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止是要秉公處理。
還得辦的大大方方。
他這個做長安縣令的人,必須得清楚,必須要果斷,必須要在太子麵前,做一個惡人。
要是發現的人是大唐的百姓,那也都會好處理的多......
倒不是說發現的人是大唐百姓,這就是就能夠藏起來、不去處理。
而是不會這麽的被動。
他雖是七品縣令,可畢竟是在長安這種地方,在東市隨便丟一塊石頭,都能砸到一位官員的地方......
若是沒有一些政治敏感性,他也當不了這個縣令。
他很清楚,現在的大唐是準備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老大哥”的形象。
若是這件事不能秉公處理。
那麽大唐在那些異邦國家的心裏,又會有什麽威信可言。
被自己人發現,就不會這麽被動,就不會隻能按照最死板的那條路線去處理。
他在一陣沉默之後,抬頭看向這名吐蕃商人,強裝起輕鬆的語氣:“很好,你提供的線索很有幫助。”
“不過這並不能夠確定,就是太子殿下食用芙蓉膏。”
“我們還需要調查。”
吐蕃商人重重點頭:“明白,小人明白的。”
縣丞鬆了口氣。
朝著旁邊的主簿吩咐道:“差兩個人去太子府,把太子殿下請過來,說是有事需要他配合調查。”
主簿點點頭,他正準備抬腳往屋子外走去。
縣丞細想了一下:“你再差兩個人,一個人去通知陛下,另外一個人去通知楚王殿下。”
主簿一愣,似乎有些沒反應過來。
縣丞解釋了一句:“我壓不住他。”
主簿恍然。
這才走了出去。
吐蕃商人並沒有離開,他站在原地,似乎有些躊躇。
縣丞轉過頭,對著他笑著說道:“你可去領賞銀五千兩,無論是否是太子殿下,還是說太子身旁有佞人,此事都該當重賞。”
吐蕃商人依舊沒有離開,而是抬起頭,眼巴巴看著縣丞:“這,小人能不能留下來?”
縣丞疑問一聲:“嗯?”
吐蕃商人撓了撓頭,憨笑著說道:“小人一直對大唐仰慕很久,都說大唐公正,小人也想見識一下......”
說著,他挺起胸膛,自豪地說道:“這樣小人迴到自己國家的時候,也能說小人是見識過大唐公正的人。”
這種請求能拒絕嗎?
縣丞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尤其是這名吐蕃商人還是證人的情況下......
“自然是可以的。”縣丞笑著應下來。
心裏卻不住的歎氣。
頭疼......
這個笑起來很憨厚的吐蕃商人,在他眼裏,就是一個極其棘手的惡魔。
皇城中。
李世民正翻閱著千牛衛的奏章,這是他們這幾日查出來的閃米特的商路,查清了這些人是怎麽進入大唐的。
這的確是和如意超市有些關係。
確切地說,是和那位遠去天竺的玄奘法師有關。
他的宣傳,讓天竺、讓閃米特人,更加清楚大唐是如何偉大、如何繁榮的一個國家。
至少。
在他收集到的說法中,是閃米特人覺得大唐是一個賺銀子的好去處,所以閃米特的商人才把這個東西,賣到了大唐來。
他不禁有些頭大。
在他還沒有當皇帝之前,他本以為自己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當皇帝就會越來越輕鬆,可實際卻截然相反。
隨著大唐的強大,什麽之前他想都沒有想過的牛鬼蛇神都出現了......
屬於大唐的、不屬於大唐的,都想從大唐身上狠狠的吃上一口。
長孫皇後溫柔的站在李世民身後,揉捏著他的肩膀,笑著沒有說話。
李世民歎了口氣,正準備向自己的皇後抱怨。
就在這時,一陣敲門聲響起。
李世民板起臉。
嘎吱——
門就被推開,一名宦官走了進來,作揖後輕聲說道:“陛下,長安縣令有請。”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長安縣令?”
“他若有事,為何不來見朕。”
宦官麵色有些古怪:“縣令大人說是以父親的身份請陛下過去,說是......一名吐蕃商人舉報太子府有人食用芙蓉膏。”
李世民臉色冷下去。
長孫皇後臉上的笑意也斂收起來。
“太子府?”
李世民嘴裏輕念著這三個字。
雖然措辭中用的是“太子府中有人”,但是太子府中有何人敢在大唐朝堂頒布如此政令之下,還敢繼續食用芙蓉膏的?
除了太子殿下,還能有誰?
況且......
太子這幾日也的確一直沒有上朝。
長孫皇後吃驚道:“乾兒不可能......”
李世民擺擺手,打斷長孫皇後的話:“既然長安縣令敢來請朕,說明確有此事。”
說著,他緩緩站起身,朝著宦官說道:“備車,不,準備自行車,朕要去看看。”
宦官頷首,應喏後,就退下去準備。
太子府中。
一處極其僻靜的屋子裏。
李承乾和李元昌癱在床上吞雲吐霧。
李元昌眼神有些迷離:“高明啊,我也就隻有在你這,才能夠好好享受一下了。”
“嗯,叔父沒法在家裏......”李承乾聽後愣了一下。
李元昌點頭,恨恨說道:“林深那廝,真是過分至極,似我們這些被閃米特人拜訪的,一個都不放過,讓不良人和金吾衛翻箱倒櫃的徹查。”
“我也就隻好先處理了,以免落人口舌......”
李承乾不以為意的笑笑:“若是叔父想吃,來我府上便是,想來給他林深幾個膽子,也不敢查我太子府......”
他的話還沒說完。
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
李承乾皺了皺眉頭,沒把這陣敲門聲當做迴事,準備繼續同李元昌說下去,敲門聲再一次響了起來,這次比剛才更急促幾分。
李元昌笑了笑,抬手磕了一下煙杆:“說不定是急事,讓他進來吧。”
李承乾勉強笑了一下:“讓叔父見笑了,手下人莽撞,擾了興致。”
說著,他朝門外吩咐一聲。
敲門的人才走進來。
是太子府的內府長吏,李承乾身邊能信得過的人。
“何事?”李承乾冷冷問道。
長吏深吸一口氣,神情嚴肅:“太子殿下,長安縣衙差人過來,說是有人舉報太子府中有人食用芙蓉膏,請您過去配合調查。”
李承乾聽後,臉上神色一僵。
還得辦的大大方方。
他這個做長安縣令的人,必須得清楚,必須要果斷,必須要在太子麵前,做一個惡人。
要是發現的人是大唐的百姓,那也都會好處理的多......
倒不是說發現的人是大唐百姓,這就是就能夠藏起來、不去處理。
而是不會這麽的被動。
他雖是七品縣令,可畢竟是在長安這種地方,在東市隨便丟一塊石頭,都能砸到一位官員的地方......
若是沒有一些政治敏感性,他也當不了這個縣令。
他很清楚,現在的大唐是準備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老大哥”的形象。
若是這件事不能秉公處理。
那麽大唐在那些異邦國家的心裏,又會有什麽威信可言。
被自己人發現,就不會這麽被動,就不會隻能按照最死板的那條路線去處理。
他在一陣沉默之後,抬頭看向這名吐蕃商人,強裝起輕鬆的語氣:“很好,你提供的線索很有幫助。”
“不過這並不能夠確定,就是太子殿下食用芙蓉膏。”
“我們還需要調查。”
吐蕃商人重重點頭:“明白,小人明白的。”
縣丞鬆了口氣。
朝著旁邊的主簿吩咐道:“差兩個人去太子府,把太子殿下請過來,說是有事需要他配合調查。”
主簿點點頭,他正準備抬腳往屋子外走去。
縣丞細想了一下:“你再差兩個人,一個人去通知陛下,另外一個人去通知楚王殿下。”
主簿一愣,似乎有些沒反應過來。
縣丞解釋了一句:“我壓不住他。”
主簿恍然。
這才走了出去。
吐蕃商人並沒有離開,他站在原地,似乎有些躊躇。
縣丞轉過頭,對著他笑著說道:“你可去領賞銀五千兩,無論是否是太子殿下,還是說太子身旁有佞人,此事都該當重賞。”
吐蕃商人依舊沒有離開,而是抬起頭,眼巴巴看著縣丞:“這,小人能不能留下來?”
縣丞疑問一聲:“嗯?”
吐蕃商人撓了撓頭,憨笑著說道:“小人一直對大唐仰慕很久,都說大唐公正,小人也想見識一下......”
說著,他挺起胸膛,自豪地說道:“這樣小人迴到自己國家的時候,也能說小人是見識過大唐公正的人。”
這種請求能拒絕嗎?
縣丞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尤其是這名吐蕃商人還是證人的情況下......
“自然是可以的。”縣丞笑著應下來。
心裏卻不住的歎氣。
頭疼......
這個笑起來很憨厚的吐蕃商人,在他眼裏,就是一個極其棘手的惡魔。
皇城中。
李世民正翻閱著千牛衛的奏章,這是他們這幾日查出來的閃米特的商路,查清了這些人是怎麽進入大唐的。
這的確是和如意超市有些關係。
確切地說,是和那位遠去天竺的玄奘法師有關。
他的宣傳,讓天竺、讓閃米特人,更加清楚大唐是如何偉大、如何繁榮的一個國家。
至少。
在他收集到的說法中,是閃米特人覺得大唐是一個賺銀子的好去處,所以閃米特的商人才把這個東西,賣到了大唐來。
他不禁有些頭大。
在他還沒有當皇帝之前,他本以為自己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當皇帝就會越來越輕鬆,可實際卻截然相反。
隨著大唐的強大,什麽之前他想都沒有想過的牛鬼蛇神都出現了......
屬於大唐的、不屬於大唐的,都想從大唐身上狠狠的吃上一口。
長孫皇後溫柔的站在李世民身後,揉捏著他的肩膀,笑著沒有說話。
李世民歎了口氣,正準備向自己的皇後抱怨。
就在這時,一陣敲門聲響起。
李世民板起臉。
嘎吱——
門就被推開,一名宦官走了進來,作揖後輕聲說道:“陛下,長安縣令有請。”
李世民挑了挑眉毛:“長安縣令?”
“他若有事,為何不來見朕。”
宦官麵色有些古怪:“縣令大人說是以父親的身份請陛下過去,說是......一名吐蕃商人舉報太子府有人食用芙蓉膏。”
李世民臉色冷下去。
長孫皇後臉上的笑意也斂收起來。
“太子府?”
李世民嘴裏輕念著這三個字。
雖然措辭中用的是“太子府中有人”,但是太子府中有何人敢在大唐朝堂頒布如此政令之下,還敢繼續食用芙蓉膏的?
除了太子殿下,還能有誰?
況且......
太子這幾日也的確一直沒有上朝。
長孫皇後吃驚道:“乾兒不可能......”
李世民擺擺手,打斷長孫皇後的話:“既然長安縣令敢來請朕,說明確有此事。”
說著,他緩緩站起身,朝著宦官說道:“備車,不,準備自行車,朕要去看看。”
宦官頷首,應喏後,就退下去準備。
太子府中。
一處極其僻靜的屋子裏。
李承乾和李元昌癱在床上吞雲吐霧。
李元昌眼神有些迷離:“高明啊,我也就隻有在你這,才能夠好好享受一下了。”
“嗯,叔父沒法在家裏......”李承乾聽後愣了一下。
李元昌點頭,恨恨說道:“林深那廝,真是過分至極,似我們這些被閃米特人拜訪的,一個都不放過,讓不良人和金吾衛翻箱倒櫃的徹查。”
“我也就隻好先處理了,以免落人口舌......”
李承乾不以為意的笑笑:“若是叔父想吃,來我府上便是,想來給他林深幾個膽子,也不敢查我太子府......”
他的話還沒說完。
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
李承乾皺了皺眉頭,沒把這陣敲門聲當做迴事,準備繼續同李元昌說下去,敲門聲再一次響了起來,這次比剛才更急促幾分。
李元昌笑了笑,抬手磕了一下煙杆:“說不定是急事,讓他進來吧。”
李承乾勉強笑了一下:“讓叔父見笑了,手下人莽撞,擾了興致。”
說著,他朝門外吩咐一聲。
敲門的人才走進來。
是太子府的內府長吏,李承乾身邊能信得過的人。
“何事?”李承乾冷冷問道。
長吏深吸一口氣,神情嚴肅:“太子殿下,長安縣衙差人過來,說是有人舉報太子府中有人食用芙蓉膏,請您過去配合調查。”
李承乾聽後,臉上神色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