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把自己給坑了,而且一連還坑了兩次。
方柏明五味雜陳。
他抿了抿嘴,又是一作揖:“臣不懂政務,還請陛下……”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眸子裏泛著一股寒意:“你這是什麽意思,覺得朕眼光不行?”
方柏明忙說不敢。
李世民大手一揮,冷笑一聲:“這事就這麽定了。”
“朕都不知道你在推脫什麽,扶桑雖是廢地,但也是最容易出政績的地方,難不成你以為朕還會虧待你不成?”
方柏明低下頭,苦笑著應了下來。
雖然說,李世民正在漸漸地退出權力中心,但他並沒有真正開口說出,自己要放下權力的話,如果李世民真的計較起來,他依舊是那位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的皇帝。
自己要是忤逆他的意思……
那可是比自己發配到扶桑刺史更加可怕的一件事。
“臣明白,臣一定兢兢業業。”
方柏明說完後,輕歎了一口氣,看來隻能讓自己義父從中盤旋,盡可能的把自己從扶桑裏拉出來吧。
花落水流,漸漸入了深春,有了些夏意的炎熱。
灞河外的飛機場。
雙翼飛機平穩的落地。
王載生手裏掐著一座機械鍾,迎了上去:“這次很不錯,飛行時間一個小時又二十七分鍾,有什麽狀況嗎?”
趙姓讀書人皺著眉頭,看了一眼,左側的機翼:“感覺那裏精細度不夠,可以再調整一下。”
王載生點點頭,記了下來。
女學生坐在一旁,手裏拿著一張圖紙,一臉羨慕的看著跑道上的飛機。
經過幾次試驗。
最終還是決定先進行雙翼飛機的製造。
雖然從模型、風洞實驗等多項數據裏,單翼飛機都要稍優勢於雙翼飛機,但是真正上天之後,雙翼飛機確實是要比單翼飛機更加穩定一些。
這並不是技術的原因。
而是材料的問題。
他們從沒有想過,鐵這種東西,竟然會那麽的脆弱。
需要等到材料學的學生們,研究出來一種更加強韌的金屬。
王載生拍了拍手,輕聲說道:“來,休息一會,左邊機翼這邊過來調整一下,等一會繼續上天飛行一次。”
就在他們熱火朝天,繼續著實驗的時候。
灞河碼頭。
從扶桑征戰歸來的船舶緩緩停靠。
李世民從船上下來,一眼就看到了在渡口旁等候著的林深的車,他向薛仁貴吩咐了幾句,讓他帶著隊伍。
自己就上了林深的車。
在後座位,林深身旁坐下後,李世民笑了笑,開口問道:“你今天怎麽想到來接我的?”
林深沒迴複他,一邊吩咐林大開車,一邊道:“這次去扶桑的感覺怎麽樣?”
李世民有些沉默。
他歎了口氣,一臉感慨:“當初你研發出燧發槍的時候,我就在想,戰爭還能這麽打?可是現在看到你把槍械又改進了,又有了火炮、坦克……”
“戰爭還能這麽打啊。”
國家在改變、戰爭的方式也在改變。
“我是打算迴來之後,再寫幾本兵書。”說著,李世民頓了一下,“對了,你說辦一個專門用來學習用兵的太學怎麽樣?”
這個想法,還是李世民在扶桑的時候,才誕生出來的。
他在看到方柏明的時候。
才有這樣的想法。
世家是如何形成的?
把持了朝堂的話語權之後,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世家。雖然現在太學、蒙學的開辦,讓天下人都能讀書識字,讓世家再難形成壟斷。
但軍方不是。
能夠在軍伍裏掌握一定話語權的,幾乎沒有寒門子弟,要不是像薛仁貴那樣,有一名位高權重的師父,要不然就像是方柏明那樣,有一個位高權重的爸爸。
隨著武器的升級,隨著這些兵卒手中掌握力量的壯大,他們的話語權也勢必要壯大。
如果說,以後得軍伍都讓門閥把持住的話……
那簡直不堪想象。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才萌生出了這樣的想法。
林深點點頭,吐了一口氣:“你可算是想出來了,你說你挺敏感的一個人,怎麽現在才想起來要做這件事。”
李世民硬聲說道:“太學、蒙學、職業學校你辦的都很好,你沒提起來過,我不是擔心它能不能辦下去。”
林深嘲弄地看著李世民:“你覺得這事,是我能開口提出來的?”
李世民裝作沒聽到,而是一臉嚴肅的點點頭:“所以你覺得這件事能做?”
林深道:“當然能做。”
“而且要做,就往大裏的去做。”
李世民問道:“怎麽說?”
林深輕聲說道:“還記得我先前和你說過的高考?”
李世民點點頭。
這還是在很久之前,蒙學開辦那會說的事了,隻是到現在還沒有落實,最開始蒙學的那一批學生,都還沒有畢業。
中學、高中的課本,也都還在編纂中。
他還擔憂過,這個東西會不會搶了科舉的風頭。
林深繼續說道:“到時候等高考徹底落地的時候,再開放軍校,讓所有人想上軍校,都得通過高考來實現。”
李世民點點頭,思考了一會:“那我現在就想辦,想要從現在的軍伍中,可以?”
林深道:“為什麽不可以?”
“你讓他們推薦,正好還能摸清楚,門閥究竟在軍伍裏滲透到什麽地步裏去了。”
李世民向後一癱,鬆了口氣:“還是得問你一下,我才能徹底放心。”
朝政向來是求穩的。
新式太學之事,無曆史可求,等同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李世民心裏也都有些發怵。
林深笑了笑,轉頭看著他:“對了,長樂托我問你個事,三國演義快要完結了,她想讓人寫一部隋唐演義,你覺得如何?”
隋唐演義?
李世民愣了一下。
林深又補了一句:“勢必會提到李建成。”
李建成。
這個名字讓李世民心裏咯噔了一下,他的兄長,依舊是他這輩子,自己不願意提起的黑曆史。
“你要是不想,我就讓長樂再擇題材。”林深瞥了一眼李世民,又說道,“能寫的東西多的很,不差這一個。”
方柏明五味雜陳。
他抿了抿嘴,又是一作揖:“臣不懂政務,還請陛下……”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眸子裏泛著一股寒意:“你這是什麽意思,覺得朕眼光不行?”
方柏明忙說不敢。
李世民大手一揮,冷笑一聲:“這事就這麽定了。”
“朕都不知道你在推脫什麽,扶桑雖是廢地,但也是最容易出政績的地方,難不成你以為朕還會虧待你不成?”
方柏明低下頭,苦笑著應了下來。
雖然說,李世民正在漸漸地退出權力中心,但他並沒有真正開口說出,自己要放下權力的話,如果李世民真的計較起來,他依舊是那位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的皇帝。
自己要是忤逆他的意思……
那可是比自己發配到扶桑刺史更加可怕的一件事。
“臣明白,臣一定兢兢業業。”
方柏明說完後,輕歎了一口氣,看來隻能讓自己義父從中盤旋,盡可能的把自己從扶桑裏拉出來吧。
花落水流,漸漸入了深春,有了些夏意的炎熱。
灞河外的飛機場。
雙翼飛機平穩的落地。
王載生手裏掐著一座機械鍾,迎了上去:“這次很不錯,飛行時間一個小時又二十七分鍾,有什麽狀況嗎?”
趙姓讀書人皺著眉頭,看了一眼,左側的機翼:“感覺那裏精細度不夠,可以再調整一下。”
王載生點點頭,記了下來。
女學生坐在一旁,手裏拿著一張圖紙,一臉羨慕的看著跑道上的飛機。
經過幾次試驗。
最終還是決定先進行雙翼飛機的製造。
雖然從模型、風洞實驗等多項數據裏,單翼飛機都要稍優勢於雙翼飛機,但是真正上天之後,雙翼飛機確實是要比單翼飛機更加穩定一些。
這並不是技術的原因。
而是材料的問題。
他們從沒有想過,鐵這種東西,竟然會那麽的脆弱。
需要等到材料學的學生們,研究出來一種更加強韌的金屬。
王載生拍了拍手,輕聲說道:“來,休息一會,左邊機翼這邊過來調整一下,等一會繼續上天飛行一次。”
就在他們熱火朝天,繼續著實驗的時候。
灞河碼頭。
從扶桑征戰歸來的船舶緩緩停靠。
李世民從船上下來,一眼就看到了在渡口旁等候著的林深的車,他向薛仁貴吩咐了幾句,讓他帶著隊伍。
自己就上了林深的車。
在後座位,林深身旁坐下後,李世民笑了笑,開口問道:“你今天怎麽想到來接我的?”
林深沒迴複他,一邊吩咐林大開車,一邊道:“這次去扶桑的感覺怎麽樣?”
李世民有些沉默。
他歎了口氣,一臉感慨:“當初你研發出燧發槍的時候,我就在想,戰爭還能這麽打?可是現在看到你把槍械又改進了,又有了火炮、坦克……”
“戰爭還能這麽打啊。”
國家在改變、戰爭的方式也在改變。
“我是打算迴來之後,再寫幾本兵書。”說著,李世民頓了一下,“對了,你說辦一個專門用來學習用兵的太學怎麽樣?”
這個想法,還是李世民在扶桑的時候,才誕生出來的。
他在看到方柏明的時候。
才有這樣的想法。
世家是如何形成的?
把持了朝堂的話語權之後,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世家。雖然現在太學、蒙學的開辦,讓天下人都能讀書識字,讓世家再難形成壟斷。
但軍方不是。
能夠在軍伍裏掌握一定話語權的,幾乎沒有寒門子弟,要不是像薛仁貴那樣,有一名位高權重的師父,要不然就像是方柏明那樣,有一個位高權重的爸爸。
隨著武器的升級,隨著這些兵卒手中掌握力量的壯大,他們的話語權也勢必要壯大。
如果說,以後得軍伍都讓門閥把持住的話……
那簡直不堪想象。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才萌生出了這樣的想法。
林深點點頭,吐了一口氣:“你可算是想出來了,你說你挺敏感的一個人,怎麽現在才想起來要做這件事。”
李世民硬聲說道:“太學、蒙學、職業學校你辦的都很好,你沒提起來過,我不是擔心它能不能辦下去。”
林深嘲弄地看著李世民:“你覺得這事,是我能開口提出來的?”
李世民裝作沒聽到,而是一臉嚴肅的點點頭:“所以你覺得這件事能做?”
林深道:“當然能做。”
“而且要做,就往大裏的去做。”
李世民問道:“怎麽說?”
林深輕聲說道:“還記得我先前和你說過的高考?”
李世民點點頭。
這還是在很久之前,蒙學開辦那會說的事了,隻是到現在還沒有落實,最開始蒙學的那一批學生,都還沒有畢業。
中學、高中的課本,也都還在編纂中。
他還擔憂過,這個東西會不會搶了科舉的風頭。
林深繼續說道:“到時候等高考徹底落地的時候,再開放軍校,讓所有人想上軍校,都得通過高考來實現。”
李世民點點頭,思考了一會:“那我現在就想辦,想要從現在的軍伍中,可以?”
林深道:“為什麽不可以?”
“你讓他們推薦,正好還能摸清楚,門閥究竟在軍伍裏滲透到什麽地步裏去了。”
李世民向後一癱,鬆了口氣:“還是得問你一下,我才能徹底放心。”
朝政向來是求穩的。
新式太學之事,無曆史可求,等同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李世民心裏也都有些發怵。
林深笑了笑,轉頭看著他:“對了,長樂托我問你個事,三國演義快要完結了,她想讓人寫一部隋唐演義,你覺得如何?”
隋唐演義?
李世民愣了一下。
林深又補了一句:“勢必會提到李建成。”
李建成。
這個名字讓李世民心裏咯噔了一下,他的兄長,依舊是他這輩子,自己不願意提起的黑曆史。
“你要是不想,我就讓長樂再擇題材。”林深瞥了一眼李世民,又說道,“能寫的東西多的很,不差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