒子去說教兒媳。
人家也不說『離婚』兩個字,但是會不停地找茬,等孫輩出生了,那就更有找茬的藉口了,什麽尿布沒洗幹淨,家裏做的飯吃了對兒子的身體不好什麽的,別人想不到的她都能給你想出來。
像李元這種不知變通的,一旦遇上這樣的長輩,那絕對是災難級難度。
對於這一點,許錦棉看得很透徹,也直接給李元點明了,「別人說什麽,甭管是道德約束還是傳統約束,首先,咱們自己得學會明辨是非。」
知道這件事是正確的,那就去遵守,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那就不去遵守,就這麽簡單而已。
至於別的親情什麽的,很多時候,其實還是是非更重要一些,尤其是對於李元家裏的情況來說。
「有點明白了。」李元拿了抱枕蓋在臉上,「二十九那天阿青要離開,算起來也就還有兩三天了。」
「不著急。」齊長青趕忙說。
隻是平時在一起的時候,一天一天的過去,好像眨眼功夫就過去好幾個月了,也沒啥感覺。
可現在便感覺到時光飛逝了。
兩三天功夫,眼睛一睜一閉,天黑了、天亮了,這就是一天。
等到二十九那天,李元早早爬起來,把準備的年貨都搬上牛車,早早換了衣服,早飯隨便糊弄幾口,這就打算出門了。
齊長青也換了新衣服,一塊上了牛車。
這幾天過去,李不群那邊也一直都沒什麽動靜,果真就像許錦棉說的那樣,要錢,不給,這就行了,沒必要為這種事生氣。
</br>
第128章
等到上高中,學費不免,但是高中獎學金也多。
甚至是從初中開始,獎學金就是李元的囊中之物了。
高中獎學金一學期第一名就有三千六,完全能覆蓋學費和雜費,甚至是還能剩下不少。而這三千六,李元一分錢都得不到,全都拿迴來給李不群。
等到上大學,就第一年學費三千六,加上生活費三百,這三千九百塊錢是李不群拿出來的。
往後大學四年,所有的學費包括住宿費、生活費,全都是李元自己賺的。
「我大概算了算,這些年家裏在我身上支出的錢,不超過五千塊錢。而我高中三年拿給家裏的獎學金,就有一萬零八百。」李元一五一十地說給齊長青聽,「小時候我穿的衣服是大人的衣服改小的,鞋子也是,小學五年,我隻有一個兩塊錢的文具盒是新的,書包是用舊衣服縫的。後來上了初中,我姐拿我的獎學金給我買了新書包,是人家處理的瑕疵品,拉鏈壞了,就那樣我還高興了很久。」
「別想了,那些事過去就過去了。」齊長青拍了拍李元的後背。
李元仰著臉翻白眼,「說是不想就不想了,可我爸那邊總是能時時刻刻的刷存在感。」
「也是,這裏是靠山村,你從小在這裏長大,不是說不想就不想的。」
就算是腦子不想,可眼睛總得睜開看吧,眼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有熟悉的人,也有熟悉的事情,而且像是村裏的這些長輩,也不能不走動,否則迴頭人家說你哪兒哪兒不好,村裏又得有喜歡多管閑事的跑來找李元說教。
反正就是這麽個說好也不太好,說差也不是特別差的環境,生活在其中,就必然會受到影響。
迴到大房子,李元換了家居服攤在沙發上,整個人都覺得累的不行。
小狐狸從沙發上跳下來,一跳一跳的跑去找紅豆。
許錦棉就伸手召喚黑豆,等著黑豆跑過來,就那腳踩著,黑豆順勢倒在地上,趴著不走了。
「小元子,人得學會變通。」許錦棉一副準備開課的樣子。
邊上齊長青在李元看不到的角度,趕緊比劃,想讓老佛爺幫著開導開刀。
許錦棉輕輕點了點頭,笑道:「你爸說讓你借錢,你自己判斷好了,不去借不就行了,根本沒必要生氣。因為你爸就是那種人,他活了大半輩子,哪一天不是這樣過來的?」
「一個人的性格已經根深蒂固了,別人有再大的能耐也改變不了。」
「這個錢呢,你不出,難道你爸還能拿刀架在你脖子上?他要是真的敢那麽做,反倒是容易了,直接bj不就能解決了?」
「這事兒還是心態最重要,管他說什麽做什麽,你該怎樣還是怎樣不就行了。你看看四叔家,你四叔雖然見到你就說那些不好聽的話,可人家家裏是和和睦睦的,這人啊,麵孔多得是。」
麵對不一樣的人,麵孔都是不一樣的。
像李元這樣,從小到大,不管怎樣,都隻有一副麵孔,這樣別人根本不會受影響,到頭來,難過的還是自己。
就像是課本上說的,要尊老愛幼,可這事兒那得分環境分人分地方。
李元的奶奶,李不群的親娘,算是輩分很大的長輩了,可做兒子的要是真聽她的話,百依百順地孝順,那自己絕對得離婚!
小老太太一輩子就是這樣活的,大兒子結婚了,天天想法子跟大兒子單獨說話,說大兒媳怎麽怎麽不好,就是出門邁左腳,喝水不一口氣喝完一碗水,不愛吃肥肉,這些小事都得當成大事來說,讓兒子去說教兒媳。
人家也不說『離婚』兩個字,但是會不停地找茬,等孫輩出生了,那就更有找茬的藉口了,什麽尿布沒洗幹淨,家裏做的飯吃了對兒子的身體不好什麽的,別人想不到的她都能給你想出來。
像李元這種不知變通的,一旦遇上這樣的長輩,那絕對是災難級難度。
對於這一點,許錦棉看得很透徹,也直接給李元點明了,「別人說什麽,甭管是道德約束還是傳統約束,首先,咱們自己得學會明辨是非。」
知道這件事是正確的,那就去遵守,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那就不去遵守,就這麽簡單而已。
至於別的親情什麽的,很多時候,其實還是是非更重要一些,尤其是對於李元家裏的情況來說。
「有點明白了。」李元拿了抱枕蓋在臉上,「二十九那天阿青要離開,算起來也就還有兩三天了。」
「不著急。」齊長青趕忙說。
隻是平時在一起的時候,一天一天的過去,好像眨眼功夫就過去好幾個月了,也沒啥感覺。
可現在便感覺到時光飛逝了。
兩三天功夫,眼睛一睜一閉,天黑了、天亮了,這就是一天。
等到二十九那天,李元早早爬起來,把準備的年貨都搬上牛車,早早換了衣服,早飯隨便糊弄幾口,這就打算出門了。
齊長青也換了新衣服,一塊上了牛車。
這幾天過去,李不群那邊也一直都沒什麽動靜,果真就像許錦棉說的那樣,要錢,不給,這就行了,沒必要為這種事生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