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給我去查!臨海城的黑市裏怎麽會出現韓都商船上的東西!誰是臨海城城主?”
“是……是屬下……”
“三天之內你要是查不出來就提頭來見!滾!”
“是是是……”臨海城主連滾帶爬的出了大殿。
“聯國要求我們派人前去參加萬國公審,使臣現在就在千尋塔中安歇。你們自己說吧,誰能跟他走?”姚國主問。
在這次的韓都海難案件中,姚都的確是過錯方。而且姚都剛剛和韓都簽訂了永不開戰的協議轉頭就襲擊了商船,這件事情極大的損害了姚都在各個國家都信譽。此次萬國公審如果辦的不好的話姚都很可能在聯國也失信……這不是個好差事,甚至可以說是個要命的差事。
姚都的大臣也知道這一點,現在這個時候沒人敢出頭。
沉默的朝堂再次點燃了姚國主的怒火。
“我養你們幹什麽吃的!一遇到事兒連個能用的都沒有。都不想去是吧,行啊那就用錢來贖自己的命!”說著姚國主讓鄭內侍拿來了筆墨。挨個寫下來這些大臣的名字。
“一百兩黃金賣命,你們的賣命錢全都用來充盈國庫。也算是你們這條賤命變相的報效國家了,怎麽樣?交黃金的劃掉名字,不用出使。沒錢的,通通給我去聯國出使!活著迴來的不用交錢,死了孤追封你們!我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之後還在名單上的人,就隻能祝你們好運了!”
不知道姚國主是不是被一時氣昏了頭,如此威逼利誘朝中大臣隻能讓他更快的失了朝臣的忠心。本來獨孤府被滅門、獨孤奕叛逃以及四位重臣被接連抄家的事情就已經動搖了這些大臣的忠心了,姚國主這個世界這麽做除了讓君臣離心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全盛名想要說什麽被歐陽花榕攔了下來,顧長策也在一旁搖頭提醒。
全盛名有些擔憂的說:“主上這麽做實在是讓人寒心!”
“想說什麽下朝再說,別這個時候當出頭鳥!”歐陽花榕說。
其他國家也都收到了聯國發出的參審函。
萬國公審是聯國目前最為完備的製度,說白了聯國曾是萬國之母,現在就是各個國家的大理寺。國家之間發生重大摩擦無法解決的時候一般就會請求聯國啟用萬國公審製度。收到參審函的國家都必須派使臣參審。一方麵為產生摩擦的兩個國家做個見證,保證公允。另一方麵也能彰顯一下聯國名存實亡的頭銜,同時還能讓參審國引以為鑒。
收到參審函的時候楚千詞就第一時間說他願意前往聽審。
楚都沉寂了這麽多年,精心打造出了一個淡泊明誌心向和平的形象,以至於讓一些國家都忽視了它的存在。如今正好借著聽審讓那些國家重新認識一下楚都了!因為他們現在有底氣!
方都,百尺樓。
白嫋拿著手中的參審函細細把玩,雖說的確是花費了些力氣不過好在達到目的了。萬國公審,所有國家都要參與。這正是方都改頭換麵重新出現在各國麵前的最好機會。這個新生的、借著方都名號複興的國家也該棄舊揚新了!“來人!傳我召令自今日起方都改國號為“榮”,皇城易名百義。自此之後榮國上下不得再因祖籍是方都還是姚都而發生歧視。違令者以叛國罪論處!”
中午時分,召令就傳遍了整個百義城。
獨孤奕急匆匆的跑來找白嫋。“你改國號了?”
“是,早就想改了,一直沒什麽機會。今天是個吉日所以就今天改了。”白嫋迴答說。
“怎麽沒和朝臣們商量?至少也要和欲曉他們商量一下啊!”
“我才是國主。改個國號還要他們同意嗎?”
“我是怕你政權不穩!現在朝堂情況尚未穩定貿然改國易號那些老頑固肯定會找你麻煩的!”獨孤奕擔憂的說。
“我知道。我正好借此事將那些蛀蟲揪出來。榮國可不是方都,榮國的朝堂不養二心之人!”白嫋迴答。
召令之中說不得因為是方都人還是姚都人而歧視,在這方都裏受到歧視最大的就是他了。他很害怕白嫋會因為維護自己頭腦一熱做出什麽不好的舉動。即使他知道白嫋不是那樣的人。
獨孤奕試探的問:“你不是為了……我……”
白嫋打斷獨孤奕的話:“不是為了你,是我要清君側!”
“預言裏說得戰神者得天下,那你這個戰神願意為發展中的榮國效力嗎?”
獨孤奕道:“心甘情願!”
“好!”白嫋很興奮的站起來說“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第二日,早朝!
果然一大群舊臣紛紛上奏反對改國號之事,唱反調最大的那個人就是錢同。不過這對於白嫋來說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主上,新朝為穩,貿然改立國號必然會引起紛亂,還請主上收迴成命!”錢同跪諫。
“不是貿然是深思熟慮!”白嫋迴答。
“自古以來凡非滅國不得改國易號。方都尚未滅國貿然改號隻怕會招致禍患!”另一個大臣進言說。
第三個大臣慷慨激昂的說:“主上此舉所謂何意啊!我本方都臣,應召方都公主,效命方都國主。現在突然說要效命榮國了,還要和那些叛國的姚都人平起平坐。我做不到!主上您要執意如此的話,臣隻能辭官迴鄉,頤養天年了!”
……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有支持有反對,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白嫋也不製止,就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李玉竹看著絲毫不慌,甚至臉上沒有一絲慍色的白嫋,不禁跟身邊的王欲曉說:“玉顏的性子可比以前沉穩多了,要是以前她非得衝上去跟他們辯個明白。”
“她越來越像一國之主了!”說完便忍不住擔心起來“隻是不知道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我們怎麽能是壞事兒呢?”
“你忘了你聽命於誰?”王欲曉說。
李玉竹猛然一驚。對啊,一山是不容二虎的!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聲音才漸漸沉了下來。
“說完了嗎各位?”白嫋問。
“說完了我說說吧!這是我給你們的解釋,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自今日起希望你們記住一點!我是榮國國主,你們是榮國之臣。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不要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的底線了!”
話音剛落錢同就再次出言:“我們監察司有指正百官言行之責……”話還沒說完,他的右胳膊就被飛來的匕首斬斷在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斷臂的血已經流了一地。
“啊——”錢同抱著斷臂忍不住蹲在地上痛苦呻吟。
“監察百官不是監察我!再有下次就不是一條胳膊那麽簡單了!”白嫋語氣平淡的說。好像那把匕首不是她飛過去的。
“各位大人在先國主手下謀事的時候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一直以為是他對你們過於嚴苛,現在看來是我過於仁慈了!”
“關於改易國號。我母親白國後曾出預言,方都繁盛二十年止。方姚大戰那年正好是二十年。方都是沒有完全滅國,但皇城淪陷,近百城池失守、皇子戰死、國君自焚、公主二嫁、臣子四散他國、改稱他國國君為主上……這和被滅國有什麽區別呢?我們難道要頂著幾近滅國的方都頭銜過接下來的日子嗎?自我繼位以來,周邊小國不斷挑釁騷擾,散落在方都境內的敵軍幾次聚首發動暴亂。各位不覺得這正是國號招來的禍患嗎?因為在預言裏方都早就不該存在了!各位是應我之召為國效命。無論是叫方都還是叫榮國,無論是叫皇城還是百義。我們的國家就是這個國家,我們的百姓還是這些百姓。他們並沒有變!我們也是!或者說各位應召而歸不是為了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百姓?”
“是……是屬下……”
“三天之內你要是查不出來就提頭來見!滾!”
“是是是……”臨海城主連滾帶爬的出了大殿。
“聯國要求我們派人前去參加萬國公審,使臣現在就在千尋塔中安歇。你們自己說吧,誰能跟他走?”姚國主問。
在這次的韓都海難案件中,姚都的確是過錯方。而且姚都剛剛和韓都簽訂了永不開戰的協議轉頭就襲擊了商船,這件事情極大的損害了姚都在各個國家都信譽。此次萬國公審如果辦的不好的話姚都很可能在聯國也失信……這不是個好差事,甚至可以說是個要命的差事。
姚都的大臣也知道這一點,現在這個時候沒人敢出頭。
沉默的朝堂再次點燃了姚國主的怒火。
“我養你們幹什麽吃的!一遇到事兒連個能用的都沒有。都不想去是吧,行啊那就用錢來贖自己的命!”說著姚國主讓鄭內侍拿來了筆墨。挨個寫下來這些大臣的名字。
“一百兩黃金賣命,你們的賣命錢全都用來充盈國庫。也算是你們這條賤命變相的報效國家了,怎麽樣?交黃金的劃掉名字,不用出使。沒錢的,通通給我去聯國出使!活著迴來的不用交錢,死了孤追封你們!我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之後還在名單上的人,就隻能祝你們好運了!”
不知道姚國主是不是被一時氣昏了頭,如此威逼利誘朝中大臣隻能讓他更快的失了朝臣的忠心。本來獨孤府被滅門、獨孤奕叛逃以及四位重臣被接連抄家的事情就已經動搖了這些大臣的忠心了,姚國主這個世界這麽做除了讓君臣離心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全盛名想要說什麽被歐陽花榕攔了下來,顧長策也在一旁搖頭提醒。
全盛名有些擔憂的說:“主上這麽做實在是讓人寒心!”
“想說什麽下朝再說,別這個時候當出頭鳥!”歐陽花榕說。
其他國家也都收到了聯國發出的參審函。
萬國公審是聯國目前最為完備的製度,說白了聯國曾是萬國之母,現在就是各個國家的大理寺。國家之間發生重大摩擦無法解決的時候一般就會請求聯國啟用萬國公審製度。收到參審函的國家都必須派使臣參審。一方麵為產生摩擦的兩個國家做個見證,保證公允。另一方麵也能彰顯一下聯國名存實亡的頭銜,同時還能讓參審國引以為鑒。
收到參審函的時候楚千詞就第一時間說他願意前往聽審。
楚都沉寂了這麽多年,精心打造出了一個淡泊明誌心向和平的形象,以至於讓一些國家都忽視了它的存在。如今正好借著聽審讓那些國家重新認識一下楚都了!因為他們現在有底氣!
方都,百尺樓。
白嫋拿著手中的參審函細細把玩,雖說的確是花費了些力氣不過好在達到目的了。萬國公審,所有國家都要參與。這正是方都改頭換麵重新出現在各國麵前的最好機會。這個新生的、借著方都名號複興的國家也該棄舊揚新了!“來人!傳我召令自今日起方都改國號為“榮”,皇城易名百義。自此之後榮國上下不得再因祖籍是方都還是姚都而發生歧視。違令者以叛國罪論處!”
中午時分,召令就傳遍了整個百義城。
獨孤奕急匆匆的跑來找白嫋。“你改國號了?”
“是,早就想改了,一直沒什麽機會。今天是個吉日所以就今天改了。”白嫋迴答說。
“怎麽沒和朝臣們商量?至少也要和欲曉他們商量一下啊!”
“我才是國主。改個國號還要他們同意嗎?”
“我是怕你政權不穩!現在朝堂情況尚未穩定貿然改國易號那些老頑固肯定會找你麻煩的!”獨孤奕擔憂的說。
“我知道。我正好借此事將那些蛀蟲揪出來。榮國可不是方都,榮國的朝堂不養二心之人!”白嫋迴答。
召令之中說不得因為是方都人還是姚都人而歧視,在這方都裏受到歧視最大的就是他了。他很害怕白嫋會因為維護自己頭腦一熱做出什麽不好的舉動。即使他知道白嫋不是那樣的人。
獨孤奕試探的問:“你不是為了……我……”
白嫋打斷獨孤奕的話:“不是為了你,是我要清君側!”
“預言裏說得戰神者得天下,那你這個戰神願意為發展中的榮國效力嗎?”
獨孤奕道:“心甘情願!”
“好!”白嫋很興奮的站起來說“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第二日,早朝!
果然一大群舊臣紛紛上奏反對改國號之事,唱反調最大的那個人就是錢同。不過這對於白嫋來說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主上,新朝為穩,貿然改立國號必然會引起紛亂,還請主上收迴成命!”錢同跪諫。
“不是貿然是深思熟慮!”白嫋迴答。
“自古以來凡非滅國不得改國易號。方都尚未滅國貿然改號隻怕會招致禍患!”另一個大臣進言說。
第三個大臣慷慨激昂的說:“主上此舉所謂何意啊!我本方都臣,應召方都公主,效命方都國主。現在突然說要效命榮國了,還要和那些叛國的姚都人平起平坐。我做不到!主上您要執意如此的話,臣隻能辭官迴鄉,頤養天年了!”
……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有支持有反對,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白嫋也不製止,就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李玉竹看著絲毫不慌,甚至臉上沒有一絲慍色的白嫋,不禁跟身邊的王欲曉說:“玉顏的性子可比以前沉穩多了,要是以前她非得衝上去跟他們辯個明白。”
“她越來越像一國之主了!”說完便忍不住擔心起來“隻是不知道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我們怎麽能是壞事兒呢?”
“你忘了你聽命於誰?”王欲曉說。
李玉竹猛然一驚。對啊,一山是不容二虎的!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聲音才漸漸沉了下來。
“說完了嗎各位?”白嫋問。
“說完了我說說吧!這是我給你們的解釋,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自今日起希望你們記住一點!我是榮國國主,你們是榮國之臣。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不要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的底線了!”
話音剛落錢同就再次出言:“我們監察司有指正百官言行之責……”話還沒說完,他的右胳膊就被飛來的匕首斬斷在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斷臂的血已經流了一地。
“啊——”錢同抱著斷臂忍不住蹲在地上痛苦呻吟。
“監察百官不是監察我!再有下次就不是一條胳膊那麽簡單了!”白嫋語氣平淡的說。好像那把匕首不是她飛過去的。
“各位大人在先國主手下謀事的時候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一直以為是他對你們過於嚴苛,現在看來是我過於仁慈了!”
“關於改易國號。我母親白國後曾出預言,方都繁盛二十年止。方姚大戰那年正好是二十年。方都是沒有完全滅國,但皇城淪陷,近百城池失守、皇子戰死、國君自焚、公主二嫁、臣子四散他國、改稱他國國君為主上……這和被滅國有什麽區別呢?我們難道要頂著幾近滅國的方都頭銜過接下來的日子嗎?自我繼位以來,周邊小國不斷挑釁騷擾,散落在方都境內的敵軍幾次聚首發動暴亂。各位不覺得這正是國號招來的禍患嗎?因為在預言裏方都早就不該存在了!各位是應我之召為國效命。無論是叫方都還是叫榮國,無論是叫皇城還是百義。我們的國家就是這個國家,我們的百姓還是這些百姓。他們並沒有變!我們也是!或者說各位應召而歸不是為了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