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沿著石脈走勢而行,直到又是一個向下的陡坡。
“前麵是什麽?”
站在斜坡上方,郝有富小聲驚唿。
眾人站過去,垂目下望,隻見陡坡下是一處圓形的場地。場地中間是一個圓形的石床,石床上卻什麽也沒有。以石床為中心向外的場地上擺放了許多夜明珠,除了他們已經見過的藍色夜明珠以外,還有紅色、黃色和白色三種。這些夜明珠按照不同的形狀排列著,圍著石床擺放了一圈,並在其外層兩側分別組成了北鬥和南鬥的圖案。但更駭然的是在八個方位最外麵上各有一堆骸骨聳立,似是盤腿而坐的姿態。
“這是什麽陣法?”吳為問道。
郝有富眼神閃爍,腦子裏快速地迴憶著那本破書裏的內容。那是他家祖傳的東西,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被埋在茅房的墊腳石下麵才躲過一劫,被保存下來。那本書本就殘缺不全,不僅有被燒過的痕跡,還有不少缺頁,前後文的記敘也不連貫,再加上全用古體字而寫,對於郝有富來說就像天書一樣,他也隻翻看過裏麵的圖畫。不過對於眼前這種陣法,他還是印象深刻的,當時他還為此請教過他叔。
這種陣法對應了四神八位和玄天星辰,屬於迴魂延壽之術。取八人生機借於已死之人,行逆天之事,這在書中叫做“借生機”。到現在,民間也常見這種“借生機”之法,不過已經走了樣,通常是在老人在生之時,修建墳塚,裏麵不埋人,隻放些老人常穿的衣物或老人的發須,頂多就是圖謀多活幾年,所以現在多稱為“種生機”。可那本書中記載的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死人複活,還可以生生不息。他一直以為書上所記都是瞎扯的,看來還真有人用過這種法子。是什麽人也知道那本破書的內容?
劉開文瞧著郝有富的神態不太對勁,湊近他問道:“你知道這個陣法?”
郝有富眨眨眼,迴答道:“我聽說過。”
吳為一聽,連忙問道:“從哪裏聽到的?”
“好像小時候聽村裏老人聊天的時候,聽到過一些”,郝有富豁嘴笑了笑,“村裏老人就愛聚一塊瞎扯。”
吳為也不戳穿他,指指下麵,問道:“那你說說,那是什麽陣法?有沒有危險?”
郝有富摸摸鼻頭:“這個陣法將人與四神方位和天上星宿聯係起來,借生人生氣,可以讓死人還魂複生。”
“這和上麵那個怪屍的陣法有什麽不同嗎?”劉開文心裏是不相信這些玄學的,隻是客觀地問出兩者的不同。
郝有富推測道:“完全不同。上麵那具怪屍的身邊隻有六顆夜明珠,僅在腰腹前後各有一顆黑石。其實這夜明珠深埋地下,算是極陰之物,怎麽能催發人體經脈順行?所以上麵那個陣法隻是保留了人形,讓其不腐而已。我估摸著上麵那位應該就是‘魄’。”
“魄?”劉開文不明白這個稱謂的含義。
趙一慧補充道:“就是行屍走肉。”
“對!”郝有富一拍腦門子,讚同道:“就是一堆臭肉。”
吳為挑眉看向郝有富,催促著:“繼續!”
“如果我沒猜錯,那八堆骨頭後麵一定會有油燈的痕跡。燈滅之時,便是大魂迴返之刻。這八個人是活著被祭祀的,燈滅即死。所以一直保持著死前的姿勢”,郝有富指著夜明珠之間,踮腳看去,疑問出聲:“怎麽少了幾顆?你看有些地方是空著的。”
趙一慧很快迴答道:“是北鬥的玉衡和南鬥的天梁,而且地上還有很多圓形小坑,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麽的。”
“你還記得那些老頭老太有沒有聊到這些?”吳為頗為玩味地問向郝有富。
郝有富眨眨眼:“不記得了。”
劉開文不管他們之間的機鋒,說得再多,不如親身去看。反正下麵都是一堆骨頭,想來沒什麽危險,而且隻有這條必經之路。他滑下陡坡,慢慢靠近前麵那堆屍骨。屍骨被保存地非常完好,說是骨頭並不正確,應該說是幹屍才為妥帖。那些皮肉似乎已經脫水,幹癟進了骨架之中。骨架外竟然還套著鬆鬆垮垮衣服,隻是已經爛成了破布條狀。
見著劉開文的舉動,後麵的人隨之滑下陡坡。
郝有富圍著北鬥形狀的夜明珠看來看去,蹲下身想確定這些夜明珠是不是活動的。
“別動!”趙一慧指著夜明珠下麵的痕跡說道:“夜明珠下麵有印記。”
郝有富趴在地上,仔細端看了一番,迴應道:“不錯。墓主是讓人在地上鑿出圓形坑址,用來擺放這些夜明珠。那些空了的坑址裏麵,原來擺放的是什麽呢?怎麽不見了?”
趙一慧和他對視一眼,同時深思起來。
吳為走到另一具幹屍前,見幹屍被雙手縛後,在其身後果見有一燈座。這具幹屍雙眼緊閉,麵目表情放鬆,像是在睡夢中自然而亡。幹屍後麵是一組北鬥七星圖案,少了一顆玉衡星。再往前是四神方位的坐標,隻是在陽一和陽三的位置又少了兩顆標示物,隻留下原地的空洞。走近石床,吳為敏銳地發現石床上也有一些空置的圓洞。這些空洞之處應該也被置放了東西,可卻被人拿走了。是被什麽人拿走了?拿走這些東西卻又留下滿地夜明珠是為什麽呢?被拿走的東西不是類似的夜明珠,又會是什麽呢?
“墓主人呢?”郝有富出聲問道,“難道這個陣法逆天,真把墓主救活了?”
劉開文搖搖頭:“我認為不可能。讓我們這樣推理,墓主先在這裏設置陣法,然後讓十一死士毀掉墓門,其後十死士在上麵那個密室裏集體自殺。墓主帶著第十一死士來到這裏,自己躺在石床上死了。第十一死士監督完成了這個陣法,待墓主生還後,自己跑到上麵的洞穴裏,成了一個行屍走肉。墓主再完成這一切之後,離開此處,逍遙不見。你覺得這個順序合理嗎?”
郝有富一聽,半眯起細迷小眼,摩挲起下巴上的胡子渣:“這個順序聽起來哪哪兒都奇怪!墓主怎麽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還有後來,既然墓主都活過來了,最後的死士為什麽還要跑迴去做個行屍走肉?這些機關不都是單向的嗎?墓主活了,還要帶著最後的死士重新從上麵再進一次?他也不嫌累得慌!”
“對!”劉開文垂眼思索,似想到什麽,沉聲詢問道:“我記得傳說中諸葛亮為求續命,點起七星燈,卻因意外滅了一盞,導致沒有成功。這個陣法也使用到了油燈,既然需要油燈不滅,就一定有人在旁監督。更何況這裏還有八個活人,他們隻是被捆綁了雙手而已,並不是完全沒有反抗能力……”
“最後和墓主人在一起的,肯定不止一個人!”趙一慧突然接過話,“第十一死士沒有到過這裏。和墓主人在一起的人是誰呢?”
郝有富也琢磨過味兒來了,順著他們的思路繼續分析下去:“墓主先把最後的死士扔在上麵變怪物,然後帶著幾個人來到這裏,舉行這個陣法,活過來後就來開了?”
吳為突然開口提示道:“不會那麽簡單。既然是用活人獻祭,肯定要配合這八人的生辰命理,還要等待天機之時。墓主人怎麽就那麽確定自己在那個時候已經死了。如果這八人之中有誰意外死了呢?所以最穩妥的方式,應該是墓主在選定時刻到來前死去,被人送到這裏,配合陣法,讓他複生。”
“有沒有可能,這個陣法被放棄了”,郝有富指著地上的空洞說道:“這些地方要麽原本就是空的,要麽被人拿走了。如果說這個陣法因為某些不足,失敗了,所以墓主就把那些東西拿走了。”
“那為什麽不全部拿走?”吳為看著周圍的夜明珠,不解道:“難道被拿走的那些才是最重要的?”
趙一慧和劉開文異口同聲道:“黑石!”
想到上麵那具怪屍的情形,黑石才是最重要的機製。
“我們再往前走,看能不能找到這個牛鼻子老道”,郝有富突然招唿大家,繼續往前走,“我就不信了!這牛鼻子老道真活了,出門找他那祖爺串門打麻將去了?嘿,難不成他們家的人都把這附近山頭給占滿了?”
眾人離開此地,往前數步,便是一個向上的陡坡。藍色礦脈隨勢而上,一改溫潤的走勢,變得枝杈繁多,虯根精健。
趙一慧爬上陡坡,站在邊緣處,往下看去,神情迷離。
賈晶在一旁問道:“怎麽了?”
趙一慧搖搖頭,一笑而過:“沒什麽。就是覺得這礦脈很像龍脈走勢。”
吳為卻不以為然:“為何?”
“術書皆言天下龍脈出昆侖,華夏古文化的源頭也源於龍脈之地。我外公以前曾經說過,蜀地地理位置最為精妙,處龍腹間。腹為‘臍’,承上啟下,既化龍尾之鋒銳,又吐溫潤之氣頤養水土。所以我外公總說,蜀地是龍氣蘊含待生之地,是蓄勢藏風的‘暖龍氹’。你看這裏的龍行之態像不像西北的地勢?”
吳為聽著趙一慧的解釋,恍然大悟,同時又有疑問浮上心頭,墓主借龍脈之勢續命,就算複生了,又去了哪裏呢?難道改換名頭成為了曆史中某位弄潮兒?墓主所圖巨大,又怎會甘心默默無聞呢?
“前麵是什麽?”
站在斜坡上方,郝有富小聲驚唿。
眾人站過去,垂目下望,隻見陡坡下是一處圓形的場地。場地中間是一個圓形的石床,石床上卻什麽也沒有。以石床為中心向外的場地上擺放了許多夜明珠,除了他們已經見過的藍色夜明珠以外,還有紅色、黃色和白色三種。這些夜明珠按照不同的形狀排列著,圍著石床擺放了一圈,並在其外層兩側分別組成了北鬥和南鬥的圖案。但更駭然的是在八個方位最外麵上各有一堆骸骨聳立,似是盤腿而坐的姿態。
“這是什麽陣法?”吳為問道。
郝有富眼神閃爍,腦子裏快速地迴憶著那本破書裏的內容。那是他家祖傳的東西,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被埋在茅房的墊腳石下麵才躲過一劫,被保存下來。那本書本就殘缺不全,不僅有被燒過的痕跡,還有不少缺頁,前後文的記敘也不連貫,再加上全用古體字而寫,對於郝有富來說就像天書一樣,他也隻翻看過裏麵的圖畫。不過對於眼前這種陣法,他還是印象深刻的,當時他還為此請教過他叔。
這種陣法對應了四神八位和玄天星辰,屬於迴魂延壽之術。取八人生機借於已死之人,行逆天之事,這在書中叫做“借生機”。到現在,民間也常見這種“借生機”之法,不過已經走了樣,通常是在老人在生之時,修建墳塚,裏麵不埋人,隻放些老人常穿的衣物或老人的發須,頂多就是圖謀多活幾年,所以現在多稱為“種生機”。可那本書中記載的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死人複活,還可以生生不息。他一直以為書上所記都是瞎扯的,看來還真有人用過這種法子。是什麽人也知道那本破書的內容?
劉開文瞧著郝有富的神態不太對勁,湊近他問道:“你知道這個陣法?”
郝有富眨眨眼,迴答道:“我聽說過。”
吳為一聽,連忙問道:“從哪裏聽到的?”
“好像小時候聽村裏老人聊天的時候,聽到過一些”,郝有富豁嘴笑了笑,“村裏老人就愛聚一塊瞎扯。”
吳為也不戳穿他,指指下麵,問道:“那你說說,那是什麽陣法?有沒有危險?”
郝有富摸摸鼻頭:“這個陣法將人與四神方位和天上星宿聯係起來,借生人生氣,可以讓死人還魂複生。”
“這和上麵那個怪屍的陣法有什麽不同嗎?”劉開文心裏是不相信這些玄學的,隻是客觀地問出兩者的不同。
郝有富推測道:“完全不同。上麵那具怪屍的身邊隻有六顆夜明珠,僅在腰腹前後各有一顆黑石。其實這夜明珠深埋地下,算是極陰之物,怎麽能催發人體經脈順行?所以上麵那個陣法隻是保留了人形,讓其不腐而已。我估摸著上麵那位應該就是‘魄’。”
“魄?”劉開文不明白這個稱謂的含義。
趙一慧補充道:“就是行屍走肉。”
“對!”郝有富一拍腦門子,讚同道:“就是一堆臭肉。”
吳為挑眉看向郝有富,催促著:“繼續!”
“如果我沒猜錯,那八堆骨頭後麵一定會有油燈的痕跡。燈滅之時,便是大魂迴返之刻。這八個人是活著被祭祀的,燈滅即死。所以一直保持著死前的姿勢”,郝有富指著夜明珠之間,踮腳看去,疑問出聲:“怎麽少了幾顆?你看有些地方是空著的。”
趙一慧很快迴答道:“是北鬥的玉衡和南鬥的天梁,而且地上還有很多圓形小坑,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麽的。”
“你還記得那些老頭老太有沒有聊到這些?”吳為頗為玩味地問向郝有富。
郝有富眨眨眼:“不記得了。”
劉開文不管他們之間的機鋒,說得再多,不如親身去看。反正下麵都是一堆骨頭,想來沒什麽危險,而且隻有這條必經之路。他滑下陡坡,慢慢靠近前麵那堆屍骨。屍骨被保存地非常完好,說是骨頭並不正確,應該說是幹屍才為妥帖。那些皮肉似乎已經脫水,幹癟進了骨架之中。骨架外竟然還套著鬆鬆垮垮衣服,隻是已經爛成了破布條狀。
見著劉開文的舉動,後麵的人隨之滑下陡坡。
郝有富圍著北鬥形狀的夜明珠看來看去,蹲下身想確定這些夜明珠是不是活動的。
“別動!”趙一慧指著夜明珠下麵的痕跡說道:“夜明珠下麵有印記。”
郝有富趴在地上,仔細端看了一番,迴應道:“不錯。墓主是讓人在地上鑿出圓形坑址,用來擺放這些夜明珠。那些空了的坑址裏麵,原來擺放的是什麽呢?怎麽不見了?”
趙一慧和他對視一眼,同時深思起來。
吳為走到另一具幹屍前,見幹屍被雙手縛後,在其身後果見有一燈座。這具幹屍雙眼緊閉,麵目表情放鬆,像是在睡夢中自然而亡。幹屍後麵是一組北鬥七星圖案,少了一顆玉衡星。再往前是四神方位的坐標,隻是在陽一和陽三的位置又少了兩顆標示物,隻留下原地的空洞。走近石床,吳為敏銳地發現石床上也有一些空置的圓洞。這些空洞之處應該也被置放了東西,可卻被人拿走了。是被什麽人拿走了?拿走這些東西卻又留下滿地夜明珠是為什麽呢?被拿走的東西不是類似的夜明珠,又會是什麽呢?
“墓主人呢?”郝有富出聲問道,“難道這個陣法逆天,真把墓主救活了?”
劉開文搖搖頭:“我認為不可能。讓我們這樣推理,墓主先在這裏設置陣法,然後讓十一死士毀掉墓門,其後十死士在上麵那個密室裏集體自殺。墓主帶著第十一死士來到這裏,自己躺在石床上死了。第十一死士監督完成了這個陣法,待墓主生還後,自己跑到上麵的洞穴裏,成了一個行屍走肉。墓主再完成這一切之後,離開此處,逍遙不見。你覺得這個順序合理嗎?”
郝有富一聽,半眯起細迷小眼,摩挲起下巴上的胡子渣:“這個順序聽起來哪哪兒都奇怪!墓主怎麽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還有後來,既然墓主都活過來了,最後的死士為什麽還要跑迴去做個行屍走肉?這些機關不都是單向的嗎?墓主活了,還要帶著最後的死士重新從上麵再進一次?他也不嫌累得慌!”
“對!”劉開文垂眼思索,似想到什麽,沉聲詢問道:“我記得傳說中諸葛亮為求續命,點起七星燈,卻因意外滅了一盞,導致沒有成功。這個陣法也使用到了油燈,既然需要油燈不滅,就一定有人在旁監督。更何況這裏還有八個活人,他們隻是被捆綁了雙手而已,並不是完全沒有反抗能力……”
“最後和墓主人在一起的,肯定不止一個人!”趙一慧突然接過話,“第十一死士沒有到過這裏。和墓主人在一起的人是誰呢?”
郝有富也琢磨過味兒來了,順著他們的思路繼續分析下去:“墓主先把最後的死士扔在上麵變怪物,然後帶著幾個人來到這裏,舉行這個陣法,活過來後就來開了?”
吳為突然開口提示道:“不會那麽簡單。既然是用活人獻祭,肯定要配合這八人的生辰命理,還要等待天機之時。墓主人怎麽就那麽確定自己在那個時候已經死了。如果這八人之中有誰意外死了呢?所以最穩妥的方式,應該是墓主在選定時刻到來前死去,被人送到這裏,配合陣法,讓他複生。”
“有沒有可能,這個陣法被放棄了”,郝有富指著地上的空洞說道:“這些地方要麽原本就是空的,要麽被人拿走了。如果說這個陣法因為某些不足,失敗了,所以墓主就把那些東西拿走了。”
“那為什麽不全部拿走?”吳為看著周圍的夜明珠,不解道:“難道被拿走的那些才是最重要的?”
趙一慧和劉開文異口同聲道:“黑石!”
想到上麵那具怪屍的情形,黑石才是最重要的機製。
“我們再往前走,看能不能找到這個牛鼻子老道”,郝有富突然招唿大家,繼續往前走,“我就不信了!這牛鼻子老道真活了,出門找他那祖爺串門打麻將去了?嘿,難不成他們家的人都把這附近山頭給占滿了?”
眾人離開此地,往前數步,便是一個向上的陡坡。藍色礦脈隨勢而上,一改溫潤的走勢,變得枝杈繁多,虯根精健。
趙一慧爬上陡坡,站在邊緣處,往下看去,神情迷離。
賈晶在一旁問道:“怎麽了?”
趙一慧搖搖頭,一笑而過:“沒什麽。就是覺得這礦脈很像龍脈走勢。”
吳為卻不以為然:“為何?”
“術書皆言天下龍脈出昆侖,華夏古文化的源頭也源於龍脈之地。我外公以前曾經說過,蜀地地理位置最為精妙,處龍腹間。腹為‘臍’,承上啟下,既化龍尾之鋒銳,又吐溫潤之氣頤養水土。所以我外公總說,蜀地是龍氣蘊含待生之地,是蓄勢藏風的‘暖龍氹’。你看這裏的龍行之態像不像西北的地勢?”
吳為聽著趙一慧的解釋,恍然大悟,同時又有疑問浮上心頭,墓主借龍脈之勢續命,就算複生了,又去了哪裏呢?難道改換名頭成為了曆史中某位弄潮兒?墓主所圖巨大,又怎會甘心默默無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