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奕本來是打算讓白嫋帶他去看看其他路,如今白嫋卻把他帶到了這個地方。說實話,這個地方確實比官路更出人意料。畢竟,就在皇城旁邊,這麽大一個園林居然沒人知道!再說去找別的路也有些過分,不如幹脆把這個園林摸透。
獨孤奕往前走白嫋在他身後跟著,時不時的為他講解。
一陣涼意突然襲來,獨孤奕迎著涼意繼續往前走,行至園林深處,一座假山瀑布矗立在他倆麵前。
流水自山上往下流,經過曲曲折折的小路全都匯集在他們麵前的池塘裏。令人奇怪的是,流水落入池塘居然沒有絲毫聲響。難怪這個園林能夠在皇城周邊隱藏這麽久。
姚都,長慶殿。
楚都派皇長子楚衍(字千詞)出使來此,姚都國主親自迎接,設九賓之禮。
楚衍是楚都的皇長子,更是獨子。因為隻有這一個兒子所以楚都隻能靠外嫁公主謀求安定。也正因如此,楚都雖然也是三都並立中的大國卻被國土麵積比它小一半的姚都壓製。成為三都中實力最弱的國家。楚都地勢低平,是所有國家中唯一的產糧大國,若不是有糧食的加持怕早就讓其他小國吞並了。
姚國主和姚都的肱骨大臣都在長慶殿迎接楚衍。
楚衍持旌旗走入長慶殿,他身後兩側跟著的楚都的官員,幾個官員都雙手托舉著牛皮卷軸。隊伍的最後邊就是一些抬著金銀珠寶的衛兵。
自從楚衍步入長慶殿開始,姚都官員就開始竊竊私語。
行至大殿中央,楚衍用旌旗杵了一下地麵,欠身鞠躬。不卑不亢:“姚國主,我是來聯盟的,這就是你們的待客之道?”
姚國主給鄭內侍一個眼神。
“眾臣噤聲——”
嘈雜的殿內逐漸安靜下來。
姚國主起身,走向楚衍:“使臣息怒,是我們失禮了。”
姚都的大臣一邊驚訝於姚國主的做法,一邊又不能說些什麽。隻能睜大眼睛看姚國主到底要幹什麽。
“姚國主言重了……”
“使臣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不若稍作休整,我們稍後再議聯盟之事。”
“多謝。”
姚國主並沒有讓楚衍一行人入住使館,而是直接派鄭內侍跟隨,直接安排到了千尋塔高層裏。位同方都百尺樓十七層。
安頓好之後,鄭內侍才迴長慶殿複命。
楚衍走後的長慶殿,姚國主也不再製止議論紛紛的眾臣,假裝沒聽見一樣自己吃自己的。
自從楚衍那句“我是來聯盟的”說出口之後顧長策就明白了姚國主這些日子安排的一切——都是為了開戰做準備!
自從獨孤奕首戰開始到現在,姚國主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開戰。這樣以來南遊城至今不做封地、派遣獨孤奕出使上藝閣、派遣獨孤笥跟隨商隊去采購藥材、邀請楚衍來聯盟……這些看似毫無聯係的事兒也能聯係在一起了!
如果開戰……將會死多少人啊!
顧長策悄悄出去,派人給欲曉傳了一封信。
長慶殿內的大臣越吵越激烈,姚國主煩的不行,將玉箸一撇,往後倚了倚:“說完了嗎?”
姚國主不怒自威,大臣們沒人敢說話。
中書令馮仲景起身道:“主上,您貿然與楚都暗地結盟,為什麽中書省完全不知道?”
“我做什麽決定難道還要經過你的同意嗎?”
“您此舉置中書省為何地?”馮仲景無視禮教,直視姚國主。
“你此舉,置我於何地?”姚國主死死盯住馮仲景,幾乎想要把他吃了。
馮仲景是兩朝老臣,又任中書令,在朝中地位極高。近乎半數大臣都隻聽命於他。姚國主從方都為質會來之後正好老國主薨逝,在馮仲景的擁護下姚國主才得以繼任。自從姚國主繼任之後所做決策處處受限,馮仲景也成了地位不可撼動的權臣。
但是今天,姚國主想試試!
“主上,中書省有權監管天子德行!”
“那我就撤了中書省!”
殿中再次一片嘩然。他們都覺得姚國主說這句話確實有些賭氣。
顧長策知道,姚國主這是要掌握實權!隻不過是做法過於極端了。
“主上不要意氣用事!貿然與楚都聯盟隻會斷送三都並立的局麵!”馮仲景繼續諫言,似乎沒看出來姚國主已經在壓製怒火了。
“三省六部製本來就是從方都借鑒來的官製,事實證明這並不符合我們姚都的國策,改改又有何不可?中書令未免太循規蹈矩了!”
“主上……”馮仲景還要接著說。
顧長策生怕他們兩個再吵下去會造成姚都的內部矛盾,連忙打斷他:“主上,今日楚都派皇長子而來想必聯盟誠意滿滿,不若我們先看看楚都的意思再做決策。”
姚國主點點頭:“也罷,撤銷中書令的事兒日後再說吧。我也乏了,就迴去了。”
鄭內侍帶著姚國主退出了長慶殿。獨留在,大殿內的朝臣麵麵相覷。
楚衍在千尋塔上整理他們帶來的卷軸。
這些卷軸是楚都的地圖。
楚衍將地圖平鋪在桌子上,滿臉憂慮的看著卷軸上畫的一山一路。
“可惜啊……今日之後楚都國土將不完整了……我……是楚都的罪人……”
幾顆淚珠落在了卷軸上,模糊了上麵的墨跡。
不知道何時,顧長策站在了千尋塔窗邊,就這麽靜靜地看著這個絕世公子。看著他對著地圖流淚,顧長策也明白了楚衍是被迫前來的。
“早就聽聞楚都千詞公子多愁善感,詠春悲秋,今日總算是見識到了!”
顧長策進了屋子,打算和楚衍談談。比如,為什麽寧願割地也要破壞三都並立局麵與姚都結盟。
“你懂什麽!你們這些大國永遠體會不到小國在夾縫中謀求生存的艱辛……你們不懂……”楚衍沒抬頭,隻是靜靜地看著地圖。溫柔的摸索著,動作輕的像撫摸稚嫩的嬰孩兒。
“楚都……算小國嗎?楚都原本就是方都的一塊飛地,近十幾年不斷擴張變成了國土麵積比姚都大幾倍的國家,能和方都、姚都一起並立。楚都,算小國嗎?”顧長策走到楚衍的對立麵,和楚衍一起看著楚都的地圖。
“你說的我又何嚐不知……長策公子見笑了。”楚衍苦笑,又像是在自嘲。
“我想要和你談談。方便嗎?”
“能和長策公子秉燭而談是千詞的榮幸。”
“先讓我們暫時忘卻身份,坦誠相待,如何?”
“好!”
燭火搖曳,兩個貴公子拋去身份,忘記使命,就以一個同齡人的見解聊形勢,談政治。這天晚上兩個人都說了平時憋著不敢說的話,隻因為一見如故的信任。
顧長策很是不理解:“楚都地大物博,何至於此啊?”
“楚都是產量大國,每逢春秋就是用水時期。巨大的用水量,讓我們受製於人啊!”說到水的時候,楚衍緊緊的盯著自己手裏盛滿水的杯子。
顧長策突然想到了,前幾個月姚國主突然在河流上遊興修大壩,原來是以此為要挾,逼迫楚都簽訂聯盟條約。
“我國唯一一條山脈橫在了姚都與楚都之間,春秋之際雨水常常過不去。我們兩國又臨海,地下水不可用,所以你們隻能靠河水了……可偏偏河流上遊位於我國境內……即便是如此條件,貴國依舊產出了所有國家最高的產糧量,真是難為你們了。”顧長策分析說。
楚衍歎了口氣:“長策公子說的對,經濟命脈掌握在你們國家,我們雖然位列三都又怎樣,還不是受製於此……”
“千詞公子有沒有想過,以糧食反挾製?”
楚衍很震驚:“當然有,隻是我沒想到這句話會從你口中說出來。”
“都說了坦誠相待。我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
楚衍再次歎氣:“反製之路何其漫長,水源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況且,我隱隱感覺有一絲不安……總覺得你們國主好像在籌劃什麽,所以才突然要走了我們的領土……我們也隻得照做……”
顧長策有些驚訝:“你是說,這塊兒地是我們國主要的?所以隻是叫你們來走個過場?”
“是!”
“我可否再看看地圖。”
“您請。”
顧長策在地圖上仔細觀察這塊被勾畫出來的地方。這塊地方是楚都距離姚都最近的豐腴之地,全楚都的耕地隻有這一處不受地形影像的耕地。
顧長策的手沿著地圖上的路從楚都一路走到姚都,往旁邊看去就是方都。
難道!姚國主是想要拿這個地方做戰後糧食儲存地!
換了這個思路,這個地圖就好看多了!萬一開戰,此處將是最佳運量場所!
“千詞公子,萬一打仗,您能保住楚都嗎?”顧長策突然問。
楚衍也算得上是熟讀兵書的任務,他看了看顧長策指出的路線,瞬間明白——姚都準備開戰!
“保不住,或許到那個時候我隻能以身殉國了。”
順著這條思路,他們兩個談論自己關於戰爭的設想。蠟燭燃燒殆盡,天邊泛起晨光,兩個少年毫無困意。
門外傳來敲門聲:“公子,我們該去見姚國主了。”
“知道了。”楚衍歎了口氣“如果,我們是一個國家的人,必然會成為摯友。”
“現在也不晚,隻要沒有戰爭,我們永遠是朋友。”
楚衍微笑道:“是。”
門外的人開始催促:“公子,該走了。”
“知道了。”
楚衍不緊不慢的收起地圖,堅毅的走向門外。
這一刻,顧長策明白,楚千詞公子才不是那種隻會附庸風雅的俗人,他是真正心懷大義滿身文人風骨的人。
長慶殿。
還是一樣的陳設,一樣的人,在一樣的地方,隻是心情不一樣了。
“請使臣奉上地圖。”鄭內侍說著,兩個禁軍走向了楚衍麵前。
楚衍身後的官員將地圖遞交上去。
姚國主攤開地圖,滿眼貪婪。
“貴國確定願意割讓此處膏腴之地?”姚國主明知故問。
“是。”
姚國主把楚都要割讓的地永朱砂批紅圈起來:“傳給大家看看。”
楚都的地圖就這麽在姚都官員手裏轉了一輪。楚衍像個等候審判的罪人,等著他們判刑。
“諸位還有什麽異議嗎?”姚國主問。
這些大臣沒說話。
“使臣還有異議嗎?”
“沒有。”
“既如此,簽字吧。”姚國主揮揮手,鄭內侍就將聯盟書拿了上來,姚國主先簽字,簽完之後遞給楚衍。
楚衍拿著筆,遲遲不肯下筆。
姚國主有些不耐煩:“使臣這是要反悔了?”
“這是聯盟條約,也是割地條約,簽字之後我就是國家的罪人了……能否再答應我一個請求?”
“說說看。”
“條約不必更改,我希望在場所有人向我保證,不再攔截河堤流水,不再為難我楚都百姓!”楚衍依舊是不卑不亢,哪怕現在自己正處於弱勢。
“好,你快簽吧!”姚國主再次催促我。
楚衍身後的大臣都閉上了眼睛,似乎不願見證這恥辱的一刻。他轉身淡然道:“都掙開眼睛,記住這一刻,記住是我簽訂聯盟書的!替我記住,我是國家的罪人……”
“公子……”
楚衍揮筆沾墨,很快就結束了簽字。
“好了,希望貴國能夠信守承諾,開堤放水。不要誤了春耕時期。”
姚國主笑了笑,絲毫不放在心上:“知道了,不然我們今年都沒有新糧可吃,對吧。”
“是。”
方都,皇城。
白嫋帶著獨孤奕不知道去什麽地方了,也沒有讓欲曉跟著,欲曉幹脆就在東軒街溜達。走到一個臨河的小酒樓就在那裏稍作休息。
一隻信鴿突然飛到了欲曉肩膀上,欲曉一看信鴿腳上的環就知道這是顧長策發來的。他們之間的信件為了避免被別人打開,信紙都經過特殊處理,除了他們以外沒人能看清信件上的內容。
欲曉結下信鴿腿上的信件:姚楚聯盟,並立將崩!
楊子葉還在附近搜集情報,看到欲曉在酒樓上就過來找她。
看見她看什麽正入神,就打算嚇唬她一下。
獨孤奕往前走白嫋在他身後跟著,時不時的為他講解。
一陣涼意突然襲來,獨孤奕迎著涼意繼續往前走,行至園林深處,一座假山瀑布矗立在他倆麵前。
流水自山上往下流,經過曲曲折折的小路全都匯集在他們麵前的池塘裏。令人奇怪的是,流水落入池塘居然沒有絲毫聲響。難怪這個園林能夠在皇城周邊隱藏這麽久。
姚都,長慶殿。
楚都派皇長子楚衍(字千詞)出使來此,姚都國主親自迎接,設九賓之禮。
楚衍是楚都的皇長子,更是獨子。因為隻有這一個兒子所以楚都隻能靠外嫁公主謀求安定。也正因如此,楚都雖然也是三都並立中的大國卻被國土麵積比它小一半的姚都壓製。成為三都中實力最弱的國家。楚都地勢低平,是所有國家中唯一的產糧大國,若不是有糧食的加持怕早就讓其他小國吞並了。
姚國主和姚都的肱骨大臣都在長慶殿迎接楚衍。
楚衍持旌旗走入長慶殿,他身後兩側跟著的楚都的官員,幾個官員都雙手托舉著牛皮卷軸。隊伍的最後邊就是一些抬著金銀珠寶的衛兵。
自從楚衍步入長慶殿開始,姚都官員就開始竊竊私語。
行至大殿中央,楚衍用旌旗杵了一下地麵,欠身鞠躬。不卑不亢:“姚國主,我是來聯盟的,這就是你們的待客之道?”
姚國主給鄭內侍一個眼神。
“眾臣噤聲——”
嘈雜的殿內逐漸安靜下來。
姚國主起身,走向楚衍:“使臣息怒,是我們失禮了。”
姚都的大臣一邊驚訝於姚國主的做法,一邊又不能說些什麽。隻能睜大眼睛看姚國主到底要幹什麽。
“姚國主言重了……”
“使臣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不若稍作休整,我們稍後再議聯盟之事。”
“多謝。”
姚國主並沒有讓楚衍一行人入住使館,而是直接派鄭內侍跟隨,直接安排到了千尋塔高層裏。位同方都百尺樓十七層。
安頓好之後,鄭內侍才迴長慶殿複命。
楚衍走後的長慶殿,姚國主也不再製止議論紛紛的眾臣,假裝沒聽見一樣自己吃自己的。
自從楚衍那句“我是來聯盟的”說出口之後顧長策就明白了姚國主這些日子安排的一切——都是為了開戰做準備!
自從獨孤奕首戰開始到現在,姚國主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開戰。這樣以來南遊城至今不做封地、派遣獨孤奕出使上藝閣、派遣獨孤笥跟隨商隊去采購藥材、邀請楚衍來聯盟……這些看似毫無聯係的事兒也能聯係在一起了!
如果開戰……將會死多少人啊!
顧長策悄悄出去,派人給欲曉傳了一封信。
長慶殿內的大臣越吵越激烈,姚國主煩的不行,將玉箸一撇,往後倚了倚:“說完了嗎?”
姚國主不怒自威,大臣們沒人敢說話。
中書令馮仲景起身道:“主上,您貿然與楚都暗地結盟,為什麽中書省完全不知道?”
“我做什麽決定難道還要經過你的同意嗎?”
“您此舉置中書省為何地?”馮仲景無視禮教,直視姚國主。
“你此舉,置我於何地?”姚國主死死盯住馮仲景,幾乎想要把他吃了。
馮仲景是兩朝老臣,又任中書令,在朝中地位極高。近乎半數大臣都隻聽命於他。姚國主從方都為質會來之後正好老國主薨逝,在馮仲景的擁護下姚國主才得以繼任。自從姚國主繼任之後所做決策處處受限,馮仲景也成了地位不可撼動的權臣。
但是今天,姚國主想試試!
“主上,中書省有權監管天子德行!”
“那我就撤了中書省!”
殿中再次一片嘩然。他們都覺得姚國主說這句話確實有些賭氣。
顧長策知道,姚國主這是要掌握實權!隻不過是做法過於極端了。
“主上不要意氣用事!貿然與楚都聯盟隻會斷送三都並立的局麵!”馮仲景繼續諫言,似乎沒看出來姚國主已經在壓製怒火了。
“三省六部製本來就是從方都借鑒來的官製,事實證明這並不符合我們姚都的國策,改改又有何不可?中書令未免太循規蹈矩了!”
“主上……”馮仲景還要接著說。
顧長策生怕他們兩個再吵下去會造成姚都的內部矛盾,連忙打斷他:“主上,今日楚都派皇長子而來想必聯盟誠意滿滿,不若我們先看看楚都的意思再做決策。”
姚國主點點頭:“也罷,撤銷中書令的事兒日後再說吧。我也乏了,就迴去了。”
鄭內侍帶著姚國主退出了長慶殿。獨留在,大殿內的朝臣麵麵相覷。
楚衍在千尋塔上整理他們帶來的卷軸。
這些卷軸是楚都的地圖。
楚衍將地圖平鋪在桌子上,滿臉憂慮的看著卷軸上畫的一山一路。
“可惜啊……今日之後楚都國土將不完整了……我……是楚都的罪人……”
幾顆淚珠落在了卷軸上,模糊了上麵的墨跡。
不知道何時,顧長策站在了千尋塔窗邊,就這麽靜靜地看著這個絕世公子。看著他對著地圖流淚,顧長策也明白了楚衍是被迫前來的。
“早就聽聞楚都千詞公子多愁善感,詠春悲秋,今日總算是見識到了!”
顧長策進了屋子,打算和楚衍談談。比如,為什麽寧願割地也要破壞三都並立局麵與姚都結盟。
“你懂什麽!你們這些大國永遠體會不到小國在夾縫中謀求生存的艱辛……你們不懂……”楚衍沒抬頭,隻是靜靜地看著地圖。溫柔的摸索著,動作輕的像撫摸稚嫩的嬰孩兒。
“楚都……算小國嗎?楚都原本就是方都的一塊飛地,近十幾年不斷擴張變成了國土麵積比姚都大幾倍的國家,能和方都、姚都一起並立。楚都,算小國嗎?”顧長策走到楚衍的對立麵,和楚衍一起看著楚都的地圖。
“你說的我又何嚐不知……長策公子見笑了。”楚衍苦笑,又像是在自嘲。
“我想要和你談談。方便嗎?”
“能和長策公子秉燭而談是千詞的榮幸。”
“先讓我們暫時忘卻身份,坦誠相待,如何?”
“好!”
燭火搖曳,兩個貴公子拋去身份,忘記使命,就以一個同齡人的見解聊形勢,談政治。這天晚上兩個人都說了平時憋著不敢說的話,隻因為一見如故的信任。
顧長策很是不理解:“楚都地大物博,何至於此啊?”
“楚都是產量大國,每逢春秋就是用水時期。巨大的用水量,讓我們受製於人啊!”說到水的時候,楚衍緊緊的盯著自己手裏盛滿水的杯子。
顧長策突然想到了,前幾個月姚國主突然在河流上遊興修大壩,原來是以此為要挾,逼迫楚都簽訂聯盟條約。
“我國唯一一條山脈橫在了姚都與楚都之間,春秋之際雨水常常過不去。我們兩國又臨海,地下水不可用,所以你們隻能靠河水了……可偏偏河流上遊位於我國境內……即便是如此條件,貴國依舊產出了所有國家最高的產糧量,真是難為你們了。”顧長策分析說。
楚衍歎了口氣:“長策公子說的對,經濟命脈掌握在你們國家,我們雖然位列三都又怎樣,還不是受製於此……”
“千詞公子有沒有想過,以糧食反挾製?”
楚衍很震驚:“當然有,隻是我沒想到這句話會從你口中說出來。”
“都說了坦誠相待。我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
楚衍再次歎氣:“反製之路何其漫長,水源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況且,我隱隱感覺有一絲不安……總覺得你們國主好像在籌劃什麽,所以才突然要走了我們的領土……我們也隻得照做……”
顧長策有些驚訝:“你是說,這塊兒地是我們國主要的?所以隻是叫你們來走個過場?”
“是!”
“我可否再看看地圖。”
“您請。”
顧長策在地圖上仔細觀察這塊被勾畫出來的地方。這塊地方是楚都距離姚都最近的豐腴之地,全楚都的耕地隻有這一處不受地形影像的耕地。
顧長策的手沿著地圖上的路從楚都一路走到姚都,往旁邊看去就是方都。
難道!姚國主是想要拿這個地方做戰後糧食儲存地!
換了這個思路,這個地圖就好看多了!萬一開戰,此處將是最佳運量場所!
“千詞公子,萬一打仗,您能保住楚都嗎?”顧長策突然問。
楚衍也算得上是熟讀兵書的任務,他看了看顧長策指出的路線,瞬間明白——姚都準備開戰!
“保不住,或許到那個時候我隻能以身殉國了。”
順著這條思路,他們兩個談論自己關於戰爭的設想。蠟燭燃燒殆盡,天邊泛起晨光,兩個少年毫無困意。
門外傳來敲門聲:“公子,我們該去見姚國主了。”
“知道了。”楚衍歎了口氣“如果,我們是一個國家的人,必然會成為摯友。”
“現在也不晚,隻要沒有戰爭,我們永遠是朋友。”
楚衍微笑道:“是。”
門外的人開始催促:“公子,該走了。”
“知道了。”
楚衍不緊不慢的收起地圖,堅毅的走向門外。
這一刻,顧長策明白,楚千詞公子才不是那種隻會附庸風雅的俗人,他是真正心懷大義滿身文人風骨的人。
長慶殿。
還是一樣的陳設,一樣的人,在一樣的地方,隻是心情不一樣了。
“請使臣奉上地圖。”鄭內侍說著,兩個禁軍走向了楚衍麵前。
楚衍身後的官員將地圖遞交上去。
姚國主攤開地圖,滿眼貪婪。
“貴國確定願意割讓此處膏腴之地?”姚國主明知故問。
“是。”
姚國主把楚都要割讓的地永朱砂批紅圈起來:“傳給大家看看。”
楚都的地圖就這麽在姚都官員手裏轉了一輪。楚衍像個等候審判的罪人,等著他們判刑。
“諸位還有什麽異議嗎?”姚國主問。
這些大臣沒說話。
“使臣還有異議嗎?”
“沒有。”
“既如此,簽字吧。”姚國主揮揮手,鄭內侍就將聯盟書拿了上來,姚國主先簽字,簽完之後遞給楚衍。
楚衍拿著筆,遲遲不肯下筆。
姚國主有些不耐煩:“使臣這是要反悔了?”
“這是聯盟條約,也是割地條約,簽字之後我就是國家的罪人了……能否再答應我一個請求?”
“說說看。”
“條約不必更改,我希望在場所有人向我保證,不再攔截河堤流水,不再為難我楚都百姓!”楚衍依舊是不卑不亢,哪怕現在自己正處於弱勢。
“好,你快簽吧!”姚國主再次催促我。
楚衍身後的大臣都閉上了眼睛,似乎不願見證這恥辱的一刻。他轉身淡然道:“都掙開眼睛,記住這一刻,記住是我簽訂聯盟書的!替我記住,我是國家的罪人……”
“公子……”
楚衍揮筆沾墨,很快就結束了簽字。
“好了,希望貴國能夠信守承諾,開堤放水。不要誤了春耕時期。”
姚國主笑了笑,絲毫不放在心上:“知道了,不然我們今年都沒有新糧可吃,對吧。”
“是。”
方都,皇城。
白嫋帶著獨孤奕不知道去什麽地方了,也沒有讓欲曉跟著,欲曉幹脆就在東軒街溜達。走到一個臨河的小酒樓就在那裏稍作休息。
一隻信鴿突然飛到了欲曉肩膀上,欲曉一看信鴿腳上的環就知道這是顧長策發來的。他們之間的信件為了避免被別人打開,信紙都經過特殊處理,除了他們以外沒人能看清信件上的內容。
欲曉結下信鴿腿上的信件:姚楚聯盟,並立將崩!
楊子葉還在附近搜集情報,看到欲曉在酒樓上就過來找她。
看見她看什麽正入神,就打算嚇唬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