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
葫蘆成精後,種田發家燃爆異世 作者:冷清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汐冷冷撇了他一眼,如今支持淩宣的幾個臣子洋洋自得的站在後排位置,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如今皇室成年皇子隻有淩宣一人,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南汐冷笑一聲,“女子不得幹政?如今父皇病重,太子被殺,隻有本殿下現在有資格管這些事情,你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說風涼話?”
“現在禹州被西周國步步緊逼,你有何良策應對?”
“邊境營差點就被攻破,你打算派多少人去繼續駐守?”
“南疆連續奪了我方三座城池,有誰去收複?”
“淩宣,這些你告訴本殿下!”
南汐每說一句,就向前走一步,逼得淩宣連連後退。
淩宣被逼到角落,漲紅著臉支吾不出個所以然。
最後氣急敗壞道:“不是有南家軍嗎?讓他們去就是了!”
南汐駐足,睥睨著她,眼裏盡是失望,“就你這個腦子還想著當太子?南家軍就三十萬人,你讓他們去哪兒?西周聯合周圍小國的兵力就有三十萬,蠻夷二十萬,南疆那邊也十五萬,南倭也有十萬兵馬,他們如今屯兵在海上,南家軍區區三十萬抵禦得了誰?”
“秦家軍三十萬人就像是一群廢物,禹州韓將軍那裏也隻有十萬人,現在被蠻夷和西周諸小國團團圍困,你倒是說說你有何良策?”
南汐每說一句話文武百官的心就跟著沉一分,他們竟然不知道邊關如今成了這個樣子了嗎?
南長庚早就知道邊關形勢緊張,這些消息還是玄夜閣快馬加鞭派人送來的,要是邊關邸報到達京城還需要些日子,這些文武百官不了解也正常。
他幾次奏請皇上拿主意,奏折全都被打迴來了。
應該說是被太子給打迴來了。
前段時間皇上獨寵靈妃不理朝政,有太子和幾位大臣監國,他送上去的奏折無一例外都被打了迴來。
這些年皇帝昏庸,除了享樂就是研究長生,朝堂之事多半都是糊弄過去。
如今的青離國是真的內憂外患了。
淩宣一陣頭疼,他的人打聽到的是,邊關隻是一些小衝突,何時變成如今這樣子的?
“一定是你!都說女子當政沒什麽好事,一定是你影響了國運!”淩宣開始口不擇言。
其餘文武百官像是看傻子似的看著他,剛才殿下說的那些話轉頭就忘記了嗎?
他們可都是從女人裙下出生的,他現在還說女子影響國運?
剛才帝女殿下就差指著鼻子罵他們男人都不是東西了,他還往槍口上撞是幾個意思?
“滾下去!本殿下不想看到你!”南汐懶得跟他說話了。
轉身到了前麵,“本殿下任命南辭為征南元帥,帶領十五萬南家軍收複南疆奪去的城池,另外十萬南家軍交給南佩英,讓他繼續守好邊境營,南倭來犯一律殺無赦!”
“另外五萬南家軍有墨子君帶領奔赴禹州支援韓將軍,文城盛會過後,本殿下會親自奔赴禹州,其餘秦家軍有南首輔你好好整頓訓練。”
“戶部尚書,後續軍隊糧草供應一律不準懈怠,如有貪墨軍餉者,以叛國論,九族盡誅!兵部尚書,將士們的鎧甲武器一律全部換新的。”
“元澈,吳長珩,你們二人輔助首輔鎮守朝堂,無論我在哪兒,有什麽情況一律向本殿下匯報。”
“你們還有什麽問題嗎?”
朝堂上文武百官麵麵相覷,雖然殿下的安排表麵看著沒什麽問題,可是兵力分散是大忌啊!
可如今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青離國就這些兵力還能上戰場,其餘的秦家軍什麽的,確實拿不出手。
想到此處,所有人背後冷汗頻出,現在他們才覺得青離國已經是個空殼子。
吏部尚書這時候擦著汗戰戰兢兢出來,“殿下,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支撐不了這幾方的糧草啊。”
他也是沒辦法,隻能實話實說,如今國庫實在是拿不出多少銀子糧草。
他也是很無奈。
“這個你不必擔心,吳家村的七爺會供應邊境營和南疆的糧草,你這邊隻管供應禹州的糧草即可。”
“七爺已經命人送來了大量糧草和銀錢,已經在來京城的路上,不日即可抵達,你隻管接收入國庫。”
“青城的藥材已經分成三路支援邊關,還有不少煉丹師一起跟隨,其餘的你們都在後方做好準備即可。”
南汐話音剛落,宣政殿裏又是一陣沉默。
原來殿下早就做好了準備,還讓青城支援藥材和煉丹師,這可不是一般人做到的。
四大城池的世家向來不管天下紛爭,如今卻用藥材支援他們,這在以前都是沒有的。
“殿下英明!”
這時候宣政殿裏所有大臣才不得不佩服南汐的謀略。
退朝後南汐去了養心殿,垂眸看著躺著半死不活的嘉明帝,眼裏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
“如今的青離國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你把錢財都浪費在了修建道觀上,如今邊關被三麵夾擊,你就沒有後悔?”
南汐覺得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他怎麽會覺得後悔呢?
嘉明帝隻顧著恨南汐,什麽都不想說。
“文城盛會過後,我會把你的身世公之於眾,你偷來的這些歲月是該還迴去了!”
南汐不再看他,吩咐人好生看著,這才去了慈寧宮。
嘉明帝氣的胸口上下起伏,想要抓著東西坐起來,奈何雙手不聽使喚,喊大監幫忙,大監隻是淡淡看了一眼就走了,理都沒理他。
南汐陪著太後說了會話,服侍太後睡下這才去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許多的奏折已經堆成山,再不處理就要耽擱事了。
木之安靜的看著她處理奏折,所有的事情仿佛十分得心應手。
看著奏折上的批注,饒是他也覺得做不出這樣清晰滿意又合理的批注。
這時候大監親自端著茶水放下,“殿下,您已經看了一天奏折了,歇歇吧。”
大監看著南汐正在處理奏折,就仿佛是看到了先皇後。
當初皇上剛剛登基沒多久,卻不知道為何無緣無故病的起不來床,躺在床上整整兩個月,太醫都查不出原因。
神醫穀的人來了也查不出原因。
如今皇室成年皇子隻有淩宣一人,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南汐冷笑一聲,“女子不得幹政?如今父皇病重,太子被殺,隻有本殿下現在有資格管這些事情,你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說風涼話?”
“現在禹州被西周國步步緊逼,你有何良策應對?”
“邊境營差點就被攻破,你打算派多少人去繼續駐守?”
“南疆連續奪了我方三座城池,有誰去收複?”
“淩宣,這些你告訴本殿下!”
南汐每說一句,就向前走一步,逼得淩宣連連後退。
淩宣被逼到角落,漲紅著臉支吾不出個所以然。
最後氣急敗壞道:“不是有南家軍嗎?讓他們去就是了!”
南汐駐足,睥睨著她,眼裏盡是失望,“就你這個腦子還想著當太子?南家軍就三十萬人,你讓他們去哪兒?西周聯合周圍小國的兵力就有三十萬,蠻夷二十萬,南疆那邊也十五萬,南倭也有十萬兵馬,他們如今屯兵在海上,南家軍區區三十萬抵禦得了誰?”
“秦家軍三十萬人就像是一群廢物,禹州韓將軍那裏也隻有十萬人,現在被蠻夷和西周諸小國團團圍困,你倒是說說你有何良策?”
南汐每說一句話文武百官的心就跟著沉一分,他們竟然不知道邊關如今成了這個樣子了嗎?
南長庚早就知道邊關形勢緊張,這些消息還是玄夜閣快馬加鞭派人送來的,要是邊關邸報到達京城還需要些日子,這些文武百官不了解也正常。
他幾次奏請皇上拿主意,奏折全都被打迴來了。
應該說是被太子給打迴來了。
前段時間皇上獨寵靈妃不理朝政,有太子和幾位大臣監國,他送上去的奏折無一例外都被打了迴來。
這些年皇帝昏庸,除了享樂就是研究長生,朝堂之事多半都是糊弄過去。
如今的青離國是真的內憂外患了。
淩宣一陣頭疼,他的人打聽到的是,邊關隻是一些小衝突,何時變成如今這樣子的?
“一定是你!都說女子當政沒什麽好事,一定是你影響了國運!”淩宣開始口不擇言。
其餘文武百官像是看傻子似的看著他,剛才殿下說的那些話轉頭就忘記了嗎?
他們可都是從女人裙下出生的,他現在還說女子影響國運?
剛才帝女殿下就差指著鼻子罵他們男人都不是東西了,他還往槍口上撞是幾個意思?
“滾下去!本殿下不想看到你!”南汐懶得跟他說話了。
轉身到了前麵,“本殿下任命南辭為征南元帥,帶領十五萬南家軍收複南疆奪去的城池,另外十萬南家軍交給南佩英,讓他繼續守好邊境營,南倭來犯一律殺無赦!”
“另外五萬南家軍有墨子君帶領奔赴禹州支援韓將軍,文城盛會過後,本殿下會親自奔赴禹州,其餘秦家軍有南首輔你好好整頓訓練。”
“戶部尚書,後續軍隊糧草供應一律不準懈怠,如有貪墨軍餉者,以叛國論,九族盡誅!兵部尚書,將士們的鎧甲武器一律全部換新的。”
“元澈,吳長珩,你們二人輔助首輔鎮守朝堂,無論我在哪兒,有什麽情況一律向本殿下匯報。”
“你們還有什麽問題嗎?”
朝堂上文武百官麵麵相覷,雖然殿下的安排表麵看著沒什麽問題,可是兵力分散是大忌啊!
可如今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青離國就這些兵力還能上戰場,其餘的秦家軍什麽的,確實拿不出手。
想到此處,所有人背後冷汗頻出,現在他們才覺得青離國已經是個空殼子。
吏部尚書這時候擦著汗戰戰兢兢出來,“殿下,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支撐不了這幾方的糧草啊。”
他也是沒辦法,隻能實話實說,如今國庫實在是拿不出多少銀子糧草。
他也是很無奈。
“這個你不必擔心,吳家村的七爺會供應邊境營和南疆的糧草,你這邊隻管供應禹州的糧草即可。”
“七爺已經命人送來了大量糧草和銀錢,已經在來京城的路上,不日即可抵達,你隻管接收入國庫。”
“青城的藥材已經分成三路支援邊關,還有不少煉丹師一起跟隨,其餘的你們都在後方做好準備即可。”
南汐話音剛落,宣政殿裏又是一陣沉默。
原來殿下早就做好了準備,還讓青城支援藥材和煉丹師,這可不是一般人做到的。
四大城池的世家向來不管天下紛爭,如今卻用藥材支援他們,這在以前都是沒有的。
“殿下英明!”
這時候宣政殿裏所有大臣才不得不佩服南汐的謀略。
退朝後南汐去了養心殿,垂眸看著躺著半死不活的嘉明帝,眼裏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
“如今的青離國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你把錢財都浪費在了修建道觀上,如今邊關被三麵夾擊,你就沒有後悔?”
南汐覺得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他怎麽會覺得後悔呢?
嘉明帝隻顧著恨南汐,什麽都不想說。
“文城盛會過後,我會把你的身世公之於眾,你偷來的這些歲月是該還迴去了!”
南汐不再看他,吩咐人好生看著,這才去了慈寧宮。
嘉明帝氣的胸口上下起伏,想要抓著東西坐起來,奈何雙手不聽使喚,喊大監幫忙,大監隻是淡淡看了一眼就走了,理都沒理他。
南汐陪著太後說了會話,服侍太後睡下這才去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許多的奏折已經堆成山,再不處理就要耽擱事了。
木之安靜的看著她處理奏折,所有的事情仿佛十分得心應手。
看著奏折上的批注,饒是他也覺得做不出這樣清晰滿意又合理的批注。
這時候大監親自端著茶水放下,“殿下,您已經看了一天奏折了,歇歇吧。”
大監看著南汐正在處理奏折,就仿佛是看到了先皇後。
當初皇上剛剛登基沒多久,卻不知道為何無緣無故病的起不來床,躺在床上整整兩個月,太醫都查不出原因。
神醫穀的人來了也查不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