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棗花看著小兩口狼狽迴家,忍不住笑罵了一聲。
她又不是那種不懂分寸的老糊塗,說是讓他們吃東西墊底兒,都沒讓他們進門好嘛。
結果宋辭岩這孩子,簡直當他們家是什麽狼窩虎穴了,看給嚇的。
唐詩語迴到宋家,還覺得身上的豬屎味兒縈繞在鼻端。
正好他們住的是單獨一間,便又用洗衣盆打了盆水用肥皂好好洗了一遍,頭發也又洗了洗。
洗完等頭發幹了倒床上就睡。
講道理,幹活兒的時候聚精會神沒注意,等這股勁兒鬆了,疲乏就找上來了。
尤其之前她也沒怎麽休息,體力活兒幹了不少。
幾乎是沾床就睡。
宋辭岩趁著老娘剛燒開了水給她打了碗雞蛋茶想讓她先喝點呢,結果發現人已經睡了,隻能放在旁邊桌子上,等她醒來再喝。
他自己連迴籠覺都沒睡,把唐詩語換下來的衣服抱去河邊洗了,等迴來後吃過飯就要去上班。
宋老娘心疼的不行:“你一晚上沒睡了,要不再跟領導請個假?”
宋辭岩笑:“結個婚請一天假就可以了,再多別人該有意見了。”
“詩語昨天晚上忙乎一晚上,累夠嗆,你可別去叫她啊,就讓她睡到自然醒。”
提到唐詩語宋老娘高興的想手舞足蹈:“我知道我知道,給人接生都累,何況是給豬接生?放心好了,不光我不會去叫她,我也不讓其他人去叫她,就讓她好好睡個好覺。”
她光知道唐詩語養雞厲害,可沒想到她對豬也有一手啊。
給人接生的她見過,給豬接生以前光聽說過,正兒八經見到真人還是頭一迴。
更何況她還把一個死胎給救活了。
更給這件事兒增加了幾分傳奇性和神秘性。
宋家人昨天也是討論了好久才睡,尤其宋辭岩兩口子一去不迴,要不是家裏有小孩子,宋家幾個人都想跟去看看。
結果就是雞都打鳴了他們亢奮的精神才總算緩和下來。
就算這樣,再睡著的時候天也快亮了。
等醒來的時候也六點了。
然後就得到了這個不得了的消息。
宋大媳婦兒震驚的根本合不攏嘴:“那那那,那以後老二媳婦兒就不用下地幹活兒了?農忙也不用?還給十個工分?”
她天天下地幹活兒累死累活的也不能保證每天都有十個工分啊。
宋三媳婦兒更羨慕:“她怎麽運氣這麽好啊?我要是也有她這運氣就好了。”
宋老娘瞪了她一眼:“什麽運氣?人家是憑的真本事。”
“你是會給豬接生還是能把豬救活啊?你要是有這本事,你咋不去?”
“別啥啥都說運氣,你咋不說你跟人家成了妯娌也是沾了人家的光了?”
宋三媳婦兒被懟的麵紅耳赤,趕緊低頭吃飯。
等吃過飯之後,大人都要去上工,宋老娘以前都是由著家裏的孩子在家裏或者去地裏野的,今天也不讓他們在家了。
讓他們跟著各自的爹娘去地裏玩去。
怕熱可以去樹蔭下,渴了喝水壺裏的水,總之不能在家影響唐詩語睡覺。
這可是他們老宋家第三個有工作的人。
宋三媳婦兒酸的不行:“哎,我要是能像二嫂這樣就好了。”
有本事的人到哪裏都會受到尊敬。
宋三媳婦兒早上聊天的時候還覺得唐詩語年紀小,叫她二嫂張不開嘴呢。
去上工的路上跟人聊天的時候已經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心甘情願喊二嫂了。
宋三無語:“想什麽呢?給豬接生的本事是人人能學會的?二哥說的那個報紙,咱們村的幹部也看了呢,他也沒學會啊。”
“這玩意兒,它看天分。”
“你沒這天分你就別瞎想了。我看你不如好好學學怎麽養雞。”
“你要是能把養雞的本事學到手,迴頭咱家也能多吃幾個雞蛋。”
他神神秘秘的靠近媳婦兒,小聲說道:“現在這政策幾天一變幾天一變,以前還不讓個人養雞嘞,後來不是讓養兩隻了?現在還不是讓養四隻了?我看啊,遲早我們可以想養幾隻就養幾隻。”
“你把養雞的本事學到手,迴頭咱們還不是想養多少養多少?”
“到時候雞蛋咱們想吃就吃想賣就賣,不想吃不想賣了咱就磕一個扔掉聽響又怎麽了?反正咱們自己的雞蛋,沒人管。”
他媳婦兒斜睨他:“你還挺有想法的。”
宋三兒嘿嘿一笑:“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他媳婦兒頓時笑了起來,思忖著以後要認真和唐詩語學養雞。
宋大兩口子沒他們想的多,但比他們想的遠。
他們沒想著自己把唐詩語的本事全部學到手,但是他們覺得可以讓自家兒女跟二嬸子好好學學。
要是將來也能去村裏養豬每天十個工分每個月五塊錢補貼,那就很美了。
心裏酸歸酸,別人問起來的時候唐家宋家又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雖然他們沒親眼看著怎麽迴事,但這事兒是自家人做的啊。
以至於應承了好幾個人下次唐詩語給母豬接生的時候讓他們圍觀的承諾。
等沒人圍著了開始幹活了,發熱的大腦才冷靜下來,頓時個個懊惱:“哎呀,萬一詩語到時候不讓看咋辦?早知道剛才就不答應他們了。”
唐詩語這幾天過的精彩萬分,先是找定目標打好腹稿突然求婚,緊接著閃婚,還來不及迴味洞房是怎麽迴事兒呢,又去給豬接生了半個晚上,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狀態。
等一躺床上,疲倦頓時排山倒海般湧了上來,腦子剛碰到枕頭,人就睡死了過去。
期間還聽到院子裏嗡嗡嗡的,聲音不很大,但很煩——沒辦法,農村人嗓門都大,他們就算再怎麽壓低聲音,他們自以為的低和別人需要的低,那也是兩碼事。
問題是就算這麽吵,她也沒醒,而是想著忍忍算了。
這一忍,就把自己忍到了火焰山。
等她被火焰山的大火給烤醒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院子裏靜悄悄的,除了不知道哪裏來的蟬鳴,連個雞叫聲都沒有。
她剛把自己收拾好,吃了婆婆特意留的早飯,正準備刷鍋洗碗然後開始做飯,一個人火急火燎的闖了進來:
“詩語?唐詩語你在家嗎?我兒媳婦兒要生了,你不是會接生嗎?你幫我兒媳婦兒接生一下吧。快快快~”
唐詩語還沒迴過神來,人已經被推出了家門,正被拽著踉踉蹌蹌的往前走。
她又不是那種不懂分寸的老糊塗,說是讓他們吃東西墊底兒,都沒讓他們進門好嘛。
結果宋辭岩這孩子,簡直當他們家是什麽狼窩虎穴了,看給嚇的。
唐詩語迴到宋家,還覺得身上的豬屎味兒縈繞在鼻端。
正好他們住的是單獨一間,便又用洗衣盆打了盆水用肥皂好好洗了一遍,頭發也又洗了洗。
洗完等頭發幹了倒床上就睡。
講道理,幹活兒的時候聚精會神沒注意,等這股勁兒鬆了,疲乏就找上來了。
尤其之前她也沒怎麽休息,體力活兒幹了不少。
幾乎是沾床就睡。
宋辭岩趁著老娘剛燒開了水給她打了碗雞蛋茶想讓她先喝點呢,結果發現人已經睡了,隻能放在旁邊桌子上,等她醒來再喝。
他自己連迴籠覺都沒睡,把唐詩語換下來的衣服抱去河邊洗了,等迴來後吃過飯就要去上班。
宋老娘心疼的不行:“你一晚上沒睡了,要不再跟領導請個假?”
宋辭岩笑:“結個婚請一天假就可以了,再多別人該有意見了。”
“詩語昨天晚上忙乎一晚上,累夠嗆,你可別去叫她啊,就讓她睡到自然醒。”
提到唐詩語宋老娘高興的想手舞足蹈:“我知道我知道,給人接生都累,何況是給豬接生?放心好了,不光我不會去叫她,我也不讓其他人去叫她,就讓她好好睡個好覺。”
她光知道唐詩語養雞厲害,可沒想到她對豬也有一手啊。
給人接生的她見過,給豬接生以前光聽說過,正兒八經見到真人還是頭一迴。
更何況她還把一個死胎給救活了。
更給這件事兒增加了幾分傳奇性和神秘性。
宋家人昨天也是討論了好久才睡,尤其宋辭岩兩口子一去不迴,要不是家裏有小孩子,宋家幾個人都想跟去看看。
結果就是雞都打鳴了他們亢奮的精神才總算緩和下來。
就算這樣,再睡著的時候天也快亮了。
等醒來的時候也六點了。
然後就得到了這個不得了的消息。
宋大媳婦兒震驚的根本合不攏嘴:“那那那,那以後老二媳婦兒就不用下地幹活兒了?農忙也不用?還給十個工分?”
她天天下地幹活兒累死累活的也不能保證每天都有十個工分啊。
宋三媳婦兒更羨慕:“她怎麽運氣這麽好啊?我要是也有她這運氣就好了。”
宋老娘瞪了她一眼:“什麽運氣?人家是憑的真本事。”
“你是會給豬接生還是能把豬救活啊?你要是有這本事,你咋不去?”
“別啥啥都說運氣,你咋不說你跟人家成了妯娌也是沾了人家的光了?”
宋三媳婦兒被懟的麵紅耳赤,趕緊低頭吃飯。
等吃過飯之後,大人都要去上工,宋老娘以前都是由著家裏的孩子在家裏或者去地裏野的,今天也不讓他們在家了。
讓他們跟著各自的爹娘去地裏玩去。
怕熱可以去樹蔭下,渴了喝水壺裏的水,總之不能在家影響唐詩語睡覺。
這可是他們老宋家第三個有工作的人。
宋三媳婦兒酸的不行:“哎,我要是能像二嫂這樣就好了。”
有本事的人到哪裏都會受到尊敬。
宋三媳婦兒早上聊天的時候還覺得唐詩語年紀小,叫她二嫂張不開嘴呢。
去上工的路上跟人聊天的時候已經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心甘情願喊二嫂了。
宋三無語:“想什麽呢?給豬接生的本事是人人能學會的?二哥說的那個報紙,咱們村的幹部也看了呢,他也沒學會啊。”
“這玩意兒,它看天分。”
“你沒這天分你就別瞎想了。我看你不如好好學學怎麽養雞。”
“你要是能把養雞的本事學到手,迴頭咱家也能多吃幾個雞蛋。”
他神神秘秘的靠近媳婦兒,小聲說道:“現在這政策幾天一變幾天一變,以前還不讓個人養雞嘞,後來不是讓養兩隻了?現在還不是讓養四隻了?我看啊,遲早我們可以想養幾隻就養幾隻。”
“你把養雞的本事學到手,迴頭咱們還不是想養多少養多少?”
“到時候雞蛋咱們想吃就吃想賣就賣,不想吃不想賣了咱就磕一個扔掉聽響又怎麽了?反正咱們自己的雞蛋,沒人管。”
他媳婦兒斜睨他:“你還挺有想法的。”
宋三兒嘿嘿一笑:“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他媳婦兒頓時笑了起來,思忖著以後要認真和唐詩語學養雞。
宋大兩口子沒他們想的多,但比他們想的遠。
他們沒想著自己把唐詩語的本事全部學到手,但是他們覺得可以讓自家兒女跟二嬸子好好學學。
要是將來也能去村裏養豬每天十個工分每個月五塊錢補貼,那就很美了。
心裏酸歸酸,別人問起來的時候唐家宋家又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雖然他們沒親眼看著怎麽迴事,但這事兒是自家人做的啊。
以至於應承了好幾個人下次唐詩語給母豬接生的時候讓他們圍觀的承諾。
等沒人圍著了開始幹活了,發熱的大腦才冷靜下來,頓時個個懊惱:“哎呀,萬一詩語到時候不讓看咋辦?早知道剛才就不答應他們了。”
唐詩語這幾天過的精彩萬分,先是找定目標打好腹稿突然求婚,緊接著閃婚,還來不及迴味洞房是怎麽迴事兒呢,又去給豬接生了半個晚上,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狀態。
等一躺床上,疲倦頓時排山倒海般湧了上來,腦子剛碰到枕頭,人就睡死了過去。
期間還聽到院子裏嗡嗡嗡的,聲音不很大,但很煩——沒辦法,農村人嗓門都大,他們就算再怎麽壓低聲音,他們自以為的低和別人需要的低,那也是兩碼事。
問題是就算這麽吵,她也沒醒,而是想著忍忍算了。
這一忍,就把自己忍到了火焰山。
等她被火焰山的大火給烤醒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院子裏靜悄悄的,除了不知道哪裏來的蟬鳴,連個雞叫聲都沒有。
她剛把自己收拾好,吃了婆婆特意留的早飯,正準備刷鍋洗碗然後開始做飯,一個人火急火燎的闖了進來:
“詩語?唐詩語你在家嗎?我兒媳婦兒要生了,你不是會接生嗎?你幫我兒媳婦兒接生一下吧。快快快~”
唐詩語還沒迴過神來,人已經被推出了家門,正被拽著踉踉蹌蹌的往前走。