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李老太太
驚!八十年代考古惹來心上歡 作者:金豬曉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飯,李叔華又帶著她去客廳,跟家裏人正式打聲招唿。
瞥了眼端杯茶水的李秀君,李晴幫著李老太太錘肩,語氣親昵不已:“奶奶,妹妹第一次來咱們家,應該是不知道您從不喝綠茶。”
“都是親姐妹,沏茶之前可以問問我,反正這幾天我都沒什麽事,還挺閑的。”
短短兩句話,既凸顯了自己從小在李家長大的親近,又暗諷她做事壓根不肯用心,連問一嘴都懶得問。
這挑撥離間的功力,不去拍個離間道都可惜了。
要是還在封建王朝,誰鬥得過她的心眼。
李秀君絲毫沒受到任何影響,直接把茶杯硬生生塞進李老太太的手心。
一則,她完全是看在四叔四嬸的份上,才來李家一趟,壓根沒想過所謂的認親。二則,在聽到爸媽的曾經,對這個血緣關係上的奶奶,提不起半點好感。
說穿了,就是來走個過場。
猝不及防被遞東西,讓李老太太慣性接住,反應過來後,臉色鐵青,指著她的鼻子破口大罵。
“粗鄙不堪,沒半點教養,我怎麽會有這麽個不孝孫女,連晴兒的一根手指頭的比不上,你就是如此對待長輩的嗎?”
“奶奶,您別生氣了。”李晴偷偷竊喜,麵上還是副幫忙打圓場的樣子:“妹妹她也不是故意的,畢竟從小在外麵長大,疏於管教也是正常的。”
疏於管教?這分明就是目中無人。
替奶奶輕拍後背,順著氣:“妹妹,你趕緊跟奶奶道個歉吧,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事,要是鬧得認不成親就不好了。”
李晴並未設想過,能一次性把她趕出家門。但是添點亂子,讓奶奶心裏多層隔閡,也算值當。
畢竟過了十八年艱苦的生活,好不容易找到親人,還發現他們財產可觀。
哪怕隻是沾上點兒邊,也足夠她揮霍大半輩子的了。
誰想李秀君態度平靜,說出來的話卻是語出驚人:“為什麽要道歉?我根本就沒想過要認哪門子的親。”
來的路上她就跟四叔聊過,對目前的生活極為滿意,認親隻是在現有基礎上錦上添花。
她有個待自己極好的爺爺,何必再去攀什麽關係。
李晴愣住,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心裏狂喜得不行,早知道隨便一激,就能讓對方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她早就該這麽做了。
果然,李老太太更加暴跳如雷,右手重重拍在桌上:“臭丫頭,有本事你再說一次。”
“說就說,我從來就不想認什麽親,勞煩你們以後別再來找我,挺耽誤我的時間和精力的。”
吃個飯,端個茶,隨便句什麽話,都要自己腦補半天有的沒的。
有這閑工夫,還不如留點時間,多修複幾個古玩。
李晴見奶奶臉色不對,連連勸道:“妹妹,就算你心裏有氣,也不能拿認親開玩笑啊。若是剛剛我們說的有什麽不對,我在這給你賠個不是。”
“賠什麽不是!”李老太太氣得胸脯急促起伏:“難道我們有什麽地方說錯了不成,你就是沒教養的野丫頭。行了,隨她去,我們李家沒有這麽個人。”
想著也就是多張嘴的事,沒想到,李秀君如此不識抬舉。
大不了,就當省了口糧。
見李秀君轉身離開,李叔華和王均瑤對視一眼,趕緊追了上去。
“秀君!秀君!都怪我們考慮得不周全,隻想著趕緊把你帶迴家,結果還倒給你添麻煩,辦成樁壞事了。”
兩個小輩之間鬥嘴,他們做長輩的,亂開口怕被當作是故意偏袒。
唯一的意外來自李老太太。
自打永梅跟那男的私奔後,每每有人在她麵前提起,都會受到一頓訓斥。本想著帶永梅的女兒迴來,多少能為之改觀。
沒想到,老太太的執念居然這麽深。
四叔和四嬸,算這個家裏唯二對自己好的人,李秀君又怎麽可能會去責怪呢。
迴眸衝著兩人微笑,安慰他們:“謝謝四叔四嫂,要不是你們來找我,我恐怕下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何況,是我不想迴去。”
王均瑤隻將這話當做是個借口,思索了會兒:“不迴就不迴吧,你在外頭讀書也辛苦,京市物價又高,這樣,你大學四年的生活費就由我們來負擔。”
“不用了,謝謝四嫂的好意,我身上還有錢,足夠平時的生活費了。”
“誒。”李叔華聽到妻子說給零花錢,也覺得是個好主意:“錢哪有夠用的,你一個女孩子,平時買這買那,開銷更大,說定了。”
從內襯的口袋裏,掏出原本準備給別人的信封,遞過去。
李秀君想要推辭,最終還是拗不過四叔,道過聲謝。
感受著信封裏沉甸甸的厚度,心裏暖洋洋的。原來,這就是親人的感覺。
“跟四叔還客氣什麽,將來找到好工作,我們可得敲你一頓飯,當做報酬了。”
看到李秀君收下,李叔華總算鬆了口氣。
“我這破記性,哎,還有件事差點忘了說。你爸媽當年給你定了個娃娃親,就住在咱們隔壁,估計這會兒已經知道你迴來的消息。”
“正好你也滿了十八,要是想談戀愛可以優先考慮考慮他,知根知底的,談起來也放心。”
娃娃親?素未謀麵的爸媽居然還給她埋了個大坑?
跟三叔雖然隻是契約結婚,但到底是真真切切領過證,隻怕跟他們解釋起來,頗得費番工夫。
李秀君猶豫片刻:“娃娃親……應該可以取消的吧?”
“當然可以取消,隻是,秀君你先見上一麵再下結論嘛,說不定就相互看對眼了,小夥子人真還挺不錯,好歹也是個機會。”
支支吾吾地點點頭,找話題搪塞過去。
這個話題一直在三人之間徘徊,直到現在才算真正結束。
李秀君頭痛得厲害,前有討人嫌的李老太太和李晴,後又跑來個不知道哪裏來的娃娃親,迴頭還得去學校繼續軍訓。
生活未免多姿多彩地過了頭。
瞥了眼端杯茶水的李秀君,李晴幫著李老太太錘肩,語氣親昵不已:“奶奶,妹妹第一次來咱們家,應該是不知道您從不喝綠茶。”
“都是親姐妹,沏茶之前可以問問我,反正這幾天我都沒什麽事,還挺閑的。”
短短兩句話,既凸顯了自己從小在李家長大的親近,又暗諷她做事壓根不肯用心,連問一嘴都懶得問。
這挑撥離間的功力,不去拍個離間道都可惜了。
要是還在封建王朝,誰鬥得過她的心眼。
李秀君絲毫沒受到任何影響,直接把茶杯硬生生塞進李老太太的手心。
一則,她完全是看在四叔四嬸的份上,才來李家一趟,壓根沒想過所謂的認親。二則,在聽到爸媽的曾經,對這個血緣關係上的奶奶,提不起半點好感。
說穿了,就是來走個過場。
猝不及防被遞東西,讓李老太太慣性接住,反應過來後,臉色鐵青,指著她的鼻子破口大罵。
“粗鄙不堪,沒半點教養,我怎麽會有這麽個不孝孫女,連晴兒的一根手指頭的比不上,你就是如此對待長輩的嗎?”
“奶奶,您別生氣了。”李晴偷偷竊喜,麵上還是副幫忙打圓場的樣子:“妹妹她也不是故意的,畢竟從小在外麵長大,疏於管教也是正常的。”
疏於管教?這分明就是目中無人。
替奶奶輕拍後背,順著氣:“妹妹,你趕緊跟奶奶道個歉吧,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事,要是鬧得認不成親就不好了。”
李晴並未設想過,能一次性把她趕出家門。但是添點亂子,讓奶奶心裏多層隔閡,也算值當。
畢竟過了十八年艱苦的生活,好不容易找到親人,還發現他們財產可觀。
哪怕隻是沾上點兒邊,也足夠她揮霍大半輩子的了。
誰想李秀君態度平靜,說出來的話卻是語出驚人:“為什麽要道歉?我根本就沒想過要認哪門子的親。”
來的路上她就跟四叔聊過,對目前的生活極為滿意,認親隻是在現有基礎上錦上添花。
她有個待自己極好的爺爺,何必再去攀什麽關係。
李晴愣住,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心裏狂喜得不行,早知道隨便一激,就能讓對方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她早就該這麽做了。
果然,李老太太更加暴跳如雷,右手重重拍在桌上:“臭丫頭,有本事你再說一次。”
“說就說,我從來就不想認什麽親,勞煩你們以後別再來找我,挺耽誤我的時間和精力的。”
吃個飯,端個茶,隨便句什麽話,都要自己腦補半天有的沒的。
有這閑工夫,還不如留點時間,多修複幾個古玩。
李晴見奶奶臉色不對,連連勸道:“妹妹,就算你心裏有氣,也不能拿認親開玩笑啊。若是剛剛我們說的有什麽不對,我在這給你賠個不是。”
“賠什麽不是!”李老太太氣得胸脯急促起伏:“難道我們有什麽地方說錯了不成,你就是沒教養的野丫頭。行了,隨她去,我們李家沒有這麽個人。”
想著也就是多張嘴的事,沒想到,李秀君如此不識抬舉。
大不了,就當省了口糧。
見李秀君轉身離開,李叔華和王均瑤對視一眼,趕緊追了上去。
“秀君!秀君!都怪我們考慮得不周全,隻想著趕緊把你帶迴家,結果還倒給你添麻煩,辦成樁壞事了。”
兩個小輩之間鬥嘴,他們做長輩的,亂開口怕被當作是故意偏袒。
唯一的意外來自李老太太。
自打永梅跟那男的私奔後,每每有人在她麵前提起,都會受到一頓訓斥。本想著帶永梅的女兒迴來,多少能為之改觀。
沒想到,老太太的執念居然這麽深。
四叔和四嬸,算這個家裏唯二對自己好的人,李秀君又怎麽可能會去責怪呢。
迴眸衝著兩人微笑,安慰他們:“謝謝四叔四嫂,要不是你們來找我,我恐怕下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何況,是我不想迴去。”
王均瑤隻將這話當做是個借口,思索了會兒:“不迴就不迴吧,你在外頭讀書也辛苦,京市物價又高,這樣,你大學四年的生活費就由我們來負擔。”
“不用了,謝謝四嫂的好意,我身上還有錢,足夠平時的生活費了。”
“誒。”李叔華聽到妻子說給零花錢,也覺得是個好主意:“錢哪有夠用的,你一個女孩子,平時買這買那,開銷更大,說定了。”
從內襯的口袋裏,掏出原本準備給別人的信封,遞過去。
李秀君想要推辭,最終還是拗不過四叔,道過聲謝。
感受著信封裏沉甸甸的厚度,心裏暖洋洋的。原來,這就是親人的感覺。
“跟四叔還客氣什麽,將來找到好工作,我們可得敲你一頓飯,當做報酬了。”
看到李秀君收下,李叔華總算鬆了口氣。
“我這破記性,哎,還有件事差點忘了說。你爸媽當年給你定了個娃娃親,就住在咱們隔壁,估計這會兒已經知道你迴來的消息。”
“正好你也滿了十八,要是想談戀愛可以優先考慮考慮他,知根知底的,談起來也放心。”
娃娃親?素未謀麵的爸媽居然還給她埋了個大坑?
跟三叔雖然隻是契約結婚,但到底是真真切切領過證,隻怕跟他們解釋起來,頗得費番工夫。
李秀君猶豫片刻:“娃娃親……應該可以取消的吧?”
“當然可以取消,隻是,秀君你先見上一麵再下結論嘛,說不定就相互看對眼了,小夥子人真還挺不錯,好歹也是個機會。”
支支吾吾地點點頭,找話題搪塞過去。
這個話題一直在三人之間徘徊,直到現在才算真正結束。
李秀君頭痛得厲害,前有討人嫌的李老太太和李晴,後又跑來個不知道哪裏來的娃娃親,迴頭還得去學校繼續軍訓。
生活未免多姿多彩地過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