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江母不把閨女當閨女,見了宋老娘這個親家母就哭天抹淚,其實她是個挺要麵子的人。
現在當著親家母和親家母家新兒媳的麵被親閨女給撅了麵子,她臉上登時有點掛不住:
“酸棗怎麽了?我又沒空手來。”
“再說他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除了吃奶什麽都不會,我給他帶什麽帶?”
“你個當人閨女的,我還沒跟你要東西呢,你反倒訛到我身上了,你去外麵打聽打聽,有你這樣當人閨女的嗎?”
想起之前江連枝跟她要錢的事兒,江母忽然覺得自己要是再不走,怕不是皮得被這沒良心的死丫頭給扒一層下來。
江連枝有婆婆有妯娌做幫手,她可是一個幫手都沒有。
而且這裏可是靠山村!
是宋家的地盤!
要是因為錢的問題打起來,到時候吃虧的可不就她自己?
想到這裏,江母立刻就待不住了,恨不得扭頭就走。
但是親家母還在一邊看著,她也不能抬腳就走。
還沒等她想好借口,江連枝這個小不要臉的已經一抹眼淚又撲了上來:“酸棗我想吃我不會自己去摘?用你假好心?”
“你不是來看外孫的嗎?反正你必須得給我兒子留下點東西。”
“一毛兩毛也行!”
“反正你不能白來。”
“不讓讓人知道我家三兒的姥姥來了一趟居然空手來的那我家三兒不得別人笑死?”
這得多招人討厭才會姥姥家啥都不給的啊?
江母臉色大變,伸手捂住自己的褲子口袋,扭頭就往外跑:“你個沒良心的死丫頭,我好心來看看你你居然訛我,要不是家裏還有事兒,我非得把你打出個好歹來不可。”
說著還沒忘跟宋老娘打招唿:“親家,我家裏還有事兒先走了啊,以後有空我再過來。”
說著兩條腿飛快的倒騰,迅速消失在了門口。
她一走,江連枝先是呆呆的看著門口,過了一會兒就蹲到地上捂臉痛哭:“她怎麽這樣?她怎麽可以這樣?三兒可是她親外孫……”
宋老娘和唐詩語麵麵相覷。
她們倆就剛來的時候說了兩句,後麵連個插嘴的機會都沒有。
然後就眼睜睜的看著事情一變再變,最後江母竟然為了不給外孫禮物,竟然拔腿就走。
這,這,這也太奇葩了吧?
尤其是唐詩語。
饒是之前已經覺得這位大嬸的腦迴路有點怪怪的,也沒想到對方能把事情做的這麽絕啊。
用路上順手摘的酸棗當禮物?
虧她想的出來。
這時候,唐詩語隱隱想到一件事兒。
這邊秋夏五月的時候流行走親戚。
走親戚其實也不送什麽好東西,就是姥姥家蒸點羊啊手啊小鴿子啊石榴啊這些花饃,送到閨女家給外孫外孫女補貼一下口糧。
這種傳統其實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吃上飯。
收完麥子的時候村裏很多人家的親戚都來走親戚。
基本都是送的雜麵花饃。
李桂榮的娘家,唐家兩個嫂子的娘家,都來送了,雖然送的有多有少,可這玩意兒本來就是憑自己的家底的,是個心意。
五月沒來的,後來天熱了不忙的時候也來了。
直到現在,唐詩語認識的人裏沒來的也就剩了一個江連枝的娘。
現在看著江連枝哭的這麽淒慘,唐詩語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她。
宋老娘歎了口氣:“好了,連枝,以後好好過你的日子就行了,其他的該怎麽走就怎麽走,隻要不落人話柄,以後你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就是了。”
“你剛出月子,身體還沒徹底養好呢,為了這點小時就哭成這樣,太不值得了。”
江連枝聞言哭的更大聲了:“她可是我親娘,是我親娘啊……”
宋老娘:“親娘又怎麽了?親娘比後娘還不如的也不是沒有。”
“你娘好歹把你和你大姐都給養大了,就憑這點,你也得記得她的好。”
江連枝哭的更大聲了:“”她養我們姐妹根本不是出於好心,她養我們就是為了給兒子換媳婦兒。”
是的,沒錯。
江母結婚早,以前生活條件又不好,前麵兩胎都是男孩,結果一個出生還沒滿月就夭折了,一個七八月上夭折了。
第二個孩子死後又過了兩年生了江連枝的大姐,雖然嫌棄是個女孩兒,可好不容易這孩子站住了,哪怕是個女孩兒也沒舍得扔。
江大姐五歲的時候,江母又生了個兒子,本來過的還算可以的江大姐頓時變成了沒娘孩兒。
以前頂多被罵幾句,有了弟弟後是動輒挨罵挨打。
等江連枝出生的時候,江母一看是個丫頭片子就不想要來著。
是她婆婆勸住了她。
說他們這邊的男人不好說媳婦兒,兩個閨女正好留著將來給兒子換媳婦兒。
老大年齡比較大,用來換彩禮,老二老三年齡就差一歲,要是到時候老大的彩禮不夠,就用老三給老二換個媳婦兒迴來。
誰知老二有本事,才十八歲呢,就自己談了個對象,還哄得對方非他不嫁,就是娘家不太樂意,要的彩禮有點高。
換親畢竟不是什麽好名聲,能正經清白的娶個媳婦兒,沒人想換親。
於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兒,江家留成老閨女的大閨女,和還沒成年的小閨女,一起嫁了出去。
還好姐妹倆長得都不錯,人也勤快,說著了好人家,人家也願意給彩禮。
不然他們家怕不是真的要把閨女給賣掉換錢給兒子娶媳婦兒了。
唐詩語聽著江連枝邊哭邊罵邊說,忽然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覺得自己兩輩子都命好的很。
上輩子雖然上麵有哥哥有姐姐,父母忙工作也經常不著家,姐弟三個也是留守兒童。
可父母對他們是真的一視同仁,甭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那是想上什麽興趣班就能上什麽興趣班,花錢毫不含糊。
孩子上學的花銷也是一樣,誰上學,就給誰在學校附近買房子,要是兩個年齡近的在同一個學校上學,那就同樣的房子買兩套。
迴村裏蓋房子,那也是姐弟三個一人一棟。
雖然唐詩語自己的房子已經淪為了狗子的養老房,可名義上,裏麵的裝修風格上,不光是屬於她的也是按照她的喜好布置的。
這輩子的爹娘也是,因為原身是小女兒,不說捧在手心裏,也算是嬌養長大,比三個兒子受寵多了。
所以唐詩語根本無法想象要是自己不小心穿越到一個有這樣父母的女孩身上會怎麽樣。
唐詩語覺得,換成她自己的話,大概會絕望的拉著這一家子同歸於盡,大家一起下地獄吧。
現在當著親家母和親家母家新兒媳的麵被親閨女給撅了麵子,她臉上登時有點掛不住:
“酸棗怎麽了?我又沒空手來。”
“再說他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除了吃奶什麽都不會,我給他帶什麽帶?”
“你個當人閨女的,我還沒跟你要東西呢,你反倒訛到我身上了,你去外麵打聽打聽,有你這樣當人閨女的嗎?”
想起之前江連枝跟她要錢的事兒,江母忽然覺得自己要是再不走,怕不是皮得被這沒良心的死丫頭給扒一層下來。
江連枝有婆婆有妯娌做幫手,她可是一個幫手都沒有。
而且這裏可是靠山村!
是宋家的地盤!
要是因為錢的問題打起來,到時候吃虧的可不就她自己?
想到這裏,江母立刻就待不住了,恨不得扭頭就走。
但是親家母還在一邊看著,她也不能抬腳就走。
還沒等她想好借口,江連枝這個小不要臉的已經一抹眼淚又撲了上來:“酸棗我想吃我不會自己去摘?用你假好心?”
“你不是來看外孫的嗎?反正你必須得給我兒子留下點東西。”
“一毛兩毛也行!”
“反正你不能白來。”
“不讓讓人知道我家三兒的姥姥來了一趟居然空手來的那我家三兒不得別人笑死?”
這得多招人討厭才會姥姥家啥都不給的啊?
江母臉色大變,伸手捂住自己的褲子口袋,扭頭就往外跑:“你個沒良心的死丫頭,我好心來看看你你居然訛我,要不是家裏還有事兒,我非得把你打出個好歹來不可。”
說著還沒忘跟宋老娘打招唿:“親家,我家裏還有事兒先走了啊,以後有空我再過來。”
說著兩條腿飛快的倒騰,迅速消失在了門口。
她一走,江連枝先是呆呆的看著門口,過了一會兒就蹲到地上捂臉痛哭:“她怎麽這樣?她怎麽可以這樣?三兒可是她親外孫……”
宋老娘和唐詩語麵麵相覷。
她們倆就剛來的時候說了兩句,後麵連個插嘴的機會都沒有。
然後就眼睜睜的看著事情一變再變,最後江母竟然為了不給外孫禮物,竟然拔腿就走。
這,這,這也太奇葩了吧?
尤其是唐詩語。
饒是之前已經覺得這位大嬸的腦迴路有點怪怪的,也沒想到對方能把事情做的這麽絕啊。
用路上順手摘的酸棗當禮物?
虧她想的出來。
這時候,唐詩語隱隱想到一件事兒。
這邊秋夏五月的時候流行走親戚。
走親戚其實也不送什麽好東西,就是姥姥家蒸點羊啊手啊小鴿子啊石榴啊這些花饃,送到閨女家給外孫外孫女補貼一下口糧。
這種傳統其實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吃上飯。
收完麥子的時候村裏很多人家的親戚都來走親戚。
基本都是送的雜麵花饃。
李桂榮的娘家,唐家兩個嫂子的娘家,都來送了,雖然送的有多有少,可這玩意兒本來就是憑自己的家底的,是個心意。
五月沒來的,後來天熱了不忙的時候也來了。
直到現在,唐詩語認識的人裏沒來的也就剩了一個江連枝的娘。
現在看著江連枝哭的這麽淒慘,唐詩語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她。
宋老娘歎了口氣:“好了,連枝,以後好好過你的日子就行了,其他的該怎麽走就怎麽走,隻要不落人話柄,以後你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就是了。”
“你剛出月子,身體還沒徹底養好呢,為了這點小時就哭成這樣,太不值得了。”
江連枝聞言哭的更大聲了:“她可是我親娘,是我親娘啊……”
宋老娘:“親娘又怎麽了?親娘比後娘還不如的也不是沒有。”
“你娘好歹把你和你大姐都給養大了,就憑這點,你也得記得她的好。”
江連枝哭的更大聲了:“”她養我們姐妹根本不是出於好心,她養我們就是為了給兒子換媳婦兒。”
是的,沒錯。
江母結婚早,以前生活條件又不好,前麵兩胎都是男孩,結果一個出生還沒滿月就夭折了,一個七八月上夭折了。
第二個孩子死後又過了兩年生了江連枝的大姐,雖然嫌棄是個女孩兒,可好不容易這孩子站住了,哪怕是個女孩兒也沒舍得扔。
江大姐五歲的時候,江母又生了個兒子,本來過的還算可以的江大姐頓時變成了沒娘孩兒。
以前頂多被罵幾句,有了弟弟後是動輒挨罵挨打。
等江連枝出生的時候,江母一看是個丫頭片子就不想要來著。
是她婆婆勸住了她。
說他們這邊的男人不好說媳婦兒,兩個閨女正好留著將來給兒子換媳婦兒。
老大年齡比較大,用來換彩禮,老二老三年齡就差一歲,要是到時候老大的彩禮不夠,就用老三給老二換個媳婦兒迴來。
誰知老二有本事,才十八歲呢,就自己談了個對象,還哄得對方非他不嫁,就是娘家不太樂意,要的彩禮有點高。
換親畢竟不是什麽好名聲,能正經清白的娶個媳婦兒,沒人想換親。
於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兒,江家留成老閨女的大閨女,和還沒成年的小閨女,一起嫁了出去。
還好姐妹倆長得都不錯,人也勤快,說著了好人家,人家也願意給彩禮。
不然他們家怕不是真的要把閨女給賣掉換錢給兒子娶媳婦兒了。
唐詩語聽著江連枝邊哭邊罵邊說,忽然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覺得自己兩輩子都命好的很。
上輩子雖然上麵有哥哥有姐姐,父母忙工作也經常不著家,姐弟三個也是留守兒童。
可父母對他們是真的一視同仁,甭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那是想上什麽興趣班就能上什麽興趣班,花錢毫不含糊。
孩子上學的花銷也是一樣,誰上學,就給誰在學校附近買房子,要是兩個年齡近的在同一個學校上學,那就同樣的房子買兩套。
迴村裏蓋房子,那也是姐弟三個一人一棟。
雖然唐詩語自己的房子已經淪為了狗子的養老房,可名義上,裏麵的裝修風格上,不光是屬於她的也是按照她的喜好布置的。
這輩子的爹娘也是,因為原身是小女兒,不說捧在手心裏,也算是嬌養長大,比三個兒子受寵多了。
所以唐詩語根本無法想象要是自己不小心穿越到一個有這樣父母的女孩身上會怎麽樣。
唐詩語覺得,換成她自己的話,大概會絕望的拉著這一家子同歸於盡,大家一起下地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