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想法
我在四合院劇情裏實現人生理想 作者:奇幻橘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滿軍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就說了一句紅磚輕便的話,這李炳生一下子就把紅磚的短板特性全部都說了出來。
他此時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
“李廠長,這青磚首先燒製工藝比較複雜,它不僅能耗高產量還小,成本高不說還很難以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所以價格要高於紅磚很多。”
“人工的成本就是最燒錢的,這一點李廠長應該很有體會。”
“再者,紅磚以粘土、頁岩跟煤矸石等原料,然後經過粉碎混合捏練而成,主要以人工或者機械壓製成型,這就大大的減少了人工的輸出。”
“當然這個器械隻能慢慢研究,不過時間不會太長,我預計兩年之內一定實現磚廠半機械化。”
“現在就是想要問問您,這紅磚究竟能不能做?”
“我心裏其實還沒有底.....”
劉滿軍笑了笑,說話的聲音也跟著小了幾分。
製造業這一行確實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心裏沒底也情有可原。
李炳生聽著劉滿軍他一句句的解釋紅磚的特性,心裏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青磚跟紅磚相比確實是有很多的弊端,紅磚產量高燒製也相對簡單,那價格就是最大的一個對比度。
這一點,李炳生作為煉鋼廠的廠長自然最了解。
現在,百姓們建房買磚頭首先聽的就是價格,隻要價格能夠低一些其實選擇性也就多了起來。
李炳生抬起頭定定的看向劉滿軍。
問他:“你這個想法也不錯,但是還是有些冒險,你知道國營磚窯有多大嗎?”
“我們京市不僅隻有這一個磚窯廠,你想要跟國營大廠搶錢,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劉滿軍眼裏有一股勁,他看著李炳生。
隨後開口。
“按照我想的話也是建一個大磚窯,也跟青磚磚窯廠那麽大的一個窯廠,青磚一個窯燒製一萬五千磚,裏麵還有燒壞的,最多出產一萬三千多磚頭。”
“可紅磚不一樣,紅磚沒有那麽容易變形,一萬五燒出來大概還有一萬四千八左右。”
“我覺得紅磚市場比青磚市場更大,也更有可塑性,以後青磚市場絕對會被紅磚市場給取代,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之後的紅磚會成為整個民用房建設的專用磚。”
被劉滿軍這麽一說。
李炳生認真的想了想,問他,“你是不是缺資金?”
“想要我這邊幫忙問問看有沒有感興趣想要投資的?”
這話。
頓時就讓劉滿軍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他撓撓頭說:“我....我這些小心思,一個也瞞不住李廠長,我確實是這麽想過。”
“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也確實是因為自己心裏沒底,不敢下定決心去做,但是現在跟您這邊聊完之後反倒是覺得放鬆不少。”
“很多事情想通之後,也就沒有那麽怕了!”
李炳生跟著劉滿軍笑了起來。
此時。
有職工來提醒李炳生,“廠長,領導們要到了,您這邊.....”
李炳生揮揮手。
才對劉滿軍說,“這件事,你還是像這次這樣,寫一份可行性報告給我,我先給你問問我的圈子裏有沒有人對這個感興趣的。”
“要是有,我會盡快給你信。”
“對了你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劉滿軍一邊站起來,一邊迴話,“預計需要5-10萬左右。”
“技術我有,但是現目前隻能拿出三五萬,其他的還需要找人合作,或者是跟上麵關係比較硬的,錢可以慢慢想辦法解決,銀行也能借出來一些。”
劉滿軍強調自己對這件事準備工作,他需要的是向上的關係,而不完全隻是錢。
李炳生點點頭,“好,我知道了。”
“我還有事你一會迴去路上慢點。”說完,就拿著那個牛皮袋出了辦公室。
劉滿軍離開煉鋼廠之後,徑直迴了紡織廠。
而李炳生這邊,他在匯報完自己的工作之後,跟上麵的一個大領導單獨的見了一麵。
那精瘦的老者,在看完手裏那份高職學校的報告之後。
他眼裏的讚許一直都沒有收起來,說道:“你能夠想到這一層,確實是我沒有想到的,我這還有兩年就要退下來了,這件事我會跟上麵打報告。”
“要是能夠批下來,這個高職院校應該會跟著加大力度推廣起來。”
“這都是你這份報告的功勞,小李你很不錯,對於教育的理解也很深刻,這件事,我不能保證一定給你辦下來,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想辦法。”
等大領導把話說完。
李炳生這才開口,“領導,其實這不是我寫的。”
“您應該也清楚我們廠子裏有多忙,我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想這些,這是前站街那個紡織廠裏,搞的那個紡織學校的一個主任寫的。”
“不過,菏澤年輕人很有想法,他不僅給紡織廠投了錢,但並沒有把紡織廠直接撤除而是在廠裏加了服裝部,最近街上大火的那個服裝宣傳,就是他們紡織廠搞出來的。”
“還有,這劉滿軍還給紡織學校投了三萬塊錢,聽說是辦一個高中,我煉鋼廠的三十九個學生都交到他的手上,他想要把高職給加進去,就跟我提了提這事。”
“我就讓他寫個報告給我,這才三天的時間,這報告就交到了我的手裏。”
那精瘦老者眼神變了變。
轉頭問他,“不是你寫的?”
“還是個年輕人寫出來的?”
“這樣的年輕人竟然不是我們煉鋼廠的人才?而且還在接觸投資?”
“不僅給紡織廠投了錢,還給學校也投了錢?”
“這樣人才,嘖嘖.....不簡單!”
被老者這樣一說,李炳生瞬間就有了同感。
劉滿軍的每一個想法都超乎了他的想象,就像是這次的紅磚的想法,還有辦高職學校這事都是如此。
“不得不承認劉滿軍這人確實是有才,他的每一個想法都正好在我想不到的那個點上,有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錯覺。”
“他的每一個理念都能讓你正好需要,這一點很重要。”
他此時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
“李廠長,這青磚首先燒製工藝比較複雜,它不僅能耗高產量還小,成本高不說還很難以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所以價格要高於紅磚很多。”
“人工的成本就是最燒錢的,這一點李廠長應該很有體會。”
“再者,紅磚以粘土、頁岩跟煤矸石等原料,然後經過粉碎混合捏練而成,主要以人工或者機械壓製成型,這就大大的減少了人工的輸出。”
“當然這個器械隻能慢慢研究,不過時間不會太長,我預計兩年之內一定實現磚廠半機械化。”
“現在就是想要問問您,這紅磚究竟能不能做?”
“我心裏其實還沒有底.....”
劉滿軍笑了笑,說話的聲音也跟著小了幾分。
製造業這一行確實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心裏沒底也情有可原。
李炳生聽著劉滿軍他一句句的解釋紅磚的特性,心裏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青磚跟紅磚相比確實是有很多的弊端,紅磚產量高燒製也相對簡單,那價格就是最大的一個對比度。
這一點,李炳生作為煉鋼廠的廠長自然最了解。
現在,百姓們建房買磚頭首先聽的就是價格,隻要價格能夠低一些其實選擇性也就多了起來。
李炳生抬起頭定定的看向劉滿軍。
問他:“你這個想法也不錯,但是還是有些冒險,你知道國營磚窯有多大嗎?”
“我們京市不僅隻有這一個磚窯廠,你想要跟國營大廠搶錢,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劉滿軍眼裏有一股勁,他看著李炳生。
隨後開口。
“按照我想的話也是建一個大磚窯,也跟青磚磚窯廠那麽大的一個窯廠,青磚一個窯燒製一萬五千磚,裏麵還有燒壞的,最多出產一萬三千多磚頭。”
“可紅磚不一樣,紅磚沒有那麽容易變形,一萬五燒出來大概還有一萬四千八左右。”
“我覺得紅磚市場比青磚市場更大,也更有可塑性,以後青磚市場絕對會被紅磚市場給取代,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之後的紅磚會成為整個民用房建設的專用磚。”
被劉滿軍這麽一說。
李炳生認真的想了想,問他,“你是不是缺資金?”
“想要我這邊幫忙問問看有沒有感興趣想要投資的?”
這話。
頓時就讓劉滿軍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他撓撓頭說:“我....我這些小心思,一個也瞞不住李廠長,我確實是這麽想過。”
“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也確實是因為自己心裏沒底,不敢下定決心去做,但是現在跟您這邊聊完之後反倒是覺得放鬆不少。”
“很多事情想通之後,也就沒有那麽怕了!”
李炳生跟著劉滿軍笑了起來。
此時。
有職工來提醒李炳生,“廠長,領導們要到了,您這邊.....”
李炳生揮揮手。
才對劉滿軍說,“這件事,你還是像這次這樣,寫一份可行性報告給我,我先給你問問我的圈子裏有沒有人對這個感興趣的。”
“要是有,我會盡快給你信。”
“對了你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劉滿軍一邊站起來,一邊迴話,“預計需要5-10萬左右。”
“技術我有,但是現目前隻能拿出三五萬,其他的還需要找人合作,或者是跟上麵關係比較硬的,錢可以慢慢想辦法解決,銀行也能借出來一些。”
劉滿軍強調自己對這件事準備工作,他需要的是向上的關係,而不完全隻是錢。
李炳生點點頭,“好,我知道了。”
“我還有事你一會迴去路上慢點。”說完,就拿著那個牛皮袋出了辦公室。
劉滿軍離開煉鋼廠之後,徑直迴了紡織廠。
而李炳生這邊,他在匯報完自己的工作之後,跟上麵的一個大領導單獨的見了一麵。
那精瘦的老者,在看完手裏那份高職學校的報告之後。
他眼裏的讚許一直都沒有收起來,說道:“你能夠想到這一層,確實是我沒有想到的,我這還有兩年就要退下來了,這件事我會跟上麵打報告。”
“要是能夠批下來,這個高職院校應該會跟著加大力度推廣起來。”
“這都是你這份報告的功勞,小李你很不錯,對於教育的理解也很深刻,這件事,我不能保證一定給你辦下來,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想辦法。”
等大領導把話說完。
李炳生這才開口,“領導,其實這不是我寫的。”
“您應該也清楚我們廠子裏有多忙,我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想這些,這是前站街那個紡織廠裏,搞的那個紡織學校的一個主任寫的。”
“不過,菏澤年輕人很有想法,他不僅給紡織廠投了錢,但並沒有把紡織廠直接撤除而是在廠裏加了服裝部,最近街上大火的那個服裝宣傳,就是他們紡織廠搞出來的。”
“還有,這劉滿軍還給紡織學校投了三萬塊錢,聽說是辦一個高中,我煉鋼廠的三十九個學生都交到他的手上,他想要把高職給加進去,就跟我提了提這事。”
“我就讓他寫個報告給我,這才三天的時間,這報告就交到了我的手裏。”
那精瘦老者眼神變了變。
轉頭問他,“不是你寫的?”
“還是個年輕人寫出來的?”
“這樣的年輕人竟然不是我們煉鋼廠的人才?而且還在接觸投資?”
“不僅給紡織廠投了錢,還給學校也投了錢?”
“這樣人才,嘖嘖.....不簡單!”
被老者這樣一說,李炳生瞬間就有了同感。
劉滿軍的每一個想法都超乎了他的想象,就像是這次的紅磚的想法,還有辦高職學校這事都是如此。
“不得不承認劉滿軍這人確實是有才,他的每一個想法都正好在我想不到的那個點上,有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錯覺。”
“他的每一個理念都能讓你正好需要,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