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奕一臉嚴肅地說道:“火器可不同於其他尋常兵器,一旦受傷,必須得好生調養歇息才行!切不可掉以輕心。”


    站在一旁的顧長策連忙關切地問道:“你自己情況如何?可有受傷?”


    獨孤奕擺了擺手,應道:“還算順利吧,隻是途中偶遇一人......不過好在有驚無險,如今都已過去,無需擔憂。”


    這時,全盛名插話進來,滿是羨慕地看著他們二人,感慨道:“你們明日便要返程歸去了,真是令人豔羨呐!日後閑暇之時,可莫忘了迴來看望於我呀。”


    獨孤奕聽聞此言,不禁心生疑惑,追問道:“這是何意?難道你要留在此處駐守不成?”


    全盛名點了點頭,緩緩迴答道:“正是如此。現今南中樞郡以北之地,皆已盡歸咱姚都所有。此處戰略位置至關重要,需要有人鎮守。”


    獨孤奕接著問:“隻有你一個人嗎?”


    歐陽花榕迴答說:“我和他一起。”


    “你們兩個也好,可以有個照應。”


    顧長策招唿著說:“好了,先別談公事了,快吃飯吧。”


    ……


    楚千詞迴國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楚都,就在楚千詞踏上國土的那一天,原本肆虐已久的暴亂竟奇跡般地完全平息下來,仿佛他的出現帶來了和平與安寧的力量。


    楚千詞歸心似箭,一下飛機便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那裏,有他日思夜想的母親正焦急地盼望著他的歸來。楚國後早已得知兒子即將迴宮的消息,她提前幾個時辰就守候在了宮門口,心中滿是期待和不安。


    當楚千詞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之中時,盡管相隔還有幾米之遙,但他還是迫不及待地高聲喊道:“母後!”聲音中飽含著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楚國後聞聲望去,眼中瞬間盈滿了激動的淚水,她顫抖著迴應道:“千詞……我的孩兒啊……”母子二人快步奔向彼此,緊緊相擁在一起,這一刻,時間似乎都為之凝固。


    楚千詞關切地問道:“母後,您沒事兒吧?”楚國後輕輕搖了搖頭,淚水卻止不住地滑落:“沒事兒。隻是,是母親不好,沒能替你和你父王守護住這個國家……讓百姓受苦受難了。”


    楚千詞連忙安慰道:“這怎麽能是您的錯呢?不要責怪自己。如今我已迴來,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一切事情由孩兒來承擔便是。”說完,他溫柔地拭去母親眼角的淚水,然後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楚國後走進宮殿內室。


    待楚國後的情緒稍微平複一些後,楚千詞開始詳細詢問起國內目前的狀況。每一個細節他都不放過,認真傾聽並思考著應對之策。


    “也就是說這些百姓根本不相信朝中大臣了!”楚千詞皺著眉頭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


    一旁的楚國後點了點頭,麵色凝重地迴答道:“確實如此。我已經派人出去詳細了解過情況,百姓們情緒激動,甚至衝擊了不少官員的府邸,就連使館都未能幸免。”


    聽到“使館”二字,楚千詞不禁心頭一震,滿臉驚愕之色:“使館竟然也遭受到了衝擊?”


    楚國後隨即從懷中掏出一份名單遞給楚千詞,解釋道:“這上麵記錄的是那些沒有被衝擊的官員名單。不過,他們也並沒有坐視不管,而是與一些民間自發組織起來的人士一同努力阻止暴亂的進一步擴大。所采取的方式大多是以勸解和遊說來平息民眾的怒火。”


    楚千詞接過名單仔細查看起來,她一邊翻閱,一邊暗自思索著其中的緣由。片刻之後,她似乎心中有了些眉目,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大概明白了當前的局勢。


    突然,楚千詞抬起頭來,目光炯炯地看向楚國後問道:“那麽,關於這次引發百姓不滿的流言,可有追查到源頭?”


    楚國後點了點頭說道:“流言主要來自三個地方:行宮、使館、摘星閣。行宮我派人去過了,裏麵確實有人活動的痕跡,不過已經跑了。根據使館裏的人描述我推測那個人可能就是獨孤奕。摘星閣裏來來往往的商人太多,目前還在排查,但是能確定的是那是個女子。”


    “那個人是方玉顏!”


    “我知道了。母後孩兒需要您去找一些那些自發組織起來的人,如果可以的話,約他們兩日後在摘星閣會麵。孩兒得先去麵見大臣們了。”


    楚國後:“好!”


    楚都朝堂。


    大臣們早早地聚集在此處,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神情各異,有的麵色凝重,似乎心中藏有莫大的冤屈;有的則滿臉愁容,仿佛有著訴不盡的苦楚;更有甚者,目光閃爍不定,暗自盤算著如何調動更多兵力去鎮壓那些不安分的百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然而楚千詞卻始終未現身。漸漸地,一些人的耐心被消磨殆盡,開始變得焦躁不安起來。


    “你們說到底殿下會不會迴來啊?這都等了這麽久了!”一名心急如焚的大臣忍不住開口問道。


    “難說啊,如果殿下能平安歸來,那主上或許也安然無恙吧……”另一人憂心忡忡地附和道。


    “別在這裏胡亂猜測了!我們的大軍不是已經班師迴朝了麽?主上和殿下定然不會有事的!”一個稍顯沉穩的聲音響起,試圖安撫眾人的情緒。


    就在這時,負責通報的內侍匆匆趕來,正欲高聲稟報楚千詞到來的消息,卻冷不防被突然出現的楚千詞伸手攔下。隻見楚千詞輕揮衣袖,示意內侍噤聲,然後獨自一人悄然走向偏殿,並在一張椅子上緩緩坐下。


    此刻的楚千詞麵容沉靜如水,看不出絲毫波瀾,但那雙深邃的眼眸卻緊緊盯著前方那群仍在議論紛紛的大臣們,靜靜地聆聽著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


    他深知僅僅依靠方玉顏與獨孤奕的煽動之力,絕不可能引發上古城如此大規模的暴亂。更何況,那些鬧事的百姓們行動目標極為明確,顯然背後定有其他因素在推波助瀾。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斷定問題的關鍵必然在於朝中的諸位大臣身上。


    就在此時,其中一名大臣義憤填膺地高聲說道:“對於這群不知好歹的賤民,就應當采取強硬手段予以鎮壓!他們早不造反、晚不造反,偏偏選在主上和殿下離城外出之際作亂,這分明就是吃裏扒外、胳膊肘向外拐嘛!”此語一出,立刻引來另一人的隨聲附和道:“說得沒錯!”


    然而,正當眾人紛紛對這些“暴民”口誅筆伐之時,剛才一直沉默不語的那個人忽然開口提醒道:“各位還是快快閉上嘴巴吧!倘若不是你們平日裏橫征暴斂、收取過多賦稅,又怎會致使眾多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呢?”


    聽聞此言,先前那名主張鎮壓的大臣頓時麵露怒色,反唇相譏道:“喲嗬!我說王大人,難不成那些賤民未曾衝進您的府邸搶掠財物,這會兒您倒是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來充當好人啦?”


    緊接著,另一個人也趁機冷嘲熱諷起來:“哈哈哈,王大人您居住之所與那些賤民相差無幾,哪裏稱得上是什麽府邸呀!”一時間,朝堂之上充滿了火藥味,眾大臣之間相互指責、爭論不休。


    楚千詞發現有幾名大臣一直一言不發,也不參與爭論,就是安安靜靜的站在那裏等著。


    眼看兩方大臣就要打起來了,楚千詞和內侍示意了一下,內侍立馬喊道:“殿下駕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世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孟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孟無為並收藏半世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