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林深這麽一說。
李世民恍然大悟,心中的那一絲慌亂感也就隨之散去。
他聽懂了林深的意思。
科舉依舊是那些讀書人入朝為官的唯一一條康莊大道,這條康莊大道也依舊是把持在朝廷的手中。
至於.....那所謂的高考,不過是從所有人才中挑選出來,能夠耐得住性子、有這個能力去研究“燒開水”的人才。
“若是如此,倒是大善。”李世民聲音裏多了幾分輕快。
林深笑了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東西,我們需要注意一下。”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和房玄齡、杜如晦一起,把目光又重新落迴到林深身上。
“比如說.....一些特殊職業的培養。”
特殊職業?
林深慢條斯理的說道:“比如說,軍人的培養。”
“再比如說,不良人的培養。”
房玄齡微微皺起眉頭:“這有什麽好培養的......”
他的話還沒說完,林深就打斷他的話,拋出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什麽我的軍隊會勢不可擋、幾乎無人能與之匹敵嗎?”
三個人沉默下去。
其實這個問題,他們很早之前就在思考。
熱武器?
可是在林深的私軍掌握熱武器之前,就已經是呈現出不可擋之勢,侯君集就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是裝備精銳?
有這一方麵的因素,他們也曾一度以為,這就是最關鍵的原因。
然而從壽春來到長安,接受李世民檢閱的那些府兵們,打碎了他們對此的認知。
那些府兵不曾擁有楚王私軍那般精銳的裝備。
可他們的戰鬥力,卻是絲毫都不遜色於楚王私軍......
所以“為什麽楚王的軍隊會那麽強大”的答案,也就唿之欲出了。
是培養、練兵的手段。
這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答案。
林深看著他們的神色,就知道這幾個聰明人已經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微微一笑後,繼續說了下去:“所以他們的培養很重要。”
“你們難道沒有發現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嗎?”
“大多百姓對朝廷、對府衙的情感,是畏懼、是害怕,但我們應當收獲的,是尊重、是信任,不是嗎?”
李世民沉重的點了點頭。
是的......
“尊敬”和“信任”無論是他這個做皇帝的,還是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做臣子的,都最想從普通百姓心裏獲取到的情感。
林深笑了笑,從懷裏掏出一支筆,翻開格子本上的新一頁。
一邊寫著,一邊輕聲說道。
“所以,我們需要對這些基礎崗位進行培訓、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他們應該去做什麽,應該不去做什麽。”
說著,林深停筆。
李世民探頭看去。
這新的一頁上,寫著五個碩大的字“為人民服務”。
“我們堅定在大唐朝堂的領導下,但我們的核心,要是這五個字。”
李世民笑了起來。
如果沒有林深後麵說的這句話,他恐怕會笑不出來。
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兩個倒是沒什麽神色變化,這五個字,雖然是一個新的說法,可這種思想內核......早在千年前,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來了。
“民貴君輕”。
這也是他們兩個堅信的一點。
“朕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李世民點點頭,十分正式的開口說道。
杜如晦和房玄齡不動聲色的吐了口氣。
假使,李世民不同意,或者表露出不滿,沒有痛痛快快答應下來的話,這件事恐怕不會有那麽簡單的去施行起來。
這是最好的一個結果了。
林深也是笑著點了點頭,把格子本往前一推,正準備開口說他這一次留下來的真正目的,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手落在格子本上,沒有抬起來。
“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雖然說......在小學之後,便要分成繼續進學和學藝這兩條道路,但一定要明確一點,學藝和進學是一樣的。”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林深臉色異常的慎重。
“民是大唐最重要的,什麽是民,農夫、工匠,這些占據著社會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進學、研究更深的知識是為了什麽?為了讓普通百姓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
“科舉、入朝為官是為了什麽?也是為了讓普通百姓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
李世民重重點頭:“朕一定不會讓它出現問題。”
“老夫也不會。”杜如晦和房玄齡異口同聲的開口,聲音也是極其的堅定。
林深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
其實和他上一輩子有關。
他長大之後,在內心裏一直有一個疑惑不解的事,為什麽......明明是“工農階級”為主體的國家,反而工農的名聲是最差的?
妖人作祟。
林深不希望,大唐也有這樣的妖人作祟。
“那就拜托房相、杜相擬一個章程出來了。”林深抬起手,朝著他們兩人微微作揖。
不等房玄齡、杜如晦迴禮。
林深就繼續開口說道:“接下來,我說一下第二件事。”
說著,他頓了一下,看向杜如晦:“我聽說,最近基礎電路的鋪設,遇到了一些麻煩?”
杜如晦苦笑著點了點頭:“是遇到了不少麻煩。”
“讀書人尚且好說,有楚王您的名頭,他們是十分配合的。但是普通百姓那邊,一聽要把電往家裏引,一個兩個,就懼怕著逃走了。”
“十戶中,至少有六、七戶都是不願意安裝電路。”
“我們又不好作強......”
“一時就僵住了。”
“楚王殿下可是有什麽好辦法?”杜如晦滿眼希翼的看著林深。
在他看來,林深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提起這件事,那應該不會是無的放矢,得是有什麽想法才會提起來。
林深笑著點點頭:“有一個算不上是辦法的辦法。”
“我就姑且這麽一說,你們且聽著。”
林深一頓,整理了一下思路。
“最近,我研究所那邊,鼓搗出來一個新玩意,叫做電暖器。”
“顧名思義,這個東西的作用,就是通電之後能夠發熱取暖,溫度同炭爐差不多,但不費炭料......”
李世民恍然大悟,心中的那一絲慌亂感也就隨之散去。
他聽懂了林深的意思。
科舉依舊是那些讀書人入朝為官的唯一一條康莊大道,這條康莊大道也依舊是把持在朝廷的手中。
至於.....那所謂的高考,不過是從所有人才中挑選出來,能夠耐得住性子、有這個能力去研究“燒開水”的人才。
“若是如此,倒是大善。”李世民聲音裏多了幾分輕快。
林深笑了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東西,我們需要注意一下。”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和房玄齡、杜如晦一起,把目光又重新落迴到林深身上。
“比如說.....一些特殊職業的培養。”
特殊職業?
林深慢條斯理的說道:“比如說,軍人的培養。”
“再比如說,不良人的培養。”
房玄齡微微皺起眉頭:“這有什麽好培養的......”
他的話還沒說完,林深就打斷他的話,拋出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什麽我的軍隊會勢不可擋、幾乎無人能與之匹敵嗎?”
三個人沉默下去。
其實這個問題,他們很早之前就在思考。
熱武器?
可是在林深的私軍掌握熱武器之前,就已經是呈現出不可擋之勢,侯君集就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是裝備精銳?
有這一方麵的因素,他們也曾一度以為,這就是最關鍵的原因。
然而從壽春來到長安,接受李世民檢閱的那些府兵們,打碎了他們對此的認知。
那些府兵不曾擁有楚王私軍那般精銳的裝備。
可他們的戰鬥力,卻是絲毫都不遜色於楚王私軍......
所以“為什麽楚王的軍隊會那麽強大”的答案,也就唿之欲出了。
是培養、練兵的手段。
這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答案。
林深看著他們的神色,就知道這幾個聰明人已經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微微一笑後,繼續說了下去:“所以他們的培養很重要。”
“你們難道沒有發現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嗎?”
“大多百姓對朝廷、對府衙的情感,是畏懼、是害怕,但我們應當收獲的,是尊重、是信任,不是嗎?”
李世民沉重的點了點頭。
是的......
“尊敬”和“信任”無論是他這個做皇帝的,還是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做臣子的,都最想從普通百姓心裏獲取到的情感。
林深笑了笑,從懷裏掏出一支筆,翻開格子本上的新一頁。
一邊寫著,一邊輕聲說道。
“所以,我們需要對這些基礎崗位進行培訓、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他們應該去做什麽,應該不去做什麽。”
說著,林深停筆。
李世民探頭看去。
這新的一頁上,寫著五個碩大的字“為人民服務”。
“我們堅定在大唐朝堂的領導下,但我們的核心,要是這五個字。”
李世民笑了起來。
如果沒有林深後麵說的這句話,他恐怕會笑不出來。
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兩個倒是沒什麽神色變化,這五個字,雖然是一個新的說法,可這種思想內核......早在千年前,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來了。
“民貴君輕”。
這也是他們兩個堅信的一點。
“朕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李世民點點頭,十分正式的開口說道。
杜如晦和房玄齡不動聲色的吐了口氣。
假使,李世民不同意,或者表露出不滿,沒有痛痛快快答應下來的話,這件事恐怕不會有那麽簡單的去施行起來。
這是最好的一個結果了。
林深也是笑著點了點頭,把格子本往前一推,正準備開口說他這一次留下來的真正目的,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手落在格子本上,沒有抬起來。
“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雖然說......在小學之後,便要分成繼續進學和學藝這兩條道路,但一定要明確一點,學藝和進學是一樣的。”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林深臉色異常的慎重。
“民是大唐最重要的,什麽是民,農夫、工匠,這些占據著社會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進學、研究更深的知識是為了什麽?為了讓普通百姓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
“科舉、入朝為官是為了什麽?也是為了讓普通百姓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
李世民重重點頭:“朕一定不會讓它出現問題。”
“老夫也不會。”杜如晦和房玄齡異口同聲的開口,聲音也是極其的堅定。
林深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
其實和他上一輩子有關。
他長大之後,在內心裏一直有一個疑惑不解的事,為什麽......明明是“工農階級”為主體的國家,反而工農的名聲是最差的?
妖人作祟。
林深不希望,大唐也有這樣的妖人作祟。
“那就拜托房相、杜相擬一個章程出來了。”林深抬起手,朝著他們兩人微微作揖。
不等房玄齡、杜如晦迴禮。
林深就繼續開口說道:“接下來,我說一下第二件事。”
說著,他頓了一下,看向杜如晦:“我聽說,最近基礎電路的鋪設,遇到了一些麻煩?”
杜如晦苦笑著點了點頭:“是遇到了不少麻煩。”
“讀書人尚且好說,有楚王您的名頭,他們是十分配合的。但是普通百姓那邊,一聽要把電往家裏引,一個兩個,就懼怕著逃走了。”
“十戶中,至少有六、七戶都是不願意安裝電路。”
“我們又不好作強......”
“一時就僵住了。”
“楚王殿下可是有什麽好辦法?”杜如晦滿眼希翼的看著林深。
在他看來,林深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提起這件事,那應該不會是無的放矢,得是有什麽想法才會提起來。
林深笑著點點頭:“有一個算不上是辦法的辦法。”
“我就姑且這麽一說,你們且聽著。”
林深一頓,整理了一下思路。
“最近,我研究所那邊,鼓搗出來一個新玩意,叫做電暖器。”
“顧名思義,這個東西的作用,就是通電之後能夠發熱取暖,溫度同炭爐差不多,但不費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