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未央宮內,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排列兩旁,二皇子劉意和三皇子劉業也出席這次朝會。


    “參見吾皇。”


    “免禮。”


    “今日,朕高興。朕的兩位皇兒在燕國為人質,十二年之後終於迴來了。”漢主喜笑顏開的對著眾臣說道。


    “恭喜吾皇,恭喜二皇子和三皇子。”群臣向漢主和二皇子和三皇子賀喜道。


    “啟稟父皇,這次二弟和三弟平安歸來,證明我大漢有崛起之意,兒臣建議冊立二弟和三弟為王。”太子劉榮向漢主劉誠建議道。


    “眾位臣子,你們意下如何。”


    “臣讚同太子所言。”


    “臣也讚同太子所言。”


    “好,就依各位之言,冊立二皇子和三皇子為王,不知各位對這名號,有何看法。”漢主本來就讚同冊立二皇子和三皇子為王,隻因心裏覺著虧欠二皇子和三皇子太多了,冊立為王,也好讓自己心裏舒坦一些。


    “臣建議二皇子劉意為秦王,秦有崛起之意。三皇子劉業為楚王,楚有霸天下之相。崛起之後,霸天下,乃我大漢之未來。所以臣提議二皇子為秦王,三皇子為楚王。”戶部尚書李商向漢主提議道。李商大人這一說法,讓太子劉榮心中有些不快,好似漢國未來沒自己什麽事一樣。


    “臣讚同李大人所言,李大人所言之意乃我大漢之福,故臣讚同。”李信將軍站出來,附議李商大人所言。


    “好,就依李愛卿所言。從即日起向全天下人宣布二皇子劉意為秦王,三皇子劉業為楚王。”漢主命人草擬詔書,即日起宣布這件事。


    “謝父皇。”二皇子劉意和三皇子劉業跪謝漢主。


    “今日還有一事,那就是主持漢國變法重任,有了人選,那就是秦王劉意,不知各位,有何高見。”漢主向滿朝文武百官宣布主持大漢國變法重任之人就是秦王劉意。


    “臣曾說過,主持變法之人需要有開闊的世界觀,著眼與未來的認知觀,對大漢了如指掌的洞察力,就算秦王有以上兩點能力,但秦王對於我們大漢並沒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臣不認為秦王有此能力擔任此重任。”李商大人對此質疑秦王是否有這能力。


    “不錯,李大人所言不假,我與楚王離開大漢國十二年,亦不知這十二年發生了什麽,所以今日,我們已經讓十一位賢者到我們漢國各地考察,不日就可返迴廣陽,到時就可根據我們漢國所需進行變法。至於能力問題,李大人可以提問,我自然告知你心中所想,漢國所需。”秦王劉意向李商大人說道,解釋他的疑惑。


    “請問,秦王,漢國變法最要緊是什麽,最需要幹什麽。”李商大人馬上站出來向秦王指教道。


    “漢國變法最要緊的是富國強兵,最需要的是團結一致,如若四分五裂,又怎麽讓政令暢通。這迴答,李大人是否滿意。”


    “那再請教秦王,變法應從何處入手。”


    “全部,隻要是能最好,或更好,就可以這麽做。”


    秦王劉意此言一處,朝堂之上馬上吵鬧起來。在討論秦王之言和秦王是否可以擔任主持變法大任,吵鬧久久不能平複,但也終於會迴歸平靜。


    “臣認為秦王可以主持我們漢國變法大任。”李信將軍率先站出來,支持秦王主持變法大任。


    “臣也讚同。”李商大人隨後也附議李信將軍所言。


    “臣也讚同。”


    “臣也讚同。”


    “好,就依各位愛卿之言,從即日起讓秦王主持我們的大漢國變法重任。並開府建秦王府和楚王府,今後六部之事可先報與秦王府,在報給朕。”


    “諾。”


    為秦王開府,並讓六部之事先報秦王府,這相當於給了秦王很大的權利,而這正是秦王想要的。然這讓太子劉榮有些不高興,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秦王與楚王散朝之後,來到廣陽城樓上,瞭望這遠方,心裏惦記著那十一位賢者,不知他們現在考察的怎麽樣了。


    從城樓上下來之後,秦王和楚王來到另一處驛館住下,因為秦王府和楚王府還未建,所以秦王和楚王向漢主建議讓他們住到驛館去,等建好之後,再搬進王府。


    不一會兒。秦王和楚王相約前來驛館,乃是為了向商仲老師請教問題。但見商仲老師此時正在午睡,兩人便在驛館靜靜的等候著商仲老師醒來。


    過了一個時辰,商仲先生醒來,看見自己的兩位皇子學生在等候自己,而沒有叫醒正在熟睡的自己,心生感動。


    “拜見老師。”秦王劉意和楚王劉業連忙向商仲先生行禮道。


    “二皇子,三皇子,今天來所謂何事。”商仲先生整理下儀容儀表,笑著對兩位皇子說道。


    “老師,從今日起,二哥被冊立為秦王了,主持變法大任。而我被冊立為楚王,我們此番前來,是為了請教老師一些問題。”楚王劉業興奮的對著商仲先生說道。


    “恭喜秦王,楚王。不知是何事。”


    “老師,我想問如今我們變法最應該做什麽。從什麽入手,雖說我在朝堂上說全部,但那行使起來,難度極大,因此特來請教老師。”


    “變法的結果無非是要國富民強。國家的收入來源於稅收,而稅收來源於百姓的耕種分成。因此就要讓民眾也先富起來,他們有錢,再交稅給予國家,則可再讓國也富起來。民強,這則要通過建立一隻強大的軍隊,既要訓練有素,也要裝備精良。就先如此這般。”商仲先生對秦王和楚王侃侃而談道。


    “謝老師的指教,我明白了。老師,我先告辭了。”秦王向商仲先生告別,便離去,


    “老師,我有一事一直想問老師,老師之所學是向何人學的?”楚王劉業帶著疑問向商仲先生問道。


    “我師從陽明先生,陽明先生一生之學識,如同大海般寬闊,而我也隻感覺學到一絲皮毛而已,燕國前相國顏迴也同樣是陽明先生的學生。而陽明先生是大漢國人,但他收學生卻不管是哪國,隻要願學,便會收他們。隻可惜陽明先生早去,不然讓他老人家幫助漢國,則漢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崛起於各國。”商仲先生想到這裏,潸然淚下。


    “老師,不必掛懷,我想陽明先生在天之靈,也不願老師您如此傷心的。”楚王劉業安慰著商仲先生。


    “感謝上天讓楚王您有一顆如此善良之心,則漢國必興。”


    “老師,為何這麽說。”楚王劉業一臉迷茫的看著商仲先生。


    “秦王在燕國曆經磨難,心裏隻想著讓漢國變強,他擁有鐵一般的毅力,但缺乏對各國的柔韌之心,他能強國,但我怕他以後如果強大,會對各國進行報複性的打擊,而再使大漢像如今的燕國那般。”商仲先生說出心裏這番話,給楚王聽,希望他日後告誡秦王。


    “不會的,二哥同樣也是宅心仁厚之人,想必老師想錯了。老師,我今日先告辭了。”楚王劉業向商仲先生拜別道。


    商仲先生聽見楚王這般言辭,歎了口氣,便又繼續睡覺去了。


    楚王劉業在迴到另一處驛館的途中,心裏一直在想商仲先生那番話,自己與二哥從小就生活在一起,不曾懷疑過二哥的為人。今日老師為何說出這番話來,又是何意。


    想來想去也隻好把這件事告知二哥了,於是楚王迴到另一處驛館之後,就去找二哥秦王,想告訴二哥,問二哥這話是什麽意思。


    “二哥,你在看奏折啊。”楚王劉業一進入秦王的住所,就迫不及待的對著秦王打招唿。


    “是啊,畢竟事比較多,要趕緊處理一下。”


    “二哥,剛才老師向我說了一些話,我不明白,想來請教二哥。”


    “什麽話,三弟。”


    於是,楚王劉業就把商仲先那番話告訴了秦王劉意。秦王聽後,哈哈大笑,因為他知道老師這是在說他成功之後要仁慈一點,不可像現在的燕帝姬武那樣昏庸,顏穆那樣殘忍。但這正說明了商仲先生認可了自己必定會成功,所以開心的笑了。


    “三弟,這沒什麽,老師認可我們而已,別多想了。來日,我們再去向老師請教吧。”


    “這真的沒什麽。”


    “恩,沒什麽,老師反著誇我們呢。”


    “那就好。”楚王聽完之後,就走出了秦王的住所,迴到自己的住所去了。而秦王心中也徹底明白了,商仲先生遠比他想象的更厲害,更對他心生敬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之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行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行世界並收藏大漢之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