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語自己捋虎須,結果仇沒報成,反而被煎了又煎,連最後怎麽睡過去的都不太知道。
隻知道第二天醒來身體還蠻清爽的,就是腰酸腿軟的難受。
話說,她和宋辭岩剛結婚的時候也沒這樣啊,昨天到底怎麽迴事兒?
唐詩語百思不得其解,結果下床的時候腿一軟差點掉地上。
幸虧手快扶了下桌子,就這樣把桌上的茶缸給碰到了,茶缸茶蓋掉地上,叮鈴哐啷的。
堆堆聽到動靜從外麵跑進來大聲嚷嚷:“二嬸兒二嬸兒你醒啦?”
他二嬸兒麵上一窘:“小聲點,那麽大聲幹什麽?”
堆堆笑嘻嘻道:“二叔說了,要給你留飯。二嬸兒你快點起來,窩頭涼透了就不好吃了。”
唐詩語趕緊拉開窗簾往外看了下,外麵的太陽光白的紮眼,並且已經到了地上。
她頓時想抽自己幾巴掌。
按照太陽起來的高度,現在起碼得七八點了。
估計宋家幾個人都會覺得她是個懶豬了,七八點了還不起床。
這事兒太丟臉,唐詩語都沒好意思吃飯,喝了半缸子涼白開,又抓了一個窩頭,就匆匆出門去喂豬了。
到了豬圈那邊,二大娘正在吭哧吭哧的鍘豬草,邊上的缺口大鐵鍋下麵火正燒的旺盛。
唐詩語連忙道歉:“二大娘,對不起啊,我今兒來遲了。”
二大娘沒在意:“你昨天有事兒嘛,是該好好歇歇。哎,詩語啊,那個,程知青他們家,真那麽亂啊?”
唐詩語:“……您不是都聽說了嗎?”
經過一個下午一個晚上的發酵傳唱,程知青家那點事兒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風頭已經徹底蓋過了唐愛玲沒結婚就和程文書鑽草叢的事兒。
二大娘笑道:“一嘴傳二嘴,二嘴傳三嘴,傳來傳去你是不知道傳成什麽樣了,光我自己就聽到了好幾種說法呢。”
有說程文書那個後娘是個老相好生的孩子,又說程文書那個後娘生的是前夫的遺腹子,還有的說程文書他後娘生的那個是程文書親叔叔的孩子,還有說她壓根就是假懷孕,孩子是她從外麵抱來的假兒子,最扯淡的是連感而有孕都出來了。
大家的重點基本都在程文書那個後娘生的孩子上。
女人們關注的點,除了孩子的親爹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外,還有他後娘夠不要臉,為了結婚主動爬男人的床,還有就是夠厲害,把程家父子倆耍的團團轉。
這父子倆還都是知識分子呢。
唐詩語聽二大娘說大家的各種猜測,那叫一個大開眼界:“我覺得,他們都應該寫書去。”
“專門寫故事的作者都沒他們腦洞大。”
二大娘第一次聽腦洞這個詞,但是很神奇的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忙不迭的點頭:“可不是嘛?人家神仙才感而有孕呢,那個女人,就一個算盤精,她感哪門子的孕?”
兩個人拉呱拉呱,多是二大娘吐槽程文書那個神奇後娘的。
二大娘跟楊棗花年齡差不多,活了大半輩子了,第一次聽說還有程文書後娘這種女人。
她以前光聽有的人為了自保跟對象離婚的,還有的不光離婚還倒打一耙的,覺得這種人已經夠惡毒了。
沒想到原來除了惡毒,還有人能另一種狠毒。
用二大娘的話來說,程文書他後娘幹的事兒,那是丟所有女人的臉。
喂完豬,又給所有的豬檢查完身體,就聽到前麵又吵吵嚷嚷的。
二大娘立刻喊道:“詩語詩語,快快快,又吵起來了,趕緊的,你再慢咱就擠不到前麵了。”
唐詩語有些心力交瘁:“誰家又出什麽事兒了?”
啊。
看熱鬧是好,可是熱鬧一波接一波的,連喘口氣的工夫都不給的話,就很煩躁了啊。
二大娘不管那麽多,唐詩語一出來拽著她就跑:“不知道,咱去看了就知道了。”
到了才知道是招了知青當女婿的唐發明家。
二大娘一臉了然:“我還當誰家呢,原來是他家啊,他家正常,他家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的,就沒有安生過,就不知道今天是為了啥。”
為了啥?
當然是為了女婿跟自家閨女結婚兩年多,孩子都生了一個了,結果愣是沒帶著自家閨女迴過婆家。
唐發明家跟別人家沒什麽區別,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家大閨女要死要活非要嫁一個知青,那個知青也無可無不可的答應了。
然後就和媳婦兒一起生活在了老丈人家。
唐發明家對閨女雖然說不上多疼愛,可也沒想眼睜睜的看著自家閨女跳火坑裏。
尤其是這個女婿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在家也不怎麽幹活兒,全靠閨女養,一點男人的擔當都沒有。
再說了,倆人結婚的時候許明華也沒說帶著媳婦兒迴家裏認認門。
許明華說是給家裏寫信了,唐紅霞這個一心向著男人的傻子相信,唐發明這個當爹的卻一直半信半疑。
尤其他們結婚四年多了,許明華一次沒提迴家探親的事兒,搞的唐發明一直擔心許明華就是想在村裏找個人養著自己,等以後有機會迴城了就一腳把自家閨女給踹了。
昨天程文書剛和唐愛玲結婚,兩個年輕人連洞房都還沒過呢,就立刻跟隊裏請假要帶著媳婦兒迴老家一趟。
雖然說程文書的事兒有點事出有因,他迴去的主要原因還是想把家裏的事兒給處理掉。
可他完全可以不帶媳婦兒的。
可事實上呢?
人家就是理所當然的把剛結婚的媳婦兒給帶上了,直截了當的說得讓他爸見見兒媳婦兒。
這下可好,一下子就把唐發明給刺激毀了。
從昨天晚上就要求許明華帶著唐紅霞迴老家一趟見見公婆認認人,可許明華不知道為啥死活不肯答應。
唐詩語好奇的伸著脖子往裏麵張望:“他為啥不答應呢?別的不說,他下鄉五六年了,難道就不想父母嗎?”
二大娘拍腿:“可不是嘛,這麽些年,其他知青最少也迴去了一次,有的是年年過年都要迴去,就這個許明華,一次沒迴去。”
二大娘說道:“你說,他家不會成分有問題所以他才迴不去吧?”
隻知道第二天醒來身體還蠻清爽的,就是腰酸腿軟的難受。
話說,她和宋辭岩剛結婚的時候也沒這樣啊,昨天到底怎麽迴事兒?
唐詩語百思不得其解,結果下床的時候腿一軟差點掉地上。
幸虧手快扶了下桌子,就這樣把桌上的茶缸給碰到了,茶缸茶蓋掉地上,叮鈴哐啷的。
堆堆聽到動靜從外麵跑進來大聲嚷嚷:“二嬸兒二嬸兒你醒啦?”
他二嬸兒麵上一窘:“小聲點,那麽大聲幹什麽?”
堆堆笑嘻嘻道:“二叔說了,要給你留飯。二嬸兒你快點起來,窩頭涼透了就不好吃了。”
唐詩語趕緊拉開窗簾往外看了下,外麵的太陽光白的紮眼,並且已經到了地上。
她頓時想抽自己幾巴掌。
按照太陽起來的高度,現在起碼得七八點了。
估計宋家幾個人都會覺得她是個懶豬了,七八點了還不起床。
這事兒太丟臉,唐詩語都沒好意思吃飯,喝了半缸子涼白開,又抓了一個窩頭,就匆匆出門去喂豬了。
到了豬圈那邊,二大娘正在吭哧吭哧的鍘豬草,邊上的缺口大鐵鍋下麵火正燒的旺盛。
唐詩語連忙道歉:“二大娘,對不起啊,我今兒來遲了。”
二大娘沒在意:“你昨天有事兒嘛,是該好好歇歇。哎,詩語啊,那個,程知青他們家,真那麽亂啊?”
唐詩語:“……您不是都聽說了嗎?”
經過一個下午一個晚上的發酵傳唱,程知青家那點事兒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風頭已經徹底蓋過了唐愛玲沒結婚就和程文書鑽草叢的事兒。
二大娘笑道:“一嘴傳二嘴,二嘴傳三嘴,傳來傳去你是不知道傳成什麽樣了,光我自己就聽到了好幾種說法呢。”
有說程文書那個後娘是個老相好生的孩子,又說程文書那個後娘生的是前夫的遺腹子,還有的說程文書他後娘生的那個是程文書親叔叔的孩子,還有說她壓根就是假懷孕,孩子是她從外麵抱來的假兒子,最扯淡的是連感而有孕都出來了。
大家的重點基本都在程文書那個後娘生的孩子上。
女人們關注的點,除了孩子的親爹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外,還有他後娘夠不要臉,為了結婚主動爬男人的床,還有就是夠厲害,把程家父子倆耍的團團轉。
這父子倆還都是知識分子呢。
唐詩語聽二大娘說大家的各種猜測,那叫一個大開眼界:“我覺得,他們都應該寫書去。”
“專門寫故事的作者都沒他們腦洞大。”
二大娘第一次聽腦洞這個詞,但是很神奇的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忙不迭的點頭:“可不是嘛?人家神仙才感而有孕呢,那個女人,就一個算盤精,她感哪門子的孕?”
兩個人拉呱拉呱,多是二大娘吐槽程文書那個神奇後娘的。
二大娘跟楊棗花年齡差不多,活了大半輩子了,第一次聽說還有程文書後娘這種女人。
她以前光聽有的人為了自保跟對象離婚的,還有的不光離婚還倒打一耙的,覺得這種人已經夠惡毒了。
沒想到原來除了惡毒,還有人能另一種狠毒。
用二大娘的話來說,程文書他後娘幹的事兒,那是丟所有女人的臉。
喂完豬,又給所有的豬檢查完身體,就聽到前麵又吵吵嚷嚷的。
二大娘立刻喊道:“詩語詩語,快快快,又吵起來了,趕緊的,你再慢咱就擠不到前麵了。”
唐詩語有些心力交瘁:“誰家又出什麽事兒了?”
啊。
看熱鬧是好,可是熱鬧一波接一波的,連喘口氣的工夫都不給的話,就很煩躁了啊。
二大娘不管那麽多,唐詩語一出來拽著她就跑:“不知道,咱去看了就知道了。”
到了才知道是招了知青當女婿的唐發明家。
二大娘一臉了然:“我還當誰家呢,原來是他家啊,他家正常,他家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的,就沒有安生過,就不知道今天是為了啥。”
為了啥?
當然是為了女婿跟自家閨女結婚兩年多,孩子都生了一個了,結果愣是沒帶著自家閨女迴過婆家。
唐發明家跟別人家沒什麽區別,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家大閨女要死要活非要嫁一個知青,那個知青也無可無不可的答應了。
然後就和媳婦兒一起生活在了老丈人家。
唐發明家對閨女雖然說不上多疼愛,可也沒想眼睜睜的看著自家閨女跳火坑裏。
尤其是這個女婿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在家也不怎麽幹活兒,全靠閨女養,一點男人的擔當都沒有。
再說了,倆人結婚的時候許明華也沒說帶著媳婦兒迴家裏認認門。
許明華說是給家裏寫信了,唐紅霞這個一心向著男人的傻子相信,唐發明這個當爹的卻一直半信半疑。
尤其他們結婚四年多了,許明華一次沒提迴家探親的事兒,搞的唐發明一直擔心許明華就是想在村裏找個人養著自己,等以後有機會迴城了就一腳把自家閨女給踹了。
昨天程文書剛和唐愛玲結婚,兩個年輕人連洞房都還沒過呢,就立刻跟隊裏請假要帶著媳婦兒迴老家一趟。
雖然說程文書的事兒有點事出有因,他迴去的主要原因還是想把家裏的事兒給處理掉。
可他完全可以不帶媳婦兒的。
可事實上呢?
人家就是理所當然的把剛結婚的媳婦兒給帶上了,直截了當的說得讓他爸見見兒媳婦兒。
這下可好,一下子就把唐發明給刺激毀了。
從昨天晚上就要求許明華帶著唐紅霞迴老家一趟見見公婆認認人,可許明華不知道為啥死活不肯答應。
唐詩語好奇的伸著脖子往裏麵張望:“他為啥不答應呢?別的不說,他下鄉五六年了,難道就不想父母嗎?”
二大娘拍腿:“可不是嘛,這麽些年,其他知青最少也迴去了一次,有的是年年過年都要迴去,就這個許明華,一次沒迴去。”
二大娘說道:“你說,他家不會成分有問題所以他才迴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