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花魁大賽草草結束,黑衣衛賺的盆滿缽滿。
這得益於配合鎮妖司清剿城內妖魔時,抄家帶來的收益。
當日夜裏被黑衣衛記錄下來的一擲千金的官員們,其中一些沒背景又露了財的,此時拖家帶口的住在昭獄中吃著免費的餐食。
等待他們的是秋後問斬,還是人間蒸發,這就看造化了。
胭脂街兩側的樓子將花魁大賽時的花船整改一番,放入胭脂河中,借著其私密性好的優點,很快就成為了朝廷大員商賈巨富的新去處。
畢竟誰也不想在和姑娘們探討人生理想的時候,看到黑衣衛的飛魚服出現自己的麵前。
姑娘們也都換了一批,不再是之前樓子裏麵那些耳熟能詳的角。
揚州瘦馬和西域洋馬搞都搞來了,斷然沒有送迴去的道理,索性廢物利用放在這遊船當中吸金。
沒成想,花魁沒爭出來,姑娘們卻是出了名,生意紅火遠超地麵的樓子。
這就使得夜晚來臨的時候,胭脂河上一改往日清冷,繁華無比。
隻是不見傾心天築和杏春樓的姑娘再次出現。
傾心天築毀於一把詭異的大火之中,杏春樓早已人去樓空。
人都是善於忘記的,早已沒有人記得傾心天築那魅惑萬人的白衣少女,也沒有人會想起杏春樓那豐腴的小翠姑娘。
當然,麻百戶和劉百戶也少了一處相互比鬥的場所。
……
傍晚,落日的餘暉灑在胭脂河上,紅彤彤的像一條錦緞。兩側胭脂街的樓子,慢慢有了喧囂。
突兀的是,胭脂河在胭脂街末端的河畔,三男一女在弄燒烤,烤的正是胭脂河裏的魚獲。
不得不說,陳芊芊用妖氣搞上來的魚蝦河蟹還有王八,個頭都很大。陳玄策一手燒烤的技術爐火純青,香味兒飄出去很遠。
他們沒打算迴鎮妖司吃晚飯,陳玄策在九品煉精境停留時間太短,靠著陳芊芊修煉妖隱才突破到八品煉皮的,這就導致現在的陳玄策飯量極大。
這麽多的魚獲帶迴鎮妖司,分一分之後剩下的不夠陳玄策吃的,索性就地解決。
沒多久,魚蝦熟了,每人分了一條,就地開啃。
這段河麵已經出了胭脂街,少有遊船過來。
吃完一條正準備吃第二條的陳玄策,發覺了陳芊芊的異樣,她停下了嘴中咀嚼的動作,直直的盯著陳玄策身後的河道,此時遠處駛來的一艘三層高的遊船。
察覺到了陳玄策在看她,陳芊芊收迴目光,悄聲說道:“船上有妖。”
說完,又做了個‘妖隱’的嘴型,這是在告訴陳玄策,妖隱功法帶來的預警。
陳玄策迴頭望了一眼,遊船上影影綽綽,看不清楚,識海中的鎮妖圖錄也沒給任何提示。
迴過頭來,搖了搖頭示意三人不要輕舉妄動。
此處在鎮妖司附近,剛死了一批白山黑水的妖怪沒多久,他不相信有腦子抽風的妖敢在這惹事兒。
更不用說,道行不明,不好出手。鬧不好就是陰溝裏翻船,不值當。
他不搭理人家,人家可是奔著他們而來的。
妖不出手,不代表人無惡意。
陳玄策見眼前三人齊刷刷的看著他的身後,他是背對著西麵坐著的,這說明遊船開了過來。
果不其然,轉身一看,遊船正加速奔著他們開過來。
這遊船,外表紅色,用的是少見的烏木。三層高,雕欄畫棟富貴異常。
船首站著一氣宇軒昂的白衣男子,頭戴綸巾手持折扇,青絲被風吹起飄散在身後,端的是風度翩翩。
落日還有最後一抹餘暉,華燈初上,在這盛夏時節,渲染在男子身上,像那謫入人間的仙人。
陳玄策羨慕無比,這是他夢想中的樣子。
身處此間,哪兒還沒幻想過羽扇綸巾風度翩翩逛樓子?陰差陽錯入了鎮妖司,一日鎮妖司,終身鎮妖司。活命之恩,不能忘記。
好在他還沒忘記剛剛陳芊芊提醒過他,這船裏,有妖氣。
暗自開了天眼運轉望氣術,好家夥,整艘船籠罩在一巨型紅色鯉魚的身影當中。
風度翩翩的白衣男子身上蒸騰兩米多高的白色氣息,好似那紅色中的點綴一般。
這白色氣息,陳玄策在鎮妖司黃冊庫的典籍中了解過,儒家的浩然之氣。
陳玄策心下暗想,要麽這船上有大妖,要麽這船上有陣法。鯉魚的虛影,都快趕上當初在文房街看到的三尾狐狸虛影一般大。
遊船緩緩靠近,白衣男子的麵容逐漸清晰。
好一個唇紅齒白俊朗無雙的青年!
頭戴綸巾,雙眉似刀,眼黑如墨,臉似刀削,除了有一絲稚嫩之氣外,配上浩然之氣堪稱完美。
“這相貌,當個相公絕對大賺啊!”陳玄策心裏瘋狂吐槽,他最討厭別人比他帥。
這男人哪兒是比他帥,簡直是帥出了三條街八層樓!他倆之間最少隔著四個鎮妖司顏值擔當玄二組千戶蕭卓。簡直是帥的慘絕人寰。
沒一會,遊船停住在陳玄策一行人身前水麵上,白衣男子收起折扇,很有禮節的拱了拱手,也不知道是哪家學派出身的。隻是,俊俏的臉上那張嘴,說出的話破壞了陳玄策他們對他的好印象。
“幾位,胭脂河不允許捕撈漁獲。大梁律,如有違反,交予五城兵馬司流放百越之地!”
陳玄策翻了個白眼,張嘴懟了迴去:“你是五城兵馬司?”
白衣年輕人搖了搖頭:“在下嚴真卿,大梁青峰山書院的學生。”
年輕人說這地兒,陳玄策還真知道。
前些日子整理典籍的時候,看到過青峰書院的介紹。
位於京都城南三十裏處的青峰山下,七百年前一代大儒嚴以正創立,後成為天下儒家典範。
要說這嚴以正還真是個人物,四十歲成為一品宰輔,知天命之年辭官遊曆天下,觀九州民生百姓疾苦。
五年後迴歸京都城,於青峰山下講學,講的是入朝堂為官,凝聚民意化為浩然之氣的修行之道,開創了儒家官學一派。
如此又三年,座下第一批學子二十七人入朝為官之日,嚴以正送別二十七人後,獨坐在青峰山下二十七個日夜。
第二十八天朝陽升起時,言出法隨,青峰山腳下憑空出現一座書院。
天下人這才得知,辭官時還是凡人之軀的宰輔嚴以正,一朝悟道直入二品。
至此,青峰書院成。
這得益於配合鎮妖司清剿城內妖魔時,抄家帶來的收益。
當日夜裏被黑衣衛記錄下來的一擲千金的官員們,其中一些沒背景又露了財的,此時拖家帶口的住在昭獄中吃著免費的餐食。
等待他們的是秋後問斬,還是人間蒸發,這就看造化了。
胭脂街兩側的樓子將花魁大賽時的花船整改一番,放入胭脂河中,借著其私密性好的優點,很快就成為了朝廷大員商賈巨富的新去處。
畢竟誰也不想在和姑娘們探討人生理想的時候,看到黑衣衛的飛魚服出現自己的麵前。
姑娘們也都換了一批,不再是之前樓子裏麵那些耳熟能詳的角。
揚州瘦馬和西域洋馬搞都搞來了,斷然沒有送迴去的道理,索性廢物利用放在這遊船當中吸金。
沒成想,花魁沒爭出來,姑娘們卻是出了名,生意紅火遠超地麵的樓子。
這就使得夜晚來臨的時候,胭脂河上一改往日清冷,繁華無比。
隻是不見傾心天築和杏春樓的姑娘再次出現。
傾心天築毀於一把詭異的大火之中,杏春樓早已人去樓空。
人都是善於忘記的,早已沒有人記得傾心天築那魅惑萬人的白衣少女,也沒有人會想起杏春樓那豐腴的小翠姑娘。
當然,麻百戶和劉百戶也少了一處相互比鬥的場所。
……
傍晚,落日的餘暉灑在胭脂河上,紅彤彤的像一條錦緞。兩側胭脂街的樓子,慢慢有了喧囂。
突兀的是,胭脂河在胭脂街末端的河畔,三男一女在弄燒烤,烤的正是胭脂河裏的魚獲。
不得不說,陳芊芊用妖氣搞上來的魚蝦河蟹還有王八,個頭都很大。陳玄策一手燒烤的技術爐火純青,香味兒飄出去很遠。
他們沒打算迴鎮妖司吃晚飯,陳玄策在九品煉精境停留時間太短,靠著陳芊芊修煉妖隱才突破到八品煉皮的,這就導致現在的陳玄策飯量極大。
這麽多的魚獲帶迴鎮妖司,分一分之後剩下的不夠陳玄策吃的,索性就地解決。
沒多久,魚蝦熟了,每人分了一條,就地開啃。
這段河麵已經出了胭脂街,少有遊船過來。
吃完一條正準備吃第二條的陳玄策,發覺了陳芊芊的異樣,她停下了嘴中咀嚼的動作,直直的盯著陳玄策身後的河道,此時遠處駛來的一艘三層高的遊船。
察覺到了陳玄策在看她,陳芊芊收迴目光,悄聲說道:“船上有妖。”
說完,又做了個‘妖隱’的嘴型,這是在告訴陳玄策,妖隱功法帶來的預警。
陳玄策迴頭望了一眼,遊船上影影綽綽,看不清楚,識海中的鎮妖圖錄也沒給任何提示。
迴過頭來,搖了搖頭示意三人不要輕舉妄動。
此處在鎮妖司附近,剛死了一批白山黑水的妖怪沒多久,他不相信有腦子抽風的妖敢在這惹事兒。
更不用說,道行不明,不好出手。鬧不好就是陰溝裏翻船,不值當。
他不搭理人家,人家可是奔著他們而來的。
妖不出手,不代表人無惡意。
陳玄策見眼前三人齊刷刷的看著他的身後,他是背對著西麵坐著的,這說明遊船開了過來。
果不其然,轉身一看,遊船正加速奔著他們開過來。
這遊船,外表紅色,用的是少見的烏木。三層高,雕欄畫棟富貴異常。
船首站著一氣宇軒昂的白衣男子,頭戴綸巾手持折扇,青絲被風吹起飄散在身後,端的是風度翩翩。
落日還有最後一抹餘暉,華燈初上,在這盛夏時節,渲染在男子身上,像那謫入人間的仙人。
陳玄策羨慕無比,這是他夢想中的樣子。
身處此間,哪兒還沒幻想過羽扇綸巾風度翩翩逛樓子?陰差陽錯入了鎮妖司,一日鎮妖司,終身鎮妖司。活命之恩,不能忘記。
好在他還沒忘記剛剛陳芊芊提醒過他,這船裏,有妖氣。
暗自開了天眼運轉望氣術,好家夥,整艘船籠罩在一巨型紅色鯉魚的身影當中。
風度翩翩的白衣男子身上蒸騰兩米多高的白色氣息,好似那紅色中的點綴一般。
這白色氣息,陳玄策在鎮妖司黃冊庫的典籍中了解過,儒家的浩然之氣。
陳玄策心下暗想,要麽這船上有大妖,要麽這船上有陣法。鯉魚的虛影,都快趕上當初在文房街看到的三尾狐狸虛影一般大。
遊船緩緩靠近,白衣男子的麵容逐漸清晰。
好一個唇紅齒白俊朗無雙的青年!
頭戴綸巾,雙眉似刀,眼黑如墨,臉似刀削,除了有一絲稚嫩之氣外,配上浩然之氣堪稱完美。
“這相貌,當個相公絕對大賺啊!”陳玄策心裏瘋狂吐槽,他最討厭別人比他帥。
這男人哪兒是比他帥,簡直是帥出了三條街八層樓!他倆之間最少隔著四個鎮妖司顏值擔當玄二組千戶蕭卓。簡直是帥的慘絕人寰。
沒一會,遊船停住在陳玄策一行人身前水麵上,白衣男子收起折扇,很有禮節的拱了拱手,也不知道是哪家學派出身的。隻是,俊俏的臉上那張嘴,說出的話破壞了陳玄策他們對他的好印象。
“幾位,胭脂河不允許捕撈漁獲。大梁律,如有違反,交予五城兵馬司流放百越之地!”
陳玄策翻了個白眼,張嘴懟了迴去:“你是五城兵馬司?”
白衣年輕人搖了搖頭:“在下嚴真卿,大梁青峰山書院的學生。”
年輕人說這地兒,陳玄策還真知道。
前些日子整理典籍的時候,看到過青峰書院的介紹。
位於京都城南三十裏處的青峰山下,七百年前一代大儒嚴以正創立,後成為天下儒家典範。
要說這嚴以正還真是個人物,四十歲成為一品宰輔,知天命之年辭官遊曆天下,觀九州民生百姓疾苦。
五年後迴歸京都城,於青峰山下講學,講的是入朝堂為官,凝聚民意化為浩然之氣的修行之道,開創了儒家官學一派。
如此又三年,座下第一批學子二十七人入朝為官之日,嚴以正送別二十七人後,獨坐在青峰山下二十七個日夜。
第二十八天朝陽升起時,言出法隨,青峰山腳下憑空出現一座書院。
天下人這才得知,辭官時還是凡人之軀的宰輔嚴以正,一朝悟道直入二品。
至此,青峰書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