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除此之外,長安城裏的那幾家商號,合在一起更是掏出二十萬兩銀子,購買了方便麵。
無償捐獻給了朝廷。
就連剛剛舉辦的圍棋聯賽、蹴鞠聯賽,運動員們也自發掏出腰包,合在一起買了五萬兩銀子的方便麵,用於救災。
原本奚平是打算自己出麵去說服這些人的,但還沒等他開口,這些人就已經自發的湊錢捐款。
這些大部分都沒怎麽讀過書的人,內心裏都有很質樸的想法。
哪怕有些人不是那麽的心甘情願。
但大勢之下,他們也隻能這麽去做。
皇城中。
李世民把手裏的民報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重重地歎了口氣。
說實話......
他是真的有些意難平。
如果按照朝堂上的慣例,他和他站在一起的人稱作是朝廷派,把受到楚王影響的人稱作是楚王派的話......
麵對這次洪災的表現,他可是實實在在的敗了。
看看他手下的人在這場洪災裏都做了什麽?
腐敗、串通商賈低買高賣。
甚至為了政績,把難民攔在城外,任由他們凍死、被水淹死。
雖然不是全部......
但也有那麽七八九個,快將近半數的人都幹出來了這麽些糟心的事。
可反觀受楚王影響的人做出了什麽事?
壽春城,廣開城門接收難民。
城裏的那座楚王府,都開始接納起了難民來,大唐府兵更是前仆後繼的拯救難民。更不要說那些受楚王影響的商賈、聯賽。
尤其是那些運動員們。
他們才賺了多少銀子?
能拿出五萬銀子出來,著實讓李世民有些感動,民報的頭版也不止一次的表揚他們,做出了表率。
相比起來,再迴頭看各地奏章,看那些在洪災之下,顯露出各種醜態的官員,李世民更是羞愧。
他在長安,見到長安好,就以為整個大唐都如長安一樣。
但長安隻是改變最大的那個。
其他地方......
和之前的模樣相比,恐怕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長孫皇後在一旁寬慰起來:“陛下何故歎氣,百姓自發幫助朝廷救災,這不是好事嗎?”
李世民搖搖頭:“和這些人對比起來,我大唐的那些官員,一個個倒是顯得那麽麵目可憎。”
“讀了這些年的書,全都進了狗肚子。”
“等此間事了,得讓魏征他們好好著手,去處理一下這些問題了。”
長孫皇後點點頭,用一種若無其事的語氣說道:“陛下又要忙起來了?”
李世民一愣,搖了搖頭:“這事交給他們全權處理,還有其他的事在等我。”說著,他迴過頭看了長孫皇後一眼。
兩個人會心一笑。
“說起來,歐陽詢還托人寄給我了一封信箋。”李世民拍了拍腦袋,忽然說道,“這幾天一直在忙其他事。”
“也不知道他這麽慌慌張張的寄信給我是作甚。”
長孫皇後抿嘴笑了笑。
自從那天李世民答應,要帶她離開皇宮出去散心之後,她的神色就恢複了不少,雖然還是肉眼可見的憔悴,但至少恢複了一些精氣神。
是壽春出了什麽問題?
李世民有產生過這樣的念頭,不過這個念頭也隻是在他腦子裏一閃而過,就被他給否決了。
壽春要是真出了問題,那怎麽可能還會在洪災之中表現的如此之出色?
所以這封信李世民一直沒急著看。
直到今天。
他才想起來,把這封信給取了出來,拆開來看。
信難免被水打濕,有些字都已經洇開,不過這並不影響李世民的閱讀。信的內容不多,隻寥寥幾句話。
看完之後,李世民不禁笑了起來。
“這個信本,對朕還真是忠心耿耿。”
“竟是在信裏同我說,大唐府兵已經表態,他們是百姓的兵,更偏向百姓,而不是偏向朕。”
李世民一頓,搖了搖頭。
“這是好事啊。”
長孫皇後手上的力道加重了一些,臉上的笑也重了幾分,不一樣了,真的不一樣了。
兵權向來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不能不在皇帝手裏。
又不能都隻在皇帝手裏。
這句“大唐的兵是大唐百姓的兵”,給了李世民不小的靈感,讓他整個人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兵權放出來,又緊緊拿在自己手裏......
這樣不就好了。
就把“人民軍隊”的思想灌輸到每個大唐士兵的心裏,讓他們知道,不管兵權在誰的手裏,他們要忠誠的人,是這些樸實的大唐百姓......
那隻要大唐一日是為了百姓好。
隻要坐在皇位上的人,一日是為了大唐好。
那麽就算掌握兵權的人心有異動,那又怎樣,他手下的士兵又不是忠誠於他的,而是忠誠於大唐百姓的。
李世民腦子裏的思緒開始轉動起來。
挺直身子。
大筆一揮,擬寫了一篇文章,落在桌子上,卻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這篇文章刊登到民報上去。
還是得拿到朝堂上討論一下。
這可是涉及未來大唐國本的大事。
一封請柬送到了林深的家裏。
第二天。
宮門外,所有人看著一輛車牌為“長安甲八八八八八”號車牌的蒸汽車,都有些出神。
這個車牌號他們都認得。
是楚王的車牌。
五個八,這麽特殊、好記的車牌,是每家每戶重點要記下來的。
楚王不是已經請辭了嗎?
他不是已經遠離朝堂,今個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是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了?
已經被通過氣的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也縮在自己的車裏,閉目養神。
他們沒有去打擾林深。
鍾聲響起。
百官下車的下車、停好自行車的停好自行車,收拾了一番、整理好隊伍,就往宮城裏走去。
莊嚴肅穆。
往常這時候還會有一些議論、說笑,但此時,林深走在隊伍的最首位,反而讓他們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朝會照例。
對奏之後。
李世民招了招手,一名宦官取出一疊紙張,逐一分發到每一個人的手裏。
“這是我昨晚所作之文章,你等看看。”
“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便是。”
無償捐獻給了朝廷。
就連剛剛舉辦的圍棋聯賽、蹴鞠聯賽,運動員們也自發掏出腰包,合在一起買了五萬兩銀子的方便麵,用於救災。
原本奚平是打算自己出麵去說服這些人的,但還沒等他開口,這些人就已經自發的湊錢捐款。
這些大部分都沒怎麽讀過書的人,內心裏都有很質樸的想法。
哪怕有些人不是那麽的心甘情願。
但大勢之下,他們也隻能這麽去做。
皇城中。
李世民把手裏的民報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重重地歎了口氣。
說實話......
他是真的有些意難平。
如果按照朝堂上的慣例,他和他站在一起的人稱作是朝廷派,把受到楚王影響的人稱作是楚王派的話......
麵對這次洪災的表現,他可是實實在在的敗了。
看看他手下的人在這場洪災裏都做了什麽?
腐敗、串通商賈低買高賣。
甚至為了政績,把難民攔在城外,任由他們凍死、被水淹死。
雖然不是全部......
但也有那麽七八九個,快將近半數的人都幹出來了這麽些糟心的事。
可反觀受楚王影響的人做出了什麽事?
壽春城,廣開城門接收難民。
城裏的那座楚王府,都開始接納起了難民來,大唐府兵更是前仆後繼的拯救難民。更不要說那些受楚王影響的商賈、聯賽。
尤其是那些運動員們。
他們才賺了多少銀子?
能拿出五萬銀子出來,著實讓李世民有些感動,民報的頭版也不止一次的表揚他們,做出了表率。
相比起來,再迴頭看各地奏章,看那些在洪災之下,顯露出各種醜態的官員,李世民更是羞愧。
他在長安,見到長安好,就以為整個大唐都如長安一樣。
但長安隻是改變最大的那個。
其他地方......
和之前的模樣相比,恐怕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長孫皇後在一旁寬慰起來:“陛下何故歎氣,百姓自發幫助朝廷救災,這不是好事嗎?”
李世民搖搖頭:“和這些人對比起來,我大唐的那些官員,一個個倒是顯得那麽麵目可憎。”
“讀了這些年的書,全都進了狗肚子。”
“等此間事了,得讓魏征他們好好著手,去處理一下這些問題了。”
長孫皇後點點頭,用一種若無其事的語氣說道:“陛下又要忙起來了?”
李世民一愣,搖了搖頭:“這事交給他們全權處理,還有其他的事在等我。”說著,他迴過頭看了長孫皇後一眼。
兩個人會心一笑。
“說起來,歐陽詢還托人寄給我了一封信箋。”李世民拍了拍腦袋,忽然說道,“這幾天一直在忙其他事。”
“也不知道他這麽慌慌張張的寄信給我是作甚。”
長孫皇後抿嘴笑了笑。
自從那天李世民答應,要帶她離開皇宮出去散心之後,她的神色就恢複了不少,雖然還是肉眼可見的憔悴,但至少恢複了一些精氣神。
是壽春出了什麽問題?
李世民有產生過這樣的念頭,不過這個念頭也隻是在他腦子裏一閃而過,就被他給否決了。
壽春要是真出了問題,那怎麽可能還會在洪災之中表現的如此之出色?
所以這封信李世民一直沒急著看。
直到今天。
他才想起來,把這封信給取了出來,拆開來看。
信難免被水打濕,有些字都已經洇開,不過這並不影響李世民的閱讀。信的內容不多,隻寥寥幾句話。
看完之後,李世民不禁笑了起來。
“這個信本,對朕還真是忠心耿耿。”
“竟是在信裏同我說,大唐府兵已經表態,他們是百姓的兵,更偏向百姓,而不是偏向朕。”
李世民一頓,搖了搖頭。
“這是好事啊。”
長孫皇後手上的力道加重了一些,臉上的笑也重了幾分,不一樣了,真的不一樣了。
兵權向來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不能不在皇帝手裏。
又不能都隻在皇帝手裏。
這句“大唐的兵是大唐百姓的兵”,給了李世民不小的靈感,讓他整個人有了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兵權放出來,又緊緊拿在自己手裏......
這樣不就好了。
就把“人民軍隊”的思想灌輸到每個大唐士兵的心裏,讓他們知道,不管兵權在誰的手裏,他們要忠誠的人,是這些樸實的大唐百姓......
那隻要大唐一日是為了百姓好。
隻要坐在皇位上的人,一日是為了大唐好。
那麽就算掌握兵權的人心有異動,那又怎樣,他手下的士兵又不是忠誠於他的,而是忠誠於大唐百姓的。
李世民腦子裏的思緒開始轉動起來。
挺直身子。
大筆一揮,擬寫了一篇文章,落在桌子上,卻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這篇文章刊登到民報上去。
還是得拿到朝堂上討論一下。
這可是涉及未來大唐國本的大事。
一封請柬送到了林深的家裏。
第二天。
宮門外,所有人看著一輛車牌為“長安甲八八八八八”號車牌的蒸汽車,都有些出神。
這個車牌號他們都認得。
是楚王的車牌。
五個八,這麽特殊、好記的車牌,是每家每戶重點要記下來的。
楚王不是已經請辭了嗎?
他不是已經遠離朝堂,今個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是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了?
已經被通過氣的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也縮在自己的車裏,閉目養神。
他們沒有去打擾林深。
鍾聲響起。
百官下車的下車、停好自行車的停好自行車,收拾了一番、整理好隊伍,就往宮城裏走去。
莊嚴肅穆。
往常這時候還會有一些議論、說笑,但此時,林深走在隊伍的最首位,反而讓他們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朝會照例。
對奏之後。
李世民招了招手,一名宦官取出一疊紙張,逐一分發到每一個人的手裏。
“這是我昨晚所作之文章,你等看看。”
“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