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語前後兩輩子第一次當媽,緊張的心情堪比當年高考等分的時候。
宋辭岩二十八了,除了當了三年自己都不知道的綠帽爹外,也是頭一次親自當爹。
兩個人都沒什麽經驗,就決定完全按照醫生和楊棗花這個嶽母叮囑的做。
因此,哪怕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兩口子也是死死的瞞住了,硬是沒給宋家老兩口透一次口風。
但懷孕的症狀還是找了上來。
這種事兒可能不知道的時候就能當沒這迴事,可是當你意識到這件事兒真實存在了,它就會無時無刻的尋找存在感。
唐詩語沒有惡心,也沒有幹嘔,更沒有吃不下飯,相反,她的胃口更好了。
就現在的粗茶淡飯,她之前吃滿滿一碗就飽飽的了。
現在吃完一碗還要再添半碗。
早晚的稀飯也是,以前都是一個窩頭一碗稀飯,現在一碗稀飯下肚跟沒喝似的,還要再多喝上半碗,雜麵窩頭也會多吃上半個。
宋老娘也沒多想,還嫌棄唐詩語以前吃的太少了:“瞅你以前那飯量,跟貓吃食兒似的,吃那一丟丟,能管啥用?”
“還是現在好,看這胃口多好?”
“咱家可不興別人家的女人得吃少,咱家沒那迴事。”
“一樣幹活兒,沒得女人就得比男人吃少的道理。”
“再說了,餓著肚子幹不了活兒掙不了工分,年底就沒糧也沒錢,少的那些那是省的那幾口飯能抵得上的?”
“翻不清大小頭的糊塗蟲。”
“詩語,你就可勁兒吃,放開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咱家條件雖然不咋,可也不會讓你餓肚子。”
唐詩語就樂:“您看我什麽時候客氣過?這不現在就吃的越來越多了嗎?”
不吃多不行啊。
現在的飯菜基本沒什麽油水,吃飽肚子補充營養全靠糧食。
原身在趙家三年,吃的跟三十年後沒法比,可趙家條件好,雖然肉也不是經常吃,油水卻不少,不是頓頓細糧,也能頓頓吃飽吃好。
吃的好胃口就好。
唐詩語過來離婚,迴到靠山村後哪怕拚了命的補,可實際缺口在那兒,平時做飯也沒改,光靠幾天補一次的補,根本補過來。
再者,懷孕那可是一個人吃兩個人養。
沒油水的情況下,吃再多都不夠的。
這時候的唐詩語真是萬分想搬進自家新房子裏。
隻有自己住才能想吃什麽吃什麽,而不是想吃點什麽都怕別人說。
除了明顯見漲的飯量,唐詩語還變的嗜睡了起來。
農村活計多,饒是以前唐詩語是個眼裏沒活兒的,現在也總是閑不下來,覺得每天是幹不完的活兒。
然後就睡的早,起的也早。
可現在,她每天早上都要宋家老兩口早上去地裏薅草迴來,宋辭岩吃完飯上工走了她才醒。
而且午睡時間還特別長。
以前中午睡半個鍾頭頂多一個鍾頭就夠了,現在隨便一睡都是一兩個小時。
雖然宋老娘沒說啥,可她自己總有些不好意思。
頭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想著明天一定要早起,結果等睜眼已經日上三竿了。
幸虧她現在是有工作的人,也算是有點真本事在手裏——才養了兩個來月豬,那八隻大豬就明顯比以前胖了一圈。
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豬在她手裏比在二大娘手裏的時候長得快一些。
再一個就是八隻小豬,一個個肥嘟嘟肉滾滾的,活潑健康的很。
不像李家莊。
本來剛生下來就死了一半了,也不知道他們村怎麽養的,當初活下來的六隻又死了仨,隻剩下了三隻。
他們生產隊的大隊長又來找了唐詩語一次。
其實也沒啥,喂豬的人喂大豬習慣了糙養,對豬媽媽也是一樣的對待。
本來平時好好的,結果一場暴雨下來,豬媽媽還能頂得住,剛出生的小豬卻扛不住,接連死了三隻。
剩下三隻也瘦巴巴的,一副食欲不正營養不良的樣子,還總是拉肚子。
現在很多獸藥都還沒發明更沒生產呢,唐詩語也隻能用土辦法幫忙止住了拉肚子,以後在給豬媽媽喂食的時候注意一些。
更多的唐詩語也沒辦法,隻能讓大隊長到時候去找畜牧站的獸醫。
李隊長當時隻能苦笑。
畜牧站就那麽兩三個獸醫,要管整個公社幾十個生產隊的牲畜的問題,整天忙的見不到人影,想找他們談何容易。
再說了。
那幾個獸醫的水平也就那樣,李隊長覺得他們還不如唐詩語呢。
至少唐詩語說給豬止拉肚子,那是很快就見效了。
大家都敬佩有本事的人。
唐詩語幾次出手,不光是在附近幾個生產隊的幹部們之間有了名氣,連普通社員也知道了靠山村有個厲害的女子,光從報紙上看就看會了怎麽養豬怎麽給豬接生怎麽給豬治病,厲害的嘞。
因為有本事,唐詩語最近變的愛睡覺了些,宋家和周圍的鄰居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
反而覺得唐詩語可能是養豬累到了,所以才變的這麽愛睡覺。
他們可是去看過唐詩語喂豬的。
這東西那東西的,除了豬草,很多都是二大娘和唐詩語兩個人親自調配的,據說還有什麽什麽講究。
具體什麽講究他們不知道,他們隻知道豬是真的胖了。
有好事的還專門進豬圈去摸豬身上的膘子有多厚,結果被惱了的豬拱了個四腳朝天。
要不是有人拉了一把,怕不是要被豬給踩個骨折。
很是惹了一通笑話。
等玉米杆子變黃的時候,唐詩語終於搬進了新家。
新家外麵就是裸露的紅磚,水泥地麵水泥屋簷地台,內牆糊了石灰麥秸泥。
好看是不如乳膠漆和牆紙牆布的好看,可是純白的,看上去幹幹淨淨的,就已經比好多人家強了。
——有的人家搬進新房的時候,新房裏連石灰都沒有呢,就這麽搬進去了。
時間太急,也來不及打滿屋的家具。
到他們搬家的時候,家具也就一張一米五的大床,唐詩語陪嫁的木箱,還有倉促做好的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一張小飯桌和四個小板凳。
這就是唐詩語和宋辭岩除了錢和房子意外目前所有的家具了。
就算這樣,唐詩語也高興的很,惹得她心裏不斷的自嘲要求越來越低了。
就在她忙乎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李桂榮忽然指著她身上問道:“詩語,你身上是什麽?”
唐詩語扭頭朝她指的地方看去:“什麽?”
宋辭岩二十八了,除了當了三年自己都不知道的綠帽爹外,也是頭一次親自當爹。
兩個人都沒什麽經驗,就決定完全按照醫生和楊棗花這個嶽母叮囑的做。
因此,哪怕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兩口子也是死死的瞞住了,硬是沒給宋家老兩口透一次口風。
但懷孕的症狀還是找了上來。
這種事兒可能不知道的時候就能當沒這迴事,可是當你意識到這件事兒真實存在了,它就會無時無刻的尋找存在感。
唐詩語沒有惡心,也沒有幹嘔,更沒有吃不下飯,相反,她的胃口更好了。
就現在的粗茶淡飯,她之前吃滿滿一碗就飽飽的了。
現在吃完一碗還要再添半碗。
早晚的稀飯也是,以前都是一個窩頭一碗稀飯,現在一碗稀飯下肚跟沒喝似的,還要再多喝上半碗,雜麵窩頭也會多吃上半個。
宋老娘也沒多想,還嫌棄唐詩語以前吃的太少了:“瞅你以前那飯量,跟貓吃食兒似的,吃那一丟丟,能管啥用?”
“還是現在好,看這胃口多好?”
“咱家可不興別人家的女人得吃少,咱家沒那迴事。”
“一樣幹活兒,沒得女人就得比男人吃少的道理。”
“再說了,餓著肚子幹不了活兒掙不了工分,年底就沒糧也沒錢,少的那些那是省的那幾口飯能抵得上的?”
“翻不清大小頭的糊塗蟲。”
“詩語,你就可勁兒吃,放開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咱家條件雖然不咋,可也不會讓你餓肚子。”
唐詩語就樂:“您看我什麽時候客氣過?這不現在就吃的越來越多了嗎?”
不吃多不行啊。
現在的飯菜基本沒什麽油水,吃飽肚子補充營養全靠糧食。
原身在趙家三年,吃的跟三十年後沒法比,可趙家條件好,雖然肉也不是經常吃,油水卻不少,不是頓頓細糧,也能頓頓吃飽吃好。
吃的好胃口就好。
唐詩語過來離婚,迴到靠山村後哪怕拚了命的補,可實際缺口在那兒,平時做飯也沒改,光靠幾天補一次的補,根本補過來。
再者,懷孕那可是一個人吃兩個人養。
沒油水的情況下,吃再多都不夠的。
這時候的唐詩語真是萬分想搬進自家新房子裏。
隻有自己住才能想吃什麽吃什麽,而不是想吃點什麽都怕別人說。
除了明顯見漲的飯量,唐詩語還變的嗜睡了起來。
農村活計多,饒是以前唐詩語是個眼裏沒活兒的,現在也總是閑不下來,覺得每天是幹不完的活兒。
然後就睡的早,起的也早。
可現在,她每天早上都要宋家老兩口早上去地裏薅草迴來,宋辭岩吃完飯上工走了她才醒。
而且午睡時間還特別長。
以前中午睡半個鍾頭頂多一個鍾頭就夠了,現在隨便一睡都是一兩個小時。
雖然宋老娘沒說啥,可她自己總有些不好意思。
頭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想著明天一定要早起,結果等睜眼已經日上三竿了。
幸虧她現在是有工作的人,也算是有點真本事在手裏——才養了兩個來月豬,那八隻大豬就明顯比以前胖了一圈。
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豬在她手裏比在二大娘手裏的時候長得快一些。
再一個就是八隻小豬,一個個肥嘟嘟肉滾滾的,活潑健康的很。
不像李家莊。
本來剛生下來就死了一半了,也不知道他們村怎麽養的,當初活下來的六隻又死了仨,隻剩下了三隻。
他們生產隊的大隊長又來找了唐詩語一次。
其實也沒啥,喂豬的人喂大豬習慣了糙養,對豬媽媽也是一樣的對待。
本來平時好好的,結果一場暴雨下來,豬媽媽還能頂得住,剛出生的小豬卻扛不住,接連死了三隻。
剩下三隻也瘦巴巴的,一副食欲不正營養不良的樣子,還總是拉肚子。
現在很多獸藥都還沒發明更沒生產呢,唐詩語也隻能用土辦法幫忙止住了拉肚子,以後在給豬媽媽喂食的時候注意一些。
更多的唐詩語也沒辦法,隻能讓大隊長到時候去找畜牧站的獸醫。
李隊長當時隻能苦笑。
畜牧站就那麽兩三個獸醫,要管整個公社幾十個生產隊的牲畜的問題,整天忙的見不到人影,想找他們談何容易。
再說了。
那幾個獸醫的水平也就那樣,李隊長覺得他們還不如唐詩語呢。
至少唐詩語說給豬止拉肚子,那是很快就見效了。
大家都敬佩有本事的人。
唐詩語幾次出手,不光是在附近幾個生產隊的幹部們之間有了名氣,連普通社員也知道了靠山村有個厲害的女子,光從報紙上看就看會了怎麽養豬怎麽給豬接生怎麽給豬治病,厲害的嘞。
因為有本事,唐詩語最近變的愛睡覺了些,宋家和周圍的鄰居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
反而覺得唐詩語可能是養豬累到了,所以才變的這麽愛睡覺。
他們可是去看過唐詩語喂豬的。
這東西那東西的,除了豬草,很多都是二大娘和唐詩語兩個人親自調配的,據說還有什麽什麽講究。
具體什麽講究他們不知道,他們隻知道豬是真的胖了。
有好事的還專門進豬圈去摸豬身上的膘子有多厚,結果被惱了的豬拱了個四腳朝天。
要不是有人拉了一把,怕不是要被豬給踩個骨折。
很是惹了一通笑話。
等玉米杆子變黃的時候,唐詩語終於搬進了新家。
新家外麵就是裸露的紅磚,水泥地麵水泥屋簷地台,內牆糊了石灰麥秸泥。
好看是不如乳膠漆和牆紙牆布的好看,可是純白的,看上去幹幹淨淨的,就已經比好多人家強了。
——有的人家搬進新房的時候,新房裏連石灰都沒有呢,就這麽搬進去了。
時間太急,也來不及打滿屋的家具。
到他們搬家的時候,家具也就一張一米五的大床,唐詩語陪嫁的木箱,還有倉促做好的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一張小飯桌和四個小板凳。
這就是唐詩語和宋辭岩除了錢和房子意外目前所有的家具了。
就算這樣,唐詩語也高興的很,惹得她心裏不斷的自嘲要求越來越低了。
就在她忙乎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李桂榮忽然指著她身上問道:“詩語,你身上是什麽?”
唐詩語扭頭朝她指的地方看去:“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